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戴着眼镜拿着话筒的阿拉斯加,片片。
说到科幻小说,你们脑海中闪过的第一个名字是什么?
《时间机器》?《沙丘》?还是《基地》?
要是在科幻小说的前面,再加一个定语“国产”,恐怕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同一个名字:
三体
关于《三体》,有这么一个段子,有两个朋友闲聊:
A:你看过哪些国产科幻小说?
B:《三体》啊!
A:还有别的吗?
B:呃……《三体2》?
段子的本意在讽刺挖苦,却从另一个方面强调了《三体》在我国科幻作品中的重要位置。
老规矩,我得先大致介绍一下《三体》的故事情节,已经看过原著的小伙伴可以直接跳过。
《三体》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天文学家叶文洁在其间历经劫难,最终被带到执行军方绝秘计划的“红岸”基地,从事科学研究。
叶文洁对人类彻底失望,她用太阳做天线,向宇宙发出地球文明的第一声啼鸣。
这道信号刚好被四光年外的“三体文明”收到,而此时“三体文明”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三体星周围居然有三颗太阳,三颗太阳呈无规则运动,导致三体星的气候只有极寒或是极热。
三体星人被迫通过给自己脱水的方式艰难求存,在他们看来,气候稳定的地球简直是天堂。
*脱水的三体星人(其实是鳐鱼干)
于是三体星人立即动身前往地球,企图将地球打造成三体星殖民地。
但抵达地球需要花费400年时间,为了避免地球科技继续发展,给三体文明造成威胁。
他们用远超地球的科技力量,将地球的基础科学完全锁死。
人类,只剩下400年的时间。
而人类在干什么?当然是忙着内斗啊!人类不是最擅长这个嘛~
平民老百姓无权决定人类的未来,而真正能够左右地球命运的人分裂成了三个派系:
为了应对三体人到来而形成的国际秘密组织(PDC),成员信奉人类沙文主义,坚决抵抗三体文明;
拯救派,他们妄想解决三体问题,然后再通过三体文明的科技解决人类问题,或者干脆让三体定居地球与人类和平相处;
降临派(ETO),俗称“带路党”,是最激进的派系。
他们对人类彻底失望,认为人类就是地球的病毒,希望直接让三体毁灭人类,从而达到拯救地球的目的。
大家肯定在某些地方听过他们的口号:
消灭人类暴政,世界属于三体!
面壁者计划、面壁者与破壁人、执剑者……一场关于人类的宏大史诗正在上演。
光看上面的情节梗概,根本无法体会《三体》奥妙的万分之一,当年阅读原著时我总会想:
什么人能写出这么优秀的作品?
《三体》的作者刘慈欣老师,原本只是娘子关电厂的普通技术人员,他利用工作的闲暇时间写完了《三体》。
你们看看,别人摸鱼摸出一部旷世杰作,你们摸……你们最好不要摸鱼!
然而由于《三体》作为市面上为数不多的硬核科幻小说,想要看懂它,还是有一定的阅读门槛的。
尤其是第一部《地球往事》,小说中出现了诸如谱线红移、工质推动与辐射推动、引力波、曲率加速……
这些对普通人而言非常生僻的物理概念。
而且对物理概念的运用相当专业,完全不是国产影视剧“遇事不决,量子力学”能比的。
我国知名物理学家李淼教授,甚至专门写了一本书,来解释《三体》中出现的物理学知识以及技术构想。
除了生僻的物理概念,刘慈欣老师还创新性地提出了“黑暗森林法则”和“宇宙社会学”,大大开阔了我们看待宇宙的视野。
在快餐文化大行其道的当下,《三体》注定曲高和寡,它的艰深将很多普通读者拒之门外。
好在还有影视化这条路。
2019年开年巨制《流浪地球》,想必大部分观众在走进影院欣赏这部科幻杰作之前,压根没看过原著。
尽管剧情存在不少bug,如今的PUA王者屈楚萧也没有实现角色的人物弧光。
《流浪地球》却凭借其精良的特效,接地气的场景设置,体现中国特色的人文情怀,取得了票房口碑双丰收。
《流浪地球》打开了中国科幻的大门,让更多观众萌生出接触科幻的热情。
虽然不久之后,中国科幻的大门就被某部“一提名字就会被寄律师函”的“国产科幻电影”一脚带上了。
不过,影视化仍然是科幻作品突围的最佳道路。
其实这些都不用咱们操心,但凡有点商业头脑的投资人,都能看到《三体》这个IP 背后的商业价值。
早在《流浪地球》立项前的2014年,《三体》的电影版拍摄就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并于同年发布了第一条概念预告片。
影片阵容相当强大,老戏骨搭实力派青年演员。
然而这部电影从出生开始,便一直给人一种“不靠谱”的感觉。
制作公司“游族影业”的前身就是“游族网络”,游族在游戏玩家里的口碑就不必多说了,黑料一抓一大把。
导演张番番,2011年后就没有新作品问世,而最近的三部电影看得我一头冷汗。
更离谱的是,这部万众期待的《三体》电影,居然凭空消失了!
“精英论坛”知乎上,各种风言风语传得沸沸扬扬。
据说《三体》的出品方从“游族影业”变成了“光线影业”。
还有人说某大佬看了《三体》的粗剪版后,对这部电影寄予厚望(划重点),于是电影整个推翻重拍。
更有甚者,煞有介事地自称内部工作人员,声称电影的质量达不到公众预期,后期公司已经倒闭……
电影版还没找落,前些天我偶然又恰了个瓜,听说《三体》的电视剧版将于今年6月开机,我去豆瓣词条转了转,居然还真有!
这是什么神仙阵容??
我脑子里已经有段奕宏在堆积如山的档案中皱着眉头抽烟,姜武哈哈大笑猛拍张鲁一肩膀的画面了!
然后我扫了一眼出品方……芒果卫视?!
然后我又看了一眼《三体》电视剧版的导演杨文军。
代表作:《扶摇》、《致青春》、《何以笙箫默》……
这是什么夺命三连,让我的心顿时凉了半截!
电视剧版的遭遇,居然和电影版如出一辙!
刚刚提到的“一提名字就会被寄律师函”的“国产科幻电影”再次浮现在我眼前……
刘慈欣老师在《流浪地球》发布会上就说过:
中国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电影工业,想拍出一部科幻片,很多东西都得从零开始。
《流浪地球》毕竟只是个例,想想吴京往里砸了多少钱,大家就明白了。
可就算有了大笔投资,宇航服也还是从隔壁《疯狂外星人》剧组借的……
电影毕竟是个挣快钱的生意,投资方要是看不见短期收益,很难松口给钱。
这时候可能有人要问了:既然我们没有成熟的电影工业,为什么不去求助有成熟工业体系的好莱坞呢?
甚至有激进的粉丝表示:无论是中美合拍,还是卖IP,好歹先把电影拍出来吧!
毕竟《星际穿越》第一次用视听语言还原了四维空间的样貌,重构了黑洞内部的光景。
要拍出《三体》中的三日伴星和水滴飞行器,问题应该不大。
其实这件事刘慈欣老师自己就曾经公开发表过意见:
《三体》绝对不能交给好莱坞拍!
一方面,好莱坞的科幻片,故事和背景都可以很复杂很曲折,但主题一定非常简单而且明确;
另一方面,好莱坞科幻片的价值观,必须符合大众的主流价值观,不然电影拍出来没人看。
而《三体》恰恰违反了这两条铁律,硬拍的结果就是大删大改,莫得灵魂。
看过《三体》原著的小伙伴们应该都知道,《三体:地球往事》中没有星舰飞船,没有宇宙电梯……
唯一的大场面,就只有展现三体星三日还星的大场景,而且在原著中没有谁亲眼见过,都是通过ETO组织制作的游戏呈现的。
我们缺的不完全是技术,而是格局和想法。
好在国人具备惊人的创造力和行动力:
真人版不行了,就在动画版想想办法;官方不行了,总会有民间大神挺身而出。
这里我就要提到另一部动画作品:
我的三体
《我的三体》诞生于某个《三体》粉丝QQ群,从主创到配音甚至是投资人,全都是Q群里的群友。
碍于动画制作的技术门槛,群友们盯上了当时最火的沙盒游戏《minecraft》(我的世界)。
《Minecraft》的上手门槛较低,创作自由度极高,这群人居然真的用这款游戏,做完了《三体1》,命名为《我的三体》。
直到2016年,《我的三体》团队终于被握有《三体》版权的游族公司收并,游击队一夜成为正规军。
尽管制作软件已经从《minecraft》自带的引擎,换成了专业动画制作软件C4D。
《我的三体》依然保留了《minecraft》的方块人造型。
即便是被收编后,每集包括运营包装费用在内,总预算也只有不到3万。
第二季《我的三体之罗辑传》,神游八方选择了人气角色罗辑作为POV主角,讲述《三体2:黑暗森林》的主线故事:
三体文明能够通过一种叫“智子”的高科技机器人,监控人类的一举一动。
为此PDC组织选定了四位“面壁者”,他们完全依靠自已的思维制定战略计划。
不与外界进行任何形式的交流,计划只藏在他们的大脑中。
而罗辑就是面壁者之一。
*方块像素人就是方便,漏点都不用打码
有了面壁者自然有破壁人,在三体世界的帮助下,“带路党”ETO组织选出了四位破壁人。
他们的工作只有一个——猜出面壁者的战略,并予以攻破。
四位面壁人中有人试图将地球推向太阳,全人类集体殉国;有的致力于控制人类的思想,为所有人打上钢印,坚定战胜三体人的信心……
然而他们都失败了。
“面壁者罗辑,现在,对三体世界说话。”
用全人类的未来做赌注,罗辑向视人类如蝼蚁的三体文明发出挑战。
第二季的故事大受好评,神游八方又以同样的形式推出了第三季《我的三体章北海传》。
和罗辑相比,章北海是另外一个极端:
他具备军人的严谨认真,却又城府极深。
他的信念与人类世界的主流格格不入,这就注定了章北海的悲情命运。
章北海将自己伪装成胜利主义者参加首批“增援未来计划”,实际上他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主义者。
从冬眠中苏醒后,看到地球日新月异的强大科技力量,他依然选择劫持一艘飞船,带着追兵们一起逃离太阳系。
章北海坚信人类绝对干不过三体人,那几艘飞船上的人们就是他为人类文明留下最后的种子。
事实也正如他所料,人类苦心经营400年的太空舰队,几千艘星舰被三体人的一艘无人探测器“水滴”全灭。
动画相比真人影视剧,少了很多创作掣肘,不失为《三体》这类作品突围的道路之一。
2019年B站十周年晚会现场,一家名为艺画开天的动画公司投递了一部时长三分半的短片,却点燃了所有观众。
没错,那部短片就是《三体》的概念PV。
而艺画开天,就是制作2019年度话题动画《灵笼》的公司。
PV推出后,艺画开天立下军令状,《三体》动画版将早于真人电影和电视剧,在2021年正式上线,不能上线提头来见。
有《灵笼》的珠玉在前,艺画开天的《三体》绝对稳了,广大《三体》迷们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失望后,终于又看到了希望。
作为原著粉,同时也是对国产科幻抱着极大热爱与热情的观众,我相信很多人和我的想法一样:宁缺毋滥。
与其做出一部粗制滥造的圈钱作,还不如让《三体》永远活在书本里。
我依然坚信,我们终将迎来属于国人自己的科幻神作。
也许就在明天。
今天就先说到这里,咱们明天见。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大力
看《三体》是之前一个关系要好的同事说他用在地铁的时间又看完了一遍,后来在还没看《三体》书时,在B站搜到了这部片子,当时觉得画风很差、剧情很奇怪,看了一小会就放弃了
重新看回MC制作的这部片子是前段时间《章北海传》火了,且在此之前也已经把《三体》的书给看完了,尤其是第三部看的很囫囵吞枣,看完书也感觉过去了挺久,现在重新复习第一部的时候还是挺有感慨的,有些情节也是忘却了
这里面有太多的名场面了,整体的制作都特别用心良苦啊,真的得给up主投币,尤其是最后的几集,尤其是船被切割的那一幕。一开始觉得MC的制作风格有点奇怪,现在居然也是喜欢上了这样的设计,也许也只有用这种介于想象和现实中的布造设计,才能更好的体现出三体里面的科幻元素吧
继续复习吧!
非常感谢他让我这个当年由于各种原理和描述读不下去三体的人,对那个世界观有了充分了解。 现在看完罗辑传了。 我很叹服他这样一个人物。他说自己普通,但其实到了纯净的极点,所思所念所望都是。他很鲜活,有很多普通人的影子,只是希望一粥一饭家庭美满安稳踏实。他也很特别,与许多普通人完全区别开来,有了权利也只是满足自己普通的愿望;落魄得被绝望的人类捧在高处又摔碎在地上,也只是看着相框里妻孩的照片落泪。他实在很纯粹,并且在我的观念里,我认为没有一个人类可以完全地做到他那样的简单纯粹。虽然我觉得罗辑传的尾声有些仓促,我想等自己看完李娟的作品可以再读一读三体感兴趣的部分,但是刘慈欣想到最后一个关于宇宙社会学的破局之道,太惊艳了,让我口中一直念念有词地赞叹。 记录自己因对xxx的偏见(与主流不同,便自定为偏见),和自身经历所被触动的画面台词。
不多说,看过的,知道原著的都会他们点赞,虽然科幻是小众文化,但我为这个群体里有这样一群良心制作人而感动,在看的时候我总是不停的想起大刘本人,从十几年前从科幻世界上关注他到现在看到他的辉煌时期,他本身的经历就像是一个奇迹,但一想到他从来不变的对太空探索的热情,也就懂了,现在大刘是中国火星探测的形象大使了,希望能更好的带领我们走向太空!(ps:也赶紧继续写东西啊!几年了都?!)
从作品中能够看出背后团队的用心和艰苦,特别感动,我相信每一位三体粉都会很感动的。一直期望有人能把《三体》呈现在眼前,体验另一种和看书不一样的感受。看完书这么多年也没有出现在任何消息,偶然见看到《我的三体》,虽然画面感没有那么强烈,也明白这个团体的不易,我相信如果他们有更好的资源的话,一定会做的更好,在这里感谢他们并祝福他们,加油!
从“辣眼睛”、“作画崩坏”、“开口跪”、“黑历史”……
到“技术爆炸”、“画质爆炸”、“大片既视感”、“良心之作”、“同人逼死官方”、“妈妈问我为什么跪着看”……
这部动画番剧用了足足3年时间。
画风从一开始的这样:
逐渐变成了这样: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部动画的名字叫做《我的三体》。
没错,就是刘慈欣拿下星云奖的那部《三体》改编而成的。众所周知,《三体》电影从立项开始就不被看好,几次延档,几度销声匿迹,连原作者刘慈欣也坦言对电影改编“不抱不切实际的幻想”。
《三体》电影在豆瓣获赞第一的短评连着三句“不要拍摄”,言辞态度之恳切,比三体星人当年对人类的警告更加声色俱厉。定睛一看,已经是2013年的事了。
而正是在此期间,一部由粉丝自制的,画风令人震惊的动画番剧默默地诞生了。最开始只有一个人,当时还在上大学的“神游八方”抱着好玩的心态,用沙盒游戏《我的世界 Minecraft》里搭建的场景,配上小说的对话,拍出了数集全屏马赛克的《三体》动画。
回看当时的第一集的确是惨不忍睹,“神游八方”当时在微博上发布动画后,一人转发,二人回复,其中一个还是他自己,而另一个是他的朋友,说:“嗯……多渣的存在啊…… ==!”
做到第九集,身边聚集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决定放弃单纯地用游戏画面,开始使用3D软件模拟“我的世界”的方块画风进行制作,出来的效果已经让人惊艳。
例如第9集一段高仿“子弹时间”的打斗戏:
第10集中,巨轮在亚马逊河上被纳米细丝横切后分崩瓦解的画面:
船上被拦腰切断的人体,虽然都是方块人和方块的血液,却也让人颇感真实:
不到十集的跨度,制作团队的进步几乎是以光速计,从第一集一路看下来能明显感受到:
稳,一集一个台阶。
不过,因为《三体》影视改编的版权握在游族影业的手里,《我的三体》在从粉丝同人走向正式动画改编的道路上颇为磕绊,主创神游八方就常在每集的结尾时开玩笑说要“跳票”,因为他也不确定还能不能有下一集了。
直到第二季《我的三体·罗辑传》时隔一年重新现世,并从18年1月5日开始,做出了周更的预告。
周更!
新出的预告片点进去一看,完全是大片既视感!
三体“水滴”列队开往地球:
人类舰队捕捉三体星的“水滴”:
受到了降维打击后的地球:
从目前更新的4集来看,虽然还是延续了方块画风,但品质已经差天洞地,尤以画面质感特别好。导弹发射时冒出的烟雾:
人洗澡时落在地上的水波:
还有罗辑博士吐出的事后烟,都颇为的栩栩如生:
人物表情也丰富了许多,连一男一女在街上,一人试图接吻,另一人回避开来这种细腻又狗血的情绪也表达出来了:
在原著基础上添加的打斗戏、飞车戏设计更是让人热血沸腾,例如罗辑在被警官大史带上飞机时,中美双方的护航飞机发生了通讯故障,险些相撞:
第2集中大史跟暗杀者激烈的打斗:
屡屡翻车的追车大戏:
配上动感的电音,让不少人发出“燃到爆炸!”、“浑身发抖!”的感慨。
除此之外笔者还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早在2015年有一部叫做《水滴》的14分钟短片,全程高概念高留白,在镜头不断的退后,不断的穿梭中展示了水滴、人类舰队和太空的抽象图景。当时刘慈欣看了说:“这就是我心目中的三体电影,如果能拍出这种意境,真的死也瞑目了。”
《水滴》里的画面,缓慢,抽离,有一种宇宙漫游般的孤独感:
第二季的《我的三体》,竟然也在一些片段作出了这种迷离又伤感的效果。虽然作为剧情动画,《我的三体》自然不可能像《水滴》那样概念化,但动画的主创们在将惊心动魄的打斗、追逐瞬间与突如其来的静谧时刻的结合上,可谓是做出了自己的风格。
就例如第3集,主角罗辑意外发现自己被选中为“面壁人”,身上担负起代表人类与三体文明对抗的重担,还是一头雾水的他走出咖啡馆便遭到了狙击手的突袭。
紧接在一段节奏紧张的枪击、打斗戏之后的,是罗辑在医院里跟被俘的杀手交谈。
画面的背景是医院氤氲蓝光的窗帘,缓慢的对话和台词背后阴谋暗藏的感觉,让这一幕几乎有《银翼杀手》图灵测试时的诡异氛围。
没有急功近利地一味追求大场面、快节奏,甚至冒着可能掉粉的风险拉长叙事,大刀阔斧地改编原作的文学化内容,其实是基于主创团队对《三体》的尊重,对自己作品的认真。
神游八方在自己的公众号里发过一篇制作幕后,为了一帧办公室的画面,他们参考了三部电影,反复修改场景、细节,加上了柜子、小座钟、音乐盒…… 加起来用了整整一个月,可到最后他们觉得过于丰富的元素又让影片失去了原本的风格,最后还是使用了最简单的场景搭设和最简单的构图。
这其实是一个诚意的问题,光是这一点,《我的三体》就超出国内那些大投资、大制作、大明星、大市场的大电影远矣。
——————————————————
合作、约稿、勾搭请私信~~
真大片既视感,同人逼死官方,方块使我快乐!
方块可以说非常有趣了,虽然跳了很多情节。感谢up主过一集制作水平就上一个台阶,感谢弹幕小伙伴的高能预警(哈哈哈哈哈哈哈)。回忆起一年前看三体的感受啦。周更好评!!、
看完b站三体回来再看,技术和画面从来不是讲不好一个故事的理由
炸炸炸,建议不要拍电影了,把这种几乎没花多少钱但看的燃的不行的更新下去,就是对我们三体迷最大的交待。感动的一塌糊涂。
这片子本身就很好地告诉了你,什么叫做技术爆炸
与另一部短片《水滴》共同组成了“同人逼死官方”系列。也说明了在真正的诚意和良心面前,孔二狗这样不义的资本家也只会早日自毙。
卧槽,B站推荐看到的,然后去看倒序的那个合集,被op震惊到,真•技术爆炸!过年拿压岁钱我要承包这部番!现在是两点半,明天下午还要考试,凉了啊兄dei
从第一集到最后,明显的制作水平提高。而到第二季时,已经丝毫不让人出戏。这不禁让人思考一个问题:连普通的粉丝都在为自己喜爱的小说贡献努力,而那个口口声声要打造科幻元年的团队,却连一支预告片都放不出来?
每集都有新惊喜,第四集开始已经值五星了
完美,用MC拍出了科幻大片即视感。
古筝行动太震撼了,和小说里的描述几乎一模一样。
三体伟大,心中无码。向神游八方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黑暗森林的歌一响起就浑身燃起来~~想重温三体了
前几天看了第三集真的被惊到,明明是粉丝自发的作品,竟然可以做到这种程度。配音给力,动画流畅,甚至连口型都对上了,不知道可能会误以为幕后是专业团队。有这样的粉丝群体,跳票了两年没有下文的三体电影好好想想,怎么才对得起观众。
剧情同原著删减了很多,方块能够做到这种地步算是极致了。古筝计划符合想象,智子展开这个就hi爆了。 青铜的预算,匠者的态度,王者的水平,逼死官方系列。
我原以为一月霸权是紫罗兰,没想到是三体
没想到真有标签啊……我个人并不是三体粉,只算得上是章北海的小迷妹,但确实被制作组的诚意所打动,从第一季的粗糙到第二季的愈趋向于专业,技术爆炸,我等了近乎两年,真心没有让我失望,神游与制作组的努力有目共睹。目前追番只有紫罗兰与我三。希望制作组能早日拍完北海传,这也是我追我三的动力。
2018居然能看到周更!幸福!
只要你想做好,就算再穷,也能做好
中国的导演是差钱吗?不!差的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