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女导演杰茜卡·豪丝娜(Jessica Hausne)的作品量不多,从2001年的处女作至今,仅仅有五部长片问世。作为戛纳的嫡系成员,前后入围过官方单元四次,今年的《小小乔》首次入围主竞赛,并为剧中女演员拿下影后大奖。她的作品风格芜杂,有恐怖惊悚类型,也有古典戏剧改编,甚至是未来科幻。不过,她最为广大影迷熟知的作品却是当年入围威尼斯电影节竞赛的《神迹疑云》,这部宗教题材作品也是迄今为止她的最佳。 也许是社会现实环境的缘故,不少知名的奥地利导演(迈克尔·哈内克、尤里西·塞德尔)都有着不约而同的作者风格:在平静祥和的气氛下暗藏着压抑、荒诞与疯狂,以及诡秘莫测的人性阴暗面。杰茜卡·豪丝娜的作品莫不如是,《任性天使》讲一个恶魔般的小女孩,《鬼饭店》讲述一个女服务生目睹灵异事件后的变化,《疯狂的爱》更是将十九世纪的一位诗人的疯狂爱情故事搬上银幕。然而,她的风格却常常遭人诟病,摄影和氛围设计令不少观众如堕雾中,只留下一惊一乍或者是怪异的感觉。 然而,这种故弄玄虚的手法相当契合《神迹疑云》这个特殊题材的基调。神迹究竟有否出现在女主角身上,宗教信仰人士和无神论者观众绝对可以有不同的诠释理解。由此,影片的批判对象也一直在游移不定,起初像是批判商业化对宗教圣地的影响,随处可见的圣母像令人感到惊讶;然后又像在嘲讽宗教狂热分子的虚伪,他们并不是虔诚的教徒,而是心怀鬼胎奔着各自目的而来;随后又将矛头指向宗教,批判神学思想对人们的愚弄。导演高明之处在于从头到尾都不给出明确的观点,用平静冷淡的口吻娓娓道出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影片开场的固定长镜头,两次拍摄大合照的画面,镜头移动与焦距变化的设计不断凸现出一种在蔓延的神秘感,仿佛上帝在操控着女主角的命运。这种长镜头的调度设计与哈内克《隐藏摄影机》的最后那个放学的场景如出一辙,然而,这绝不是一部探讨影像本质的元电影。豪丝娜采取极力回避戏剧化的方式处理神迹显现的一幕,让观众对突如其来的现象有更多思考空间。
从神迹展现后的情节来看,影片焦点逐渐回到对人性的批判之上。面对突如其来的神迹,女主角本身是半信半疑的态度,而她身边众人暴露出迥异的态度才是影片最精彩纷呈之处。她的贴身志愿护工表现出鄙夷不满,因为她跟自己竞争抢夺男朋友,同团的朝圣者觉得她不够虔诚,怀疑是圣母选错了人,而她身边一直默默无闻推轮椅的老女人最为深不可测。冷嘲热讽、怀疑妒忌、冷眼旁观、居心叵测等等人性阴暗的表现全在神迹降临出现时纷纷出笼,并在影片结尾一幕最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这个开放性的结尾堪称一绝,给观众留下广阔的思考空间: 一场戏剧般的神迹引出众人百态,人性中自私逐利的弱点全面暴露,足以令人深思。
如今很少敢有导演以如此缓慢的节奏,严肃的态度去拍这种电影了。太多疑问与沉思。
[卢尔德]拥有如哈内克一样看似朴素却精准到家的长镜头,它毫不留情面地揭示出朝圣旅游业背后的资本主义逻辑:它们贩卖的不是信仰,而是希望。但与她的奥地利同乡不同,豪斯娜并不致力于批判整个信仰体系,而是不无体恤地试图理解里面个体的心理状态。因此电影才最终落脚于蕾雅赛杜唱出的那个“幸福”二字。得神宠的就幸福了吗?影片显然挑战了信仰与幸福之间的联系,毕竟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的才是最美的。电影唯一的弱点在于它结构的封闭性,尽管结尾看上去开放,但这出在上帝面前争宠和彼此羡慕嫉妒的大戏只有在朝圣地才有意义,离开了这里便失去了动力。
相信的力量
不知片子反映的是否就是当代露德的实情:朝圣已成了一种“附赠病愈彩票”的恶俗旅游活动,信仰不过是期待中彩的附属品。令人唏嘘。
nothing tests faith more than a miracle, but who cares
不适合只看一遍这样的快速消费方式。
一段朝圣之旅,几个鲜明角色,对信仰甚至信,里里外外戳了个透。采访导演时,她说,“人类说白了,就是一些观念的集合体。其中,最强烈的观念就是爱……尽管我们当中有些人知道,这并不存在。这就跟我们其他观念是一样的,比如信仰、希望、科学……在当下,我们并没有那么相信上帝了,而我们很多人都会离婚,所以信仰和爱也没有那么强大了。”这样的主题,似乎她正一以贯之。与此同时,说的是信仰与神迹,却也附着嫉妒的人性常态。不幸者嫉妒幸运者,即使是崇尚大爱的信徒,也很难不被这种渴望与艳羡所折磨。假如真有万里挑一的神迹,这神迹宣示了上帝慈爱,还是挑起了某种内心争斗?
神乎其神~
看这个片子的时候,外面正在下雨,于是可以耐心看完,然后才觉得片子不错。
只有看的了贾樟柯老师电影的人才能看这个片子
仪式
信则以,不信也就罢,,
坐得靠前并不会离神更近,来得频繁并不会愈发虔诚。瘫痪时忌羡修女谈笑风生,康复后畅想自己重启人生。录像里蒙神眷顾的男人从未站起,睡梦中受圣灵启的女人重回轮椅。倘若上帝宽宏,为何神力短暂;如果神灵公平,为何是此非彼。圣地里有人生死未卜,有人如沐神迹,有人被眷顾抛弃,有人终身孤独无依。
相片儿流 没看明白
几个镜头比较精致,别无它物
宗教是治愈精神而不是身体。and画面质感很好。(ps:在实验的间隙看完就不会觉得闷了。)
鏡頭極其克制,用所有看似儀式化的畫面最終瓦解世俗賦予“信仰”的崇高屬性。
很不错,表面上是宣扬宗教精神,底下是暗潮汹涌,最后更是不动声色的致命一击,摄影冷峻简洁,很德语系国家的风格。
人心莫测,你究竟相信不相信神迹?所谓的神性和人性终究都还是在探讨人性,我不喜欢这类内敛平静的片子,但熬到最后它确实很棒。★★★☆
三粒半。还不错,有那么一两刻让我想起了老布。总的来说还不够凌厉,有些讽刺和幽默来得浮浅生硬。希望看到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