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film centers on happiness and sadness that a child brings to the couple. Music carries the story on. No matter when people feel excited or gloomy, they sing. Music is salvation and plays a more effective role than religion in some sense.
Actor John Heldenbergh and actress Veerle Baetens vividly depicts ups and downs of lives of roles of the film.
I realize that we should not take for granted when we have gifts from God. Be grateful and show the gratitude.
Music, editting, narrating are all good.
We could not understand the sorrow of losing a family member especially a young child. Therefore, I learned from the film that it was better to keep silent and stay away from those who have already been hurt.
(芷宁写于2013年9月3日)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说:“生命中最悲惨的,莫过于孩子的逝去。一切面目全非,再无法重归旧貌。”
一个家庭一旦失去了孩子,所有昔日的欢笑便会沦为残酷的回忆,人生的有些伤痛是可以相互慰藉的,但有些是不可碰触的,那是致命伤,特别当夫妇一看到彼此就会想起那个永远的伤痛时,继续生活在一起便会演变为对彼此的折磨……
比利时影片《破碎之家(The Broken Circle Breakdown)》以非线性的叙事手法,细腻地讲述了一对原本生活在两个世界的男女从爱恋结婚,到孩子出生,至孩子7岁时离世,再到夫妻二人最终不能善始善终的故事。可以说,整个故事有点残酷,却也真实深刻。片中插叙倒叙等方法被用得相当频繁,而女主角因故被送往医院的过程、起因及结局,更是被剪碎后拼接在每个情绪的拐点。偶尔,带着点晃动感和晕眩感的镜头,给人一种人生如梦的恍惚感。影片的剪辑技术够酷炫,却凸显着生活中不可捉摸的最不可抗拒的一面,配合着片中不时出现的蓝莓音乐,在明快的曲调中,在迷人的和声中,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悲戚,对生命无从把握的伤楚。
墨西哥谚语说:“家不是建立在土地之上,而是建立在女性之上。”擅长描绘美化生活的纹身师爱丽丝在丧女之后,无法承受这一巨变所带来的痛苦,她开始自我怀疑,又开始抱怨丈夫,她纠结女儿癌症的起因,哪怕是最细微最不起眼的部分也能让她或愤怒或负疚,她想找回那原本欢快的有女儿相伴的六年,于是,哪怕最不切实际的说法和做法,也能给她带来一丝安慰,在思女心切的时候,她开始笃信各种不靠谱的迷信,只是为了让自己好过一些。
在丧女之后,丈夫迪迪埃试图以理性唤起消沉的爱丽丝,可一如那句名言所言的,“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以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迪迪埃贸然以理性唤醒爱丽丝的做法,则让他们的婚姻陷入了危机。在迪迪埃看来,干细胞的研究因为一些宗教的不可理喻的元素而受阻,才是导致可爱的女儿梅布尔死亡的主凶。
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在片中有两次入镜,都是以电视新闻的方式,也都不怎么光彩,一次是“911”后的电视讲话,一次是宣布不能通过干细胞研究的讲话。第一次新闻画面入镜时,小梅布尔还在孕育期,第二次,梅布尔已在白色小棺木中沉睡了。小布什关于干细胞研究的讲话似乎刺激了迪迪埃,作为乐队班卓琴演奏者的他,终于在演出时爆发了,大肆宣泄了一番对宗教不敬的言辞,而之后和已改名为“阿拉巴马”的爱丽丝的争吵,则彻底让爱丽丝陷入了绝望。
结婚时,西方人都以自己的名字起誓,承诺无论顺境逆境、富贵贫富、健康疾病都不离不弃。而改了名的爱丽丝是否就背弃了承诺?最后迪迪埃在爱丽丝满是纹身的身体上看到“阿拉巴马·门罗”的纹身字样时,他终于明白了爱丽丝的用情至深——他们第一次见面时,迪迪埃就告诉爱丽丝,他最喜欢的音乐人是美国的比利·门罗,而爱丽丝则称迪迪埃是当地的门罗。爱丽丝依旧爱着迪迪埃,但是,被不幸碾碎过的他们,已经再也无法回到从前,就像所有破碎了的东西一样,无法还原到最初的形态。
饰演爱丽丝的薇儿拉·贝坦丝,演技不俗,将角色的痛苦和绝望表现地酣畅淋漓,有一场和男主角争吵后,讨论人生命题的戏,薇儿拉·贝坦丝用极其生动的表情演出了角色对丈夫的感情以及她对生活本质的看法,她说:“这些想象对我来说很好,但它不能持久,生活不是那样,也并不慷慨,你不能爱任何人,也不能被任何人爱,生活嫉妒你这些,它夺走你的一切,嘲笑你,背叛你……”那声泪俱下的如泣如诉,仿佛一个受伤极深的人在泣血,令人为之动容。
影片采用了大量悦耳动听的蓝莓音乐,那明快的曲风乍听上去与影片阴霾抑郁的气质不符,但稍稍留意后会发现,这是一种很有质感又颇具深意的融合,蓝莓音乐质朴动人的曲调在片中熠熠生辉的同时,仿佛在不疾不徐地告诉人们,人生就是这样,一边被折磨地以头抢地,一边又自寻有乐的度过。顺便说一句,该影片的原声大碟值得收藏。
(杂志约稿)
http://nicolew.blog.hexun.com/89033780_d.html把按时间顺序叙述的故事破碎化,让我忍不住的将之与《蓝色情人节》进行一系列对比。故事上,都有相识相知、意外怀孕,只是故事的中心不一样。
我喜欢《破碎之家》的故事,但我喜欢《蓝色情人节》的电影。
《破碎》的剪辑,有点过头了。有的时候一段影像,在影片不同地方分段出现,甚至可以有不同的喜怒哀乐的效果。颇为神奇。
小女孩一直勾着我的心,45min时下葬时,一首“Go to sleep little babe”真是忍不住一滴泪掉下来。小女孩一走,影片失掉了一半的光彩。
女主表演,平凡生活与歇斯底里,温情时的嘴角细纹流露出一丝性感,痛苦时空洞的眼神显示出一丝绝望。“Alabama Monroe”,她真的还爱他,但是他们真的无法继续生活了。就像破碎的镜子,就算重新拼起来,也掩盖不了它的裂痕。
最后吧,绝症这种东西,毁的不单单是一个人的physical life,更是与之相关所有人的mental emotion。
死去的鸟儿和天上的星星,消失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真难看
在生命与死亡面前,在爱与痛之间,弹唱一首乡村蓝草音乐。
菲力斯·冯·古宁根 Felix Van Groeningen前作《废男家族》是在疯狂中呈现无望,这次通过温暖的形式呈现的同样是虐心般的现实。即便有着自得其乐的内心、毫无压迫的环境,也逃脱不了生命的脆弱。
翠贝卡获奖作品,真的好悲啊... 各种闪回确实很像《蓝色情人节》,发生在比利时的故事,却由美国乡村歌曲串起,给了片子很特别的感觉
面临着这样重大的噩耗,夫妻两人的世界崩塌了
果然,除了音乐就没什么了。
其实关于人生和信仰神马问题的探讨得很深啊,关于鸟儿永远搞不懂玻璃永远一头撞死这个比喻,还有帖上假鸟来临时解决问题的这个作法,很为这片子提出的现实与信仰的问题添点生动。音乐很棒。
把叙事中的时空碎片化,重组的结局强化出悲恸。这是痛彻骨髓的绝望和哀伤,看得人难受。不忘星星和飞鸟,不忘争吵及相依。音乐很妙,挚爱安息。
失去孩子的苦,就像是《清洁》不掉的纹身、《密阳》下的乌云、《蓝》色的忧郁。生活往往就是在不经意间打的人一蹶不振,身心俱碎,让生命更重以承受生活之沉。2013比利时选送奥斯卡外语片作品。OST非常好听,配合电影就是《与歌同行》剧情既视感、《曾经》音乐既听感,“If I Needed You”听到心碎。
如果你想看绝望,去儿童医院血液科病房。工作关系采访过很多白血病家庭,家长的眼神里总有那么多无辜与悲戚。迪迪尔在舞台上控诉上帝也易于理解,给予人间悲苦本身已足够狠绝。时间线模块化分割,遭遇变故前的明媚和之后的阴郁交织在一起,带来另类体验。音乐消解了观影的艰涩痛感,来体验生活的无常。
连开心的时候也觉得悲伤。
比利时今年的申奥片。好悲伤的一个故事,痛失爱女后渐渐破碎的家庭,最终走向不可挽回。很无力的那种悲,加上亲情的杀伤力,做父母的应该会更触动;过去与现在、快乐与悲伤的双线平行叙事很能调动观影情绪。生活就像个婊子,你不知道她什么时候就会突然翻脸;蓝草乡村风的OST太好听了!
一个悲伤的故事。大体分前后两部分,且各自是过去与现在的双线并置。快乐与悲伤的平行让故事更痛苦。音乐同样起到叙事功能,包括不同部分提供不同情绪的音乐。结尾的出窍或者代表两种世界观吧。音乐很加分。现在真是受不了这种亲情伤感的东西
俩文青最好不要结婚
这种残酷又不一冷到底的片完完全全是我的菜
看开头就觉得好像与歌同行,女主长得也很像,然后就看到女儿和Maybelle Carter同名的情节,想到一块了吧。男主角口口声声说自己不信神,但他实际上是逃避现实的那个。
比国电影,合唱和配乐非常好听,有几首都让人潸然,男女主表演都很不错。别样的《蓝色情人节》,虚幻的西部和乌托邦,真实残酷的生活和爱情,牛仔和刺青、飞鸟和玻璃、找也找不回来的曾经。
相爱容易,相处难,孩子没了,夫妻感情亦走到尽头。看到最后,越来越无力,越来越悲伤。命运这东西,太欺负人了!命里有时终须有,命理无时莫强求啊!比利时的男主竟然怀揣美国梦,女主的加入,完全使这个小合唱团上了一个档次。配乐为整部片子加分。
音乐好。非线性叙事结构增加些许可看性。男主反宗教,女主灵魂出窍,信者有不信者无。
沉闷,有点看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