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世界繁花似锦,我的心却是一片荒原 你的两臂抱满,你的头发是湿的 我说不出时长,两眼看不见 我不生也不死,什么也不知道 看进光的中心,那一片沉寂 荒凉而空虚是那大海 ————《荒原》
新次把头转向前方,眼神似乎在飘向我们,20秒之久的注视,让我们都有些不知所措。于是,我们这才想起电影开头的他:麻木的迷茫,像个跌跌撞撞的幽魂。那时他的眼里只有面,可现在呢?我们能看到什么?而他正在看到什么?正在想些什么?
《啊,荒野》分为上下篇,其实完全可以看作一个整体电影,长达五个小时的它在时长上都可以和《欢乐时光》较量一下。导演岸善幸作品不多,之前最为影迷所熟知的应该就是妻夫木聪主演的《我被爸爸绑架了》。很显然,这种治愈亮丽小清新已经满足不了岸善幸的野心,他先是拍了《二重生活》,用论文的方式来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用缓慢而又渐入的手法来剖析人物内心,虽然不太成功,但也是为之后《啊,荒野》在人与人关系主题的深入上做了一个铺垫。
电影改编自寺山修司的同名原著,导演将故事时间挪到了2021年。一个只比当下多了三四年的时间,这样的时间固然是有些尴尬而迷惑的。但是仔细想来,却无意间发现了一个事实:2017年快要过去,你难道指望着2018年要打个翻身仗吗?醒醒吧!孩子,到了2021年,我们仍然迷茫。
这样的解释实在是有些绝望的,但是毫无疑问的是,从2017到2021,一切都没有变,主人公仍然很孤独,新次,建二,芳子,电影中出现的人,都很孤独。爱和信仰毫无踪迹,精神上是一片荒原。没有水,只有岩石;没有树木,只有沙漠。
导演将背景放到了日本最为繁华的商业区——新宿,这样的环境被新次形容为“最美丽,也是最肮脏的”。歌舞伎町,非法交易,游行示威,打架斗殴,地震频发,不安和恐慌一直弥漫始终,甚至从一开始就来了一场爆炸,奠定了电影之后的基调:慌乱,躁动,暗黑,带着一丝绝望。
三个人,三段不同的人生。不同的身份,职业,却有着相同的孤独感,有着自己内心的痛。不停的闪回丰富着他们的人生,层层揭开他们内心的疤,也让他们的关联越来越密切。电影以极为耐心,沉稳的叙事态度来展现三人的人生轨迹,不紧不慢,不急不躁,对于群像式描写,很容易产生华而不实以及冗长的毛病,《啊 荒野》很好的摆脱了这一通病,脚本扎实,情节点分布均匀,时不时也会用床戏调剂影片的观感。
作为一部拳击题材的电影,它所展现的不是如何打拳击,而是本身展现拳击这一事实,或者说,重要的根本不是拳击,拳击只是一个情感宣泄的出口。重中之重在于——用拳击对抗迷茫。导演借助拳击这个热血因素,来带动角色的情绪,也带动了整部电影的节奏。
今年大热电影《怒》其实和《啊 荒野》叙事手段上比较像,只不过《怒》是用悬疑来调动观众的神经,《啊 荒野》则是为我们呈现人物的精神状态,以此来牵动着我们的心。当我们明明能看到希望,明明可以摸到励志的影子时,却被泼了一身凉水。导演无意于像《恋人们》那样纪录式的情感救赎,他用了更为激进的态度,来叩问这个世界。我们怎么了?他们怎么了?这个世界怎么了?
日本人最擅长拍废柴小人物困境下的故事,像同样是拳击题材的《百元之恋》,弑父主题的《庸才》,纷杂人物叙事的《再见歌舞伎町》,《恋人们》,女性题材的《被嫌弃的松子一生》,《不求上进的玉子》。
《啊 荒野》就是这一题材的佼佼者。日本人本身处在危机感十足的岛屿环境,加之工作竞争压力非常大,内心薄弱的人很容易奔溃,甚至会自杀,这也导致日本的自杀率一直居高不下。电影中有一条看似无关的叙事线,就是有关于反自杀,人们为什么自杀?他们真的想自杀吗?
发起反自杀节的东京学生,用一场自杀直播,来向世人宣告:拒绝毫无意义的死亡,它应该是美丽的。烟花绽开的他,让整个夜晚都血色迷蒙。他的死亡让整部电影的基调又黑了一层,明明是反自杀的他,却又重回到自杀的路上。
矛盾的行为增添了一丝悲凉,如此绚丽的死亡,不也是自杀吗?空虚寂寞的人呐,止不住的拿孤独当借口,拿性爱当发泄的工具,爱呢?可否真正的爱过?那位东京学生只想着如何有意义的死去,但何曾想有意义的活着?
这样的死去和新次父亲的自杀又有什么区别呢?导演对于片中人物的动机原因,从来没有给予充分的解释说明,它们只是这样发生了。为什么发生呢?就像新次和建二为什么要走上拳击之路,芳子为什么要自甘堕落的去卖身?
没有明确的答案,就像是没有明确的方向一样。在路上,迷茫,缺爱,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出卖肉体和无限制消费身体,《啊 荒野》里的人们,有着不堪回首的往事,这些往事构成了他们内心的伤痛。
有伤痛,就有救赎。可我们看到的只是血肉横飞的拳击,野兽麻木的性爱,刺激十足的色情录像。无聊的世界,金钱的社会,谎言,背叛,虚伪,中伤,交替进行着。电影总是有意无意把镜头对准眼花缭乱,繁花似锦的大楼,商业街,如此真实,又如此虚幻。就像《荒原》里所写的那样:
不真实的城 在冬天早晨棕黄色的雾下 一群人流过伦敦桥 呵,这么多 我没有想到死亡毁灭了这么多
那么真实的爱呢?它被逐步蚕食,就像电影中拳击馆要改成殡仪馆一样,爱被消沉所取代,只剩下肉体的交欢。电影中时而出现的大尺度床戏,简单粗暴狂野,看不出爱的痕迹,每个人都拿性爱发泄,却难得有心贴着心的交流。
就像建二一样,拒绝了曾经救助过女人的身体,嘴里喊着:我不能和你有联系。那时的他是将爱埋藏在心的,因为他知道在拳击场上,只有不断地恨才能取得冠军。直到结尾那场拳赛,他一次次挨着新次的重拳,然后轰然倒下。
导演对于此场景的编排和处理,使得整部电影的档次都提了一层,电影没有狭隘于励志的治愈,而是将每个人心中的“结”通过一场曾经是朋友,如今是对手的拳赛来表达出来,他们从拳赛中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自己的过去。
建二倒下,爱也倒下。我们最后看到的是一具冰冷的尸体,但是因为结尾颇具意识流的处理方式,我们不禁质疑,倒下的真的是建二?尽管最后有新次的影像和队医的鉴定书,但也许那是不真实的,就像这个不真实的世界。
电影虽长,但一口气看下去是不成问题的。导演对于全局的掌控力令人咂舌,而菅田将晖的表演简直更令人咋舌,正是因为他的卖力演出,《啊 荒野》这部电影才会有一种激昂的“荒废美”。
看到电影里的一句话:并非“走向死亡得到自由” 而是“从生的痛苦中解脱而获得自由”。生活中的糟心和不如意,已经让我们如在狱中,但即便这样,还是要一直活下去,爱下去,尽管在这个恶心的世上。
所以,再让我们回到文章开头,结尾的新次到底在注视谁,究竟在思考什么。
那句诗啊,忽然想起了艾略特《荒原》的那句诗:
风儿吹得清爽, 吹向我的家乡, 我的爱尔兰孩子, 如今你在何方?
电影版将故事时空挪移到东京奥运会结束后的日本近未来,对老龄化、后311社会、安保修宪等问题有诸多指涉;此外,韩国导演/演员梁益准加盟,森山大道担当海报摄影,更有「电影旬报年度十佳」和各亚洲电影节光环加持……然而,这些噱头统统无益于观影者理解本片。令人忧虑的社会现状,边缘化青年和世界的格格不入,在拳击场上挥洒的血和汗——影片中所描绘的种种如果不考虑进以下两个问题:寺山修司是谁?令人感叹的荒野又是何处?恐怕并不足以拨开现象窥其本质。
一开始是在b站刷到了这部片的剪辑 苏打叼烟数钱的动作那么的自然流畅 从此那一幕我记了好久好久 决定看正片 背景交代的很到位 压抑的气息 亲情 暴力 色情 甚至还带有血腥 真的是一个社会的缩影 人生百态千回百转 分有上下篇 意外的有些画面也很多….拍的不错。菅田将晖演技本部是封神之作 配角也很出彩 我就没看过这么丧有这么燃又这么压抑又这么歇斯底里的 拳拳到肉的打戏的就是啊 生活
这部电影是一副东亚青年的群像,这里是一片人口密度恐怖,竞争残酷的角斗场。这片土地不是肮脏的,而是整个藏于泥泞之下的,在这里希望之种永远存在,但只能保持存在状,随时间流逝而逐渐碳化于泥土之下。所有青年都站立在这片荒野中,有欲望者不断开扩着搏斗着,那些力竭而一无所获的则逐渐沦为低欲望的都市游牧民
僕はここにいる、ちゃんとここにいる、だから、愛してほしい----《あゝ、荒野》
五个多小时,看完了貌似冗长实际却不枯燥的《あゝ、荒野》前后篇,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一种无法言说却又真实存在的憋闷。电影最后建二独白:僕はここにいる、ちゃんとここにいる、だから、愛してほしい(我在这里,就在这里,所以,想要你爱我)。完成不能自持,回望过往,经历种种,不过希望等来你爱我。凡俗如世间你我,都希望爱与被爱吧。
电影围绕新次、建二、芳子三个人的故事展开,暴力、拳击、性、死亡。看似灰暗的边缘小人物,每一个个体放大之后都有其隐秘而脆弱的过往,亦有其努力想要攥取的前程,不一定美好,却十分珍贵。前篇围绕三人迷惘的现在与不堪的过往交织:父亲自杀,被母亲遗弃的新次,因妨碍公务囚禁三年刚刚出狱,没钱无业无住所;母亲身亡,长期被父亲虐待无法正常表达的口吃建二,理发师,赚的钱不够父亲买烟买酒,想逃离,却没有勇气;从来不知道父亲是谁,母亲关系混乱,在311地震中母亲腿残之后逃离至新宿的芳子,拉面店打工,靠与不同的男人发生关系获得额外的金钱。另外一条隐线是大学生组织的自杀防卫组织,探寻死亡的方式与意义。
与《怒り》不同,这里的三个人故事交织在一起:新次被打建二帮了他,然后两个人因为不同的原因一起进了拳击社;新次因与芳子发生关系而结识了芳子,而剧中所有的性不过是为了排解与推动剧情,所谓大尺度,正在于其真实。新次表白那一段真实而不做作:我不是什么好人,但从现在开始我想好好练拳击,希望你也不要再做坏事。而最后一面分开的那一段也冷峻而干脆:芳子追了数个街头,穿过红绿灯将落下的毛巾还给新次,镜头给了新次越来越远的身影,芳子在红绿灯路口回望的眼神。也许这就是他们关系最好的诠释,不是爱情,更是迷惘孤独的个体互相排解与惺惺相惜。无比渴望理解却又不敢完全交付真心,可我却依然希望你能爱我。
新次与建二进了同一间拳击社,朝夕相处,却无法真正建立关联。后篇种种不过铺垫最后一幕,迷惘而孤独的两人唯有在拳击赛场上才建立真正的关联。而过往经历种种,不过为了告诉你:我在这里,我就在这里,所以,我想要你爱我啊。
迷惘与孤独,是每一代人的青春都需要去直面的话题,而内心需要的不过是爱与被爱。
电影中所有的人物交织在一起,又给人一种完全的不真实感。新次的父亲因为建二父亲当年在军队时的虐待,不堪忍受欺辱而自缢身亡;母亲抛弃他离开后做了他未来拳击社boss的情人。建二的父亲想要自杀却没有勇气,最后被自杀防卫组织收容,自杀防卫组织中被队长性侵怀孕流产的女子最后被建二解救。建二的父亲在拳击场最后搏击的观看中离开了人世。芳子的母亲来到东京与拳击社教练发生了关系。而所有的这一切交织在一起,不过一场虚幻,整部电影亦如此。
时代的迷茫,个体的孤独放在东京的生活背景下,更显得尖锐与不可避免。日式电影中的边缘小人物,千辛万苦,一场徒劳。尽管如此,我却依然希望等你爱我。
http://mp.weixin.qq.com/s/U5-mDuP7k7NEk__aQ9I5Lg
从表白那段看菅田将晖的演技,真是在不断提升
跟火花一样都是边缘小人物丧的要死的故事 第一集 每个角色都有过去的介绍 都是underdog 瞬间产生empathy。 完全可以当小黄片来看了吧 然而演芳子的木下あかり还没有豆瓣影人页。 学拳击动机跟百元之恋里一样的充分。打たれる時は、チャンスだよ!防自杀小分队意味不明。
第一眼看菅田将晖不会觉得帅,但看久了觉得十分的耐看
名为人间的荒野。 东京已经是逃离家乡之后的归宿,底层也不一定就要像蛆虫一样挣扎,也是可以浪漫主义地飘在云端,沾满烂泥也没有污浊感
灵魂最深处喷薄而出的苦痛和不甘。看得我说不出话。一生能有这样一部作品完全可以知足。头一次get到岩代太郎的音乐。2017年的日本影坛令人难忘。
《百元之恋》+《火花》+《错乱的一代》
加缪说,自杀是唯一严肃的哲学问题。我想,活着不就是来印证哲学。
菅田将晖演技真棒,睥睨一切,眼中空无一物的少年气让人很难不喜欢。日本电影真是把东方人的压抑与情感都拍绝了,那一罐子手指甲,触目惊心。
展开有点慢,叙事有点乱,剧情也不怎么样,主要靠演员在撑了~~就前篇来说,二重生活拍得更好,看后篇怎么发展吧。我4星都是给苏打的,实在太拼了,接了这么大尺度的戏,以他的走红程度其实可以不选这种的剧本,所以看得出他的态度。
岸善幸这导演这两年也不知道从哪里蹦出来的,水平不咋地功利心却爆棚到令人无法忍受,叙事都讲不利索却一心想要拿奖。苏打完全不适合这个角色,演技也不够上心。梁益准倒是意外的表现惊艳,跟《绿头苍蝇》时期判若两人。
还是想再感叹一次:菅田・演什么像什么・将暉
年度十佳!(苏打演技进步惊人,而且床戏真好看啊…
1.不是涩谷,也不是池袋,而是新宿。2.稀薄的空气中有最浓厚的,生与爱的欲望。3.福岛核泄漏,老人介护,经济征兵制,始终居高不下的自杀率,这个如荒野一般的世界从未变过。4.人类最后的疾病名为“希望”。5.怀着极致的恨意活着,不仅仅是是在拳击这件事上。6.憎め!憎め!憎め!
5年后的日本,相同的际遇把人们紧紧联系在一起,却无法建立真正心与心的联结。忍受寂寞挣扎着打破命运的枷锁;又再次被命运狠狠按倒在地。聚光灯下鲜血横飞的拳击赛、明媚阳光下跑步经过的城市街道,那么多在一起的珍贵回忆…… 站在你目光中心却还是很孤独,只能放下、离去、深深地被放逐在孤独的荒野
苏打床戏太浓厚了,相比当年「共喰い」小处男演技进步了八百倍。并且撇开床戏,苏打做到了每一场戏都很有张力。「あゝ、荒野」是一个老剧本,于是剧本上真没有什么新意,加了噱头2021罢了,看点完全在于新生代的惊人自然演技。ps:后面他们每天跑步的地方是JR大久保站,那里是韩国人区,映衬得蛮好。
苏打真敬业 戏里还穿着代言的内裤
作为苏打的迷妹真的好苦啊 床戏看的简直气炸了!!!
吼出来吧!
菅田将晖荷尔蒙炸裂,少年气满满,其他角色也各有不错发挥,看着3小时也不嫌长,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海洋拳馆的建筑背后,树着突兀的性病招牌,仿佛在嘲讽这里昼夜的训练;抵制自杀的庆典舞台,染上殷红的自杀鲜血,如同在蔑视台下庸碌的人生。一边是积攒的恨,一边是原宥的爱;一边是困顿中的死,一边是绝望后的生。地震摧毁家园,余震却绵延心底;核爆毁灭楼宇,辐射却折磨一生。只好用拳头,恨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