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上很多说最后一集襄阳人说话像河南话,这不假。
襄阳(以前叫襄樊,2010年更名为襄阳,不过我们现在还是习惯叫襄樊,就好像我们叫自己邓县一样,虽然很早都撤县建市了)挨着河南,确切说挨着南阳的邓州新野,说话口音跟我们邓州人口音90%一样,而且邓州满大街的早餐店叫“襄樊牛杂窝子面”,其实就是襄樊牛肉面跟武汉热干面的结合体,分加汤和不加汤,不加汤的就是热干面。我喜欢窝子面,而且是加汤的那种。
可能也是距离近的缘故,所以在口音上,饮食上很多地方都很相像,当然我没去过襄樊,虽然我们到襄樊市的距离和到南阳市的距离一样,如果你坐火车,普铁沿着焦柳线南下出河南进湖北会依次经过三个站,南阳,邓州和襄阳;高铁的话,去年开通的郑万,也是这三个城市,我家就在中间。
如果你去了襄阳吃牛肉面,也不妨顺道来我家乡,尝尝我们那的襄樊牛杂窝子面,也许,会有另一种惊喜。
当然还有炒凉皮,炒米线,煨羊肉,羊肉板面,油烙馍,小油馍,羊肉糊汤面,芝麻叶面条,你来了,一定不会失望。
真的!
《早餐中国》第2、3季,《向着宵夜的方向出发》和《宵夜江湖》作为美食纪录片,出现了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除却介绍各地风格各异的早餐宵夜和美食外,它们的故事性开始增强,给予了主人公们更多讲述人生故事和表达个人情感的空间。对人的关怀、对生活的靠近体察和亲切自然的生活气息,让整部纪录片饱满了起来。
清晨的羊肉汤、深夜的鸡丝面、甜蜜的糖油饼、鲜香的烤羊肉串……一顿三餐,道是平常。吃饭是休息和享受,但做饭却是很辛苦的活儿。早餐铺半夜两三点就要起身准备,清晨五点多就要开门营业。夜宵档傍晚开档,总要忙碌到后半夜。在这些纪录片中,几乎所有的夜宵档和早餐铺的老板,都经历过人生的挫折和低谷,要么中年下岗,要么做生意失败,但他们最终靠着自己会做饭的双手,挣得了一份踏实安稳的营生,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生活,也创造了唇齿留香的美味。
在做饭吃饭之余,纪录片捕捉到了很多有趣生动的生活细节:夫妻之间的斗嘴、父子间的打趣吵闹,老板与客人之间的熟络默契。早晨就喝起的早酒,忙碌半天之后的一杯茶。而迎来送往、阅尽人生百态的老板们,也把自己对美食的钻研和理解、对食材的用功放进了每一份食物中,赢得了街坊们的口碑,打出了自己的招牌。真诚的劳动和付出换来了丰厚稳定的收入,给予了他们家庭的安稳和富足。
辛苦
做大排档的辛苦,常人难以想象。在《向着宵夜的方向》第六集,在卖椒盐皮皮虾的大胡子老板郑叔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郑叔晚上12点多关档口,连忙扒上几口饭,就要连夜开车去海鲜市场抢货,因为海鲜最重要的要新鲜。凌晨1点多到市场,清晨5点多才买好各种菜和海鲜,然后开车回家就要抓紧时间处理食材,只有下午能休息几个小时,一天到晚几乎是连轴转。看到这段,真感慨有些人为了生活,真的是拼尽了所有的汗水和泪水,拼尽了所有的白天和黑夜。
暑天,有人在火炉边一站就是大半天,手臂上今天被烫,明天也被烫;霜天寒月,有人起早贪黑,58岁的阿姨凌晨就要起身做饭,要拼命攒钱给儿女买房买车,她常常边看着炉子就会累到睡着。生活有着辛酸和艰苦的一面。
在《宵夜江湖》里,有一位卖烧烤的朝鲜婆婆李莲花,她年逾五十时,遭遇了下岗潮,为了生计开始在路边摆摊卖烧烤。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大雪夜,也推着自己的小车在路边艰难的叫卖,有人经过,看她太可怜,折返回来买了她几十串肉串,风雪交加谁还站在路边吃肉串?这人说“我是看你老太太可怜,才买的”。
靠了自己的勤力和积累,婆婆最终花了几十万买下来了一栋二手房,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家和烧烤店。“我这套二手房买的是22万,门打开我坐下,我老想,这22万我是怎么挣的?”说到这里,她甜蜜的笑了起来。
“困难是将来的福,”婆婆说,“钱很重要,不是白来的。把人处好,把事做好,钱自然就来了。”
半生风雨起落和感怀,从难到易的人生,苦与甜之间的转化,在这些小小的饮食故事里,有着很多生活的强者,他们战胜了命运,也由此荣获了丰富的生活哲学和人生滋味。
“人生真的是要笑看风云,快乐不是因为得到的多,而是计较得少。”“你做一样东西,你就要用心”……在这些美食纪录片中,老板们的经典语录还很多。吃饭的同时还能增长认知,这饭吃得真值。
《向着宵夜的方向出发》就是通过记录一道道深夜美食,巧妙的将故事的重点引向生动丰富的饮食男女,活着不易,百感交集,忙碌过一个个清晨和深夜,早已看透人生风凉,早晚的烟火已起,唯一可靠的,是自己的双手和劳动。
有些开了几十年的食铺,客人从儿时吃到成年,从单身吃到结婚生子。在光阴如箭的人生中,总有那几口难忘的滋味停驻,是奔波的生活里那永恒留恋的乡愁。食客和饮食店老板,相熟共生,共同存在于这念旧且长情的饭堂,做着和吃着美味的饭菜,生出了亲切默契的感情和信任。这是存在于纪录片中的温情片段,是对美食深沉的品味和怀念。
澳门早餐档的猪扒包和煮咖啡,四川成都的红油抄手,湖南郴州的麻辣鱼粉,海南早上的烤乳猪配奶茶、福建的早酒,杭州的汤面云南昆明的小锅米线,沈阳深夜的辣酒猛菜……《早餐中国》展示出了一幅幅中国县镇和乡村特色的风土人情的浮世绘。多种多样的食物、多姿多彩的人物,平民好吃的早餐晚档,朴实平静、充满生活情趣的世俗生活,当我们以一个局外人的视角来重新打量这些也属于我们的生活时,才发觉它的充实、活泼和有趣,做饭吃饭、享受每一天,好好活着真是幸福。
有人说人生是生意,也有人说人生是赌局。但更多时候,人生其实就是做饭吃饭,只要能把饭做好吃好,日子就坏不到哪儿去。用心做饭,这门看似微小的生意也能回馈给人安稳的生活和几代人谋生的出路。用心到极致,万物皆可生意,皆能转化为利益和反哺的力量。人生至味是清欢,最抚人心的就是这家常平淡的滋味;风尘仆仆,最后歇脚处正是吃饭做饭(原创影评,署名党阿飞,转载必究)
看到了这么多鲜活的努力生活着的人们,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骄傲,失落,错过,不甘,都在短短的时间内,在画面内外被我看到感受到,所以这些微小的真实,纯粹,坦诚让我感动,没有所谓的小人物,他们都是可敬可爱的认真努力生活着的人,所以反观我自己,哪有那么多的为赋新词强说愁,投入的去生活就是全部意义
这是一部被严重低估了的纪录片,就食物而言,已经尽可能的展示了食物本身的魅力,一餐早餐没有正餐繁复与正式,随意简单是早餐的主题,当然,节目本身也足够随意简单。抛去食物而言,看到的是数以亿计的勤劳中国人,他们安贫乐道,只求“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这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维系着中国社会几千年的稳定与繁荣。很有烟火气的纪录片。其实这就是普通人的生活,普通的平房,老旧的街道,晒着的花花绿绿的衣服,缺口的瓷碗。为生活奔波的人,为了日子,为了养活家人,为了生活而生活。其实到头来都是为了一张嘴,为了吃上一口饭!看着这个,似乎就看到了自己家社区里开了十几年的老店,没有小清新的装修和高档精致的饭菜。但却是自己最喜欢去的地方。
1.山西荫城 猪汤
2.浙江舟山 海鲜面
3.河北河间 驴肉火烧
4.黑龙江哈尔滨 豆腐脑
5.河南灵宝 石子馍夹凉粉
绿豆发酵,略酸
6.安徽亳州 牛肉馍 甜咸嘛呼
7.陕西渭南 豆腐泡馍
BGM是五月天的知足!!!
8.甘肃张掖 牛肉小饭
牛肉汤+小面丁
9.澳门 猪扒包 炭烧咖啡
10.江苏南京 皮肚面 猪皮风干后过油炸两次
11.湖南洪江 鸭子粉
12.河南安阳楚旺 筲灌肠
和安阳内黄县的朋友求证过,的确是当地名小吃。
13.浙江嵊州 汤包
轻薄版馄饨皮+只有一点点点点点肉馅,配着粽子吃。碳水配碳水👍🏻
14.河南洛阳 驴肉汤
15.福建永安 粿条活肉
猪腮帮子肉
16.山东曲阜 羊肉泡粥
香米垫底,豆浆煮开,加刚磨的小米糊反复煮开。(类似南京大牌档的美龄粥?)
17.浙江温岭 嵌糕
常年打糕的老板,脖子和背已经直不起来;老板娘因腰椎间盘突出,关店四个月,因老板的悉心照顾,坦言“值了”。梦一场响起,眼泪都要流下来。
18.山西大同 刀削面
“把她当我女儿,人都给她了”把狗骗进来杀是吗?
字越少事越大。
19.台湾云林 煎盘粿
配乐是陈奕迅的富士山下。眼泪汪汪。
20.海南儋州 米烂
新米磨浆,煮熟成团,揉搓成浆,布袋中挤成丝。
弹幕补充 南宁叫 生榨米粉
21.澳门 蛋挞
不只是蛋挞,还有海鲜挞,椰蓉饼,皮蛋酥,老婆饼,看得好想吃甜食!
蛋挞:蛋液+炼乳,神仙组合啊!
海鲜挞:蛋挞皮垫底,加海鲜,蛋挞皮封口。
22.山东淄博 猪头肉煎饼
父爱如山。
23.黑龙江哈尔滨 骨架酸菜砂锅
东北大哥大姐干活风风火火又利索,赞👍🏻
24.广东广州 伊府面
高筋面粉+鸡蛋,机器压出制成面条。煮熟后过油炸,定型后高汤煮开,加臊子即可。
片尾皮鞋店门口跳舞的阿姨好迷人。
《只要有你》 少年包青天片尾曲
25.台湾台南 无刺虱目鱼盖饭
26.江苏扬州 长鱼面
鳝鱼,骨是三角形的,所以划三刀。
27.安徽淮南 牛肉汤
28.河南固始 鹅块
29.湖北武汉 豆皮
喜欢三鲜豆皮!
早稻米和绿豆 4: 6,打成米浆。现定现做,刷到锅底摊开,敲上鸡蛋再摊开,盖锅盖焖。皮子快熟了,加上米 码子 葱花等等,均匀切开。
豆皮和土鸡蛋酒一套~
30.湖北襄阳 牛肉面
厚片牛肉和红油真是太诱人了!
这一季的片尾曲,大都听过~情感相对前两季更易代入。
1. 爱是一生一世,一次次的轮回。
2. 有时埋怨,也是关心的另一种样子。
3. 所谓出路,就是自己选择走出来的路。
4. 生活就像那碗清淡的豆花,因为你才多滋多味。
5. 成长是一种旅程,我想陪你们走一段。
6. 人生路很长,走累了,就歇一会儿。
7. 只要自己做到最好,日子就差不到哪去。
8. 经得起折腾,耐得住平凡。
9. 珍惜同甘共苦的缘分。
10. 平凡亦可,平淡亦可,能望见你,就已很好。
11. 其实点滴的陪伴,也包含浓浓的爱。
12. 孩子是一辈子的牵挂,孩子的孩子也是。
13. 对平淡的满足,也是快乐的一种方式。
14. 在你的路上走,我才慢慢懂得你。
15. 同甘共苦,是夫妻间最大的财富。
16. 世上最长久的情感,是携手到老的手足情。
17. 夫妻就是相互依靠,相互扶持,相互关照。
18. 有你在,啥都会过去的。
19. 报告爸爸,我和妈妈现在挺好的。
20. 温柔、善良、勤劳,所有妈妈都是一样的。
21. 走出更好的人生路,是爸爸默默的期许。
22. 期望和隐忍,都是父亲给予的爱。
23. 振作疲惫的精神,再难也要坚持下去。
24. 毫无血缘却情比金坚,这就是友情。
25. 生在同一屋檐下,就要做一辈子的家人。
26. 生活它就这样,你没长大,我不敢停。
27. 让岁月见证辛劳,但愿日后更好。
28. 能为家人辛劳,也是一种满足。
29.无论在身边或天边,只要你快乐就好。
30.岁月不惑,一生何求。
大部分还是南方的,看南方的美食好处是一点都不馋。东北太惨了,酸菜排骨锅都上了,这哪里是早餐啊-_-||
10分钟内就可以吃遍中国,每集片尾都有首歌回味人生,还是这么朴实亲切。
可可爱爱!
颇有意思的是经营十年以上的夫妻店,女性往往是默默付出的那个,面对镜头的丈夫多少会试图“表演”并展现自己的男性魅力,而妻子则是露出平时里不太与丈夫说起的情绪与柔软。
接地气有烟火气。
弹幕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对,看的不是美食,而是人生百态。也没有什么特别搞得很温情。都是一些很平凡的人过的很平凡的生活。尤其是每集最后当地人的那些生活剪影。真是烟火气的很。好看。
以前满眼都是美食,现在更多看到的是老板们的辛苦。就是流程真的好赶,你们拍久一点好吗!
拍不腻更拍不完的素材,因为中国人爱吃,又会吃,更厉害的是,10分钟之内,物、人、情都可以传递得那样丰满、动人,就这样做下去吧。
还是那个味道,秋冬的早上看太治愈
第三季来了,宜宾燃面还会远吗?
…第7集:陕西渭南·豆腐泡馍 → 五月天《知足》;…第19集:云林北港·煎盘粿 → 陈奕迅《富士山下》;…第25集:台南·无刺虱目鱼盖饭 → 罗大佑《恋曲1990》;…第28集:河南固始·鹅块 → 田震《执着》;第29集:湖北武汉·豆皮 → 齐秦《外面的世界》… → 第三季的歌曲比前两季更让我中意。
早起上班路上在车上放一集,还是挺有胃口去迟点正常早饭再开启打工人的一天的。
弹幕上很多说最后一集襄阳人说话像河南话,这不假,襄阳(十年前叫襄樊)挨着河南,确切说挨着南阳的邓州新野,说话口音跟我们邓州人口音90%一样,而且邓州满大街的早餐店叫“襄樊牛杂窝子面”,其实就是襄樊牛肉面跟武汉热干面的结合体,分加汤和不加汤,不加汤的就是热干面。我喜欢窝子面,而且是加汤的。
起早比赶黑更辛苦
没想到我看一个美食节目看哭了,不是馋哭的,而是发自内心为这一幕幕朴实的人间烟火流泪。
看着流口水,关键还很便宜,真想去吃个遍
看起来是在讲早餐,内核却是中国人心底深处最宝贵、长久,又沉重的特质,十分钟片长里,流淌着的可能是这个民族在这个时代的史诗。
如果一直拍,就会一直追下去,那些坚持做早餐和每天都去吃早餐的人,就是真的人间烟火,世俗的,热闹的,治愈的,温暖的。
中国早餐就是坠吊的!
“只需早起,你就能找到故乡”,看得我都想早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