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不认为帮助玫瑰夫人是什么好事,也不明白最后那么多名流一起做局骗人是什么奇迹。玫瑰夫人像个绿茶,所有人都知道玫瑰夫人是卖花女,只有她最亲最爱的人被蒙在鼓里,难道不可悲,用自己的弱势来换取所有人的同情和帮助。郭振华把自己帮助玫瑰夫人只为能被称道的好事,买玫瑰只是为了运气,站在最高点俯视一切。一场可笑又可悲的喜剧,打戏确实还可,温度却是不够的,三观与我不相契合,梅姑成了花瓶
《奇蹟 》1989 導演: 成龍 主角: 成龍、梅艷芳、歸亞蕾、柯俊雄、午馬、董驃、吳耀漢、葉蘊儀 《奇蹟》這部舊作,是成龍電影作品當中不像在警察系列影片的構架,反而是十分傳統的。電影改編自好萊塢1933年的電影《一日貴婦》,劇情是很典型的莎翁式衝突架構,以人物錯位,然後靠掩蓋錯誤來推進劇情。而成龍的改編,在原作的基礎上,大大豐富了各個人物的性格,完全的變成了香港電影和成龍作品,可謂是超越式的改編,電影裡就是多穿插一些喜劇橋段,以及成龍動作片固有的雜耍式特技。當然順便也要入境隨俗一下,把一些西方的風俗文化全部香港化了,像是把百老匯音樂劇表演變成了香港夜總會的歌舞表演,諸如此類的。成龍執導的這部電影《奇蹟》也被公認為是成龍執導的最好的作品之一。 《奇蹟》是一部標準的童話故事,據說也是成龍最喜歡的一部電影,因為它跟成龍早期拍的電影很不一樣,它並不是著重於動作,而是專注描寫了人性光明面、描寫了豐沛情感。看這一群人為了幫助一個可憐的老太太,煞費苦心,還鬧出了不少的笑話,渲染出笑中帶淚的感動,也讓人有勇氣去相信人間處處有真情,絕望處總能看得到希望。其實成龍原本是打算把《奇蹟》拍成文藝片的,但雜耍式特技早已是成龍電影的招牌,對於慕成龍之名而來的觀眾來說,所以電影裡也加插了成龍的招牌式武打動作的場面,而其中最精采的,莫過於後半段在製繩廠裡,成龍以一擋數十,巧妙地利用梯子、粗大麻繩和製繩機具,設計出驚險萬分的刺激動作場面,讓人看得是拍案叫絕。 成龍在這部片的動作,就好像這部片的場景一樣華麗。就算只是小小的丟帽子的動作都要做到在畫面呈現上最美觀,當然更甭說那搭建出來的麗池夜總會,就算只有短短的幾個鏡頭都要做的跟金錢豹一樣真實。而且不止這一場景,是片中出現的所有場景都要做到最真,光是這些場景就已經不知道花了製作成本多少了。 另外電影《奇蹟》還真是一部電影的「奇蹟」,因為在電影裡面的卡司陣容可說是無比強大,很多上世紀八○年代的香港紅星都來參一角,而且不少都只是路人甲的角色,甚至有些人連一句台詞都沒有,或者只有一句而已,所以光是要找出他們就是一種樂趣了,像是演假公司地址住客的張學友,演警察的任達華、呂方,演乞丐的元彪,演有錢富二代的呂良偉,演記者顧新全友人的倪匡、黃霑,演記者的陳友、岑建勳、鍾鎮濤,演貴賓的楚原,簡單來說就是族繁不及備載,而這除了顯示成龍在香港演藝圈的強大號召力外,同時也是見證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 在看過成龍那麼多部作品當中,這部算是比較奇蹟的電影,電影最大的特點就是有不常見的完整劇情,畢竟成龍作品中,劇情方面多是附屬品,重點都是在精采俐落的動作場面,一找到機會就是開打 ,但這片就在故事上多下了些功夫,整體劇情流暢而不拖泥帶水。完全不同於成龍那時候的警察故事系列,將調子定的非常準確——類似基頓的那種動作喜劇,又摻雜卓別林式的溫暖童話。加上雜耍式的動作是成龍的拿手好戲,也是觀眾的最愛,所以電影從頭至尾都沒有血腥沒有殘酷,觀眾看到的都是開開心心的打鬥。 這部電影雖然沒有《A計劃》或《警察故事》等那麼的大爆破動作,但這部可以說是成龍作品中最好的電影,而這部電影《奇績》帶給我們的歡樂、刺激、熱血沸騰,足夠我們一生回味的經典電影。所以 在如今的電影界,無論演員也好導演也好,加上成龍年紀也老了,相信現在已經很難找到有當年成龍大哥那種爲電影所付出的拼命三郎精神了。
小时候看过好多港片电影,当时不懂,现在回头看,真的是群星荟萃!电影里随便一个跑龙套,都是熟脸孔。 这部电影奇迹,玫瑰夫人的幸运玫瑰贯穿始终,讲述一位乡下小子郭振华(成龙扮演)戏剧性的突然接手了一个黑帮,并帮助贫穷的玫瑰夫人按豪门规格接待不知情的女儿女婿,在各方势力交错间为了隐瞒真相做了很多囧事,全片笑点密集,成龙的打戏与梅艳芳的歌舞交织。 最深刻的一个笑点也是故事的开端,被扛在郭振华肩上的旧老大说“我的胃让他顶...”,马仔们听成了“我的位让他顶”,谐音梗扣钱!因为一个谐音梗,有了郭振华的奇遇,有了整个故事。 郭振华在海叔(午马扮演)帮助下接手帮派,本着他正直善良的本质,他决心带领帮派改邪归正,从烧杀抢掠转为经营正经生意。这个时候杨露明(梅艳芳扮演)出现了,她的爸爸欠了郭振华帮派的钱(并没有),为了还钱,她用自己的歌舞才艺说服了郭振华,后郭振华开了一家歌舞厅捧红了杨露明。 一想起这部电影梅艳芳那低沉沙哑的嗓音吟唱的:rose rose i love you!还会萦绕耳边,缠绵有力。 电影最后的结局当然是欢欢喜喜合家欢,这样的结局当然很好,就是未免有点太天真童话化了,说服香港高层名流参加骗局的过程只能说是一个奇迹! 整个片子中,无论是骗子、车夫、侍者等等,都是在殖民政府统治下的劳动人民,被生活所迫成为这样身份的人,这群内心善良的人为了帮助玫瑰夫人,做了种种努力,产生了一段又一段的笑料。 最后的最后,郭振华一句好客的:“有空再来玩啊!”让观众觉得这个精彩的喜剧故事远远还未结束,它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跟随着女儿女婿的再次来访,而再次发生各种啼笑皆非的又暖人心的奇迹! 有个bug:高夫人卖玫瑰得的钱如何支撑起女儿高昂的贵族生活。
成龙_奇迹_1989 6.7 编导演技法的娴熟在方方面面,给人不少惊喜。英国译它为广东教父,想必是看到了黑帮洗白过程中歌厅舞演与街头枪战灭口的普多夫金所谓“对比蒙太奇”。富商来港后人物多了起来,熟悉的、陌生的、守备者、侵入者,饭桌上与酒店房间里调度能将人物关系讲得一清二楚,也足见功力。此外,它在动作片意义上对于空间关系的探索做到了超凡,楼梯桌椅灯扇人力车甚至榴莲作用不比任意哪个角色轻,据此搭起的喜剧桥段也远比同时期走下三路的那些作品要新鲜得多,因而妙趣横生。
前半部分里每个故事推进装置于情于理都稍显牵强:继位老大很牵强,买玫瑰花很牵强,开夜总会很牵强,不让用枪很牵强,帮助夫人很牵强……但亲家公临港后那些危机的化解都很有意思,整个故事也就看得流畅。
弗兰克卡普拉的喜剧不如成龙的喜剧招人喜欢——虽然设定的戏剧冲突相似,可前者立下的角色智商太低,后者的人物则拥有一种令人信服的单纯。
来自作为赴港青年与继任老大郭振华的单纯,或者说来自作为编导演一身的成龙这种独特的单纯体现在哪里?次要矛盾总会随着主要矛盾的解决而必然解决。
郭振华与李志飞是有矛盾的,后者因妒生恨、吃里扒外,宣布“广东人靠得住母猪能上树”后自称“最老实的广东人”。这两个人的矛盾如何解决的?打赢之后华哥给飞哥一家绳厂,飞哥拱手称谢,华哥着急赶路,问题迎刃而解。但此人之前的野心可是想做这整个帮派的老大,甚至第一场打戏过后他都没有被打服,这种诉求消失得太轻浮。同样的矛盾也在所有其他配角身上,他与杨露明的矛盾是爱情与事业没空兼顾,与海叔的矛盾是抵触学习传统的经营方式,与段一虎的矛盾是同辖区的利益纷争,与董大千的矛盾是被骗走的本钱……而其他人的矛盾也多,李志飞与段一虎、董大千与何国梁,几组不同的冲突都随着骗局的成功落幕而不了了之。高夫人这个角色在旋涡最正中,反而无足轻重,该她哭时她就理所应当地哭,该她笑时她也毫无例外地笑,除了戏剧作用外竟就没什么鲜明性格。
单纯还体现在他的善良只会照顾到核心人物,可其他那些人去哪说理呢。何国梁被骗走了金钱,顾新全被骗走了儿子,当然可以解释为成龙电影是牺牲官商阶级来救济无产者,可同样本钱被董大千抢走的劳动者们怎么算,要求赔偿结果被打的个体贩户怎么算,被绑架的四个记者两个商人怎么算。根本顾不上那么多,无产阶级喜剧里自然无产阶级可以为笑料所牺牲嘛。
《奇迹》首先是关于骗的故事,所谓奇迹并非对高夫人善意的完成,而是对顾新全欺骗的完成。这层彩虹泡沫的厚度都不如指缝,戳破与否全看命,除却成龙一如既往运气不错外,高明之处在于他对于结尾的选择。哪怕是这种正向上扬的快乐结局,也有两条路可走,或通过欺骗获得圆满,或通过坦白获得圆满。倘若电影要在高夫人和盘托出并获得顾新全不计前嫌的包容后结束,意味就窄了不少。最后一分钟各路神仙赶在真相公布前纷纷找来搭救,为什么这么害怕说出真相?只有骗才是最稳妥的成功方式,这是在说什么呢?能看得出电影的地缘叙事,内地与香港是两个结界,奇迹在这里:一方面,大陆人赴港顶了老大胃的同时顶了老大的位,敌对帮派也是山东人掌管,争抢着香港地界,没想到他们还真能把本来惨淡经营的事业弄得蒸蒸日上;另一边,所有港人们团结起来合力矫饰,塑造一团表面繁荣,一副拆不穿的西洋镜,和平就随之而来。童话般的奇迹在现实里怎么可能成立呢,尤其唯物主义者们不信玫瑰花那一套。怎么办?叹气是没用的啊,做人要叹世界嘛。
一般讲到成龙的作品,大家一般想到的还是警察故事系列,A计划系列,我是谁,红番区等,非7080后估计会提英伦对决,十二生肖。在这些剧情紧张刺激,场面火爆,角色正邪分明的电影中间,奇迹显得比较另类。整个故事很开心,也很温馨,里面基本没有十恶不赦的坏人,开头也有枪战,貌似就死了个老大(也不完全算枪伤),都没什么人死翘,从头到尾没什么血腥。麻绳店打斗无疑是成龙电影的经典,可以和A计划的自行车巷战,我是谁鹿特丹跳下大厦等列为成龙十大经典片段。 最让我惊奇的是这部影片编导演都是成龙自己。每当说起成龙大家第一个都会想到的符号就是功夫巨星,想不到成龙作为一个导演的功力绝对不亚于他作为动作演员的水平,那个歌舞厅装修的运动长镜头很见功夫,不是一般导演随便就能搞出来的。 奇怪的是居然很多人认为影片传递的价值观有问题,剧情也不符合逻辑。人家只是为你讲一个开心的故事罢了,哪个神经病会在捧腹之余去指责玫瑰夫人爱慕虚荣啊。 看着那些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港片的时代真的一去不复返了,那真是最好的时代,最好的成龙。现在的电影在绿幕前面找几个鲜肉摆摆POSE就可以了,这到底是进步还是退步呢? 今天周天,一觉醒来打开手机被两个消息震惊了,一个是首尔梨泰院,一个是郑州富士康。这城市的yiqin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心情就像今天没有太阳的天气。感谢奇迹带给我短暂的两个小时的欢乐。
影片巨星云集 成龙 梅艳芳 彪叔 午马 吴耀汉 等等 龙套都是影星。 几乎所有人都表演精湛 认真敬业 氛围道具 武打 情感表达都在电影里高水准呈现。
但是影片传递的价值观,个人觉得是有问题。
比如影片中,归亚蕾自己受苦受难 为了女儿攀上高枝,所有人费尽心思 通力合作, 欺骗了男方一家甚至自己女儿,自己的身世背景。但是盖得住一时,骗不了一世。男方知道后肯定完蛋。 这点影片毫无体现。 不论影片传递的价值观 对与错,其表达都不完整。
当然这充分体现了时代背景下,一些人的婚姻价值观,只是影片传达的思想,无法自圆其说。
最后不能不说,龙哥的武打喜剧,芳姐的热心助人式表演,午马叔的管家,彪叔吹的牛逼,吴耀汉的表演喜剧 都闪闪发光,令人印象深刻,太棒了。🌟
经典
成龙年轻时候的颜值秒杀现在一众流量小生,戴帽子帅炸了,还有梅艳芳的原声献唱,五星了
好几个交代场景的长镜头都设计的极为精彩,街面和绳厂的打斗也很一流,全片前大半段流畅紧凑,最后的解决过于理想化,过渡的不够自然。玫瑰作为幸运道具的功能还可以有一个进一步的升华。已经聚焦于某种香港身份(山东人和广东人的区别),给出的和解过于牵强,但也有某种可贵。
嘉禾打戏分三小。威禾左转,走体制路线。拍警察故事,促阶级和谐(奇迹),抑冒险冲动(飞鹰2)。宝禾右拐,走不信任体制,惩恶扬善,终镜杀敌。飞龙猛将,东方秃鹰。泰禾一看,左右已被两位哥哥占了,怎么办?干脆横跨左右走极端。执法先锋。
2021.11.08:完整重看粤语版。虽然郭振华阴差阳错成为帮派老大的设定让我有些难以置信,导致如今的我对后续的故事剧情的发展产生质疑,但是成龙在导演方面却给我了好些惊喜,片中好几个长镜头的场面调度还挺出色的(比如18分54秒整修夜总会的段落),另外,尽管打斗戏在片中所占的篇幅相对少些,但动作设计以及完成度还挺给力的。以及,演员卡司阵容(众多熟悉的脸孔)于现在的我看来,也蛮加分的。
BC10th港影展@百老汇moma。群星熠熠堪称港影配角点将录。早该想到,成龙拍动作戏总能充分调动空间元素创造喜剧性,搏命演出更要追求拍得高效,调度几个精彩长镜岂在话下。为替卖花妇人实现愿望请来一众人一起圆谎,核心创意来自卡普拉的一日贵妇,本质都是戏中戏。成龙是戏里戏外的导演,而电影本身,才是造梦的奇迹。
小时候喜欢的成龙电影,故事改编自法国小说《一日贵妇》,加入了黑帮争斗情节,但也不突兀。比如“我的胃让他顶”这类很俗套的巧合,也不显得那么烂。尤其喜欢里头彪叔和金牌配角吴耀汉的表演。
这片是不是成龙所有电影中出现明星最多的一部?打斗场面维持一贯的搞笑水准,但惊险度和动作难度相形不高。
成龙早期作品中最具野心的一部,127分钟时长承载三部(上海滩式黑帮片+一日贵妇式喜剧+成龙式功夫喜剧)电影的体量,还要顾及招牌的动作戏和华丽的运镜,不简单!
1.不落俗套的成龙动作喜剧片,剧情别致,虽然情节上有点过于断节跳跃和时间逻辑上的bug,但是仍不失它的精彩;2.笑点也不致于太老梗,点到为止;3.人活着,就是在老的时候可以有一件值得向后辈炫耀的事情。
都是大骗纸,还说什么善意的谎言!广州富商和探长被你们骗得好惨!
香港电影龙套大集合。这片百看不厌。
电影是在演戏,骗局也是在演戏。电影里的骗局就是戏中戏。既然是个善意的谎,就把它圆得完美。最后那场宴会开始奏乐的时候,是不是大快人心啊。虽然依旧是成龙故有的惊险喜剧动作模式,但因为加入温情戏,别有不同。片名叫一日贵妇更贴切。
成龙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兼任编导演一体,全明星阵容加客串,整个故事玩得不可开交,身份的错位和打闹营造出的娱乐效果十分捧腹好玩,十分完整的故事加上诙谐的喜剧场面和气氛,简直找回了小时候看港片的感觉。实话实说,那时候最喜欢的还是成功的动作喜剧电影,单纯的好看有意思,现在来看魅力依然不减。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的主流意识观念也潜移默化的变化,老港片是傻小子和努力者的舞台,现在的港片是狭隘的,中产阶级的,无聊腻歪的。而且老港片的受众是所有的劳动者,即使没有说教也要把娱乐发挥到极致,相较之下,我更怀念小时候一帮发小们群聚在一起看武打片的时光,电视台重温。
哈哈,很喜欢的一个喜剧~~不仅有动作更有故事~~早期香港动作片真不是一般的好看。听C说里面有黄沾和倪匡·~呀,我都没注意过~~那种客串超级好玩~~
蓝光重刷。勉强两分。翻拍卡普拉的《一日贵妇》。为了弥补一个谎言,而造成更大谎言的喜剧模式。剧本有个极大的问题:卖花老太向留学女儿吹嘘自己是香港名流(我不知道这老不修为啥要撒这么大的谎),结果为了留住她的富二代准女婿,香港白道黑道被组织起来一起骗人,再加上出现绑架、诈骗等戏码,你要做所谓的好事也要有个度是不是?——没人问问那个上海富商什么感受?欺负外地人是天经地义的是么?这剧本就立不住,况且内容荒诞,编制的又很喧闹,一股廉价闹剧的气味。前50分钟讲成龙靠好运玫瑰花莫名其妙当上大哥,动作场面总算出现的自然,后面以舞台感明显的身份错位喜剧为主,动作戏就像硬塞的了,绳厂的房梁跳绳有新意,但成龙做黄包车滚下坡之类动作既不惊险又无必要,不知在干什么。这片唯一看点是无数客串的大牌,真是任何角落都有名人
再一次证明成龙具有拍电影天赋和才华的一部作品。标准的三段式剧本,明星熟脸儿极多,群戏刻画精致。相比成龙更擅长的武戏,本片的文戏反而更加突出,整个故事节奏下来都很舒服,动作部分被高度压缩且不会显得喧宾夺主,尤其是作品本身的本土化结合非常优秀,如果不看简介根本想不到是改编的外国作品,整个香港本土的感觉做得非常好。有的人可能从没在电影学院听过课教过书,但就是有电影的天赋,能拍出来好东西,能有对的感觉。最近看多了成龙的片子觉得作为一个导演他是真的不输,比现在太多被吹捧的导演手稳多了。
“你顶我的胃,我的胃你顶”~~
【A-】也许是成龙空间意识做的最好的一部电影:几场如丝顺滑的长镜头调度实在是炫目无比,不同场景内的戏剧安排更是洋溢着成龙电影一贯的巧妙构思,无论是文戏还是武戏,“大全景-中景-近景”的镜头顺接毫无瑕疵。打戏占比不多,但处处精彩,最为亮眼的还是前半段酒馆与后半段绳厂的打戏,依旧是洋溢着想象力和执行力的动作狂欢,以及几乎所有动作导演里最高明的空间调度意识。毫无疑问,这是最能代表成龙对电影的爱的一部杰作。
可能是成龙最好的一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