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丧啊 比我们的生活还要丧 暗潮汹涌 分崩离析 一件件不解决的小事叠加终致翻江倒海。All messed up. 平凡日常系里我看过的最丧的电影。宗教和自我的冲突,信息时代,生离死别,婚外情,成长,父子,夫妻,兄弟,恋人..欺骗和疏于沟通带来的是毁灭。影片不过是把现实矛盾堆积于一个家庭达到戏剧性的最大化效果。每多看一部印度片,都增加对印度的认知和欣赏,电影真的很棒,选角,演技,情绪的表现力,氛围的塑造,取景,叙事,音乐,拍摄手法,人际,顺承和转折,冲突和沉积。五星+。
爷爷:搞怪排练自己的死亡场景,直言不讳想看黄片,想环抱自己喜欢的女演员,讨人嫌又可爱,犯了错会道歉。
爸爸:金融危机下岗,郁郁不得志,出轨,在精神上跟妻子重归于好后,决定斩断外面的关系,刚好被大儿子撞见。
大儿子:完成了大学学业,想做完美长子,家庭关系调和剂,有意无意打压弟弟,同性恋隐瞒数年,有意偷窃弟弟的写作构思。
小儿子:大学肄业,渴望写书出版,兼职酒保,第一本书创意被母亲泄露给了大哥,耿耿于怀一直没说破。在发现第二本书再次被偷看后,忍无可忍扑向大哥。
母亲:一直以来似乎没有错误的完美角色。悉心照顾家庭(在这里吐槽下事无巨细的保姆风格),但是心里渴望儿子完美,塑造了假完美大儿子,忽视了小儿子的优秀和渴望被同等爱护,家人发现任何问题都第一个怀疑他。把书的创意告诉了苦恼求助的大儿子。
在家人冲突的高潮前期,父亲愤怒离家,父亲在即将接母亲电话时被车撞死,冲突达到高潮转为悲剧。
虽然太多经典要素集合在一起了。但是整体是好电影。
谁也逃不掉家庭矛盾,谁也割舍不下血脉情。这部片子涉及到很多层家庭关系,夫妻,祖孙,父子,母子,兄弟。有时我们以为自己是最了解亲人的人,后来发现我们其实是伤害他们最深的人。
这么好的片子,又差点被译名给埋没了。
父母在对待两个孩子的问题上,完全失衡。他们偏爱“完美儿子”拉胡尔,甚至比拉胡尔自己都更在意他的美好形象。所以妈妈为了让他渡过难关,不惜把另一个儿子阿琼的故事偷来给他,而这件事让阿琼对他一直耿耿于怀。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阿琼刚回家就发现自己的房间被妈妈霸占了,原本自己东西都被扔在一边,相比之下,拉胡尔房间里的每一样东西都完好无损地放在原位。他的行李被航空公司弄丢,爸爸说“是你自己弄丢的吧”。饭桌上,爸爸一直跟拉胡尔聊着工作计划,书的进展,他只好看自己的手机,结果又被指责“从进家门就一直在玩手机”。他又说起自己辞职专心写书,爸爸马上质问为什么不先跟家里人商量,说他“每个月都在换工作”,语气都是责备与不满。
于是,一直活在拉胡尔阴影下的阿琼,多希望有朝一日能证明自己的实力,让父母为自己骄傲。可他一直失意,踌躇不得志,有才华却无处施展。阿琼也确实是倒霉蛋,好不容易回趟家,遇到了一个心仪的女生,结果她一开始喜欢的又是拉胡尔(虽然拉胡尔根本无心撩她)。
拉胡尔的同志身份在最后揭露,来看一些梗是怎么埋的。前面闲聊时他对妈妈说,“你应该来伦敦,如果你不来的话,怎么知道我过得怎么样呢?我住的地方,还有更重要的,我和谁住一起。”在爷爷生日Party上,妈妈特地给他介绍一位房地产千金,别人跟他热情聊天,结果他回的几句话能把人噎死。之后拉胡尔和阿琼躺床上谈心的时候,他想说出这件事,可惜那时阿琼已经睡着了。他好多次欲言又止,想告诉妈妈,想告诉阿琼,卸下伪装的自己是什么样子。(一句题外话,在伦敦工作这个设置,真是有理有据有深意)
爷爷这个老顽童,一边闯祸,一边又活得比谁都通透。作为家长,他不说教,不指责,也不偏袒谁。他和孙子们平等相处的模式,在家庭教育里占了很重要的部分,尤其是对于没有地位的阿琼来说,也只有在爷爷身边才会感到自己被重视。儿子们两次回家都是因为他,一次是心脏病发作,一次是他的视频自白。他爱热闹,爱开玩笑,爱看色情电影,在房间里偷偷藏着大麻烟;他爱吹牛,爱说脏话,爱撩妹,意气风发。可是他孤独,需要陪伴,需希望有人来听他讲荤段子。其实他才是整个家庭的粘合剂。
整部片子偶尔也有节奏上的不适感,而且有的人物和情节也稍微有点多余(可能是为了制造笑料)。但是我还是很感激,最后呈现的不是一个“父亲车祸死里逃生,全家互相原谅,幸福地拍了全家福”的结局。毕竟,缺憾比较适合生活。
姨父姨妈回来的那个晚上,一大家子人相聚的那个场景,让一年没回去的我,突然有点想家。大家围坐在一起,互相开着玩笑,弹琴,唱歌,跳舞,喝酒,欢声笑语,其乐融融。我并不觉得这是表象。的确,很多问题依旧没有得到解决,背叛、怀疑,也都还存在,可是,此情此景,你是真心实意地爱在座的每一个人。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就觉得无比幸福。
生活就是这样。前天晚上还在欢聚,第二天就各种意外接连发生,爸爸出轨被拉胡尔发现,拉胡尔是同志被妈妈发现,妈妈终于说出私自把阿琼的故事给拉胡尔的实情,之后爸爸撞车……全家福最终也没拍。整部电影的情绪非常强烈,开心的时候的就一群人载歌载舞(毕竟印度电影),吵架的时候就各种歇斯底里。每个人一旦发现自己被欺骗,被伤害,就马上发怒,质问,责骂,又不给对方解释的机会。和最近看的《完美陌生人》一样,也许正是人性共同点。越亲近,越互相伤害。有时候用“我都是为你好”作为理由,盲目地给一些对方不想要的东西。然而,伤害的途径有很多种,爱的名义却只有一个。用彼此舒服的方式来表达爱,是我们毕生都在学习的课题。
一点新的思考。两个儿子第二次回家,妈妈小心翼翼地问拉胡尔,“你的……朋友怎么样?”看得我好心疼。确实,父母们的古板,刻薄,偏见,不宽容,对于同志取向的不理解,让孩子既无奈,又受伤。可是,就算是这件事已经超出了她的认知范围,她觉得是错的,是耻辱的,是大逆不道的,可她在撂过“断绝母子关系”这种狠话之后,还是会逼着自己去慢慢接受,并且,一如既往地爱和保护自己的孩子。有时候,也许父母们不是不愿意去了解孩子,他们只是需要一些时间。
2016年7月24日02:37:29 伦敦
电影间的转折都比较生硬,情节也比较狗血,弟弟Tia演技都有点捉急。Tia的双亲是飞机坠毁而亡这个假了,Tia表现得过于美国cool girl,那种自由恣意太流于表面,并不很抓人。跟弟弟的感情挺美好的但我觉得更动人的反而是跟哥哥度过的那个吃饭跳舞修电灯的晚上,年轻的男孩女孩之间一点意外加成的浪漫,如果你喜欢女孩子那该多好。PS这是哥哥全剧最帅的一段,后来突然镜头一转到了医院门口哥哥穿着浅草绿色衬衫,那个浑圆的肚子,你是个模特好吗有点基本自尊,你演大帅哥明白吗!!!
后期各路真相大白情感爆发很集中,但除了哥俩矛盾爆发之前,其他冲突并无紧张感。也许是因为出轨常态化,也许是因为影片里夫妻感情早在二十多年间互相消耗,无法调和,又或者本次爆发力度跟修水管,爷爷生日party那两次差不多程度,所以看到哥哥确认父亲出轨的时候我毫无感觉,看到母亲质问父亲的时候也就觉得哦你们又日常撕起来了。
弟弟英俊不假,但是听到Tia亲了哥哥一下就爆发成那个样子父亲葬礼都不搭理她这就要扣分了啊,亲吻哥哥那时Tia跟你不过是爬梯间厕所里一根大麻,广场上人群中一段尬舞的缘分,怎么就得为你守身如玉啊。你丫在美国夜店上班好吗。然后居然收拾东西就回美国了,朋友我有点懵逼,说哥哥是人渣你丫这才是渣好吧。然而Tia居然在四个月后还在等他,要我我转身回孟买,多的是英俊的婆罗门小伙子。四个月后回印度轻巧一句我习惯逃避Tia也就原谅他了卧槽???下回他还能背包跑路。可能是因为本片只有两个小时,比起印度片来说太短,所以很多情节处理得比较仓促生硬。
爷爷是亮点,教科书式的家有一宝。近年影视剧多的是这样的老头,但是就是让人百看不厌。
本片家庭颜值爆表,父亲清俊儒雅,母亲端庄美丽,哥哥弟弟更是特别迷人,但印度男演员要是能对身材多一些管控就好了,肌肉线条什么的好歹练一练。别动不动露出一块大腹肌还引以为豪。他们对熊男的迷恋有点让人难过。
本片虽然设定儿子们常年在英美,但与文化冲突全然无关,就是家庭should stick together的普世价值。娱乐性质很强,看美男美女恋爱,看中年英俊男子出轨印度车纳姆,爷爷各种耍宝,也是一件挺开心的事儿
我吧,可能是因为独生子女的原因,一直不能理解家里有多于一个小孩的时候,爱要怎么分配。不能理解,爸爸妈妈在生第二个孩子之前,是怎么想的?能保证对两个小孩公平吗?能做到将爱均分为两份吗,不说从内心,即使只是外表看起来?哥哥演的不错,也可能是坏坏的角色比较好演吧
印度電影一直以情節取勝,相反我們的電影卻不重視故事情節,一味依靠特技和賣弄小聰明,不過花巧的作品,都只會是水月鏡花,真正的經典一定要有豐富的情節和故事結構的。本片當然未能算是經典,煽情和誇張在所難免,但情節豐富,製作認真,男女主角們又相當討好,值得一看!
同样的家长里短狗血剧情,就能让你目不转睛猜中了结局也不快进的看?就能用节奏拿着你一会笑一会哭?这特么就是功夫。
宝莱坞中产阶级家庭喜剧。一家人始终是一家人,无论有矛盾还是分歧,都抵不过亲情的羁绊。“不要让死亡来提醒你亲情的珍贵”,感恩、宽容、理解,才是家庭相处之道。说实话这部电影是我看过最不像印度电影的印度电影,虽然也有歌舞场景,实际故事很西化。算是宝莱坞走向国际范儿的一种新的尝试吧。
搞笑温情又感人的故事
很久没看到这样让人感动的家庭 剧情片, 印度电影真是越来越好 。 这么贴近我们的生活。 “真实的生活都不能保证有快乐结局” 但快不快乐 取决于自己 不对吗?
不错,温情
很温暖,还不错的。
宝莱坞的家庭片总是很戳心,搞笑之余温情满满,同时又很有深度跳出狗血套路。
前期节奏……太慢了。
一钵被豆瓣强刷成高分的印度鸡汤!故事做作人物脸谱化,尤其里面的准孙媳妇,见一个帅哥上一个,典型绿茶婊,就因为漂亮所以就可爱了?[哼]所谓最萌的爷爷也是强行卖萌,毒舌好色吸毒总之作死但就是死不了。最有意思的也就是想死的死不了,想活的死翘翘,其它了无新意。这拖沓的2小时~少不了鸡肋歌舞
同样是家庭撕逼 不知道为什么觉得这部比八月奥色治郡温暖很多
在纽约时代广场的AMC看的首映,个人觉得对比于商业大片垄断市场的中国电影来讲,印度电影依旧保持着朴实,感人,家庭味道很足的风格,以往的数部印度电影,都会打动自己。
看着看着就笑了 笑着笑着就哭了 一部诙谐有浓厚印度风情的宝莱坞喜剧 讲述了亲情 爱情 家庭等感人的话题 “不要让死亡来提醒亲情的珍贵” 催人泪下
好看,喜欢宝莱坞的电影
宝莱坞式喜剧,搞笑中不乏温情
太少看印度片,印象当中还带有一定色彩偏见,这部很朴实的讲述亲情的完全F5我对印度电影的感觉。印度电影都这么进步了!结尾还是被哭了【望天】哥哥太帅了而且果然有男盆友了┑( ̄Д  ̄)┍ 哥哥的演员演得特别好!弟弟也不错但演技差点。连爱情线的女主妹子性格都特别招人喜欢!好看!不过再短些会更好
《卡普尔家的儿子们》情节诙谐又催泪,看过之后会让你对家庭,爱情,亲情和人生有新的感慨。【PS 两兄弟太帅,爷爷太可爱】
如果去掉部分拖节奏的“蜜汁慢镜”和并不必要的歌舞把132钟的家庭drama压缩得更紧凑会更棒,原本起伏错落有致的冲突段被个别拖长了的段落稀释了紧绷的戏剧张力,让编排显得松散。好在温吞慢热的中前段蓄够了能量,让结尾处的分裂-团聚两幕重头戏爆发出了应有的情绪能量,配合动人的音乐让人无法不侧目
很感动的家庭剧情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