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丽丝(Sarah Pratt 饰)年近三十,经历过生活的各种风风雨雨,尽管人到中年,爱丽丝却显得格外丰腴迷人。某日,爱丽丝在游轮上遇见了名为托马斯(吉莱斯·吉莱恩 Gilles Guillain 饰)的十六岁法国男孩,神秘的吸引力将两人紧紧的连系到了一起。
年龄悬殊巨大,个性和身份又截然不同,爱丽丝和托马斯之间几乎没有任何共同语言,然而,奇怪的是,这两个相互之间丝毫没有任何了解的男女,在身体上却是意外的契合,在一次次火热的碰撞之下,爱丽丝和托马斯都渐渐沉沦。抛去身份和思想,一对男女真的能仅凭肉体而走到一起吗?这段看似荒唐的感情又会迎来怎样的结局呢?
算上不久前因为自杀而离世的比利时导演——香特尔阿克曼,另外包括法国导演——克莱尔德尼、卡特琳布雷亚等女性导演在笔者心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翻开世界电影史,我们看清楚一些现象,当今电影工业的组成与呈现,侧重以男性导演为引导的主流趋势。电影色彩、话语权几乎为雄性基因覆盖,业内充斥男性们单一、片面、主观的视角。遗憾的是,这种偏向现状,将使得电影艺术走向更深的女性误区与男性主义。而最终,长时间这种困局的停滞,必然将导致电影艺术的不完全,甚至走向极端的式微。没有任何理由能够说明女性感官的参与,对影视工业的完善、发展不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情。甚至相反,让电影工业走向多样性,走向平衡,是电影这门艺术最终呈现的成熟状态。 布雷亚作为法国当代导演当中的中流砥柱,她的存在着实是个异类。作品里面,画面涉及的尺度往往令人瞠舌,个人的风格一向先锋大胆,极度细腻与内敛。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不断表现出对于传统伦理与禁忌的冲击,对性意识的赤裸展露,可以说是在挑战社会道德的底线。布雷亚的横空出世,将那些对女性存在固有的认知局限扫清,颠覆了荧屏之间男性意淫的刻板的女性形象。并赋予女性个体真实的官能感。她从自然赋予的女性意识着手,独立、前卫的将女性的内心世界勾勒显现,以女性位置为主导的,思考和辩证两性的情感与生存的世界。可以说其笔下作品填补了长久以来,女性声音在影像领域的空白,尤其在情色标签与女性主义的范畴,布雷亚是走的最远的一个。她的敏锐出位,除了是对世俗窠臼发出挑衅,这种情色伦理的大胆呈现亦不失为一种影视文化的人文主义探索。 就如《地狱解剖》《罗曼史》《姐妹情色》《解放的潘多拉》这类备受关注的作品,大量的争议甚至讨伐之下,反倒独具现实意义。这些尝试突破传统意识形态的电影作者,她们为电影艺术行业的创作争取了自由,更引导了一种现代性的、与时俱进的,自由的影像思潮。虽然香特尔阿克曼,克莱尔德尼,卡特琳布雷亚等作为女性导演,在此种环境之下,无可避免的蒙上女权主义的标签。其中,布雷亚却不同于阿克曼的影像实验,倾向于女性的现实生活与生存意义的诉诸,也不同于德尼的人文视野,对于第三世界族群或边缘存在个体的关怀。布雷亚是名副其实的女性主义者,深度挖掘出了女性位置的心理与欲望,对女性内心情感的关注是她一贯的创作初衷。对于男性观众来说,布雷亚无疑是一本研究与进修女性心理的影像文本。 在这部电影里面,女主角爱丽丝深谙两性关系的本质,经历爱情与婚姻的残酷洗礼,承受了诸多丈夫施予的伤害,深深的领略过男性的自私与自大。在她的控诉中,男人将女性当成工具一般的物品看待,及其肤浅、专制和野蛮。所以,她与汤姆之间的意外邂逅不过是一盘设定的游戏。看似被动的爱丽丝,实则机关算尽,步步为营。爱丽丝曾经不堪的遭遇历历在目,与汤姆的邂逅,她将丈夫曾经给予、积压的怨恨与负面情绪发泄给年轻的汤姆,以此报复,完成抚平不公平的女性境遇。或者说这是一种男权意识的复制,反过来如同丈夫一般,将汤姆当成消遣体验、发泄情欲的手段,在这种复杂的对称变化中,到底谁是猎物?布雷亚给自以为是的男性上了一课。 不过,爱丽丝与汤姆两人之间的欺骗是相互的,所以并不能简单的归纳为城府极深的爱丽丝玩弄小清新的故事。两人年龄与经验相较,存在明显的差距。汤姆年轻,涉世不深,对两性爱恋仍存有单纯的向往,更没有形成自大的男性主义思维与猎艳意识,否则结束的一幕也不会愕然发怔。相比爱丽丝的冷静,对爱情美好的期待已然幻灭,曾经的纯真遗失殆尽。与其说是这是爱丽丝从被动转向主动的进攻,不如归咎于两性之间相互侵害与抗争的恶性循环。不论爱丽丝是报复,或者源于人性欲望的真实本能,在这种两性硝烟得斗争中没有谁是真正的赢者,胜负是相对的。轮船一夜春宵过后,重新回归到生活所处的位置。无论观众喜欢与否,这部电影不失为一则探讨两性关系的精品之作。
若只抱著觀賞激情亂倫戲的心態把它當成一部講述“少婦少年寂寞客輪上の不羈夜”的色情片來看,那就與將片名譯作“穿越情慾海”的意淫視角一樣跑偏了,而讓真正統貫全片的traversée也就是“穿越”、“穿透”這层關鍵隱喻無聲地湮沒在了“情慾”這撩人的字眼里。然而,實際上正是這一核心隱喻才使得本片與眾多庸俗老套的一夜情劇集劃清了界限。 該隱喻與拉岡借評論柏拉圖《會飲》而提出的“愛的隱喻”異曲同工:乍看是男人通过暴力穿透了女人脆弱的身體(陰莖的插入、 魔術師用劍刺入)而牵制了女人,最後才恍悟其实是女人用謊言——在“只說一半的真理就是最大的謊言”的意義上,女人對自己有受虐傾向的坦露構成了對男孩的一次深度誘騙,因為弗洛伊德告訴我們另一半真相實際卻是”受虐狂同時也總是某種程度上的施虐狂“——穿透了男人更加脆弱的幻想而一直左右着男人。而此“穿越”或“穿透”同時也對應著雙方位置的微妙調換或翻轉,正如故事發生的場景即遊輪逐漸遠離法國而駛向英國、人物交談所用的主要語言悄然從法語改換成英語一樣,甚至這種翻轉竟都與莫比烏斯帶表面一樣找不到任何一個確切的轉換點,因此人們無法斷定具體是從哪個時刻開始,起初是被誘惑的男孩反倒成了傷別離的癡情人。從某個視角來看,也許會被認為深諳此道的女人會被說成是在此上演了一場“將欲取之,必故與之”的把戲…… 因此倒不如將片名直譯作“短暫的穿越“,因為無論是男人穿透女人的身體還是女人穿透男人的幻想,這一切不過都發生在輪船穿越海峽這短短一夜之間。而法國的羅曼蒂克夢一旦靠臨盎格魯撒克遜講求實效的堤岸便鄒然擱淺,再缠绵悱恻的鵝絨軟語也只能化为有苦難言的無語凝噎……
「Brief Crossing」- What a heart broken story.因為是Breillat,觀看中我猜想她會製造怎樣突然的酷烈,如二人在甲板戲言時,Sarah將Thomas推入水中或忽然自己落水。然而影片展示是如Kieslowski「A short film about Love」一般日常的殘忍。Promise me you will wait for me. Promise.然而當然Sarah不會等。取回行李慌亂中倉皇追逐的Thomas,在長焦吊中遠遠拖著巨大的行李箱踉蹌著,不是十八歲,甚至也不像十六歲,像十五、十四歲的小孩子。Breillat花了大量的時間,兩次重複展示他登船下船時的匆忙與手忙腳亂,以突顯他的稚嫩、生疏,與腼腆。最後一幕他淚眼婆娑看著Sarah與家人離開,對方的老練入世麻木如此尖銳,刺痛熒幕上的Thomas,也刺痛觀眾。Breillat此處的不留情諷刺也像指向Sarah,她整晚都在控訴男人、男性的不公,而眼下她對這位尚未成年的男性「製造」了何樣的女性觀?Breillat此次罕見的單純細膩——我喜歡當二人首次一起談話時的鏡頭設計:飯後,Thomas開始吸煙忽然顯得成熟,Sarah首次仔細打量他;每一次正反打,Sarah都是帶肩的近景,而Thomas,作為慾望的客體,是大特寫—非常女性視覺觀看主導的鏡頭設計。少見。我喜歡看到女性主義導演的性別態度並非僅以人物塑造、對白或情節展示,更以鏡頭及視聽語言。
很值得玩味
=3=呃....法國其實本來就是性亂....TAT非常的亂
…只有十七八岁的男孩,如同女孩子一样,有浪漫体质…他超爱,小男孩得知被骗之后的表情和动作太典
满眼都是戏,戏戏戏
饕餮一般
谁是猎物,谁又是猎人。16岁年轻男孩被荷尔蒙光环环绕,以为自己可以装成18岁的浪子骗少妇,少妇被自己的魅力和泡妞技巧所折服,船上几日快活几日,男孩被少妇从情感上收服了,要下船的出船门了,少妇让男孩回去取点东西,自己独立而决绝的上了来接自己的丈夫和女儿的车,男孩远远看到车远去和冷静冷酷车窗里面女人的脸,泪下来了…谁是猎物?女人的开胃小菜,男孩一生的里程碑
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尖刻了,前半部分两人的对话,差点让我以为在看侯麦。
有一种杜拉斯小说的气质.(冷调;简略;有力)透着绝望的爱情观.
精美的一夜情纪实。姐姐好洒脱,一家三口的镜头真刺激。小伙儿就是一头肉欲上头的小兽,没见过这么丑的舞,就是挪着步子转着圈接吻加上下其手。
事实证明正太在熟女面前就是被玩弄的份
“难道就没有好男人?””也许年轻点的男人,身上还有女孩般诗性的东西”
3.5-4 ? not sure, but interesting with a better ending than ever.
凯瑟琳,比较轻的口味
从邂逅,到情迷,到一夜偷欢,本以为是个略带悲情的姐弟恋故事。没想到最后邮轮靠岸,真相大白。少年爱慕年长女性是为了追求成熟,得到的只是成熟的代价。
看完第一遍,没立马删,隔天又大略看了,搭讪,调情,肉戏,别离,追寻,永别。一直想女主要让妮可基德曼来演,男生,诶呀,暂时没想到。絮叨的台词,等你长大了你会发现一年像一周般飞快过去,然后你一事无成。。。
亮点总在结尾处。很是畅快。
他虽然年龄小,没经验,却有着男人的理性和力量,他明白年龄是鸿沟,他不想把关系局限在一个漂流的晚上。而女人是孤独的,感性的,渴望浪漫的,不把这个夜晚当回事的。少男情怀总是诗,魔术散场,男女心思各异,欲夜漂流也是一场把戏而已。(迎面而过真的是太残忍了!小男演员演的真棒!
姜还是老的辣,女性的魅力与能力。
少妇的魅力完全无法抵挡
三十如狼十六如虎,这算你俩平手;三十如狐十六如猪,社会经验啊小青年,你得服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