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其实在开篇的旁白里就已经说出了故事的结局,电影是一出悲剧。但却是以喜剧的形式讲述的。
三名孤儿,安德列、尤里克与玛尔塔。其实都是成年人,但他们的行为却如孩子般天真。三人住在一所战争中被炸毁的教堂里。有趣的是,这所教堂竟然还有个房东,他也是个孤儿。胖胖的,可爱的老头, 贪吃、爱玩,喜欢弹钢琴。安德列与尤里克本是好友,但自从犹太女孩玛尔塔到来之后,他们的关系变得异常微妙。尤里克无缘由地被抓进监狱。一年出狱后,发现已经是物是人非。他们的将来会何去何从呢?
片中的鸟儿,是指人死后灵魂的象征物;愚人,也可以说是“傻瓜”,是指那些在战争中失去理智的疯子或者被别人称为是有理性的那些人。
剧中经常出现不合常理、超现实的人物、场景。
当我们谈论上帝 爱情 自我 时 其实都是虚无。更大的欢愉后就要做好承受更大痛苦的决心。
当我问你 你爱我么 你说 爱 我比世间的一切都爱你 可说完这句话时你却选择杀了我
这时死亡就有了它的意义。
存在于世间的死法千千万 可他偏偏选择了最为痛苦的一种-用火烧焦自己 绳子的一端是巨大石像 另一端跨在自己的脖子上 好 你好 上帝我来见你了
我们总在悲伤时 痛苦时 走投无路时去乞求上帝的怜爱 可上帝救不了你 他谁都救不了
他拯救不了你的爱情 拯救不了你的痛苦 拯救不了他不爱你 。我是真的很想有你 可最后只有上帝
人只有悲伤时是最纯粹的 最无杂质的 所以痛苦没什么不好 开心也没什么好的
我们可以哭着说出:生活是多么美好啊
也可以笑着说出:生活就是这么糟糕
我可以叫你是可爱的 说你:你怎么那么的好 好的我想哭 我也可以对任何人说出这句话
我本想与你来一场风花雪月的咖啡与酒 结果最后只剩下我自己踌躇满志的夕阳黄牛
我不怪你 我还爱你 但我只能杀了你 杀了你 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我们都是飞不出这世间痛苦牢笼的鸟 所以我们坠落 我们疯狂做爱寻欢 我们喝酒吃鱼 我们弹钢琴谈论上帝与爱情 可我们永远都逃不出去 这世间就像一只无形的魔爪困于我们在其中苟活 这世间的一切我都品尝过了 好 那我去死一死 只有死是我没有尝试过的了
每个人都想做个智者 可最后都成了愚人 这没什么好笑的 因为真正聪明的人太少了 大多数人都是傻存于世不求甚解一天天呼吸空气吃饭拉屎做爱循环往复
无一例外 我们都是感性动物 我们无法避免去爱一个人 也无法避免我们爱的那个人不爱我们 没所谓的 爱情不是必需品 我也可以自己
艺术都是相通的 文学音乐电影戏剧画作图腾 每一种都是艺术家们的主观世界的外露 我不曾想窥视他们的内心 我只想在其中看到自己
每个人都是被上帝遗弃了的孤儿 存活于世 我很抱歉 可我也有那么一丝丝庆幸是 可以去用我的视觉听觉触觉去感受这世间的一切 就算最后我会选择自杀 那我还是说一声不胜感激
从历史层面分析捷克斯洛伐克和这部电影:电影上映于1969年,电影里面也提到“战争过去20年”,这个战争应该指二战。回看历史,发现捷克斯洛伐克在主权上其实一直是没有主心骨的,一战二战,包括冷战时期一直是处于被强国摆布的风雨飘摇状态。
二战后,当时的欧洲遍布疮痍。主角中的三个主角都是战后成长的一代,都是因为战争而失去家人的孤儿。当时的底层生活背景,应该也是各个民族的流民杂居,电影中可以看到犹太人、吉普赛人、以及流离失所的本地人。面对这样风雨飘摇、无可奈何的现实,可能在捷克斯洛伐克的民族情绪里就有一种逃避现实,迷醉疯狂的非理性色彩,也影响电影的风格。看起来里面的角色们都很荒诞,及时行乐,做出很多匪夷所思的行为,放纵天性,显得很drama。但最后,如果习惯了前一种生活,为了回归现实而让这种行为的停止,那么对于一些偏执做梦的人可能就代表了死亡。最后的毁灭会是壮烈的。而这部电影,也一开始就说明了这种悲剧性。
深圳車禮司空間观影2022.0820觀影
观影介绍://mp.weixin.qq.com/s/-AH9Xt_6BYxKus-lNDCrkw
从历史层面分析捷克斯洛伐克和这部电影:电影上映于1969年,电影里面也提到“战争过去20年”,这个战争应该指二战。回看历史,发现捷克斯洛伐克在主权上其实一直是没有主心骨的,一战二战,包括冷战时期一直是处于被强国摆布的风雨飘摇状态。
二战后,当时的欧洲遍布疮痍。主角中的三个主角都是战后成长的一代,都是因为战争而失去家人的孤儿。当时的底层生活背景,应该也是各个民族的流民杂居,电影中可以看到犹太人、吉普赛人、以及流离失所的本地人。面对这样风雨飘摇、无可奈何的现实,可能在捷克斯洛伐克的民族情绪里就有一种逃避现实,迷醉疯狂的非理性色彩,也影响电影的风格。看起来里面的角色们都很荒诞,及时行乐,做出很多匪夷所思的行为,放纵天性,显得很drama。但最后,如果习惯了前一种生活,为了回归现实而让这种行为的停止,那么对于一些偏执做梦的人可能就代表了死亡。最后的毁灭会是壮烈的。而这部电影,也一开始就说明了这种悲剧性。
影片色调美极了,整体质感我太喜欢。《鸟,孤儿和愚人》之前点开过,只是没几分钟就关掉了。终于这次有时间看完。癫狂,混乱,破败,夸张,随心所欲,精神毁灭……这些词就是非常好形容此片给我的最突出的视觉感受。好色彩,好色彩。捷克新浪潮影片的魅力啊。比起昨天的《野花》,《鸟,孤儿和愚人》的画面更加令我惊喜(偏爱)。一些在破败教堂里的浪漫狂欢,一些战争遗留下的成年孤儿——像是孩子,或者愚人。一些镜头和剧情毫无逻辑,但就是美,就是有独特的魅力,就是吸引我。女主漂亮,寸头也好美(p2眼睛那张太美了!!本片最爱的镜头之一🥺)突然发现这部自己截的图最多,甚至有些没能放上。
此片让我想到了大名鼎鼎的《雏菊》,疯癫的人物,非线性碎片化的叙事,丰富的彩色滤镜,大量插入的战争,暴力,末世场景,诸多相似之处也展现着作为超现实主义电影温床的捷克新浪潮独树一帜的地位。
尤里克父亲牺牲,留给他的只是一座雕像和悲伤。妈妈被那些所谓理性动物人杀死。玛尔塔父母在波兰被傻瓜们杀死。安德烈父母被犹太人杀死。他们的父辈互相残杀,所以他们成为了孤儿。这是影片中三个角色彼此的伤痛,不断插入的战争场面,女人被轮奸的画面始终在告诉我们他们所处的动荡年代和混乱环境是多么糟糕和反人类。三人之间的爱情则或多或少会让人想到特吕弗的《祖与占》。多愁善感的尤里克,漂亮俏皮的玛尔塔,单纯木讷的安德烈,尤里克睡完了玛尔塔后甚至要求玛尔塔和从没拥有过一个女人的安德烈睡,因为友谊是个好东西,要学会分享.......“你应该和他做爱” “那你为什么说你爱我” “因为我爱你,而爱不能是自私的”这是尤里克与玛尔塔之间关于三人共享性爱的对话,于是,整部电影里充满了三人疯狂的生活,玩乐状态和共享的男女关系,安德烈看到玛尔塔性感睡衣流鼻血的画面滑稽又可爱。外面混乱的战场,屋内众人的狂欢,他们在用最理性的方式恭候末日的到来,做愚人还是智者都是徒劳,干脆放纵一把,好歹死而无憾。最后尤里克用刀捅死了怀上安德烈孩子的玛尔塔,并跳下桥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结束了这个疯狂世界中的理智生活,留下安德烈一人在炼狱中煎熬。
我遭遇的越多,当我死尸就会带走越多,世上就有更少的邪恶留下来。
你所依靠的事物都将变为它的对立面 只有疯狂能保证你不会一直不幸。
让我们享受那些会溜走的时光。
两人是缘,三人为孽,纵使良辰美景,亦终将雪散冰消。
捷克电影透着一股子癫狂劲,加上60年代各种解放,感觉就是个文艺小青年拍的实验片,表现欲太强
有什么比含着眼泪的微笑更动人
躺在硬盘里很久了,终于拿出来看。
三个人的罗曼司,在嫉妒中毁灭。
和「金黃色的回憶」是同一女主?汗,沒認出來,倒是同樣覺得女主非常漂亮。
好色彩
女孩漂亮~ 梦旅人+朱尔与吉姆
funny
断层的叙述,近似意识流般的表述,闪烁其词的语言
我更喜欢一本正经的超现实,而不喜欢那些对着屏幕说:看,我多超现实,我多荒诞,我多有趣……之类的影片
7。五光十色欢乐了半天,最后是个悲剧,结局注定是悲剧的。
什么是悲伤?若想获得勇气,必须先有失败,你获得失败了吗?……世上为什么有那么多悲伤呢?为什么悲伤是唯一的美好事物,它总保持良好的状态?ps:竟然还“致敬”了几大电影公司的logo!
毁灭
哈哈哈哈~
一个用眼睛拍照女儿的旅程,一对养鸟乐怀的无忧青年,渗透着哲学意味,过于意向化的表述,让这部电影很小众
just take us apart
挺喜欢女主角的样子,结尾却……可惜啊可惜~~
整个国家的近代历史作为人民的创痛一直深藏在捷克斯洛伐克的电影里,因此捷克斯洛伐克的电影总带着一股癫狂的浪漫及绝望特征。镜头下的人物总是在现实里栽种超现实,在超现实里试图挽回不断过去的现实,在不可能当中打开幻想与革命味道的可能性,又在可能性乍现时被自我的局限收窄。
4.9 又一信息量极丰富的神作,消化费事但又极悦目悦耳。清新自由,甜蜜凄惨。燃烧的赛璐璐,鸟飞蛋打,伏击的持枪幽灵,镜头抽离和死人复生.... 隐喻多得可以大书特书。不想费脑也可以简单看做浪漫欢快的三人行悲喜剧。配乐嗲惨啦。捷克新浪潮代表作之一,微妙的1969:布拉格春之后的冷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