丽华是舞厅里的“妈妈生”,与经理阿张日久生情,但丽华若即若离的行为又时常让阿张苦恼。丽华与私生子家豪的关系越来越恶劣,直至欢场女子玲子的出现,才缓解了母子间的紧张关系。黑社会成员花胶急欲拉拢家豪,丽华生怕儿子误入歧途,亲自前往花胶处领回儿子,为此,家豪极为不满。舞女唐琪因患绝症而自杀,令丽华痛苦万分。此时,家豪才番然醒悟到情与义的可贵,并了解到了母亲“一日为妓,终生为妓”的痛苦与彷徨……
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钢的琴神人之家屈原拉斯维加斯 第五季转生贤者的异世界生活 ~获得第二职业,并成为世界最强~恐惧的代价小怪物2019公文包回生保罗她的一生2011圣乔治雷米奇遇记江户川乱步短篇集2潜欲浮生白领流氓英雄本色3:夕阳之歌俄罗斯姑娘在哈尔滨菜鸟老警第二季自古英雄出少年之岳飞利刃出鞘2旋风魔术师 第二季博物馆奇妙夜地下地上之大陆小岛大群 第三季海盗岛:甲板上的家族
1
老实说,这是一部无法言说的电影。
埃托雷·斯科拉(Ettore Scola,1931年5月10日—2016年1月19日)的艺术创造性,就在于连你赞美与攻击他的口实,都不会留下,只会让你用心慢慢品尝。
斯科拉的《舞厅》(1983),聚焦一家巴黎舞厅,流光溢彩下,犹如一场精心设计的阴谋,通过跨年代的舞蹈和现代名曲,将半世纪欧洲历史一网打尽。
如此美轮美奂的光影,这十几年来,常常让我沉湎其中。这不仅给我带来一种艺术享受,还让我放松,品味到了一种稀有的美感。
2
每当我感到疲惫至极,欲让自己的身心彻底解放,我就会想到这部片子。即便闭目养神,我都能感觉音乐带动的舞步韵律。
影片从头至尾,没有台词,只有舞蹈,始终弥漫着黑色幽默,这是多么的不易。保罗·莫里哀的指挥棒,让人甘愿沉浸其悦耳动听之中。
如果不了解斯科拉一贯的创作风格,其隐含的深蕴,自然难以觉察。大雪无痕。斯科拉的厉害正在于此,他深谙创新对于电影的重要性。
3
《舞厅》的独特性,不同于好莱坞经典歌舞片,也不同于卡拉斯·绍拉那种单纯的弗拉明戈之舞。她是全景式的,简述的,又不落俗套。
因而,《舞厅》作为一种舞台又不同于传统舞台的舞蹈片,她的开创性与现代性,不言而喻。她所带给我们的节奏感,如此美妙,又韵味不尽。
4
影片开始,即营造了一种逗趣氛围。舞厅老侍者开灯后,照例放上黑胶,音乐响起,不同着装不同风格的女舞者们款款而来。
相同的是,这十来个女舞者都要走到墙镜前,仔细端详自己的装扮。7分钟后,各色男舞者鱼贯而入,带着比试比试的拽劲。
这时音乐伴奏下的舞厅,真正成了这二十多个男女舞者的信仰圣殿。男舞者们绕着女舞者们走一圈,他们在诱惑、试探和玩弄心机。
5
12分钟后,现场演奏开始,斗牛士舞曲开场,凸现了舞者们的激情和勇气。不同品质的男人,与不同口味的女人,交相碰撞。
着装正经、开放、妩媚、骚首弄姿的女人们,与怯弱、胆大、猥琐、锋芒毕露的男人们,在舞厅展开了各式斗法,如同国家间的交往。
正经女人,被猥琐男搞得恼火,一把推开他,她所心仪的,是温文尔雅的男人,但他生性胆小,畏首畏尾,只有当她伸出手,他才敢接招。
6
但这不只是一场男女斗法的舞蹈,《舞厅》必须呈现历史。20分钟后,通过老侍者的目光,用淡彩闪回至1936年“二战”前夜,人民沉浸于歌舞升平之中。
贵妇高傲来到,猥琐丈夫的玻璃镜片,成了一个可笑的道具。30分钟后,威武男出现,贵妇被带入舞池,被征服的欲望,让人空虚。
猥琐男当然气极败坏,跑到洗手间欲自杀,被威武男制止。40分钟后,独眼龙光临,舞者们的踢踏舞齐齐作响,这是一致对外的声浪。
7
1942年,空袭警报拉响,巴黎被德国法西斯铁蹄践踏,舞厅成了避难所。没有了歌舞。一位女提琴手在独奏,这是战争中最美的乐声。
舞厅上演了一场诡谲的景象,羞怯男成了纳粹军人,猥琐男成了法奸。但没有人愿意与他们共舞,他们成了被孤立的对象。“红白蓝”三色旗飘扬。
1945年,57分钟后,彩色来临。“二战”结束,拄着拐杖的游击队战士进来,“马赛曲”铿锵,胜利必须付出代价,美国大兵光临,军民大联欢,明快飞扬。
1956年,法国的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的争夺战开始,迷离的舞步,茫然的表情。80分钟后,1968年,“红色浪潮”席卷,“猫王”兴起,但一块红布遮蔽了世界。
8
人们总要告别幼稚。时光飞渡。93分钟后,1983年,“迪斯科”的余波泛滥,然后,伤情的音乐响起。人生总有谢幕之时,从青涩到年老,终将告别。
一支喑哑的铜号独奏。舞者们,挨个告别舞厅,不舍又揪紧了观者的心。每次看到这,如同每次定格的段落,都让我感伤,真正有被抽空的感觉。
9
这样一部103分钟让人迷醉的舞动光影,想必以后也不会再有了。一部带有实验性的影片,被人误解或误读,都很正常。但她的可贵,在于她是一个独立的存在。
从伤怀中体验到了复合又极致的情感,这就是高蹈之美。有谁知道,一株微风吹拂下的秧苗,从成长、抽穗到收获,经历了一个怎样的炼狱过程。
这就是一部有关时光的电影,她告诉我们:匆匆的步履,无论你经历了什么,我们都会告别,无论你在何方,我们都会在意那个与你生死与共的日子。
2017、8、25
oh boy 、such a movie,这个导演对时代感的把握很有一手,最后一场的时空转换绝了绝了绝了绝了……
无论世界发生何等的变化,始终没有停下我们舞步。经典的不能再经典了!横跨了60年的舞厅……那是激情岁月的见证。这就是生活~
肢体喜剧。就是stereo type才能不用说话,但也因此欠缺深度。有段五十年代逆潮流的交谊舞男女一路跳进厕所的笑疯了。什么时候可以来一部THE livehouse (不过这是一个日语词场景只能在东京大阪了...
据小道消息透露,此片改编自老舍小说:《茶馆》
话剧还是舞剧?女的不好看男的又猥琐 几首不同时代的法语老歌倒是不错
叔叔阿姨激情夜,看我眼色就要你,只是我倆不能一輩子。
4.5 够精致够独特的法国片。额,看来Scola的意大利风格没我一直认为的那么强。
时代在小小的舞厅更迭,墙上的老照片已记录下这些人,这些事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建筑的意义就是这朵桃花嘛
8.0/10。法国一个舞厅从1920s-1980s早期跨越数十年各种各样的来此跳舞的客人们。时代在变,客人(人员本身/时尚)也在变。借此反映法国历史变迁。影片在自然主义电影和传统(喜剧)故事片间徘徊割裂:少特写;少画外配乐;整体传统故事片式的剪辑(虽然也有些长镜头);松散而平淡的叙事;角色塑造上注重于群像展示,不对单独的个体进行许多刻画,这类似且同质于《纳什维尔》《流浪艺人》;无台词(现实中舞厅很少完全不说话的,所以这种无台词也有人工设计感。不过本片的肢体/视听叙事——而不是台词叙事——确实设计地很好);人工化布光与美术;很多较夸张的喜剧式表演;纯室内剧,完全集中在一个舞厅内(作为自然主义电影可行,但如果作为传统故事片会让故事戏剧性显得单调);等。
韶华易逝,当老去的那天发现,最后留在自己身上的全是欲望和虚荣。
如果形式主义做到了极致就会表现出一种极度风格化的魅力,整部电影从表演上看基本上是一出出的哑剧,场面调度以及时间空间的转换尽显导演实力。虽然没有一句对白但是音乐的选取已经可以代替所有的台词了。PS舞厅中的流行变化是时代变迁的一张张明信片。。。
看了两小时舞池风云听了两小时流行金曲大串烧。Ettore Scola拍意大利的时候就各种沧桑各种拧巴,但在这部纯粹关于法国的电影里他就格外平和与抒情。从人民阵线胜选开始的半个世纪的共和国历史(当然严格来说,二战期间的两段应该算作维希政府不算共和国……)就这么顺下来,把每个时期的风土人情/刻板印象展现在舞池里,感觉可以算是爱国主义教育片了!一开场那个油光满面又鬼鬼祟祟的男子看起来就是一副汉奸相,结果二战那一段里他真的就成了汉奸,笑死了……最后一段回到80年代,放起了最带感的T'es Ok,然后舒舒服服地看着电影里的舞会散场,走出电影院回家。
片子结构和茶馆差不多,但是没对话,音乐连篇累牍,弄一张原声值了。
人生即便独腿也要起舞,且是浪漫的、深情的、宁静的、平众的,不由泪意起,换想大陆定要高帽+悲怆乐起,非把英雄抬到非人的境地不可。而铁打的舞台流水的客,你方舞罢我登场,看尽曼妙与辛酸,世间千百态,“笙歌散后酒微醒 深夜月明人静”,作为个体的生命曲终行将陌路时分也只好“独沧然而涕下”。
舞厅的故事就是在一个舞厅中展开,各色男女在这里跳舞,使用配乐服装,化妆等等表现各个时代下的巴黎。但是看得我觉得很心乱,而且没有什么特别深刻的地方
海报有重要的提示意义,每个阶段的人物其实只是无脸的人格代表,他们叙述的则是这个时代的特征。完全没有台词的电影,却能在人物出现后很短时间内即勾勒出性格特征。比较突出的有两条线,猥碎小人和bartender,其实都很悲凉,尤其是后者。不过对于对这一长短社会史不感兴趣的观众,稍显乏味
向伟大的哑剧传统致敬,以及伟大的表演、伟大的场面调度和伟大的戏剧。一部浓缩在特定空间中的无声歌舞史诗,从1920年代到1980年代,每一个镜内元素都成为俯首帖耳的时空转换机器的零件:手中的电影杂志、流行的歌舞样式到女人抛洒的裙摆。我们身处的世界是个闪耀着迷幻灯光的大舞厅,恋爱在发生,斗争在发生,死亡与复苏亦在发生。永远不要失望,何妨与君一舞到天明。
泪流满面,年年岁岁厅常在,岁岁年年人不同。建筑作为人类的造物,却永远比人类本身留存得长久。抛开现实,忘记语言,什么样的时代都剥夺不了我们取乐的权利。你可能看不到舞者们故事的全貌,但从他们的舞姿中却隐约能看见他们的一生。镜中空间的运用、时空变换的处理都极巧妙,大师级调度随处可见。
世界史 开场的“禅宗入定”式长镜头颇具仪式感,而这种仪式感是贯穿全片的核心之一,每一组舞蹈跳完后都有幕间休息,犹如在现场看话剧。摄影机模拟镜子视角,巧妙打破第四堵墙,让演员直视镜头进行梳妆打扮,每个人的动作都是如此夸张可笑,反讽味道十足。一间舞厅见证了法国历史几百年的风起云涌,曲终人散之后我心里涌动着莫名的悲伤情绪,岁月轮转,唯有艺术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