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吕美特宝刀不老
影片根据美国司法历史上最漫长的一次黑帮刑事审判改编而成,由时年84岁的西德尼·吕美特执导。
经过多年周密调查,加上几个重要证人反水,联邦政府准备把漏洞百出的美国黑手党五大家族之一的卢切斯家族一网打尽,其20名家族成员因76项罪名指控被押上了法庭,那场面相当壮观。这一头绪错综复杂的案件,最终审理长达21个月,创下了多项庭审纪录,而经过这一漫长诉讼之后的最终结果,却令世人大跌眼镜:所有嫌疑人均被宣布无罪,当庭释放。他们当然个个有罪,但西德尼·吕美特拍这部电影的核心意图,却再也不是《12怒汉》里道义和法律的是非之争了,对这一明显失误的判决,他几乎没做任何嘲讽和批判,他没有像《电视台风云》里揭示媒体阴暗勾当那样去尽力揭开美国司法体系内部的龌龊,他简直就是把失控的陪审团,不择手段的媒体,逻辑缜密的大侦探、大律师们都统统放在一边,这次他努力在塑造的,其实只是一个性格古怪而有趣的男人而已。
在所有被指控的黑帮成员里,新泽西黑帮大佬杰基·迪诺西奥(文·迪塞尔)此前已经被判入狱30年,但他拒绝做政府的污点证人,他不肯出卖黑帮同道和自己的家族,他坚持自己担任辩护律师,这令控辩双方都很郁闷。因为无法无天的杰基虽然在法庭上巧舌如簧,表现地像个十足的喜剧演员,他的笑话逗翻了整个陪审团,但也不断地令检控双方都陷入尴尬境地,为此,他也吃了来自双方的不少苦头。可这个一根筋的家伙从来无悔无畏,他固守着自己的西西里道德,并以自己蛮牛式的人格魅力,最终赢得了多数黑帮成员甚至庭审法官的尊重,更重要的是,他也影响了陪审团的情绪和最终裁决。
杰基是个固执的意大利人,他曾经是个恶棍,但就像《教父》里的老家伙们一样,他身上也不乏魅力,特别是西西里人那种讲义气、重感情的传统道德观,和他天生的演讲才能,这些最终征服了所有人,而焕发这个人乐观的性格和他身上所体现的传统道德之美,我想,正是西德尼·吕美特拍摄这部电影的真正意图。浓郁的怀旧色彩,是的,影片弥漫着一种老年人特有的宽容心态。
文·迪塞尔在片中表现不俗,其疯狂的增肥计划也显得卓有成效,片中他那张略显浮肿的脸实在具有天然地幽默感。事实证明,文·迪塞尔并非呆头呆脑的肌肉型男,他的确有些不寻常的喜剧天赋,而片中杰基和前妻在狱中相见和杰基与表弟的法庭对峙两场重头戏,他也处理地相当有分寸。作为息影七年后的返场作品,老导演西德尼·吕美特这次的重出江湖,并未令人失望,影片在整体节奏的把握和场面、演员的控制方面,依然显得游刃有余并具有新意。2007年,老人家又将有两部新作问世,其中包括根据詹姆斯·琼斯同名小说改编的战争片《Whistle》,但愿他,还能再现《12怒汉》和《东方快车谋杀案》时代的巨匠风采。
2 ) 理想的真诚,与现实无关
“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
这话不是马基亚维里说的,这是艾克顿爵士说的。这话和电影本身没什么关系,只是在电影里澄清了这一点。
这是一个关于“圣徒”的故事,我不知道这样形容是不是有亵渎这个词的意思,因为就像主人公的前妻说的那样,他是一个“为上帝所抛弃,为撒旦所害怕”的人。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主。这是一个坏人,你所能想象得到的坏事他都干过,而且干的很糟糕,为此他被判刑30年,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向你诠释了“忠诚”这个词的含义。
小人难度君子之腹,自诩聪明的人也难于理解傻瓜的真诚,其实傻瓜的真诚是这个世界上最有杀伤力的东西,逢山开道,遇水搭桥,无坚不破,无所不能,因为他们的真诚总是伴随着勇气和毅力。郭靖可以读上千余遍记诵莫名其妙的经文,杰基也可以用六百多天的时间向所有人证明他的忠诚,忘了交代,杰基是主人公的名字。告诉你一件事,如果你遇到一个真诚的傻瓜,就去成为他的朋友,真诚的朋友,这会让你受益终生。
扮演杰基的是肌肉男迪塞尔,这次不用展示他的肌肉,只用表现他的“愚蠢”,原谅我这么说,因为他扮演的角色确实傻呼呼的。当然我宁愿管这叫大智若愚,大智若愚在《词源》里的解释是这样的:才智很高而不露锋芒,表面上看好象愚笨。我不喜欢这个答案,这答案使得这个词成为了贬义词,因为这是在愚弄别人,习惯性的愚弄别人的人不会是有大智慧的人。在我眼里,真正的大智若愚应该是这样的,也许他们的智力真的不高,但是他们拥有坚定的原则,并真诚的走下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一往无前。因为这样,他们往往一生移平一座大山,因为这样,他们往往一刀斩断一团乱麻。因为这样,纷繁的事物在他们眼前简单明了。因为这样,两难的处境在他们眼前大路一条。这才是真正的大智若愚。郭靖才是真正的大智若愚,杰基也是。
我不想谈论影片中的结论是否正确,因为这实在是一件简单明了而又大刹风景的事情,我也不想知道现实中的杰基是个什么样的人,因为这部影片不是为他树碑立传。我只想谈论电影里杰基的真诚,我赞美这真诚,我嫉妒这真诚,就像阿尔·帕西诺说的那样:“我现在来到了我生命的十字路口。我总是知道哪里是正确的道路。我知道的清清楚楚,但我没有去走,你知道为什么?因为实在太他妈的难了。”
忘了说一句,这是一部好电影。
3 ) 有点像是走钢丝
这个电影是值得一看的。影片的背景就够有趣的,将1987-1988年间长达21个月,涉及美国重要的黑帮家族20多名主要成员的诉讼案搬上了银幕。注意,最关键的是作为控放的政府失败了,黑帮分子无罪释放,而影片的主角是为自己辩护的一名黑帮成员!
这有点像是走钢丝。这个胡搞的黑帮分子出尽了风头,甚至在很多人看来非常有人性和魅力。一不小心就会成为吹捧黑帮的电影而遭受唾骂。而另一方面,政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最终败诉的事实是无法改变的。所以,还是要老老实实地按照历史来拍,又不能变成乏味的纪录片。所幸的是尽管两个小时的影片90%的镜头都是同样的法庭,同样的律师和检控官,同样的被告,这个电影还是很吸引人的。
影片没有描写任何主角Jackie和其他黑帮分子的罪行,完全是在法庭上所公开的证据,因此也就避免了偏颇性:这就是当时的故事,这就是那个传奇的Jackie,这就是政府败诉的故事。所以,影片没有说到底Jackie和其他黑帮是否有罪,也没有说美国司法系统是否有问题。嘿嘿,够狡猾。
影片的表演是够精彩的,Vin Diesel几乎是出尽了风头。英俊、讲义气、忠于家庭,如果没有黑帮的背景,一定会有人喜欢他。
4 ) 反传统英雄
最新一期《看电影•午夜场》罗列了100部反传统影片,或从形式,或从内容,这些影片以跳出窠臼的方式宣扬着自己的个性。直到今天凌晨,我发现其实还有一部影片应该被加入到这份长长的名单之中,那就是西德尼•鲁梅特老先生的新作——《判我有罪》。
后知后觉让我虽然在观影中似曾相识,但也直到影片结束才发现原来鲁梅特正是《12怒汉》的导演。是的,那部影片也完全可以列入反传统的名单,不过也许他们超载了,暂时无法为它腾出空位。我最早在大学的英语泛读课本上读过《12怒汉》的故事,简练有序的辩论足以令人身临其境,血脉贲张。数年后看过电影,大学时候的激动仍在。少年是否有罪观者们并不关心,反倒是8号陪审员的固执己见以寡敌众最终反败为胜,为影迷们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它的反传统方式建立在跳脱传统庭辩的模式,将以往影片中并不占多大分量的陪审团提升至一个主要位置上来。斗室之中的针锋相对,唇枪舌战便足以令观众感受各自咄咄逼人的气势。12个人不同的性格恰到好处彰显出来,与其说为了讲一个辩论的故事,毋宁说是为了这场精彩的群戏而安排这样一场辩论。
不过相比较《12怒汉》,《判我有罪》似乎反骨更加凸显。从形式上来看它远远逊于《12怒汉》,然而其主角杰基——意大利黑帮分子,凭借其三寸不烂之舌和机敏的睿智成功洗脱了他和家族成员的罪名。我想《判我有罪》恰恰是部能够检查影迷道德标准的好影片,显然如我这样道德品质低劣的人会爱死这部为黑帮分子歌功颂德狗娘养的电影,同时势必也有很多人像政府公诉方的律师一样,对陪审团成员咆哮着,“你们喜欢这个人?皮条客、强盗、洗钱者、杀人犯?”对啊,凭什么喜欢他?就因为他不出卖兄弟?就因为他确确实实说的都是真话?喜欢与不喜欢,这是个问题,导演选取题材角度之刁钻,让影迷着实难办。他用一个边缘人的故事充实着本毫无特色的框架,辅以街头草根的幽默,轻轻松松为影史留下了又一个反传统英雄的形象。看到这里你也许会想起《天生杀人狂》,它们的气质或许相像,不过《判我有罪》则更显出几分儒雅和老人的稳重。
杰基的自我辩护让我想到一个词——“任侠”,这个词来自于日本黑帮影片,有感而发是因为他最初的处境。因为不愿意出卖朋友和家族而拒绝充当污点证人,同时又不为家族成员所理解遭到孤立,与其说和朋友们同仇敌忾,倒不如说为了“义气”而孤军奋战。这类角色在深作欣二和三池崇史的影片里多有出现,典型的就是石川陆夫(《新•仁义的墓场》)。不过美国片就是美国片,何况还是遵循史实改编,杰基最终赢得朋友和家族的理解,并肩作战,得到一个Happy end,不像日本的同行,往往因背叛郁郁而终。
五年前,山本逃亡美国(《大佬》),和小弟奋力打拼。加藤为了组织的昌盛舍生取义,却挡不住意大利黑手党洞穿山本的颗颗子弹。五年后意大利黑手党成员杰基在法庭上巧舌如簧,翻云覆雨,妙语连珠,时而诙谐幽默,时而情真意切,当他宣读(确切地说是表达)自己的总结陈词时,他再次强调对朋友的爱和永不背叛,那一刻我竟蓦地想起自决的加藤,两个一曾对立的黑帮成员,对于“义”的理解大无二致,宁可牺牲自己也不背叛兄弟。当初跟楚楚他们谈论《大佬》时曾说,这部并不成功的影片,它最闪光之处在于重拾了人们业已丢失的“义”。凭空捏造也好,最起码它让远古战国时代为了大义不吝死的豪迈气魄重现人间。《大佬》中让我感动的东西,我同样也在《判我有罪》中找到,当杰基对着陪审团不断喊着“Find me guilty(判我有罪),但别找我朋友们的麻烦!”时,他的举动足以偿还平日的恶行。
反传统英雄,又多了一个,幸好不是在中国,否则影片不定被枪毙多少次了。
5 ) Find Me Guilty
美国黑手党根基深厚,危害严重。为了清除社会弊端,警方经过多年的侦察和筹备,对五大家族之一的卢切斯家族展开攻势。包括新泽西头目杰基•迪诺西奥(Vin Diesel 文•迪塞尔 饰)在内的20名家族成员被捕,并被指控76项罪名。在审判之前,公诉方与杰基秘密谈判,要他选择或者遭受长达30年的牢狱之灾,或者充当污点证人,指控其他家族成员。
杰基宁愿坐牢也不愿出卖伙伴,他拒绝聘任律师,一个人为自己以及整个家族成员展开了辩护……
影片根据美国司法历史上最长的一次黑帮刑事审判改编而成,主人公为上世纪80年代的传奇帮派头目杰基•迪诺西奥(Jackie DiNorscio),故事情节与台词片段均采自18年前入档的庭审记录。由于案情复杂,且牵涉人物众多,审判持续21个月之久,并创下多项纪录:创下了多项庭审纪录:20名被告配备了20名辩护律师、8个陪审团轮番上阵以及史无前例的超长结案陈词(其中一位辩护律师的结案陈词居然宣读了5天)。
6 ) 有本事就《判我有罪》
06年的片子,我才看。因为讨巧啊讨巧啊实在太讨巧了。真人真事改编是一回事,严肃的法庭题材是一回事,而它充满了讨巧的反英雄主义朦胧泡泡却是另外一回事。Jackie是英雄么?他实在太帅了太cute了太油菜了太狡猾了太可爱了。他实在是英雄,背景不给点花都太说不过去了。但是就好像那个倒霉的处心积虑的检察官说的,“你们居然觉得这种人可爱?!你们居然喜欢一个毒枭、皮条客、强盗、杀人犯、骗子、黑手党?!”20个嫌疑犯,70项罪名,发誓要将意大利黑社会团伙剿灭,但是那个决心为民除害的检察官看起来却像坏人,而半辈子都在坐牢的大坏蛋Jackie却成了忠贞友谊捍卫者的正义之士。多讨巧!无论怎么看这伙人绝绝对对都是恶棍与坏蛋,杀人贩毒走私抢劫无恶不作唯利是图,那些个证据证词绝对可以让他们把牢底坐穿。但是为什么没有呢?因为美国是法制社会,法庭的判决取决于陪审团,而看过《金牌律师》的都该知道陪审团判决下的案件往往其实黑白颠倒。这是个心理战和手腕对决。我们精明老练的侏儒辩护律师Ben和大智若愚装傻充愣的Jackie的战术就是:我们有可能坏了点,偶尔为了赚钱危害了点民众的某些利益,但是我们黑社会身份之外的生活和你们普通人无异,我们有友情,有爱情,有家庭,我们也会在太阳底下剔牙,也会带着狗散步。所以黑社会是啥呀?黑社会是电影里演的那样玩酷,凶残,等级森严,高高在上,充满了神秘感。我们可不是哩,我们钱赚够的时候会去当良民,而且我们有多种身份掩护:我们可以是别人的丈夫、父亲、兄弟、朋友,我们不仅仅是黑社会。所以你不能判我有罪!事实上,陪审团一群傻子就真给这温情牌唬住了,在Jackie特仗义的一句“如果你们非要让一个人坐牢,请判我有罪,放过我的朋友们,我爱他们!”所有的理性都被江湖气土崩瓦解。讨巧啊实在是讨巧,我不知道自己到底算理性的人还是感性的人,我只知道我这个人思考的回路与众不大相同而且还喜欢唱反调,反正要是我我就一脚把Jackie踹出去,丫的跟我这装江湖来了?!但是Jackie实在是太可爱了,狡猾的装傻充愣,满口脏话但其实挺有点头脑,真的是“天堂肯定进不去但是地狱也不敢收”的主儿。其他没什么,看点除了演技就是强烈的口才炫技就是深刻的心理攻防战。这一点上有几个场景非常精彩伶俐万点。
很有说服力的罪犯。
挺不错的电影. 反映挺多东西. [丁丁介绍我看的.]
这两天净看反传统价值观的片儿了,还是吕美特牛逼
吕美特太狠了,他对案件本身几乎只字不提,仅把焦点集中在庭审的几个片段,但却成功地偷换了道德视角,完美地颠覆了观者的正邪判断意识,把无所不用其极的检方和从头至尾忠诚于自我的主角进行无声而深刻的比对,高下立判。
向没文化的流氓致敬
草根版的十二怒汉
西德尼·吕美特真是法庭戏的大师,片子有趣又精彩。片子有很强的戏谑味道,那些笑话、轻佻的配乐、还有小恶魔去演律师,都是跳出框架的设置。不再光头的范迪塞尔演起一个忠厚搞笑的角色。判我有罪,这真是奇招。随着时间的推进,真相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喜欢谁。
现实中的笑料更荒诞
伟大的表演
怨念了五十年的制度
范·迪塞尔老是演这种带有很强家庭感的人物
美国人能把法庭戏拍得这么戏剧化,因为这是他们的日常生活呀。前两天看见有网友吐槽中国的法庭基本上就是公诉人的独角戏,律师负责赔礼道歉,法官负责宣布结果,大致情况不错。我在2002年实习时也是这样,印象很深刻,介于轮奸和聚众淫乱之间的一个案子,犯案的几个青年都被抓了,一个个被打得像鬼,有个腿上还绑着绷带,拄着拐杖上的法庭。2个公诉人对3个律师,噼里啪啦吧啦吧啦,律师一辩护公诉人就叫他们闭嘴,当时也没觉得不好,因为有种“正义感”让我觉得就应该这样狠狠的搞!腿上绑着绷带的被告几次发话,结果庭警直接走到他后面掐住他的脖子说“说话注意点啊!”我还笑出来了。。。后来想一想又觉得有问题,写毕业论文时我把这个案子放到模拟法庭进行讨论,我当辩护律师对同学扮演的公诉人,结果我一辩护老师居然也让我闭嘴。。。
够义气!
陪审协商定罪,十二怒汉里是预期简单却一拖再拖直至彻底翻改;本片则是所有人都估计最快一个星期不曾想十四个小时就出了结果!为什么?因为陪审团恰恰没按照检控方极力呼吁的,“我要求你们不要让人物性格扮演角色,应该把所有思维焦点都放在特定的证据本身!”…通过长达两年的漫长旁听,陪审团甚至法官本人显然都已看出并厌恶各色证人的证词漏洞人格不济,特别是最后出庭那位开枪表弟,卑鄙小人到无以复加,让爱他的男主都耻于再与之对话。应该说,证人证词从十二怒汉开始就饱受抨击,程度强烈到有时我们甚至会觉得是在特别针对夸大其词。但无论如何至少有一点很明确,那就是相较容易为单一人格缺陷所影响而造成误判的庭上控辩环节,吕美特还是更信任“由一群人通过争论思辨得出结论”的幕后陪审团。或许是因为他从后者身上看到了两个字……三星半
就事论事而已,看过西德尼吕美特的第二部电影,第一部就是大名鼎鼎的十二怒汗,。两者共同的主题都是法庭戏份占据全盘,同样说明美国司法的无能与无力
xxx的表演如此出色
真不错。。
文迪赛尔都老成这样了?
没有太多预想中的激烈、机智又不乏幽默的法庭辩论场面,比较不过瘾~~
Vin又演了一部大家都说爱他的电影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