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的片子搁到2017年来看依然不过时,满屏的真实感。一是因为整部剧没有侧重破案方法所以不显落伍;二是不论现在破案技术已经变得多先进,基层警察“跑腿”的故事还在平行继续。正如第八集里关于科研搜查与现场侦查的矛盾处理一样,科搜再怎么精确总取代不了警察之位,因为犯罪因人而起犯人是人警察是人,人与人的相交碰撞才会引发这么多的变故与故事。
超好看强推!
第一集(主要登场人物性格和关系塑造)
初出茅庐的热情VS老油条们
10分30秒:想迅速开警车赶往案发现场,没想到却要填写繁杂、领导签字的申请表……——给热情泼冷水;
20分18秒:嫌疑犯小孩为中心,串起男主、女警,这场戏写的太好玩了,前后反差、误解,非常喜感,赞;——没想到(犯人是小孩而且很鬼)、男主被捉弄误解(观众知道怎么回事,女主却不知道,引发的笑果);
23分:警局高层们七嘴八舌地给案件起名……(喂!能正经一点吗!起名不是重点好吗?捶)——警局不像警局,办案不像办案,抓住不重要的细枝末节大做文章,超出常理的有趣;
32分45秒:男主以一种憋屈、边缘化的身份(因当警察前的业务员身份被指派为司机)参与到执着想进入中心的事务(案件侦查)中,抑——之前的业务员身份为成为司机提供了合理的理由;
38分:虽然参与了重案侦查却被泼冷水的热情男主 VS 隔壁课总是处理小偷小摸盗窃案却始终热情不减的女主,形成了对比,借男主的口小声说出心声“埋伏啊?真好”(开始觉得隔壁课的案件有趣了)——对比反差,观众也能体会到男主的失落情绪;
40分:男主审问一个职业为业务员的偷窃嫌疑犯,说出了自己辞职业务员当警察的原因、以及表现保护他人的善良性格(替报案人婆婆巡逻)。——借这场戏让观众了解男主的背景信息。有趣的点:站起身交换名片、审问变倾诉(喜剧就是反着来),笑。
47分:女警和老油条的对话,提出刑警都有自己的办案情结(正义仍在心中)
54分30秒:不止一次提示,这次由女主自己提出自己心结,此处透露的信息是“害怕别人走在她后面”。
57分:揭露自首的凶手居然是偷钥匙的业务员。此时形式上让业务员倾诉,并对男主说出“加油”,功能是完成男主心态的成长转变。——热情、遇挫、消极失望、准备放弃、意外刺激、重拾热情。
1小时2分30秒:借总局年轻警司的口,再次打击男主,考验他的热情。
1小时5分:男主买花去医院看望被害人女儿,再次表现男主保护他人的善良性格,以及说出自己的目标(想成为怎样的刑警,与一心只办案较为冷血的总部警官形成对比)
——————
第二集(这集太好笑了!!!非常值得仔细学习!!!)
50秒:男主收到匿名女打来的恐吓电话:警局很危险(点题)#紧
1分30秒:代收给老油条的不明快递#紧
2分10秒:恐吓电话里提及的中年女人出现#紧
2分40秒:揭秘-女人是推销保险的…#松
4分:揭秘-电话是女主打的(女主这一集打了好几个电话…)#松
5分30秒:处理男性头发被剪的芝麻案件,带回一名女嫌疑犯(这一集跟女人干上了…)
8分:女嫌犯、女警官夹击下的男主审问(又反客为主了),窘迫的男主…笑死
11分45秒:两名女警员给男主送来联谊信息,总局警司们再次出现,来找老油条;
13分:老油条有被审问犯人报复的危险了(呼应题目-警局很危险)
15分30秒:男主再次开车送总局年轻警司,沟通上一集案件的后续处理问题;(总计年轻警司是心热面冷,与男主有内在相似-上进却受压制、心地善良但内敛)
男主医院看望受害人女儿,医生介绍其失语症的可能原因;
22分:快递箱被拆开,老油条在同事们的簇拥下坐上了按摩椅,没想到椅子不但不是课长送的,而且安有炸弹,众人纷纷逃窜,只剩男主、坐在座椅上无法动弹的老油条、留在原位冷静拨打拆弹求救电话的女主;
26分15秒:电话再次响起,总局警司现在才打电话来通知,已经太晚……笑死了这段……老油条感慨说“早知道我就上个厕所了”
男主和老油条一边干了所有罪犯那头交代“千万”不能做的事(紧张),女主一边一本正经地问男主什么时候可以下班一起去吃饭,还打电话给餐厅推迟半小时(放松)………电话再次响起,联谊会那边也催男主快点下班…………反差萌,笑死,太有趣;
解除炸弹的方法之一是老油条向罪犯道歉,老油条拒绝并骂了一顿……女主再次打电话推迟就餐时间……(此处再次提及女主的心结,此处透露的信息是“星期二”,是女主一定要与人共餐的原因)
保险中年女此处又出现想让老油条买保险……
老油条忍不住想站起来上厕所时,防爆小组终于赶到。
39分50秒:罪犯从头到尾最想要的就是尊重,这点与第一集的业务员罪犯类似,就是罪犯想要的都是人性普世的情感需要;
40分30秒:男主与总部年轻冷警司通话,经过此次案件,关系向成为好搭档更进一步;
42分:第一集受害人女儿从医院出逃;(悬念1)
42分20秒:男主带女主赶到餐厅,却关门了;女主坚持要找其他餐厅,男主关心询问(代表观众的好奇心),却收到让他回分局的信息,本集结束。(悬念2)
……………
……………
……………
第六集(这集好好笑…)
青岛虽然平时经常不按规矩做事,但他心中却已经有了一套法律,无论做什么事都不会违背自己的信念。 在庞大的警察系统下,像他那样的一线小刑事并不能左右整个系统的“正义”,但是正因此反而让他更有能力做“正确的事情”。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珍视与同僚的相处,为了保护眼前的受害者而奋不顾身……如果宏观的正义难以定夺的话,那么至少履行好身边的职责是正确的。
“做正确的事情就会变得伟大”
为身边的人和事奋战的青岛,就是伟大的。
刚看的时候不知道它这么有名。第一集开头各种带着揶揄讽刺的情节频出,以为这是特别点出警察系统弊病的,接着往下看却也并不尽然。
爱看案件推理的观众是肯定要失望的。本剧的卖点估计就在轻松和生活化。夸大失实的地方肯定是有的,不过“骗骗”门外汉普通观众基本也够用了。虽然本剧看似把警署高层黑了个彻底,但是本质上也就是感叹基层公务员辛劳之余,克制地温和地提及体制的些许弊病而已。该有的理想化处理都有,该突出公务员可敬精神的地方煽情也做到了百分之一百。毕竟也不能指望多少制片像白牙一样毫不掩饰地把问题抛出来。
但是在这种克制和歌颂的整体基调下,本剧的结局却是妙绝。青岛刑事不屈从于上级,而坚持自己的正义,实在是一个很有魅力的角色。但是这样的一腔热血其实并不适合警察的工作,倒是真的像行侠仗义的大侠。自古法理和人情之间的平衡点就很难把握,而青岛是一个把人情看得过重的人。虽然他看上去非常正义,不过这样的警察要是多了还真的会乱套。倒不是说不好管理,为僵化的体制说话,而是他的某些做法(例如依据个人判断阻碍对雪乃的讯问)在剧中情境下无害,却藏着隐患。
当然,不论青岛刑事的违规做法利弊几何,剧中呈现出来的体制运作确实产生了不少问题,并影响了办案效率。不仅青岛有意见,室井也有心改革。前几位的单元剧中,室井的立场多少也向湾岸署的这些基层公务员们稍稍倾斜。到最后,终于连他也“保”不住青岛了,因为他干脆和青岛一起违背命令,亲自当了捅娄子的人。于是就在全员都展现出重大责任感的热泪盈眶的气氛中和上下级一起自作主张采取行动前途堪忧的紧张感中迎来了本剧最终的结局(虽然我很是怀疑为何六年前殉职的年轻警察似乎未得众人如此上心的行动)。
最终话所有人的结局都往积极的方向写,真下伤愈,雪乃考上警校,对于同时违反规章的室井和青岛,室井得了个警告处分,然而青岛的处分是降级。对于上级的这个决定,室井觉得很是不公。不过即使他提出抗议,也不可能把青岛的处分从降级改成警告,他要想追求公平,至多是自己陪着青岛一起降级而已。所以青岛阻止了他。要改变现状,靠青岛自下的蛮干当然不会有什么结果,所以青岛希望室井可以留在高层,身居高位才有希望推动改革。而且对于基层警员来说,有室井这样能多少体谅他们处境的上级多少是件好事。无论单靠这两人是否有撬动现有体系的可能,两人的约定让这个结尾带着希望,同时青岛一人专享的严厉处分加上他那句“精英还是精英”又让人说不出的苦涩。这让我觉得本剧的结局停留在这个位置最为合适。青岛的理想仿佛是挫败了,但是又暗藏着希望。至于后来续了sp和剧场版,那就必要让青岛复职,走向都可猜透,平白少了若干遐思。
不过本剧本来也可算是吐槽性质的博人一笑,即使有些许遗憾,续下去也没什么不好。
青岛同学进警局填表格,偶像里有松田优作
全体“激萌”
忽然发现自己一直都没有看完这部经典之作,最后一话里青岛与室井的对峙真是太棒了!好像一直是管理官在为青岛做后盾,但其实一直在支撑着二人约定的一直都是青岛这个看起来任性的家伙啊⋯⋯ 特典里的NG镜头好好笑,局长的吐槽大亮!可怜的真下被所有人欺负= =
一集弃
最帅的织田~
刚开始看的时候有人刷室井X青岛我还在心想说别闹啊这都几几年的老物什么都能腐你们真是够了。现在看完了,跪着刷室青大法好。
不知道为什么在日本那么受欢迎。。。
哇哇,越看越好看啊,局长太可爱啦。柳叶敏郎大叔的眉毛真带劲!
早期的日本警匪片,警长绑架案,通过网站破的案,那个网站疯女主有点汉尼拔的意思,最后通过录音带发现是小孩,没什么大的斗智的技巧,令人印象更深的是对于警局的戏谑和两代人,两对朋友间的承诺,还有区所里所长等人的二逼刻画也不错
不知道日本社會現實真假,但劇本很贊。日本劇一般都很擅長在立意上取勝,非常善於突出主體矛盾而展開線索情節,以及善於把握節奏,讓你一口氣看完。
超经典 导演是EVA fan么
全世界有史以来仅此一部的刑警剧,案件不重要,重要的是日常和人情,但是依然不失娱乐性和紧张感,编剧能够把一件小事写得环环相扣、跌宕起伏,也可以把一件大事写得举重若轻、干净利落,最难得的是11集的长度可以让你跟着角色一起又哭又笑,感受到基层刑警的可爱与滑头,每一个主要角色都让人喜欢,恨不能看一百集!
捂胸口。每一个川字眉苦劳家里都有一只狗[……]
···
青岛和室井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口=
猴子啊猴子 室井啊室井
补完,好看!不拘泥案子本身的诡计,而把目光聚焦在人际、生活、职场、警察体制上。主角热血形象塑造的很成功,一众配角也刻画的有棱有角,回味无穷。
实在好看.
史上最经典日剧之一,好友评分9.7。不把重心放在悬疑上,而是卖萌上的片儿警上班族日常轻喜剧,“刑警之苦”。绝对主角织田裕二的魅力撑起全剧,和那件终年不洗绿外套。
热血的织田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