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的纪录片#巴黎私厨#,简直是理想生活。主人公瑞秋是一枚亚欧混血的妹子,在蓝带学习做甜品后,她留在巴黎,在她小小的公寓里开巴黎最迷你的私房菜馆。每一集她会在巴黎逛逛甜品店或者菜市场,带大家一起做两到三种甜品,外加一到两样主菜。每次看她优雅的做美食,我都跃跃欲试,毕竟也是有烤箱的人。第一季共六集,连续五天买甜品吃,可以说是非常下饭了,虽然迟迟没有自己动手,但光看她做我觉得我都胖了三斤。
特别喜欢主角的性格,一个小细节体现了她的乐观。她去巴黎郊区的馆子展示厨艺,厨房特别宽敞,她说厨房大的可以跳舞了,我下意识觉得她要抱怨她的小厨房了,(是真的很小)但是她没有,接下来她随意地舞动了一下,这种享受当下不正是我梦寐以求的状态。
这部纪录片的一切,巴黎的风景,路人的穿搭,小到主角的配饰,温馨的公寓,美味的食物,甚至转场之间的手绘菜单,都是美好的、明亮的却不属于自己的生活,也许对旅行的向往就是源于这种纪录片。
看标题以为这是一个合适在中午吃饭的时候打开看的美食纪录片,但严谨来说不是纪录片,是一个穿复古裙子画浓艳大红唇的姑娘在浪漫之都巴黎的一个小厨房教你怎么做精致又贴近生活的家庭菜式小点心。
一共六集,每集三十分钟,制作三道菜式,很短,就这样一不小心看了一下午。
看完之后我真的太爱瑞秋了,上哪去找那么自信、开心,可爱,还会做饭的人啊。
做菜之前是我们先去巴黎的街头,去热闹鲜活的农贸市场,或者是去精致的甜品小店寻找各种新鲜食材,你会看到她热情洋溢的跟不同人的人打着交道,然后回到温馨的公寓,因为房间很小,每天要先把折叠床支起来,烹饪只用一个炉灶和一个烤箱,但这些都不影响她。厨具和餐具用隔板、挂钩陈列收纳好,阳台上种着做料理的香草,彩色浓郁装饰复古,就和她的穿搭一样波点,同色,撞色像是天使爱美丽的奥黛丽·塔,红唇简直好看死了。
接下来一步步告诉你要准备什么,怎么做,做的过程中她会碎碎念的告诉你她热爱芝士黄油,脱脂蛋糕是不存在的,会不择手段的少洗碗之类的。她做美食的感觉很轻松,完全是在享受,做好了用精致的餐具摆排盘。不够严谨,但管他呢,热三明治马芬,春日羊肉锅,柠檬玛德琳,奶酪土豆碗,她的每一道菜我都想尝试。
浪漫的巴黎,温馨的公寓,美味的食物,复古红唇的姑娘再加上对生活的浓厚的热爱你还想要怎样更加治愈的生活呢。
如果你是一个学习艺术设计专业的英国人,从事时尚公关行业,对法语一窍不通。是否有勇气离开光鲜体面的工作,独自一人来到巴黎追求自己的美食梦?
这个中奥混血的英国姑娘Rachel Khoo做到了,她满怀对食物的热爱来到巴黎。在蓝带厨艺学院深造后,又在自己公寓中开了一家全巴黎最迷你的餐厅。于是这部纪录片诞生——《小小巴黎厨房》。
做菜前,让我们先转转巴黎的街巷,这里有精致的甜品小店,也有热闹鲜活的农贸市场。你看到Rachel穿着色彩靓丽的波点裙子,涂着魅人的红唇,满怀着对生活的热情行走于在这座城市中。去听、去看、去爱、去品尝。
海明威说,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想一次穷尽绝无可能,不如跟着这位美美的厨娘,放开去感受巴黎灿烂热情的一面,勾勒一幅最能引诱味蕾的城市地图。
“屋顶、蜜蜂、巴黎的天空——这就是我的办公室。”
当Rachel跟着养蜂人,爬上巴黎大皇宫屋顶,我们一同看到令人惊叹的景象,不仅是俯瞰巴黎的独特视角,而是这古老建筑的屋顶上,还有世界独一无二的养蜂场。
巴黎是座大花园,没有谁比巴黎的蜜蜂更加赞同了。
在巴黎,拥有超过400个公园,丰富的植被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奇花异卉,让这里成为了蜜蜂们的天堂。
所有的蜂箱都安放在巴黎历史最悠久的建筑上,为这座城市注入鲜活的生机,想想真是美好。忍不住就脑补巴黎人买蜂蜜时是不是这样讲:“这款蜂蜜是国家歌剧院口味,这款是奥赛博物馆,这款是巴黎大皇宫。另一个?尝尝看,这就是巴黎圣母院的味道。”
这几款有没有区别我不太清楚,但巴黎屋顶上的蜂蜜和其他地方的蜂蜜的确有很大不同,它的色泽浅淡,质地轻盈细腻,入口带有一种清爽的薄荷香,是独一无二的巴黎味道。
Rachel最后用它做了一道经典的玛德琳。蜂蜜、黄油、酸甜的覆盆子中来点特制柠檬酱,轻易打开异乡人的心防。
由于在城市中不允许使用农药,所以相比郊区,巴黎蜜蜂的体质十分健康。
是否还记得2019年举世震惊的大火?在那时,全世界的人们纷纷为这座古老的教堂祈祷,但巴黎人(可不仅仅是大厨与老饕)的祷告还要多一样——圣母啊,请保佑屋顶的蜜蜂吧!
据巴黎养蜂人说,这个品种的蜜蜂是绝对不会抛下蜂窝逃命,然而在火灾中,长时间的高温会融化蜂蜡、破坏蜂箱。在很大程度上,屋顶的蜜蜂能否幸存,取决于蜜蜂群体的素质有多强壮。
我们知道最终的结果,巴黎圣母院失去了尖顶和花窗玻璃,没有失去安居在她上方的18万只蜜蜂。
想起那句著名的预言:“当蜜蜂灭绝之后,人类会在4年之内灭亡。”城市上空中有蜜蜂飞舞,实在是最令人欣慰又快活的事了。
“有人来巴黎寻找真爱,我来这里只为了最好的糕点。”迷人的法式甜品,正是最初吸引Rachel来到这里的理由。
法国人说,主司甜点的神明降临人世间时选择定居在法国。他有着光彩夺目的身姿,带着金色的汤匙和勺子,教给当地人如何制作蛋白饼和慕斯、甜美的蛋糕和神圣的法式薄脆饼干。
他还是众多现代艺术家的灵感缪斯。
巴黎街头摄人心魄的甜品店就是神明的居所,Rachel造访的Basile Kamir甜品店就是其中之一。
在《巴黎美食爱好者指南》上,这家店铺名列其中。这家店的被认为“非凡而有创意”,Basile Kamir糕点师为法式甜点自豪,还会与Rachel开一句典型的法式玩笑:
法国人对待甜点的态度就像对待爱情,甜品就是生活艺术的象征,甚至是生活方式本身。
与甜点类似,面包也深入巴黎的血液和灵魂。路过街角面包房时从门缝里窜出的面包香,是巴黎除了Channel 5之外,最令人难以抗拒的味道。
一个巴黎人不能一天没有面包,不然就会变得又悲伤又愤怒。人们愿意穿越整个市区,开上20公里的车来寻找全巴黎最好吃的面包。
Rachel来到这里,寻找闻名遐迩的法棍。
面包师是白案上的艺术家。熟练的面包师掌握面团就如画家掌握画笔、雕塑家掌握刻刀。Rachel看到面包师Christophe将发酵好的面团叠两下,搓长,一个法棍就可以进入烤箱,全程不过十秒,不由感慨看上去好简单。
Christophe这样回答:“只是看起来简单而已,实际上很有难度。就像对待女人一样,你对她说话稍微大声了一点,她就会生气了。”
真是个简单易懂的比喻。
烤好的法棍有着酥松的外皮和柔软的内芯,一口下去,就是法国人香甜松脆的日常。
Tips:在法国,某些面包(比如法棍)中添加防腐剂是违法的,所以买来以后一定要尽快吃掉!
沿着塞纳河左岸向东南延伸,夹在塞纳河和佩里菲里克林荫大道(巴黎环城高速公路)的环路之间,就是巴黎十三区。
在1960年代末,巴黎在这里匆匆竖起了十几个住宅塔楼,高达30层,本意是为巴黎的青年白领建造,但由于经济危机的冲击,这些高楼很快成为了空巢。
当时的法国人没有想到,在十年之后,一波曾在法国殖民统治之下的亚洲难民选择定居于此。
尽管该地区被称为巴黎唐人街,但许多居民更多来自柬埔寨,越南,老挝和泰国。这个地区的风格,简直像是回到八十年代初的香港。
众多亚洲餐馆在异国土壤扎根,亚洲饮食文化得以与巴黎碰撞。这里得天独厚的氛围孕育了许多跨越地域和文化的美味,甚至有美食作家说:“最美味的越南河粉在巴黎。”
但Rachel并不是去找最美味的越南河粉,她在一家名为BUN CHA的越南餐馆找到了老板娘Irene,向她请教是如何用法国食材制作出地道的越南菜肴。
Irene向她展示了一道“法式越南菜夹馍”,越南人在法棍中填入自己的馅料——鸡肉和腌制的蔬菜(主要是芫荽与胡萝卜),再调一匙东南亚菜中必不可少的鱼露。
好不好吃?不清楚,但看到Rachel吃得很香,让我感到饥肠辘辘。
“美食无国界。”这一点在巴黎十三区得到充分印证。曾经这里的亚裔是一个封闭的社团,语言不通,文化不同,在法国人眼中,他们是重重雾霭下未知的谜团。但如今,沿街的亚洲餐厅中出入着各种肤色的食客。
看来不同文化通过味蕾进行交流,是人类最有效的沟通方式了。
跟随着Rachel来到了巴黎的Marais区,这里保留着巴黎最古老的市街风情,无数艺术家耽于此地,流连忘返。
但此行的目的地并非这里最知名的巴士底广场,也非蓬皮杜艺术中心,而是巴黎历史最悠久的市场上,一家由法国人Alain Roussel 经营的有机可丽饼店。
可丽饼散落在巴黎的大街小巷,甚至还有专门的“可丽饼一条街”(Rue du Montparnasse),不过这一家是全宇宙最好吃的。
可丽饼并非起源于巴黎,而是来自法国的布列塔尼。
当荞麦在12世纪抵达布列塔尼后,它瞬间征服了这块贫瘠的土地。布列塔尼人充分利用了这种富含纤维的高蛋白谷物,将其磨碎,加入水和少许盐混合制成面糊,然后平摊在大圆铁盘上。
有人说可丽饼就是法国的煎饼果子,emmm,是真的很像。
但对法国人来说,可丽饼不仅是一种简单便宜又美味的食物,它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还有独属于自己的节庆日——2月2日le jour descrêpes(“薄饼日”),这一天被法国人称为La Chandeleur(“光的回归”,也叫圣蜡节),意味冬的退却与春的来临。
还有一个迷信的小仪式,如果在煎饼时手里握着一枚硬币,翻面时还能平平整整,这一年你就会诸事遂意、财运亨通。
在如今,可丽饼成为了法国街头美食的一个标志,有甜有咸。如果想吃咸的,就加三文鱼、芝士、火腿、溏心鸡蛋。想吃甜的,充填的馅料就会是巧克力、水果,或者学Rachel,做一瓶独一无二的栗子奶油酱。
突然想到,不知在法国,可丽饼爱好者有没有甜党与咸党之争?
一座城市无论有多大,居住其中的人最终还需要方寸落脚地。无论去哪里寻找食材和灵感,Rachel最终也都会回到她的mini小厨房。
Rachel在巴黎有一间小小的公寓,同时担任了卧室、起居室和餐厅的用途,还是她用来招待食客的店面。在巴掌大的厨房中,重要的烹饪工具只有一个炉灶和一个烤箱。厨具、餐具用隔板与挂钩收纳好,阳台上种着做料理的香草,有需要就随手揪一点儿。
她可能会颠覆你对法餐的想象。相比自带高贵冷艳气质的传统法餐,Rachel的日常版本无需繁琐的工序和严苛的步骤,轻快又平易近人。她说:“我的菜从不过分讲究,纯粹只是享受。”
她每做一道菜都附带详尽的菜谱,看上去比想象中还简单,给人一种动手就能做好的错觉(或许不是错觉?)。
当然有传统派反感她的做法,但爱她的人更多:“我喜欢这个片子。第一,菜式家常可口;第二,姑娘漂亮,我看她笑都觉得开心,这还不够吗?”
漂亮的不止是Rachel本人。在成为一名厨师之前,她在中央圣马汀艺术与设计学院修习艺术与设计,毕业后进入时尚产业,拥有相当优越的审美。她的房间虽小,但充满复古的情调,浓郁的色彩在小小的空间里流淌。而且每一道菜品完成之后,摆盘都是艺术品。
在我们印象中,那些美食剧的主厨总会有那么一点儿不苟言笑,举手投足间透露出从容的风范。相比之下,Rachel没有出神入化的刀工,在厨房也不系围裙,偶尔还会扑自己一身面粉。
她喜欢在做饭的时候碎碎念,自豪地赞美自己的作品,说到兴起时放声大笑。偶尔还会做出一些屏幕前的观众都想做的事——吃掉案板上的芝士碎,不择手段地少洗碗。
但你绝对不会质疑她作为一名厨师的专业性。
她做事干净麻利,她对菜品和食材有着天才的构想,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在诉说对食物的热忱。她做的法餐虽然没有传统繁复的工序,但却是真实亲切的美味,每次看到她咬下一口新鲜出炉的食物,会发自内心地发酵出蓬松饱满的餍足。
不难理解为什么人们抱怨Rachel的私宅餐厅比EI Buli都难预定——这里一次只能招待两位客人,但情调一点儿都不少。这里有烛光、美酒和最独特的法餐,还有美丽的女主人,时时刻刻都是爱极了生活的模样。
巴黎是一座怎样的城市?
有人说巴黎是优雅的代名词,有人说巴黎一片狼藉。这座城市太大也太复杂,它的上空飘荡着古老的灵魂,地面上游走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行路人,历史在这里汇聚也在这里交织。这里酝酿出轰轰烈烈铁血革命,也生出最浪漫主义的遐思。
但巴黎褪去辉煌壮丽的光环,亦可落入平凡生活,浸透寻常人家的烟火气。
就如圣母院屋顶飞舞着蜜蜂,巴黎蔬菜之王的种植基地就在距离埃菲尔铁塔五英里的地方。
就如现时现刻,Rachel正带着她轻快的法餐笑:嘿,何必想那么多呢?巴黎是一个模糊的幻影,藏在食物氤氲香气的背后。
非常容易看的美食真人秀。Rachel长相甜美性格开朗,肉肉的身材说“好吃”比那些竹竿美人们要有说服力多了!
以下是个人记的一些食谱,打算以后照做(不全,没打算做的那些就没记了)
1. Croque Madame Muffins
酱:一汤匙黄油,一汤匙面粉,搅拌煮成糊状,200ml牛奶,肉豆蔻+芥末酱
切片面包去边擀平,涂黄油,塞入模具,加火腿,加一个蛋,加酱,加奶酪,刷黄油,180度烤15分钟
2. Spring lamb stew
橄榄油,蒜泥,半个洋葱炒,
羊羔脖子码上煎,两根胡萝卜
月桂叶,百里香
加冷水煮两小时
加豌豆豆角土豆
薄荷酱:切碎,盐糖各一勺,热水,白葡萄酒醋
3. 薄荷茶
三勺绿茶,六块糖,三个薄荷枝,加热水煮十分钟
4. Coq Au Vin Barbecue
去骨鸡腿切块,培根切块,
酱:碎洋葱+蒜,百里香,月桂叶炒,加500ml红酒,炖10分钟,冷却后加入鸡,冷藏过夜
装签(蔬菜已煮熟)
过滤酱汁,煮掉一半,加一汤匙玉米淀粉,一勺汤,红酒醋,盐,胡椒
烤肉刷橄榄油,正反各5分钟
5. Trout in a parcel
酱:柠檬碎,半勺盐,胡椒,橄榄油,
用铝箔纸,汁水涂鱼,蒸熟的土豆&半个茴香进肚。包紧纸,进烤箱,挤柠檬,加一团鲜奶油
6. Eggs in Pots
全职鲜奶油,肉豆蔻,茴香,辣椒粉,盐,胡椒,鸡蛋打入,洒莳萝,再加鲜奶油,烤箱180度托盘加水,15分钟。加鲑鱼子。蘸切片法棍
7. Baguette Dumplings
大块牛胫骨肉裹面粉,煎,取出后煎培根、小洋葱、蒜泥,碎黑胡椒,迷迭香,月桂叶,百里香、荷兰芹,放肉,好一些的红酒,150ml水,一勺盐、糖,烤箱3小时。
法棍切团,250ml牛奶,一大撮盐,胡椒,肉豆蔻,鸡蛋,搅拌,一大勺面粉,搅拌后捏成高尔夫球大小,黄油煎,做主食点缀牛肉
8. Cheese and potato nests
罗布罗申奶酪,糯土豆切丝,碎洋葱,蒜泥,黄油,月桂叶,加入腊肉,炒熟,加入100ml白葡萄酒至基本干,加入土豆,奶酪。放入模具,烤箱15分钟
9. Lavender chicken
选可食用甜薰衣草,柠檬碎皮,百里香,两大勺橄榄油&蜂蜜,柠檬汁,少量盐,搅匀加入鸡块腌制,进冰箱。烤箱,200度40分钟
10. 芥末扇贝
扇贝焯水,胡萝卜、辣椒、水煮熟捞出。
酱:水和醋稀释芥末蛋黄酱
11. 酒香贻贝
黄油,香叶,百里香,碎洋葱一个,炒热后加入cider,加入贻贝煮3-5分钟,一大勺奶油拌匀
12. pan fried sole
比目鱼fillet,中筋面粉,盐,黑胡椒,鱼蘸满面粉,两面干煎各2分钟
酱:大块黄油,加半个柠檬汁,欧芹切碎放入,刺山柑
逃避国考复习间隙 想有一间Rachel同款小小厨房。Rachel某些瞬间真像龙母啊
肉肉的姑娘做出来的东西比较容易让人有幸福感啊!
想學法國菜的必看了
9.2分也太高了吧!这分全是给美女的吧!
片子其实还好,但是这个妹子实在是太太太太太招人喜欢了,又甜又可爱,幽默豪爽自信,更何况还会做饭教人做饭。学到了很多好吃的
快手版法餐、很舒适很悦目。
Rachel真是可爱,一个人做美食一个人吃然后自卖自夸的喊着“good",每一道菜都是件艺术品,美美的。
敲可爱
妹子可爱,做出来的成品也不错
喜欢瑞秋球
法餐改良菜谱(尤其是家常菜),加走遍巴黎,实操性强适合复制~每步做到什么程度都有过程图感觉不容易出错。虽然每次看的时候我心里想的都是妹子我好喜欢你的妆!
一臂的空间,我还在抱怨什么
瑞秋裤做菜真的很烧脑啊!
啊 很多可以试试的菜谱 丰富的色拉酱
又可爱又会做饭又搞siao
真是人见人爱的可人儿,穿搭也是一流。菜叶子会沾到调料瓶上,冰箱会坏,做完菜要洗工具和餐具,真实而亲切,在小小的厨房里实现无限的可能性,令人倍感鼓舞。
长得像寡姐又有点像龙女的英国小美女教你做改良后的法式家常菜,配乐轻松悦耳,食物做法大概有些人喜欢有些人恼火,但是妹子实在可爱。第一集的香脆夫人麦芬,和最后一集的栗子奶油酱,已经记好食谱准备在家做了。
法国料理的灵魂大概是酱汁。不过糖,黄油用的可真多啊!这个女孩子丰满,自信,真美。
片子颜色好看配乐舒服,节奏有些慢
画风清新系列 视觉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