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到父亲在电脑上敲下“无尽的基因排列造就了我们的独特性,也是它让我们感受到了彼此之间的多样化,还有我们的孤独“时,我猛然发觉了这部电影的一个特点:除最开始一起坐在花园里享受阳光以外,这个家族里每个人几乎都未和其他成员同处于一个画面中过。
特吕弗曾在《四百击》中特意将安托万和他的母亲分割到不同的画面中,以不同框表现母子间糟糕的关系,而在《安妮霍尔》中,伍迪艾伦使用了正反打来拍摄辛格与安妮的最后一场对话,仿佛在提示我们两人已经形同陌路。在这部散文诗一般的电影中,导演似乎运用了与上述两者同样的手法来暗示家庭成员间疏离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人都拥有一个自己的世界:父亲在监督农场的工作,在读书,在思考;母亲在用枯叶作画;大女儿(就是弹钢琴的女人,我不太确定她在家族中的位置,但从开头红发的女儿高兴地拉她一起离开来看,两人似乎是同辈。)陶醉于琴声中;小女儿在大自然中嬉闹;爷爷似乎身患疾病,只能躺在床上消磨时光;奶奶(存疑)则离家远行,彷佛在寻找着什么。这个家族的成员们的行动轨迹被剪辑打散成了一条条近乎平行的线,比如说当母亲呼喊女儿的名字时,导演特意插入了一个父亲的沉思镜头。画外母亲的声音响起,表明两人处于同一时间,而父亲对母亲的呼喊置若罔闻,依旧沉浸于思考中,就像那是另外一个时空中的事情一样。就算这些轨迹们偶有交集,也不过只是凝视,或是一声问好而已。在旁人看来,一种”相顾无相‘识’“的孤独感弥漫在这个家族中。而剧中人对此可能也有所察觉。”现在我的咒语魔力不再,剩余的只有,我自己的力气。“母亲吟诵道。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导演似乎安排了一些有趣的对照以反映不同成员的心理。比如在下雨时,大女儿忧郁地凝望着倾泻而下地雨滴,父亲赶紧关上了窗户,在野外的小女儿则微笑着漫步于丛林中;再比如在河水面前,小女孩显得愉悦,奶奶则无奈而伤感地呼号。这些都很值得玩味。
对于这部几乎放弃语音而依靠画面和声响来表情达意的电影来说,阐释的空间是巨大的。即使是一个细微的表情,每个人都可能基于自身的生活经验作出不同的解释。我所谈的只是我个人的想法,绝非这部电影的正确解读(也可能这种所谓的”正确“解读根本就不存在)。如有不妥之处,欢迎指出。
电影诗人Franco Piavoli的作品,生命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每一帧镜头都好似一幅画,可以拿来做电脑桌面的感觉,超级美,一场视觉的盛宴,光线的运用和画面结构的布局柔和而不失鲜明,层次分明又流畅适当。 几乎贯穿整部影片的钢琴曲舒缓恬静,适合电影的基调。 不需要字幕,没有故事情节的电影,需要打开所有的感官去感受,聆听这个世界,诗歌一样的电影,一定要打开全屏才过瘾
语言的缺席,让思考有机可乘。
在连续或不连续的镜头排序中。我们不断反问是什么和为什么,企图在蛛丝马迹中用推测弥补语言的缺失,满足对情绪的好奇。
这是一个平静的,再普通不过的下午,窗外的风让他们想起了风的第一次呼吸。
男人大概率是个生物学家或哲学家,但是在他的梦里他却表现出一种狂热的害怕。他害怕黑人会站在自己的书架前翻看自己的书,害怕自己会溺死在河里,害怕自己会和黑奴一样去喂猪。在梦里,他内心有深刻的对阶级的捍卫,确也反映出一种自身安全感和归属感对缺失。家中的老女人自己拼贴着些植物标本画,平淡的过了了一个下午,在床上最后却流泪了。
全片在成年人身上的都贯穿有一种年华易逝的悲凉。男人抚摸自己年轻时的画像,与镜子中的自己反复比对,无奈夕阳将最后的光投射在他脸上。红头发的老女人出走了,她去寻找些什么。到底是什么?不知道。她在河边无奈的喊着什么。
只有在女孩子身上才看见些许生气。她沿着河堤跑,看见了河里游泳的男孩,起摩托车飞驰而过的男孩。她一直奔跑,奔跑。她对一切感到好奇,感到渴望,但奔跑却是求而不得。
在时间的流逝中体会每一个人的情感,霎那间即使是在这样一个风平浪静的下午,没有语言却也能震耳欲聋。
人与人之间离得那么近,心却离得那么远。只有在风的第一次呼吸时,他们曾经心灵相通,那便是值得追忆的年华。
电影的世界 需要磅礴的交响曲 需要尖锐愤怒的摇滚呐喊 也需要此般静谧安宁的散文诗
与世界一起轻呼吸ps.115f04ea05026
蝉鸣声声,夏光袅袅,琴声悠悠,流水潺潺。
美!
光与影,少与老,动与静。中文里“静”的意境最好的诠释不是完全没有声音,而是类似“空山闻鸟声”这种留白的对比,片尾一片虫声的夜晚可谓得此真谛
那么静,那么美。生命三部曲最后一部
MV
Sounds fantastic
墙上斑驳的光影流动,涟漪中徜徉的鱼,麦田里的草垛,沉思的目光,微风拂过窗棂的背影,静物安然在虫鸣里,滚淌在眼窝的泪珠,奔跑在向日葵地上的少女,暗夜深蓝的月亮,星空和云彩,巧笑和呢喃,梦魇和幻想,爱情和欲望;看似无关联的片段,组成被忽略被遗忘的日常诗意,钢琴曲和镜头美到融化。
【7.0】即便《风的第一声呼吸》根本没有什么剧情,但是我又说不出算是什么类型片,还是默默标上了“剧情”二字。更喜欢首尾的两个安静部分,不是说不喜欢中间热闹的跳动,两者都表达出了对生命的感受和诗意。只因个人认为无论是情欲、睡眠抑或是看电视和工作,我们都是孤独的。河边那貌似永不停歇的非洲乐队,有点耐人寻味。定格镜头(可以看作拍摄范例),运动中的绿色镜头都很美,绿色本来就是轻松盈动的,只不过这两年被人娱乐化而已。
云淡风轻近午天!
我想大概人一辈子总要有那么一次不计后果的美丽冲动。
写意电影,画面很美。
一部不需要字幕,没有故事情节的电影,它几乎不是用来看的,却需要你打开所有的感官去感受。如果神作这个词只能用一次,我毫不犹豫的献给它!当然,五颗星是不够用的。
稍纵即逝
终于看了,没看懂
美哉,应该大屏看。
这是一个奇怪的影像,没有故事情节支撑,所有的镜头却充满了叙事性,有意思的是整个电影摄影机从来不做摇动!!!!神人拍的电影
用微觀的角度去聆聽這個世界.
其实并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