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一星的电影不多。 有叛逆气质的佳作不胜枚举,本人最喜欢《猜火车》与《低俗小说》,这里所说的“叛逆气质”指的是在电影中宣扬包括但不限于同性恋、血腥、凶杀、吸毒、反宗教等非主流的、犯罪的甚至邪典的话题。这也是本片抛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拉拉放肆爱、家庭关系破碎、女主连杀三人感染一人、吸毒史、神父被僵尸化吓傻,然而在数个宏大主题被抛出后,一个也没有往下发展。我不是唯升华主义者,否则也不会喜欢昆汀那一众没有明确主题可言的电影了。但止于形式的叛逆气质,不过是给那些热爱标榜又缺乏思考的人以精神高潮的养料罢了。在这部电影中,我们看到了标签化、浅薄化,唯独没有艺术性。 说到艺术性,面包虫又一次成功充当替身演员。从画面上而言,从头到尾的生理不适并没有给我带来任何观影快感,但作为“啃食灵魂”象征物的蛆,还是一个比较新颖的艺术表达。从叙事上来说,女主做每件事的动机都足以让人血压狂飙,尤其“得不到就毁掉”杀大妮子的桥段,真的是哭笑不得,最后叫男人来接盘我就根本不想提了。情感共鸣,不可能的。明明有一万个解决方法,非要选择最无厘头的那个,然后其他所有角色真就能配合她“演戏”,僵尸是没了瞳孔,没想到活人更瞎。 另一个象征物——花,可以理解导演想用花的凋谢作为女主黑化的节点,但真的没必要。毕竟女主从一开始就没给人留啥好印象——自己选择的饮料,自己选择的“等待”与“隐忍”,能叫黑化吗? 最后,毕竟本片有极大的抗疫与防艾反面宣传教育意义,那就给一颗星吧!
女主萨曼莎在社交场所不幸被危险分子性侵,结果经历了三天由一个如花似玉的少女变为丧尸的故事。前三天依次发生了恶性恐怖的身体异变,第一天从浑身发冷到耳鸣不止,第二天从下体流血到眼睛充血到腹部长青斑,再到半夜起来大吐血,第三天心跳微弱,性情大变,自己养的花也残了,情绪失控,掐死了自己的同性恋闺蜜👭并咬死了长舌妇闺蜜,爆发出丧尸本性,最后想起了一直陪伴自己的妈妈。在开车回家时再次耳鸣,倒在方向盘上死去。在次起身后已经完全变成了一具丧尸,直接咬死了妈妈……这部电影其实也就是说明了别总跟别人啪啪啪的,性生活是高风险的可怕东东,没有性生活的正常人一样可以生儿育女😁😁
真是一部浪费精力浪费时间的垃圾电影,逻辑不通,剧情非常的假,导演可能认为给主角化个吓人点得妆再加点血浆就是恐怖片了吧,剧情生搬硬套了很多东西,为了恐怖到处用血浆,硬要让你觉得好像很血腥很恐怖,其实看完没有一点恐怖的感觉,只觉得假,剧情不值得推敲,演员的妆都显得有些搞笑,跟国内拍的恐怖片一个水平。一般不写评论,看完这片子有点气,这片子拍出来就是糊弄鬼的吧!
小人物的悲剧.萨曼沙生活的窘境随处可见.有吸毒史.是同性恋.与母亲的不合.好友的挑拨.老板的不待见.女友的抛弃.并且这些都伴随着被迷奸后感染的疾病不断恶化而深入.唯一的希望之花也随之幻灭.最后走投无路的女主疯狂的行为使这种悲剧色彩达到顶峰.影片营造了一种压抑而绝望的气氛.情节有张力.化妆不错
不喜欢结局,真心有点恶心,可能是女孩子的原因吧。。。好难接受
僵尸片套了个四角恋的结构。全程直击美女如何变成僵尸。
尼采说:约炮当你约到僵尸,迟早你也会变成僵尸。何谓僵尸炮?行尸,走肉,只有身体的抽搐,不带有任何情感的注入,除了一堆小虫子(蝌蚪亦可化为蛆虫)。在一个艾滋和其他种种来历不明的疾病肆虐的时代,女同怀着万分之一中奖的几率现身说法,其间警世的意义非常明显。
挺无聊的,女主绝对是自作孽不可活,乱性活该感染,没人疼了就找备胎
姑娘真慘,可是拍得真差。就算有les,兩星是不能再多的了。
最后还是变丧尸了啊~
三天渐变僵尸这个设定还是不错的。
结局有新意但是过程太老套,女主的脸好奇怪。。。
有一种东西叫医院,一般来说,普通人七窍流血就会叫救护车去医院。这位女主(和女主的朋友,老妈,)都不知道去医院。女主都眼睛发红,头发掉光,吐血。。。结果还要去上班,而不是去医院。。。这就叫No作No Die啊。。。
可见带套是有多么重要。。
女主的整个微信好友圈,就此全军覆没。
28天的模式
演員還挺漂亮,折騰成那副模樣。。。
创意很不错,但是表演实在太差了,尤其是最后杀人那个阶段,表演太不到位啦。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看完之后真的是要默念“不要随便跟别人上床”一百遍 好恶心-v-
想起就是年代中期某游戏杂志上写的生化危机同人文,以一个感染者第一人称写就如何一步步变异
家庭冷漠还是社会歧视?花季少女缘何丧尸?
什么破结尾啊
进化成丧尸的全过程。对于女主家庭、恋情、友情、工作的描绘还是太浅了,没有和丧尸化直接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