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香港新浪潮回顾展,《点指兵兵》和《边缘人》的导演章国明说,拍电影太累,他现在给廉政公署(ICAC)做事,对生活很满意。作为最早涉入警匪类型片的导演,章国明的几部作品以及翁维铨的《行规》都极具代表性,影片揭示了体制的强大,警察的形象也表现得很脆弱。料想其幕后原因,大概便是ICAC成立后,警方势力便受到了极大限制,身份不似以往。此后,警匪片历经了吴宇森和林岭东们的技术革新,赏心悦目、眼花缭乱。中间更有某些狂人导演,不打招呼上街现拍,公然在油麻地警署前搞爆炸。上世纪90年代后期,香港电影迅速滑坡后,《无间道》的出现有如进行一次心脏起搏,无奈躯壳朽木,回天无力。此后,香港电影直接进入了合拍片时代,多数香港导演看出了门道,争先北上淘金,这便是戏外的游戏规则。 以这样的电影史料陈述开篇,原因在于它们与《寒战》有着奇特的联系。严格来说,《寒战》只是讲了警方内部的权力斗争,与匪徒们关系不大。然而,警匪片本就是一亚类型,警察跟匪徒互相充当背景的情况亦不少见。而这篇文章要论述的问题正是警匪片为何会发展到这个地步,搞到最后居然只是为了上位,权利斗争的游戏规则,搬演起来就像内地时兴的宫斗剧。 讨论《寒战》的由来,自然不能去信什么十年来最好的剧本,因为剧本和成片本来就是两回事。之所以会有《寒战》,原因也出在合拍片上。有人会不解了,《寒战》够港味,主角里面基本没有内地演员,与合拍何干。答,只要《寒战》把内地市场放在了首位,那么,《寒战》就不免要受到合拍片的框条限制,譬如过审。《寒战》的主旨是宣扬香港的法治精神,塑造一个积极正面的香港形象,像金融中心以及安全城市。考虑到《寒战》的出品方,说故事内核是左派立场加亲建制派并不为过。最简单的一条,且不说续集故事如何,这一集中的坏蛋居然主动遵守体制内的游戏规则——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莫大讽刺。不是说这样的做法就不好,只是,拿它当影片的最大悬念,多少会让反派显得过于幼稚,缺乏说服力。 以反派在片尾表现出来的只手可遮天,直接做掉刘副处,远比做这么篇“百密而一疏”的文章要容易得多。我猜想,编导没这么干倒不是怕剧本立不起来,相反,《寒战》要讲的是内部斗争,没有硝烟的冷战,它像极了运动斗争不断的政党游戏,整人、扣帽子,这确实比玩杀人灭口的戏码要高明复杂得多,尔虞我诈,人人自危。但以《寒战》的实际情况来看,我觉得编导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事情都搞那么大了,还想掩人耳目说是内部矛盾,我看确实是高估了警方的正义力量,诈唬观众。 前三十分钟,《寒战》绷得很紧,梁家辉与郭富城的分裂和对峙也很出彩。没有多余废话,气氛立马到位。相反,等到李治廷这般后生出来,《寒战》开始啰嗦大道理,ICAC的对话戏拍得有如新老师上课,极其乏味。即便可以祭出“续集会解释一切”的霸道理由,然而,《寒战》遗留下来的漏洞还是太多了一些。尹子维、钱嘉乐、林家栋和安志杰,要么有因无果,有么有果无因,四个人的线索没有一条是理清楚的。于是,即便彭于晏的响指打得再响再脆,我脑子里想的也绝不是续集会有多劲爆。最起码的,导演你先把这一集的东西说清楚啊,不是要比肩《无间道》么,先看看人家的完整性和流畅度…… 显然,如果让一名观众去总结《寒战》,他们得出的结论竟然会是香港警方正大光明,面对ICAC可以挺直腰杆,领导人更是很有手腕。在这个层面上,《寒战》带给我的失望要远多于惊喜。即便郭富城的“香港一日游”追踪能带来一些亲切好感,即便开头炸影院、结尾炸龙标的细节也有怪趣味,可把电影看做一个整体,《寒战》的模样竟是残缺不全的,好似那阻击警方的烟花武器,说到底却不知为何而放。在我看来,一部电影的最大要义不是让主人公一字不落地将出来,更不是大打字幕去讴歌记录。《寒战》接连犯下了两个致命问题,试图让观众去理解所谓的游戏规则,进而对警方持有崇高敬意——这简直是赤裸裸的宣教片。 因此,如若有人说《寒战》是香港警匪片甚至是港片的突破创新,这个我是不同意的。过去十年,港片有过黄精甫、彭浩翔等人,他们被寄以希望又最终落空。《寒战》的陆剑青和梁乐民都是首次执导长片,看得出剧本上做了很多功夫,碰到这么大格局的片子,明星扎堆,制片人靠谱。从这个角度来说,《寒战》又是值得鼓励的。如果非要说有什么突破的话,我觉得,《寒战》是合拍片的一种突破,它提供了更多的解读空间,令一个发生在香港的故事,充满了惊人的暗语和玄机。至于纯正的港片,我想,它不在《寒战》里面,更不在彭浩翔的《低俗喜剧》,甚至也不一定会在杜琪峰的《毒战》里。因为悲观地说,在失去赖以生存的市场和土壤后,正统港片已经无限接近死去。至于十年来最好的警匪片,在我的个人评价体系里面,那依然是来自风格化的银河映像作品。不可否认,《寒战》具有预算和明星上的优势,可一部电影的好坏显然不单是取决于这些。再不然,当年《无间道》都救不了市,想在《寒战》身上摊派任务,那也大可不必。鼓励新晋,不可揠苗助长,还是要遵守自然的游戏规则。
太过瘾了!过瘾之余引发人们一系列的思考!最逗的就是最后那彩蛋~开始大家都以为影片该完了都纷纷退场~没想到最后忽然来了这么一出儿!这么近几年看过最棒的港片!!
作为一部香港警队宣传片,能拍的如此好看真是难得。气质上好感甚至超过无间道,线铺的够大,推进也张弛有力,也算是胆大心细了。少见港产警队反奸能拍的这么好莱坞范儿,虽然BUG还很多,但人家不是还有续集么。一堆人PK演技时就看出来了,梁家辉才是影帝中的影帝。马脸小年轻什么的还是算了。
硬伤太多,不过确实是无间道后最原味的港产片。以天下第一大草包李治廷出场为限,前半段疾风骤雨,后半段有气无力,所以只得半部佳作。彭于晏,会演戏哦~
又是劫持警车又是绑架警员又是勒索赎金又是离间告密又是四处爆炸又是杀人灭口……搞了这么大堆恶性案件,玩了这么多阴谋诡计,最终目的却只为让自己的父亲能顺利接任警务处长一职,这居然还是一个号称智商高达192的人想出来的局,这尼玛到底是在斗智啊,还是在博傻啊?
梁家辉的演技果断秒杀了一大群!神马天王偶像在叔面前都是浮云!结尾又神展开了。。。
科教宣传片。系统的介绍了突发事件后,管理处、行动处、公共关系科、廉政公署等各公务部门的运作协调情况。结尾狂放正能量,可见港人这些年得有多压抑。很喜欢这个故事,从一点挖一片,但是讲得太乱了,很多情节和人物没铺好就往下走,故事也捋得不很顺。主要走情节,动作场面比较平。鼓励下,3星半
非常不错。。。哈哈。
李治廷和彭于晏把整部戏的平均脸长拉高了。
总算有部港片颠覆了观众预期。开篇一个大楼航拍垂直方向90度摇接街道俯拍,高空环境到犯罪现场一镜到底,角度纵深犀利漂亮,当时就有种跑错厅的感觉,你知道拍的是香港,但这不是香港剧情片里会出现的镜头——这个镜头奠定了影片的气质——一部叙事、逻辑、价值观颠覆传统的新港片——而且,男人真好看
靠,电影一开场爆炸的那个电影院就是我当时在的影院,每天下班后坐的天星小轮就是坏人告诉郭富城“你鞋带开了”的那条船,然后出租车司机也跟平时一样那么贱,所以... 这是一部很贴近生活又有港味儿的警匪片,光这点来讲编剧已经赢了...但是不要台词突然冒出来句“丘吉尔讲过”好么...
不像是智商192的人做出来的啊?!剧情不想多吐槽了感觉下面短评里面说得比较到位了,关键是一个警匪刑侦电影,动作场面寥寥几笔随便搞搞,大部分都是一群西装男在办公室撕逼,这也就算了,还不停强调什么香港是法治社会,丘吉尔水门事件都出来了,啊啊齁得慌!梁家辉很好,可是这片实在...
久违的精彩!最棒的是梁家辉,在他面前,其他老老小小完败。郭富城表现过于严肃,钱嘉乐的动作追车戏还是那么爆,彭于晏李治廷虽然帅但是还嫩。总之编剧导演有才,期待续集,再接再厉!
好莱坞的视听+完整合乎逻辑的故事+正能量的精神 港片在一条新路上回归了
“相信自己的判断,非常时期,用非常的办法。警察最大的敌人从来都是自己!” 冷峻、克制、缜密、反思…《寒战》某种程度上拍出了《黑暗骑士》的气势和味道,剧本、导演、剪辑、配乐以及众多演员都很牛逼,近几年里最帅气的香港警匪片,港范儿十足,看完很兴奋。李治廷嫩!彭于晏酷!郭富城爆帅!
本格破案剧+黑暗骑士风,大格局盛气凌人,架构法网寓言。剧本上精雕细琢,无奈前紧后松。布了很大盘局表现警署、廉政公署、保安局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最后将军、主旋律和彩蛋难免小儿科了。用明星演反角及“智商192”都过早的暴露了凶嫌,实为百密一疏。
影片最精华的部分就是前30分钟,类似于《暗夜骑士的崛起》的故事带入让观众迅速进入状态,警队中的心理较量,类似于政治片的“权利”争斗让人大呼过瘾,但是后半段的电影质量却直线下降,推理过于小儿科而且最后的揭秘也完全没有什么悬念可言,为续集而续集的结局设置倒是很有日本电影的感觉。
此类港片要想好看,先得找个像样的“天台”
这片子没法给分= =前半部分可以给满分,节奏紧凑剧情悬疑四伏.但是后半段...卧槽你们能体会本来想靠一层层剥开来寻求一个结果但是却特么被人直接一锤子给砸碎的赶脚么,开这么大个坑就算是想拍续集也不带这样收尾的啊
众星云集的港产主旋律,过程很给力,质量也可以,但最好还是别和《无间道》摆在一起。
太尼玛难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