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谁背叛谁
看完《门徒》,上字幕,脑海还在回放昆哥血流满身绝望的眼神,徒劳地说服阿力念旧情不要供出他老婆,阿力使命在身爱莫能助。
一个卧底的人生注定是部悲剧,不能动情,人格分裂。昆哥曾在危难时救过阿力,阿力也曾为昆哥挡过刀卖过命,最后昆哥隐退前留了一笔钱给他,在茶餐厅,昆哥说哪天不想做了就来找我,一起钓钓鱼。无论这一切是否只是个局,他们一路走来情同手足,而作为同僚的警方对阿力做了什么?顶头上司靠他这个卧底手下升职发达,另一组不知情警司摸到毒品线索邀功心切的毒打逼供。
情感的天平上,我想阿力在最后对昆哥是满怀歉意的。谁背叛了谁?谁比谁更讲义气?令人沉默。道义上阿力是象征正义的卧底警察,必须做他该做的,爱恨交织,心情复杂。
有关卧底的警匪片太多,我很想知道那些卧底最后的人生是怎样?他们背后的故事。比如他跟家人怎么联系,怎么恋爱,最后娶的是正邪哪个圈子的人,还是他们一辈子都没法过常人生活,待到功成名就,他已看破红尘从此隐退?
任何游戏都有规则,有些游戏玩的是潜规则,一旦踩线也就玩不下去,这时候硬要争个是非曲直,其实没有意义,找另个玩家把游戏继续下去才是正解。游戏向来没有对错,只有胜负,玩不起的人最好离远点。人生亦是局,出局乃常事,赌对是赚半世开心,押错宝只好怪手气差看走眼,徒流一场伤心泪。
2 ) 像尸体般活着---绝对不适合情侣观看的影片 门徒
从电影院出来的时候,汗毛依然竖立着
直到指尖
阳光刺痛双眼
矗立在车水马龙的巷口,觉得活着是件多么苍白无力的事
好好活着很难,
像此时的我这样能感觉到疼痛的活着却又是多么美妙
,,,,,,
情人节榜了个有影联票的同学去看门徒
整个影院里除了我俩之外应该都是情侣吧~
新东安排了很长的队伍,哄他去了大华换了票进去才发现全部都是两个人同坐的沙发椅,靠背很矮,如果是情侣倚靠在一起应该会很舒服吧。。。
可是我们俩各占一半,后背生疼
但当剧情逐渐紧张起来的时候,我觉得在情人节选择看这部电影的情侣们比我们更傻
一部绝对不适合情侣们看的片子
,,,,,,
如果是看DVD,对于这样一部片子看完第一遍后我一定会立即从头再看一遍的
但是在像往常一样当字幕刚刚开始滚动灯光就倏然打亮的电影院
我发现四下并无藏身之处只好随着人流鱼贯而出
出来时站在人来人往的街边,路边有许多捧着花的女孩子
可我此时的心情却和爱情无关
当我可以思考的时候
我在手中画着圆圈,只想这样有痛觉地活着真好
,,,,,,
门徒中所有人都是麻木的,他们以为他们生来就是这样活着的
为自己编着这许多借口 然后放弃反抗
即使吴彦祖饰演的警察卧底阿力也是一样
和无间道中活在正义与邪恶的夹缝中经常需要看心理医生却拥有正气与胆量可以直视对手的眼睛说出“对不起,我是警察”的陈永仁有着本质的区别
阿力是善良的,连路边受伤的狗都会救
阿力是剿灭贩毒集团的最大功臣 是代表正义的一方
但却并不让人觉得佩服或是喜欢
可能是因为看不出他真心爱什么人吧,
他一直活在一个自己担当主教的虚构的世界中,太入戏了,忘记了真心是什么,
少了陈永仁的挣扎和痛苦
他的正义让他显得那样冷酷
他以为他生来就是卧底 麻木着 忘记本性忘记爱 只有职责
也是片中的一个被宿命奴役的门徒。
张静初扮演一个女孩的染上毒瘾的母亲,看得出她对饰演这个角色做了多大的努力。
就像一个可怜又可恨的吸毒女人一样,她抽搐着 表情扭曲,追求片刻的天堂
一个在痛苦中偷生却放弃反抗和选择的女人,有多可气
当她闭着眼睛指着脖颈说:打这吧,有多爽
我真想上前撕扯她的头发......
她被老鼠啃噬的尸体上保持的最后那副表情,我想我长时间都忘不了了
太多的血腥和丑恶画面看得人心头发紧
除了那个祈求被爱的小女孩是片中唯一的希望
也只有在想到她的时候,我还能露出微笑
门徒是一部使你沉重的影片
有许多评论说不应该如此卖弄血腥暴力镜头,但当你看完后感到从大脑皮层到手指尖都如同被电击了一般时,
我却想说这种疼真的很好,让你觉得你还活着
3 ) 主旋律片就要这么拍——门徒
肮脏的唐楼、疑似通菜街的档口、八百块三台的3310、留着小胡子的嫖客、以及被撵伤的野狗,香港城市风景的阴暗一面,被尔冬升描绘得非常成功。那种熟悉和震撼交错的感觉,我想香港人应该体会得更深——岔句闲话,一个马上要上庄统领香港百分之六十毒品市场的大徒弟(吴彦祖),怎么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呢,无怪乎有人看了这部电影以后,相当幽默地来了一句:“一定要多关心小弟,提高小弟待遇,关键小弟都要住高尚社区,不能让他们跟道友接触,自毁长城啊,阿门。”
其实这倒也不算电影的漏洞,电影里林昆(刘德华)还是很照顾阿力(吴彦祖)的。让他自己卖了价值120万的四块“港纸”到台湾(有点纳闷,这警察当卧底犯了罪,该怎么个处罚法?)。作为一个商人,昆哥的确跟股市上沉浮的人没什么太大的区别——掌握供求规律,谨慎预防风险,可惜他做的事会让人变成活死人——要是古天乐没那身肉,他这活死人演得就更地道了——唉,这也不能怪他,听说过有人为了演戏增肥,但还没听说过有人为了演戏而减肌肉的——套用昆哥一句话:“减肌肉,只有真的瘾君子才会干,明星?不可能!”(原话为“跳楼,只有真的毒犯才会干,差人?不可能!”)虽然这部戏里大家都演得不错,但比较起来还是大陆妹张静初更拼命,演得形神兼备,简直让我怀疑她是不是真的试过那传说中的“双狮地球牌”。
我一开始还担心导演会俗气地加点女人戏来当作料,但后来发现《门徒》在叙事上处理得相当不错。电影的主线并非老套的卧底和兵捉贼,而是阿力、阿芬以及她的活死人老公和女儿晶晶之间的事情:阿芬找阿力要东西吃、阿力请阿芬吃大排档、阿力给阿芬买老鼠药、吸毒后阿芬“从头皮到脚趾全都是高潮”地和阿力做爱、活死人找阿芬、阿芬求阿力帮自己戒毒、活死人和阿芬再在一起吸毒、阿芬吸毒过量死后被老鼠爬、阿力收留晶晶、活死人说他女儿“长得那么像他妈,我都怕自己哪天忍不住把她搞了”、阿力用新加坡法律杀掉活死人、阿力当不了正常警察,感到空虚准备吸毒……最后以晶晶拔掉阿力的针头(是不是大陆版没有这个?)结束。
甚至,另外一条线也比兵捉贼更重要,那就是昆哥和他老婆(袁咏仪)、家人(当然包括被他当做一家人的阿力)的故事。有人说这是禁毒教育片,没错,它就是一部主旋律教育片,不是警匪片。人家还专门做了网站,里头的毒品字典很长知识:
http://www.everythingyouwanttoknowaboutdrugs.com/ 电影的官方网站:
http://www.protegethemovie.com/ ==============
另,小知识:你知道毒品为什么那么难戒吗?
以下原载中华网:吸毒能增加性功能,这是许多毒品初级吸者步入毒海深渊的原因,静脉注射海洛因的初期,的确可使吸毒者产生快感,其性冲动可在勃起强度和性高潮时间上超过未吸毒的时候,可是这样性亢进却如饮鸠止渴。一旦海洛因形成依赖后,男性血清睾丸酮水平下降,性机能与性心理则发生了逆转性变化,百分之百的出现性欲抑制,并拌有性功能障碍、阳痿、射精延迟、射精不能。如果吸毒者要维持原有的性功能就只有靠无节制地继续滥用毒品。
4 ) 古天乐差点没认出来
林昆,毒贩,外号庄家。原为制毒师傅,为人低调,以家电主东主身份作掩饰,掌控香港七成海洛因市场。由于先天性糖尿病引发肾病,萌起收手之意,打算将生意交给亲信阿力接管。芬夫,吸毒者,音乐人。沉沦毒海后,利用妻女替他运毒赚钱,怕妻子摆脱自己,使尽方法不让她戒毒。阿力,是跟随昆哥多年的“门徒”,他的真是身份其实是警方的卧底,跟昆哥的小姨子发生过关系,最终把芬夫关进大牢,领养了阿芬的女儿。阿芬,吸毒者,育有一女,为了向有毒瘾的丈夫证明意志可以戒毒,以身尝试,可惜失败。为了逃避丈夫的纠缠,带女儿出走。认识阿力之后,因心灵空虚,与他发生互相慰藉的微妙感情。虽曾尝试借助阿力的帮忙戒毒,但再次被丈夫缠上,令阿力对她失去信心。
5 ) 在香港看的首映礼以及回来看的电影
上周四去香港的时候,刚好在时代广场看到了《门徒》的首映礼,导演,监制,几大主演都有出席。随后,又随便翻了一下香港的报纸,看了看关于门徒的新闻,听说大陆版和香港版有不同,因为增加了很多“教育”的内容,审批时才会一路绿灯。但是没能在香港等到它上映看更“原汁原味”的版本了。
一直对尔东升的电影颇有好感,所以公映以后第一时间就去看了。原本以为我们这边上映的会是粤语版,结果,看到的仍然是国语版。好在,尔东升是个国语功力比较深厚的导演。
赞扬的话就不讲了,是一部力荐的电影。
闲言碎语说几点吧。
1.在看电影的时候,貌似有很多人不知道“美沙酮”是什么东西,就是他们凭身份证去领的蓝色药水,有戒毒的作用。
2.“四号海洛因”与“四级片”都叫“四仔”吧。但国语配音好像没有领会这个一语双关,都配成了“四号”。
3.张静初的表演真的很敬业,据说她采用了“入魔”的办法逼自己入戏,并让自己久久不能自拔。下一年金像奖会不会又是内地女演员斩获呢?
4.不过她和吴彦祖ml之后的对白真是很汗。
5.晶晶这个角色也很可爱啊,不知是不是第一次演戏呢。
6.以前看报纸上说的“新加坡的情节看的让人心惊肉跳,因为新加坡贩毒要判死刑”,可是,不只是版本差异还是其他原因,我还真没觉得那一段心惊肉跳。
7.倒是阿芬死的时候真的很吓人,本来我就怕老鼠,况且是那么多老鼠。
8.古天乐的影迷建议不要去看,他的牺牲太大了。
9.这部戏的男一号究竟是刘德华还是吴彦祖呢?
10.好片一部,但有点不适合情人节以及春节档期,反正我是一个人去看的,没所谓,呵呵。
香港首映礼照片的地址
http://blog.sina.com.cn/u/473079650100074g 6 ) 完美的禁毒教育宣传片
本来以为会借助毒品描述一些人性黑暗的,没想到题材很主旋律,太正了!
人为什么吸毒?因为空虚。那到底可怕的是空虚,还是毒品?这个问题,从开始到最后,都在不断的进行探讨,也在不停的研究怎样解决问题。把贩毒制毒,哪个地区流行毒品这些东西讲的也很具体。影片用镜头深刻揭示了毒品的危害。
故事情节不算复杂,但讲的深刻,气氛渲染有力度,配乐加分,人物设定得简单明了,却刻画得生动有趣形象,不脸谱化。
我本以为身为卧底的吴彦祖因为刘德华的信任,会有迷茫有纠结有越界行为的卧底,结果原来是一身正气的优秀模范警察,对毒品深恶痛绝,连路边小狗都会帮,善恶分明的大好人。对于刘德华有挣扎有情义,但对于他贩毒这一点却绝不含糊。当然,有了和张静初的交往经历,对毒品的严重危害认识清晰,也显得顺理成章。
华仔的毒贩也是生动形象,热心仗义,糖尿病却偷吃糖,对家人很关心,甚至还积极给自己的小姨子和阿祖说媒,表面上看上去是个相当热心又爱唠叨的居家好男人。对于贩毒,就是当个发家致富赚钱的路子,怎么生产怎么销售,一环环都很清楚,但知道千万不要碰毒品,也不接触吸毒的人。阿祖问他人为什么要吸毒时候,他那么激动的说了一大串,我逼他们吸毒了吗他们自己做要吸的他们活该!其实表现的还是对于贩毒这个事情的心虚罢了。。。。
演员方面表演方面,华仔和吴彦祖不必说了,演起来驾轻就熟。张静初演的真是太好了,几次发毒瘾的戏,包括最后注射致死的场面,爆发力十足!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张静初简直是中国影坛近20年来最好的礼物!非常喜欢!
8.0/10。即管是部戒毒宣传片,但还是拍得太tm震撼了!对制毒、贩毒、毒瘾发作的情节都有比较全面、直观的描述,直至最后一个镜也不留余地的让人胆寒。。。“究竟人为什么要吸毒?直到昆哥和阿芬死后我才明白,吸毒是因为空虚。那么,究竟是毒品恐怖,还是空虚恐怖?”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部分,也就是吸毒了的那位女主被耗子吃掉的镜头。刘德华的毒枭形象塑造在前段和中段都很成功,毕竟是个生意人,但是后段就有些主旋律化了。迷失感的话,教育意义是有,反毒的立场也坚定,但总觉得会变得有些不真实。吴彦祖那方面,乏善可陈。袁咏仪演的刘妻也是个小亮点。
当年看完时有个疑问,阿力最后有没有吸,后来看了港版有了答案。
《门徒》的惊艳并不是因为电影有着多么烧脑的警匪暗战,甚至相比很多犯罪悬疑片,其在剧情架构上还是稍逊风骚的,但这部电影难得之处一面在于出色的人物塑造,另一面更还有着对毒品生态链手术刀式的精准剖析,以此对“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着点,方才得以能如此深刻动人。
我居然看的是国语版……都不太像电影,像公益片……比较神的是,孕妇演孕妇……
今年香港电影都没有叫人失望
张静初真TM性感
张静初演技惊人,果然有两把刷子!
吴彦祖,他的正义让他显得那样冷酷。张静初的演技太叫人震撼了。
吴彦祖和张静初的表演,相当中肯~~~
到底是毒品恐怖,还是人的空虚恐怖 。刘德华秀了把老艺术家级别的演技,张静初也非常入戏。
最棒的一段就是阿坤被抓后,想叫老婆来交代后事,可能本意也是不会说出去避免家人被害,但是没想到他老婆第一句就是“你一定要走(死)”,那瞬间刘德华的眼神表情变化简直绝了
张静初演的好~
那么多大碗的演出也掩盖不了张静初的出色
毒品和空虚。哪一个更恐怖。他太迷人。
近年来少有的港片佳作!华仔和古仔都有突破性的演出,张静初更是让我刮目相看~~
感觉张静初为了这部电影里的吸毒者特意减肥了,看上去特别瘦,而且演技极佳。古天乐虽出场不多,但无论化妆和演技都让观众看不到古仔的身影,刘德华也贡献了上好演技,只是本身形象缺少大毒枭气场。男主角吴彦祖也好,看到张静初尸体那一幕令人动容。还有仪琳小尼姑何美钿
编剧好,刘德华的演技有很大进步,导演功力较弱。
林昆得了那么重的病也戒不掉糖,平常钱一点也不敢花,看见秤就生气,他知道自己在作孽,但他不停。他死之前他老婆说的收了钱,证明后面的人有更大的。阿力做了那么多年卧底,没有朋友没有亲人,自己大哥都是自己送进去的,他混了那么久的黑,回不了彻底的白。阿芬和古天乐说着同样的话,谁也不知道真假。最后阿力没有事情做也找不到意义,一辈子都心里有阴影,阿芬满是老鼠的尸体,林昆自己割破的动脉。这部电影,没有人好好的活下来。别让生活空虚,找自己的意义,无论爱情还是亲情,都是生活。别碰毒品,一辈子也别碰毒品,有的东西毁的不止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