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上班族》是叫人充满联想的电影,这联想能跨越好多的时间和空间。美国电影大制片厂时代,拍戏全在摄影棚里,如今来看,有几分封闭环境的不真实感,不过与老电影那略显舞台化文艺腔的表演十分匹配。纯搭景放在今天多半行不通,因为表演方式趋于自然化,戏剧味道不再那么浓,再放进灯光考究见不到天空的“舞台”上,难免失于可信。也许只有一种类型片是例外,那就是歌舞片。
歌舞片在华语电影圈是个异数。虽然武侠片宗师张彻也好,江湖片巨匠吴宇森也好,都坦言从西方歌舞片汲取过动作设计的灵感,把纯暴力的武打和枪战附上了姿态优雅的美学属性。然而,如果不算五六十年代香港风靡一时的黄梅戏电影,真正意义上的华语歌舞片,屈指可数。拍歌舞片的导演,不是特别钟情,就是异常无畏。
所以不得不赞老杜。这位以黑帮、枪战的独特风格为人熟知的著名香港导演,同时也是华语影坛最著名的多面手之一,喜剧、武侠、文艺、爱情、魔幻、科幻等均有涉足。在拍电影方面,他展现出不知餮足的创作动力。以他今时今日的影坛地位,完全可以在这个浮躁的市场里,像大多数导演一样按部就班拍些拿手的、已经被市场认可的东西。但他仍满怀勇气,不断尝试新的类型。这位电影界的拿破仑,即便遇上过几次滑铁卢,也是不改初心。更可喜的是,他并没有像许多大陆和香港的上一辈导演,创造力与日凋零,拍出脱轨时代审美的笑柄来。通过他的几部近作中,我们仍看得出饱和的才华。
如今,他用一座重金搭建的写字楼,一组25年重聚的台前幕后卡司,一种华丽音乐剧的样式,来演绎一个似乎已被榨干潜力的职场故事,并且找到了一种与之相对应的表现样式,歌舞片。一边是载歌载舞,拿腔拿调,一边是楼宇街景,亦幻亦真,讲的是跨国公司的高层权力斗争,这么多难接地气的元素缝合在一起,却能落回情感的立足点,颇为不易。
严格来看,很难说是歌舞片,唱词在对白中比例不高,即使职业唱将陈奕迅也仅仅贡献了两首完整的曲目。除了一些拿腔作势的肢体动作,谁都没有太多的翩翩起舞,更接近MV拍摄。追求形式的同时,不至于拉开与主流观众的距离——《悲惨世界》的故事多家喻户晓,狼叔猫女的人气多旺,前两年那部电影版不照样看闷了一大批文青。杜sir走的,是有华语特色的歌舞片道路。
影片的开头令人非常不舒服,确切的说,是像银幕反派的恶行一样,唤起一种嫌恶感。地铁到站,人人排队入司,活力的泯然与做作的亢奋构成荒诞的并置,会计精英出场那段更是极尽嘲讽,仿佛写字楼精英都在高度职业化的制度约束下成为丧失个性的工作机器。反乌托邦电影,就常常用这种高度整齐划一的群体行为,来激发观众的反感。这个华丽丽的人性地狱,跟《黑社会》开头的结拜仪式,人人循规蹈矩,仪态端庄,“不分老中青上下一心”的高度职业做派,就像帮派分子誓死效忠一样,充满了仪式感。然而没多久,《黑社会》迅速开撕,《上班族》们作为生物人的私心和私情也冲破了职业人的高贵伪装,上演一出出涕泪交加的悲喜剧来。哈哈,这种先建制后解构的戏码,真是老杜的拿手好戏。
网上评论,多将此片形容为“职场黑社会”。两片有一样十分接近,就是不搞梗不惊人死不休的剧情波折。这与老杜拍《单身男女》一定要奇遇巧合连环爆炸的路子,正好背道。那些职场计谋,并没有悬疑电影出人意料的震惊时刻,有个朋友说略失望,没有想象中职场男女螳螂黄雀火花四溅的高智商撕逼。就好比看了《黑社会》,也有很多自诩熟悉帮派生活的圈内人表示不屑,说香港黑帮哪是那个样子的。但这恰恰是杜氏电影的专项和魅力,若仅仅复制现实,朝九晚五多的是,绯闻八卦勾心斗角,上班天天可见,何必花钱去影院看个仿制版本。
更何况,这个张艾嘉编剧的故事之所以耐看,不在于多么峰回路转,绝杀俗套,它赋予我们一个近乎全知的视角,通览一切。那些打着小九九,在理智、情感、好奇与欲望之间挣扎的男女,是如何不可避免地走向一锤定音的结尾。从角色唱唱跳跳开始就在告诉我们,它是寓言也好,格言也好,反正不是写实的。片中充满显而易见的象征意涵,比如那部直达71楼的电梯,不断成为陈奕迅梦中的杀人机器。杜氏电影里,头脑冷静不感情用事者,笑到最后的机会总是更大,就像《黑社会》的阿乐,《以和为贵》的吉米仔,再早一点,还有《暗花》的洪先生。影片结尾,胜者似乎倾尽了全部的智慧,才表现出并不算惊艳的城府,但我们愿意陶醉在那尘埃落定后昌亡骤分的情绪中。现实里,我们的视角是狭窄的,想象是受限的,个人情感会干预判断,几乎没有可能领略这样大合唱式的华彩棋局。
企业高管被金融赌局逼得走投无路,那些股市大动荡的段落,有来自《夺命金》的亲切延续感。印象深刻的还有那句“我要报警”,瞬间想起当年的那些“我们去自首吧”,“火是警方卧底”等等。经过《放逐》,《铁三角》,《夺命金》那些尴尬的蛇足后,老杜通过《毒战》证明自己捏实了审核门道,而《华丽上班族》告诉我们他进一步学会了与体制共舞。北上的香港导演都有类似的诉求,考虑到题材的敏感性,几乎没人能比老杜做的更好,不信,比比前不久林岭东那部《谜城》。作为银河映像的影迷,我们都对《大只佬2》、《黑社会3》翘首已久,也许,是时候了。(文/方聿南)
以下是观影建议:
适宜观影人群:有上班经验的胖友 / 银河铁粉 / 陈医生歌迷
不适宜观影人群:处于辞职边缘的上班狗 / 提股市色变的天台狗 / 不买杜sir的账 / 对不喜欢的影片类型容忍度极低
观影注意事项:自动屏蔽李想和何琪这一对 / 默默接受会随时随地唱起歌来的设定 / 务必留意细节 / 不要在意三观不要在意三观不要在意三观
----------------------何必呢何必呢的分界线----------------------
1.
剧本没什么问题,现代人面临的职场和感情,在股灾大背景,如果是韦家辉或者游乃海来作编剧;
台词没有什么问题,三角恋乃至四角,小三的小四也丢弃三观来看,如果是张艾嘉导演的文艺电影;
歌舞片设定没什么问题,如果是林奕华的舞台剧;
演员也没什么问题,如果换掉汤唯、郎月婷和王紫逸(请记住这两个名字),会更好一些;
故事没什么问题,洞察出乎意料的棒,如果是张艾嘉导演的文艺片,或者换做杜Sir全套御用班底,想必是两部完全不一样都还挺棒的电影;
可它偏偏是杜琪峰导演、张艾嘉编剧、林奕华指导的一出,怎么说呢,歌舞片?闹剧?
就像一个洞察和策略很棒的广告计划,在创意执行上功力散尽。
对,我说它不是一部烂片,当然也不敢腆着脸说这是一部好电影,即使是很爱银河。
2.
写职场的金句很多,加班狗看了大概能痛哭流涕。
比如“勤劳的猪想活得好讲什么人道”,心很痛,加班狗连当狗的资格都被剥夺了。
之后大概能出一篇《职场小白翻身逆袭 华丽上班族里20个金句》或者《职场厚黑学:华丽上班族教你的20件事》。
3.
3D眼镜用在哪里?
(是的,你没有看错,这是一部3D电影,妈呀,烂片的几率又提高了10个点)
用在片头特效和舞台设置上。
制片人的钱大概都花在了这座华丽的办公楼上,听说搭景花了4000万,也难怪敢叫“华丽上班族”而不是“上班族”。
一部电影想挑战舞台剧设定,只能靠3D效果来打造舞台的纵深感。
一个问题,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做一部叫《华丽上班族》的舞台剧?
一个回答,恭喜你,答对了,就是有一部叫做《华丽上班族》的舞台剧,林奕华导演张艾嘉编剧主演,嗯,里面替代陈奕迅的是我喜欢的王耀庆。
4.
歌舞片真的不是谁想拍就能拍的,回过头看陈可辛的《如果爱》真是良心。
但是听陈医生大声唱歌还是感动得一塌糊涂。
莫名其妙开始唱歌我默默接受了这种设定,如果换一个能和陈奕迅棋逢对手的女歌手就好了。
我不是说汤唯唱歌有什么问题,但是何苦来,非要和陈奕迅同台竞技!
5.
《我们是团结的尖兵》,和,我不想打出来了,写歌词的夕爷晚节不保。
我特意留到影片最后,看是谁写了这么多让我尴尬症发作的歌词,结果遭受了致命连环暴击。
6.
如果你认真看,还是能看到非常多有意思的小细节(这里等我二刷完了再说),包括大型机械架构的办公楼和时刻出现的大钟(时间)元素。
银河一贯的宿命暗黑,并没有因为都市爱情片(如果真有爱情的话)而弃之不用。
只剧透一句,我一开始真的以为像张艾嘉说的,李想是年轻的大伟,未料到他其实是年轻的何仲平。
7.
还有有两个人值得留意,一个是躺在医院的何夫人,是龚慈恩,是《雪山飞狐》的傻姑娘程灵素,《雪花神剑》的妖女聂小凤。
一个是粤语版本小姑娘何琪的配音,是岑宁儿,李宗盛的学生,声音太好听了,曾在陈医生演唱会唱过《The end of the world》,也是后会无期主题曲的英文版本,有情伤的人千万别点开。
http://v.qq.com/boke/page/q/0/u/q01386v8ebu.html----------------------拼爱才会去买票的分界线----------------------
有几个导演能在你明知道是烂片的情况下还会花钱买电影票?
反正在我这里,也就杜琪峰一位,韦家辉算是半位。
看到演员阵容和“3D”两字真是手抖得不行、颤巍巍地点下了购买按钮。
有一种电影叫众筹,有一种税叫银河映像税,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千万别乱花钱,我可不想听你骂他们。
不过好在,在9成9烂片的几率下,杜Sir还是没让我失望,这诚然不是一部五分好电影,但也不是一部烂片。
希望大家都去支持票房,让我们一起搬着小板凳嗑着瓜子期待杜Sir的下一部电影。
杜琪峰敢去用舞台风格来拍职场故事,已经很有趣了。形式感强烈的布景,也进一步强化了主题。钟表、透明的房子,是一个规则的、压抑的、只有向上的职场世界。力度更多在前半段,有趣又讽刺,后面其实有点套路有点弱了。同样是一部挑观众的电影,接受这种风格的,应该会喜欢吧。反之,就很难了。
我不buy張叔平這次的美術和服裝,杜的鏡頭更是依舊大幅度動來動去,令原本場景內的線條更加混亂無序,景深也是一眼見底不易藏拙,視覺上失卻了他一貫拿手的「簡潔」,看得頭痛;唱歌段落每次都尷尬得起雞皮疙瘩
整出戏都有形无神,演员只剩下一副架子,演唱的部分简直让人犯尴尬症。但张艾嘉的剧本向来都有一股诗意的倔强之气,她说感情,说职场,说老去,都带着这股气。我喜欢。
看上去很另类,但其实是老杜重回风格化的电影,杜氏电影的人物和故事特征已成印记,宿命、疯魔、神站位和人物关系。但他拍电影不按章法出牌,题材都是主流商业化的题材,但展现方式却一直在探索类型片的“边界”。一部职场电影,在杜琪峰的手里就会剑走偏锋,其他人不敢确定,粉丝是一定会喜欢
演员都是好演员,剧本和台词实在有些差劲。既然要做歌舞片,又干嘛不夸张地做彻底,不伦不类。讽刺和冲突都不够有张力。粤语版大概会好些。场景设计是唯一比较出彩的地方,牢笼一般的直达地铁、电梯、超现实主义般的时钟。被金融词汇甩一脸,whatever反正我是来看陈奕迅的。
可以更大胆一点,更舞台化一点。
张阿姨的剧本有点弱但是在制作上被拉回来不少,杜sir第一次拍歌舞片,还真像那么回事(办公室群体歌舞场景可以能让人分分钟穿越到悲惨世界的工厂),很难得在大银幕上能看到用中文载歌载舞的纯正歌舞片,这其中罗大佑和陈辉阳两位老师的功劳不输于杜导。
陈奕迅真的是个一等一的好演员,这个念头在看《维多利亚一号》和《金鸡sss》的时候也产生过。真心希望他能碰上个好剧本,即使有天不能唱歌了,演技依然被肯定。
拍过武侠片、鬼片、抗战片、赛车片、古装片、喜剧片……结果因为警匪片红遍地球,一杆枪、两条腿走路。现在,他拍起了离地三万英尺的职场歌舞片……但连我一个不上班的都看出来了,这个剧本是一个(群)不上班人写的。
杜导又一次大胆而成功的尝试。全片棚拍,4000万搭景,密集线条镂空设计突出同时间多事件同步,时刻提醒时间的大钟,强节奏感的音乐营造出分秒必争往上爬的压力。作为职场生存指南,主要角色都有代表性,张艾嘉、Eason表演加分,朗月婷王紫逸也不错。3D效果差,对空间感没啥帮助。7/10
杜琪峰的职场浮世绘
《华丽上班族》是老杜的任性尝试,明知歌舞片可能不好卖,还要试一试,却比《高海拔之恋》《单身男女2》这种乱糟糟的片子要让人肯定。条条框框隔出来的空间布景,鸟笼一样压抑又迂回,有象征性;可惜人物多场面杂,前半段眼花缭乱,后半段浅尝辄止,故事单薄粗浅,歌曲和人物没紧贴感,总之没嗨到位。
投资方敢拍这部电影,胆子很大,这部电影,不属于三大电影体系中的商业大电影叙事和文艺小电影模式,而是实验电影,所以很多人压根会看不懂,电影的评分注定不会很高,但如果看懂了,就知道这部杜琪峰罗大佑周润发张艾嘉陈奕迅汤唯这些黄金组合的电影有多屌了,加油~!
#杜琪峰分享会点映场# 舞台剧形式电影。用歌舞表现人物关系和剧情。陈奕迅奉献了最大演技。景搭得不错。只穿内衣的张艾嘉也挺惊悚。毫无用处的3D真是醉了。主线模糊支线无聊。不过确实讲出了很多上班族的心声。
不得不再次感叹 张艾嘉真是华语影坛黄蓉式的人物
「世界無情, 我們彼此交換同情.」
并不适应的3D感
好腹黑~
“我叫李想,李安的李,梦想的想”,“希望我能够记住你”。怎么说呢,做好片子扑街的准备。歌曲,3D,浓浓的舞台剧。哎
3.5 “我们都是无心的。”舞台剧、歌舞片的元素以很强的形式感植入到当代职场的题材里,虚浮夸张的表演、人物书写,再加美术这边晃眼的线条和透明的墙、巨大的齿轮、无处不在的钟。叠加起来,还算是一次过得去的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