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的《自梳》,连个像样的男主角都没有,归亚蕾、杨采妮、刘嘉玲、李绮红,四个女人的大戏。时代背景是战乱,但并非重点,着力刻画的是新旧时代女性情爱观,以及彼此间的情义。是不是女同题材,其实都没关系,重点是这片子可算将张之亮文人气发挥到极致,如小说般绵密入里,气场到火候了。
影片对乱世中,两个女性不离不弃的情感描绘让人动容,而温软怀旧的色调和一唱三叹的节奏在香港电影中并不多见。
影片的结尾可谓神来之笔,两位老人见面后,在观众的视野中又回到年轻时代。而让玉环和意欢换位叙述的设置,则颇有博尔赫斯小说的神韵,给观众带来惊喜不少,亦感触良多。
一直以来都有人反复给我推荐这部电影,然而因了对国产片的偏见以及对刘嘉玲的反感(没错我就是觉得她很直),我只是让这电影在我的待看名单里躺着。然而某日一看,开始还觉得寡淡无奇,越往下越是毫无防备的被吸引了,不得不承认老片子就是有这种吸引力。 ————防剧透分割线,没看过的童鞋打住打住————
在慢热型的剧情中,我想第一次震撼我的台词就是意欢被卖身还债,她抵死不从,但她的母亲竟然对她说:“孩子,我求你,跟他们走吧,女人的命就是这样”
那一刻不仅是意欢,连我都哑然无声,只感到了这个时代对女性的丝丝恶意深入骨髓,一个生养自己十几年的母亲,竟要亲手把女儿作为还债工具推向一群禽兽般的男子,去遭受也许是自己苦苦挣扎也没能逃脱的,所谓的女子的“命运”。女性是货物,是男性传宗接代的工具,这种几千年男尊女卑的思想不仅有着一群道貌岸然的老夫子在义正言辞的写书立制,也多亏有着像意欢母亲这样的卫道士继续对其他的女性施以恶手。
实际上,不正是因为有这一群麻木的女性推波助澜才使得更多的女性遭受残害么?意欢苦苦挣扎却敌不过世俗的胁迫,另一个洞悉一切的女子玉环只是不说,冷冷的丢了一袋钱出来,就让这些上门讨债的登徒浪子打道回府,也许从这里开始,喜欢上了刘嘉玲扮演的玉环。
原本以为玉环跟意欢一样,也是一个不甘命运被男人摆布却又舍不得脱离男人的平凡女子,然而她却不是这样。也许是意欢替她挨打,也许是意欢在雨中的等候悸动了她的心·,不知不觉她的天平就慢慢倾向了意欢,而意欢这个傻姑娘还一直觉得自己是在报恩,是在对少奶奶好。直到玉环看到意欢被男人扯开的衣扣,沉寂不住的感情终于脱离了友情的伪装,忍不住亲吻却被意欢拒绝了。
玉环也不心虚,只是一句:“我以为只有男人会伤我的心……”,就落落大方的离开,反倒是意欢痛哭失神,这一刻脆弱得毫无根据。 女子间的情感,兴许就是这样温存如水却又引人倾心吧。然而要说最令我难忘的时刻却不是那些台词,也不是发现老年的意欢其实是玉环那一刻。而是轮船启动,眼见心心相印的她即将天各一方,玉环和意欢都拼命呼喊着搜寻着对方最后的身影,连我都做好了电影到此为止的准备,叹息着相遇只是为了日后的怀念,分离是必然的结局。然而一下没注意,玉环那纵身一跃,义无反顾………… 还有什么同性相怜并非爱情,还有什么无能为力的命运 为那纵身一跳,要我等这样的女子一辈子也值得
摸脸x6,甜炸。忠犬妮,追影子,东邪西毒,春光乍泄。采妮自己用棍做人流一段简直可以列进恐怖感官TOP10。刘嘉玲手握刀刃也看得疼。“我用我全副身家来救你,你为一个不爱你的男人去死?”轮船上刘总和采妮挥手一段简直太有代入感了,信仰之跃。就算你壮阔胸膛,不敌天气,两鬓斑白都可认得你。
华语女同电影的最佳作品,很有那个时代的感觉~~
人世间的爱有千百种,其实她们喜欢的不是同性而是彼此。码头到站台,中间隔着五十年的相思。PS看了刘嘉玲和杨采妮的民国篇后,真想把现代篇的李绮虹和赵文瑄烧死... (ˇˍˇ)
不喜欢叫自梳这个名字,电影其实跟自梳没什么关系,搞成噱头了。喜欢归亚蕾和刘嘉玲一起塑造的玉环,又灵又轻盈,从一幕就该认出来的。玉环后来被叫成意欢,多像后来孙艺珍和李恩珠演的恋爱小说!
兩個女人的相濡以沫,最難忘是縱身一躍的勇氣。
头回嗑到刘嘉玲的演技,军阀府上得知被丈夫出卖,身形塌下去一半,旋即调整气息挺胸叉腰,生生用目光让军阀别过脸,半分钟的戏,站在这里的是个怎样的女人,全交代清楚了。另一极,杨采妮也足够惊艳,她如死狗般躺在草席上时,右脸恰好飞落只蝇,不知是服化道有意为之,还是老天也入了戏。
玉环跳下船的一瞬,无论结果如何,其实什么都值得了。
仍未刘嘉玲这个电影输了宋家皇朝的张曼玉不平啊啊啊啊啊
杨采妮笑起来眼睛里流露出来的神采,漂亮、纯真、带点憨憨的可爱,像极了D,看了这部片,我喜欢咗杨采妮噻~~~
那时的杨采妮好美,阳光落在脸上就是绝佳的妆面,眉眼里的纯情令人心动,丝毫无愧玉女掌门的外号。意欢,意欢啊,为了不被卖身抵债只有自梳不嫁,被渣男骗身只有用铁棍自助流产,无法对自己身体、命运做主的痛苦全在压抑的一声声“我不要啊”哭喊中。意欢或许没有女性独立的自主意识,但是却在命运交叉口或被动或主动地走向了反抗男权的道路,而对男性爱情的期望又将她拉回地狱,如果没有玉环,意欢活不下来。如果没有意欢,玉环却依然是玉环,是长袖善舞、会审时度势的玉环,她或许早就去了美国,或许还会过得更好。但人心被俘虏时从来不会有预警。意欢这样懵懂善良又倔强的少女,第一次奋不顾身上前挡一耳光就让玉环恍了神,一次次守护里,意欢眉眼弯弯,就这么闯进玉环心里,之后的事都是在既定的路线运行。因为能相爱,就是命运啊。
多一颗星奖励给刘嘉玲吧,难得一见的爆发力表演。当年怎么就输给《宋家皇朝》的张曼玉?只能说香港人还是看不起内地妹子。
一直觉得好的女同床戏是让人屏住呼吸,又期待又紧张又心跳加速的,这部做到了。
这才是call me by your name吧
阿慧那条线太多余了
刘嘉玲纵身一跃的那刻,我几乎爱上了她。看破人间冷暖,娴熟尔虞我诈,内心却保持那份如火的赤诚,现实中的她多少如此吧。第一次觉得梁朝伟也很幸福呢。
看这部电影才知,原来在旧时的中国有那么一群女性,她们梳起自己的头发,立誓此生不嫁人,她们自给自足,不受他人束缚,虽然最后买门口有些荒唐,可这份敢于突破传统的勇气,着实令人敬佩。杨采妮那时真水灵,刘嘉玲令人刮目相看,那一跳,不能忘
“天有些冷了”。别用年少轻狂的眼睛去审视比你早走一辈路的人,他们经历的可能要比你丰富精彩得多,而最后什么也不会跟你讲。
看的我老泪纵横。本以为只是两个女人深厚的超越友谊的依赖,却不想最后打破了那层朦胧变为了坚贞不渝的爱情。刘嘉玲,杨采妮,归亚蕾,都没有让人失望,眼里全是深深的感情。充满了遗憾的一生,终于迎来一个相逢。感恩我不用经历动荡。(想起前阵子传刘嘉玲是同性恋的消息,让片子更多了一点微妙。)
原来一直不觉得刘嘉玲漂亮,此片中她竟有一种坚强的魄气,真是美
有味道的电影。结尾颇好,有想哭冲动。女子之间的情谊是可生死度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