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刷完,其实是看完五十度才来看堕落的😂,但我又觉得应该先看堕落再看五十度,毕竟两部剧的男主人物设定很相似,都是生母早逝,被收养,少年时期遭遇亵渎(而且那两个人都很自恋,都觉得自己是在引领是在教他们认识自我)但收养的经历又不相同导致了后期的人格发展又不相同。
相比五十度女主玛丽苏的人设,堕落里的妻子很软弱,也很需要被关注,所以导致男主觉得家庭生活并不能够完全温暖他?
看完堕落的压抑需要一点甜来缓和,于是才有了五十度男主被女主救赎的皆大欢喜大结局。到底是女性更坚强还是男性更坚强?有时候可能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为母则刚,但那些选择坚强活下去的人一定也给了周围的人力量,让他们看到其实是可以有人带领着他们走出黑暗的。五十度的女主虽然玛丽苏人设,相比堕落里的妻子,却要自我和坚强的太多。
特别喜欢男主跟心理评估专家那个老头的几段对话,尤其是最后一集;还有女主跟问题少女的对话,算是全剧的精华吧。也可能是在男主被问到你如何定义一个好父亲的时候,男主才终于意识到现实中的自己所作所为才终于从幻想中走出来。之前对自杀救助热线和对被家暴妇女的帮助可能都是他人性里的善在起作用,但可惜只有短暂一瞬。
最后对小变态的杀戮,是看到他在偷窥自己嘛?(那里没看清楚男主是不是睁眼的)所以感受到了被偷窥者的厌恶和愤怒,还是知道了变态的真实经历但因为精神病而得不到惩罚,转而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变态杀人装失忆)有多不堪,因为正常的人都会觉得很恶心(看那个看护的表情,我觉得他要是接触多了搞不好也会变态)
我一直在想,如果他问老头:我能被治愈嘛?老头如果不回答:那是两回事的话,男主会不会觉得还想活下去?这里用到两个词:treatment和curable 我觉得一个男主希望自己是可以被看见被对待和关注的,一个是他想要的幸福的结果,也就是正常人的生活有被指引的人生。所以最后他还暴打了老头一顿,因为老头没给他看到希望?也就是那时候他下定决心去赴死?还是还有他知道妻子带着两个孩子去自杀,是不是会令他了解到自己妈妈当时赴死的感受?究竟要承受多大的压力才会选择这条路?所以才终于从想象中醒过来?加上女主在审讯时直接戳破了他构建的假象,所以他选择自杀?
编剧最厉害的就是最后男主选择死亡的方法和他妈妈一样。想起来在海灵格的家排系统里也有很多类似的案例,家族里的人持续不断的重复同样的命运事件,是因为有很多伤痛没有得到处理,而不停的通过代继传承下去,所以螺丝和女主最后都提到了,我们是爱着的也是被爱着的,亲人的离开并不代表我们不好我们不被爱,只是我们能看到这个带着伤痛的自我,带着这个遗憾去努力过好自己的人生。
常常思考和反思痛苦的人变成了哲学家心理学家精神科医生,在自愈自我的同时兼顾他人;陷在黑暗里的人变成了边缘人,堕入命运的深渊;坚强不屈对命运抗争的人成为了俗世的赢家,从而改变了代际传承的命运。
it all depends on you
他们是亚当和夏娃。他一直试图担当导师的角色,第一次面对面的交锋他急迫地告诉她他所进行的人类终极体验的感受,而她冷静地利用了这一点得到了他的认罪供词。他不管不顾地说:还没有完,他还要继续下去。她得到了她想要的供词,却并不喜悦,因为她受到了那种终极体验的诱惑。第二次,他试图相信爱情,他讲述他听到的那个声音,他给她了明确的暗示:她爱他。但是她决绝地回绝了,她清楚地告诉他,她得到了全部的信息,但是她不肯和他“同流合污”,所以他暴怒,他狠狠地踩向她。他很少对女人动粗,可见他对她的极度地失望。就如同他谈论自己自杀的母亲,充满了愤恨,他不够好所以被她抛弃。她跑去看他最后一面,她落寞地离开,一直到最后独自坐在自己的公寓(世界)里,她是孤独的夏娃,没有了亚当的夏娃。别忘了她带回来的那张写着上帝的话的爱尔兰纸币,上帝是这样说的:
HE THAT LOVES NOT
ABIDES IN DEATH.
我的理解:上帝不爱的,活在死中。
追记:我觉得男女演员是真地理解了这个精髓!!!这是一个颠覆了的世界。男主对女人和男人都有致命的吸引力,而女主也当仁不让。现在的问题是,他们的致命吸引力来指哪里?女主的黑洞指的是什么?善(上帝)和恶(撒旦)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对我:那个吸引力(黑洞)是可以直面上帝的强悍!!!
The Fall
青蛙王子在跌到井里前,也是一个有着迷人眼睛的人。但是没有人会爱一只恶心的青蛙,生活也没有魔法,fall is fall.
男主自幼缺少父爱,童年时母亲自杀,而后被送往福利院。福利院就是儿童们的地狱,餐厅地毯上全是精斑。神父会有一个最喜欢的小男孩,而这个小男孩会得到“特别”的对待,Peter就是其中之一,做了整整一年的pretty boy。他的生活糟糕透顶。
(在第三季Paul与医生还有GA的对话中,很难判断Paul 的话哪一句是他的真实感受,是他的真实经历,哪一句是他为了掩盖失忆的假象和真实的自己所杜撰的。)
他开始偷窥别人的生活,闯进别人的住宅,偷走她们的underwear(留下痕迹)。他还会将母亲的衣物摆在床上,给自己营造一个母亲的假象,一个14岁的孩子是弱小的,无助的,parents should be there for their children。越没有人关心他,他越想要引起别人的注意。
ross是他的第一个实验者,他们尝试不一样的sex game,这个时候的Paul只是在用一种激烈的方式来释放内心的anger,所以ross对于这个过程的感受就是Paul只是把她当成娱乐的工具。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ross选择了离开他。
随后他便在伦敦犯下了第一桩杀人案,有人为他顶了罪。接着他回到了贝尔法斯特,开始了新的生活,结婚生子。但这并没有结束他心中的幻想。
从预谋,到勒杀,到处理案发现场和尸体,都是他的幻想,都是他为自己营造的假象。他开始了短时间内的连环杀人,一次又一次的满足他心中的恶念。
此时的他不是一个弱小的孩子,而是一个懦弱,自私,无法控制自己情绪的成年人。但他用另一副躯壳伪装了自己,连环杀人让他感觉自己是主宰,备受关注(每次都使用相同的手法)
事情终有败露,尽管他的高智商作案近乎完美,但GA沿着Paul的路往回走找到了ross,他不是第一次犯案了。GA沿着这条路回溯他的过去,目的是为了让他伏法,但是异常艰难,特别是他们内心深处的感情都在已故之人身上,他们都不安,都觉得愤怒,所以“理解Paul”更简单,更有体会,更危险。(GA追查案件的目的一直都是本剧的一个疑点,一直到第三季才揭开)
男主被捕,第二季的最后一集的正面交锋实在是太惊艳了。
男主中枪以后的假装失忆彻底的暴露了他的本性,看清现实的人都不会相信他,尽管没有绝对的证据。而他还在玩弄周围的人,自欺欺人。
既然是堕落,就一定有跳台,GA找到跳台,击溃男主,让他大打出手(出手之前的那个眼神真滴传神),男主的幻想被打破,在现实面前,在伤口面前,他装不下去了。
男主到最后都还活在自己虚构的世界里,他的自杀是逃离现实世界唯一的路。GA没有让他长大,又或许他杀了那个虐杀儿童的人是一种救赎,但他始终不能接受自己。
本剧最突出的地方不是剧情,而是对话与暗涌的设计,沉浸在其中会觉得一切无以言表。语言都是谎言,真实的感受,真实的世界就在那里,对话中体会到的是语言背后的人的感受,而不是语言本身。
我们的心中都会有恶念。在外部环境变化时,试着去理解这种变化而不是情绪化的反抗或顺从,至少该这么做。但也绝不能因此抹杀人天生的敏感。我们能感受到痛,感受到乐,感受到悲,感受到喜,也能带着它们勇敢的往前走。
这个剧里模凌两可的东西太多,给观众留足了想象空间,也过于真实,人太复杂了,在生活中体会吧。
S03E06 0:35:23
There was a man of double deed Who sowed his garden full of seed When the seed began to grow 'Twas like a garden full of snow When the snow began to melt 'Twas like a ship without a bell When the ship began to sail 'Twas like a bird without a tail When the bird began to fly 'Twas like an eagle on the sky When the sky began to roar 'Twas like a lion at my door When the door began to crack 'Twas like a stick across my back When my back began to smart 'Twas like a penknife in my heart When my heart began to bleed 'Twas death, and death, and death indeed
童谣的规整节律常给人愉悦安定之感,但当死亡、杀戮等因素以坦诚的方式被掺杂其中时,规整的节律、链条式的平和诗句连接却突然转向诡异。阿加莎的《无人生还》中的“十个小印第安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也许这可被类比为诗歌中的恐怖谷效应。
本段诗歌最早见于1784年的童谣诗集Gammer Gurton's Garland,很多留言评论中相当常见的改编来源“Roses are red/ violets are blue/ sugar is sweet/ and so are you"即来源于此。但仍有很多证据显示本诗的来源更为古老。有人认为在英王爱德华四世统治时期,英格兰曾在宣传中被称为”a garden full of weeds",因此本诗可能指代亨利六世,在其统治期间英国渐渐开始失去英法百年战争中的优势地位,他最终于1471年被杀害。但在本剧中,"A man of double deed" 无疑是Spector对于自己双重生活和绝望的承认,也是对Gibson和其他看似在光明面的人的照应。在Spector选择自杀前让他留下这首诗,不得不说很是巧妙。
主题:love & death
S03E06 00:57:31
He that loves not abides in death. (John 3:14)
这张20英镑来自Spector在院期间的一对一护士。
来自Bibleref的解释: In contrast, John taught that a lack of love is a sign of "abiding" in death. Hatred, according to Jesus, is the spiritual equivalent to murder (Matthew 5:21–22). Christians are certainly capable of feeling hate, but such feelings are never the product of fellowship with Christ. As John words it, anyone who hates "abides in death."
Love在剧中的呼应:
对应Spector自己的诗句(S03E04 0:40:47):
I don't believe in love./ At least, I believe in love, but not in happiness./ The only love that lasts is unhappy love.
对应Rose的录像(S03E04 0:23:51)
Nothing you can do will ever take away how much I love my husband, how much I love my children. Nothing you can do can make me devalue my life in any way. I will celebrate life. I love and I am loved and nothing that you...
Death在剧中的呼应:
S03E03 0:54:35 和护士Kiera的对话,Kiera问Spector经历过濒死体验后,如何理解死亡。
I know that life is our only true possesson
这是Spector的回答,在护士问及死亡时,只有长长的沉默。显然,在Spector的隧道梦境中,死亡的方向指代他的母亲。
S03E04 0:29:47 Kiera继续追问这个问题
just as I didn't exist before I was born...I simply won't exist after I die.
主题:旁观者
Spector的含义: a visible disembodied spirit
S03E04 0:23:51 在Rose的录像中,Spector似乎在对观看者说话
Why the fuck are you watching this? You sick shit. What the fuck is wrong with you?
S03E04 0:28:10 和护士讨论,描述Sally和Olivia的幸福画面
Where I always am. On the outside, looking in. When I was unconscious, I was. I... I could see myself. In this room, I was able to see myself from above, lying in the bed, with all the tubes and monitors.
Kiera询问是否以前也有过这种经历
When I was young, yes. When things got really bad, I used to be able to split myself. If I was lucky, a part of me would just drift away. To another place, a better place.
S03E04 0:41:06 Stella对话心理医生
He writes at one point about the battle, as he perceives it, between "Good Paul" and "Bad Paul". He describes standing back, being a spectator of his own actions, that there's an observing self and a participating self.
S03E06 0:27:26 Spector站在镜子前
It's not me. I look at my body and it's not me.
这些段落在我看来的意义并非引向辩护律师想要选择的多重人格障碍,而是人格解体。Spector观察自己、观察他人的幸福、观察自己的幸福的视角都是窗外,因此即使他已经获得了家庭,甚至可以轻易获得Katie、Stella、Kiera的迷恋,但对他来说happy love仍然不存在,他仍然需要不断搜寻猎物来满足自己的瘾。
(整理ing...)
依然喜欢Gillian Anderson. 她是我唯一fancy的大妈型人物了
节奏也太舒缓了,真心要看睡着的意思,却又是一点不能分心,墙裂推荐给沪上非著名心理学砖家詹姆士·道特·李。望学以致用,毁人不倦,悬壶济世,草菅人命
由于这最终一季处于故事叙述的“审判”阶段,本来开始看起来比之前的两季沉闷,但是越看越能感受其内容的深刻,理解越到位也就越精彩,这种追求戏剧的立体境界、对故事人物的刻画和挖掘,是快餐式美剧无法比肩的。一开始觉得5星勉强,最后不得不感叹5星是实打实的
心理防线全线崩溃后最圆满的结局了,没想到第三季竟然是最精彩的的一季,全是内心戏,男主女主张力十足,疯狂迷恋彼此就这么终结。
艾伦·丘比特脑抽了?第二季拍得黑暗又美丽,第三季怎么会搞这样一个结尾?建议此剧看第一第二季足矣。
第一集走错片场,可能是医疗剧
童年创伤引发的Anger Management话题
早就猜到剧情上这一季无法出彩,但在心理上和情绪上还是拿了高分。*HE THAT LOVES NOT ABIDES IN DEATH.* (以后没得追啦,好伤感
死了也好,好像从一开始也看得到结局。
fallen的却是Stella,Spector心里的空洞Stella终于也感受得到,GA和Dornan的表演是同样的令人着迷,尤其GA展现出的角色的十足控制。罚没有相称他的罪,无路可走的自我灭亡,落幕的凶案,但Stella从未有如此的恐惧。他织下罗布的蛛网,只待众人被拽进同一样的彷徨
看完GA演的欲望号街车,再看这个居然又是另一种感觉。你一步我一步。扮完失忆扮精神分裂。但是整体表现以及配角明显不如前两季,尽管这一季找来Krister Henriksson。不自杀都没法继续演下去,这部剧节奏慢得似“日常”,终于完结也是好事。
三季看完,当属英剧中的顶尖之作!剧集围绕着一个连环杀手和从英国借调到北爱的女警司展开。在警察与杀手的对抗中,对双方斗智斗勇的描写都没有出现逻辑掉线或bug,整个剧抽丝剥茧,慢慢深入杀手Paul和警司Dana的内心,最后甚至上升到了哲学追问的程度,远比一般罪案剧的正邪对抗更复杂、黑暗、混乱。刑侦方面细节做得非常好,特别突出了一些周边的程序和细节,比如取证、押运、急救等等。剧集的女性主义态度也非常突出,带出了女警升迁困境、职场性骚扰等话题,并不刻意,相当自然。连英国与北爱的关系都融进了情节和背景,举重若轻。詹米演得不错,而Gillian真太出色!结尾一地鸡毛,黑暗至极。哪儿有什么正义伸张,一切不过是场游戏,Dana其实一输到底!
纵然面无表情,还是试图救赎的SG,本季里紧紧地抱了一次Olivia,又被Dani紧紧地抱了一次,拥抱的物理暖度,总是无可替代的。
Spector 孤独地死去,Stella孤独地活着。所有人都阴差阳错地住进同一家医院接受同一个医师的治疗,被同等对待,所有人最终都体验到了人生的空洞。从这个意义上讲,所有人都堕落了。
非常沉稳的剧 男女主的设定越看越想起汉尼拔和克拉丽丝 全局贯穿始终的女性对抗男权社会思想很明显 男主突然自杀时有点懵逼 最后男主走向了死 但是不知道他心底到底有没有生出爱
心疼科林啊
果然stiff upper lip,血腥程度比美剧大多了。Dornan把慢慢觉醒恢复记忆隐藏恼羞成怒崩溃绝望呈现的很细致。when he fell down, he was not a frog, but a prince with beautiful friendly eyes
Men commit crime, women suffer,大抵都是这个道理。这一季才是真的明白了,peter对stella根本才不是什么灵魂伴侣惺惺相惜。他只是想要征服她而已。一旦Stella在精神上占据绝对制高点,peter便恼羞成怒企图用最卑劣的原始暴力生理上的征服她。这才是他做为男性,最肮脏的本质。
不知为啥要拍第三季。。。
就这么结束了,近年来难得的精彩犯罪类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