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看了五个扑水的少年和摇摆少女,非常喜欢这种简单轻松的喜剧,毫不做作,是生活中最简单直接的幽默,一个漫画式的镜头切过来,就能令观众会心一笑。
这两部电影还有一种简朴的复古感,其一是影片的确已是十多年前的产物,那时妻夫木聪和上野树里还是少年少女,其二,想来大概是小津遗风,平稳安静而亲切的固定镜头,毫不吝惜的各种幽默细节,非常有意思。
其后又发现了这部五个相扑的少年,点开发现导演是周防正行,关于周防正行,只知道谈谈情跳跳舞和即使这样也不是我做的,且都没看过,印象里以为周防正行是个很严肃的人,我觉得矢口史靖那种毫不做作的自然幽默方法非常难得,北野武的菊次郎的夏天也有类似的感觉,矢口史靖和北野武都有着极为天然的幽默感。
在看过摇摆少女后接近一年,开始小规模扫日本青春片,这几天看了击浪青春和无敌青春(感觉这两部电影译名还是太草率,尤其后者),刚才终于看了五个相扑的少年,才终于发现,矢口史靖受周防正行的影响相当深,周防正行是个很有趣的人。但是经过对比,还是能发现,周防正行受小津影响相当之深,矢口史靖电影的小津感要淡化不少。
五个扑水的少年里,平山绫,构图类似,气质活泼了许多,观影时尤其能感觉到气质变化
很有意思的是,在五个相扑的少年里,竹中直人第一次登场就是几近全裸,只穿兜裆裤,与三浦哲郎在五个扑水的少年里的一个镜头几乎一模一样,可以对比一下两人的特写。
大概是矢口史靖对周防正行的致敬。
这里是竹中直人在本片的第一次登场,这里吓了我一跳,几乎不敢相信这是竹中直人,因为竹中直人在我印象里一直是个干瘦的黑皮肤大脑袋大叔。没想到当年又黄又胖。
对比强烈。
并且,非常有意思的是,竹中直人在五个光头的少年和五个相扑的少年里,扮演的角色都是五个少年之一,而在矢口史靖的五个扑水的少年和摇摆少女中,竹中直人开始扮演起教练的角色,也就是五个相扑的少年里,柄本明的角色。更有意思的是,柄本明在五个扑水的少年里也有出演,扮演人妖俱乐部的人妖大叔。
相比起周防正行,矢口史靖的电影更加“科幻”,并且开发出一些更新奇的表现方式。比如五个扑水的少年和摇摆少女里都用过的“慢动作加复古音乐”,摇摆少女里甚至用的是定格拍摄,非常有爆笑效果。
韩国电影欢迎来到东莫村也有一场慢动作斗野猪的戏,整部电影我只看了这一段,感觉相比摇摆少女的处理,太过繁琐,导演想必没有矢口史靖聪明。
另外在摇摆少女中,还有一处处理令我印象深刻,一度放弃爵士的少女们看到那些坚持下来的人快乐演奏,非常羡慕,集体跑去卖了名牌包,买了乐器加入她们,过程简单直接,从羡慕到决定买乐器只用了几秒钟时间,而她们加入之后,竟然直接掌握了演奏技巧,这里有些观众可能会不理解,但随后镜头拉远,所有人还身着夏装,但是天空飘起雪花,随后镜头一切,已是冬天。我认为这里处理得非常妙,如果说鸟人是用连续的空间来表现断裂的时间,这里就是用同一空间和相同人物实现了时间的表现性压缩,且调动的演员很多,我认为这个处理实在是既天真又聪明,很符合电影气质。(我认为很得魔幻现实主义的精髓,同样叙述一件事,总有更简单有趣的路)
朴素的复古感和天真聪明,甚至有些魔幻的表现方式,让矢口史靖的作品充满魅力,相比前几年大火的神去村,我更喜欢这两部电影,神去村很有趣,但觉得还是少了一点惊喜的地方。
很久没提周防正行,五个相扑的少年虽然更显古朴一些,但还是能很明显地看到导演的聪明和活泼,竹中直人一逢比赛就放屁拉肚子,竟然还因此赢得了人生中第一场比赛,非常有意思,非常漫画,显然不是一个严肃人能拍出来的。从这部电影中,周防正行也很明显地把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本土视角与外来眼光放在一起,制造了冲突,最终也实现了很好的和谐。从小津到周防再到矢口史靖,也能看到日本本土电影文化的传承和改变。
PS:打开周防正行的影人页,竟然发现周防正行是击浪青春的制片人。感觉有些巧合,有莫名有一种果然如此的感觉。击浪青春相比本文提到的其他青春片,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搞笑元素少了很多,更多能看到青春时代的倔强,就算是别人看来无意义的事情,也要尽全力拼一把。另外,电影的整体基调也更加怀旧,毕竟从开头就表明了这是一场回溯,还好最终也没有告诉我们她们长大后是什么样子,虽然她们曾在夜谈会上认真讨论过。电影的爱情也刻画得青涩懵懂,田中丽奈坐在男主单车后过桥,周围下雪,尤为迷人。
击浪青春的高潮处,配以主题曲ogiyodiora,用慢动作呈现出少女们拼尽全力的样子,非常感人,矢口史靖用这个手法搞笑,矶村一路则用来催泪。
无敌青春的高潮处也用了歌曲,康介在电台唱着临津江,日本人和朝鲜人在鸭川决斗,李安成的女友在医院临产,庆子抱着录音机跑到葬礼会场,没有用慢动作,但是蒙太奇运用出色,格局被突然打开,精彩程度和催泪效果极为突出。
最后再记录一点。
无敌青春和摇摆少女里出现了很相似的戏。摇摆少女里,上野树里和平冈佑太隔着河循声偶遇,隔河共奏。无敌青春里,盐谷瞬听到泽尻的吹奏声,竟直接跨越鸭江与她相见。
当然,无敌青春里,盐谷瞬和泽尻还是实现了共奏。演唱了临津河,非常动听,那时候的泽尻实在是太美丽了。
日本京都少年和在日朝鲜少女共奏临津河,“有谁会希望亲爱的祖国分为两方”
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当然提到鸭江我还能继续开始扯四叠半神话大系,接着扯森见登美彦和汤浅政明,但我还是告一段落吧。
很不专业,只是个人关于许多部喜爱的电影的共同记录,我想也许会单独写一下无敌青春,很喜欢这部电影,1968年阳光灿烂,不安之下的热烈青春。
真是十多年前就听说有这个片子,但是一直都没有机会看到。直到今天verycd上终于发现经过2周终于下好。原本心里还担心会不会年代久远而令人失望,没想到看下来后爆笑不已。
剧情不说了,典型的日本青春奇迹片。大多都是这个路子,大约也只有这个路子能够走通,既然是青春,那是不能像现实那样残酷地搞死。
青木(《谈谈情跳跳舞》也叫青木)的扮演者竹中真是一百年都是同样的一个怪叔叔。如此说来,我倒是很庆幸先看的是后者。《谈》片是超经典了。多年以来百看不厌。对竹中的最佳印象也在此片,那段舞实在是无比地彪悍。
我对相扑还是有着一些了解,如今却真是很遗憾这么晚才看到这个片子。如果早看的话,那会有更多的了解。
从音乐的配乐方式乃至旁白都和《谈》片有很接近的地方,乃至此片的大多数主要演员在《谈》片里也有出现(男女主角却成了一晃而过的人物)。
至始至终很温馨的感觉。无论何时,强烈推荐此片,此片不看,绝对遗憾。
好的片子真的可以穿越时空而永久停留在人心。
大学上了8年,只为了不让相扑部解散,真是太不容易了。原来相扑也不都是胖子,片中的相扑选手都不太胖。为了给相扑社团纳新,学长跪求,日本人都那么讲礼貌吗,是不是太过了?输得太惨了,一局没赢。现在的男生只会考虑怎么讨女生欢心。相扑是日本国技,但不是体育运动,只是给人表演的秀。非自然的给男人增肥,让他们赤裸着扑斗。为什么相扑没有女人参赛?如果是运动,就应该不论国籍、不论性别才对,不应该有性别歧视。兜裆布竟然没洗过,那得多恶心呀,有汗液、尿液混合的味道,不嫌脏吗,太不卫生、健康了。相扑就是要破坏对手的平衡。片中的女演员真好,一个年轻貌美,一个温柔贤惠。推荐的原因是题材的特殊性,这是我看过的唯一一部关于相扑的喜剧片。
周防正行1989年《五个光头的少年》和1991年《五个相扑的少年》是值得并说的作品,同样,单说每部影片时也需要提及彼此。如果单纯从英文片名翻译, “Fancy Dance”都不会被翻译成《五个光头的少年》,而是《时尚舞蹈》或者《化妆舞会》,但就和影片内容风马牛不相及了。
当然,原因其实也简单得很,《五个光头的少年》是依据冈野玲子的同名少女漫画《Fancy Dance》改编,这是一部1982年开始在双月刊《Petit Flower》上连载的作品,它以寺院的继承人为主人公,讲述起了僧人修行的故事。不过除了铃木保奈美的角色,一般人物身上已经难寻少女漫画的影子。
几乎是翻制版的《五个相扑的少年》,它的剧本则是来自周防正行身体力行的独自编写,这一方面大概受益于前作中他做出的改编尝试。我们很难不把两部电影的成功结合在一起看待,毕竟演员本身就是一群人,而故事架设更来得相似。一群人为了共同目标集结在一起,开始着陌生的摸索直到来之不易的成功(这里的“成功”仅是个相对的形容),此类剧情脉络持续到出于不同目的学跳交谊舞的《谈谈情,跳跳舞》,到了那里,周防正行已经能够推陈出新,四两拨千斤。
在周防正行暂停拍片的十年间,有冒出了类似矢口史靖《五个扑水少年》或者《摇摆少女》等一类片子,发行商大有借助周防正行作品名气的意思。非要说有联系,其实也虚了点,日本从来不乏带有励志色彩的青春影片。
初看《五个光头的少年》,也大致数了下片中主要的人物角色,结果发现,怎么算都用不上五个指头,或者是真把竹中直人的师兄也算进去了。再者,片名本来就是意译,不好深究。周防正行在这两部片子中用了同一拨主角和配角,包括本木雅弘、竹中直人,以及主角弟弟(宝井诚明)和那位胖子(田口浩正)。其中竹中和田口以及清水美砂还将出现在周防正行的新片中,用一拨演员的良好习惯,果然继续被发扬下去。
两部片子中,周防正性对人物外形的选择是这样的:一俊(本木雅弘)一丑(竹中直人),一胖(田口浩正)一瘦(宝井诚明)。如果熟知类似角色安排设置,应该知道导演是有用意,它可以造成单纯视觉上的差异不同,消除同类人物聚集在一起做整齐划一动作的单调乏味感——甚至可以用到黑泽明在《用心棒》结尾坏蛋一方排出的对决阵势,高低起伏、前后有致,简称“站位大法”(杜琪峰也深受影响)。由于两部电影有反复表现寺庙习俗以及相扑比赛的片段,这类绿叶型的配角人物被处理得性格鲜明,比如弟弟很快能够适应环境并且如鱼得水,深受女孩们的拥护支持,胖子则有不好克服的弱点和缺陷,但却是不可缺少的一员。
两部影片都少不了几位比较搞笑或有特殊用意的人物,例如《五个光头的少年》中的师兄和老僧,《五个相扑的少年》中,借缠上绷带掩饰、替人上阵的胖女,还有骨瘦如柴、五花八门装束的相扑手。要说不同的是女主角——单是这点又可拉出来扯上半天。铃木保奈美,可能每个人看完电影又会发觉东爱情结少了些,一个有些冒失的女朋友,看着就觉得故事好玩。清水美砂,那时看着还好年轻,后来在今村昌平片子里就变成了难以翻身的少妇形象。
《五个光头的少年》最有趣的一段还是来自幻想段落中,两个人分别穿着基督教和佛教的衣服,操着拉丁语和梵语在嘴上交战,后来的发展多少沦于平常,只能欣赏竹中直人的搞笑表演,比如他看着铃木保奈美,对比着身边女人的怅然若失,眼珠子很不情愿地挪移着,然后万念俱灰般一动不动。《五个相扑的少年》中则略去了一群人如何展开魔鬼地狱式训练,只从另一面告诉观众,这群人付出了大量的汗水,相扑技术有了长足进步。
非要谈热血青春和激情励志,《五个相扑的少年》是可以归类其中,兼有知识扫盲意味,但《五个光头的少年》则更像是日本寺庙僧侣知识的入门片,里面不厌其烦地介绍了着种种繁缛不堪的规矩礼俗,又不太露骨地进行讽刺,此间的平衡就在于周防正行保持的中立姿态——既不明说你的好,也没想扯你的坏,是好是坏观众自己去判断。
不只一次想到《驾驶》中,寺岛进的角色自称“和尚之后”,能看见常人之所不能见,不带感情色彩的冷语,带来的幽默却也是种必然。但《五个光头的少年》是宣扬佛学教义的影片吗?看过的人基本都会摇头,可能都最后,很多人都不明白周防正行想表现什么,跑寺庙修行是无法逃避的必然,还是自我躯体的净化,想认同后者说法显然比较困难,不过,他们中的几个又确实喜欢上了另一种生活,尽管这很可能只是一时半会。《五个相扑的少年》的结尾则是轻快活泼,本木雅弘的角色选择留在了相扑部,如观众可以预料到的,在相扑比赛迎难而上大获全胜后,他继承了青木的角色,似乎又不会那么孤独,恐怕不会有比这更美好的结局了。
《五个相扑的少年》中的插曲是《悲しくてやりきれない》(无法忍受的悲伤)和《林檎の木の下で》(苹果树下),都是六七十年代的老歌。站在九十年代的起点上,它们并不算老甚至来得相当舒缓轻柔,而《五个光头的少年》开头用的则是一首《年轻人》的民谣,不过被本木雅弘调子一转唱成了摇滚版,而该人物也被设置成一个喜爱摇滚乐的年轻人。
那两部片子的怀旧色彩从哪来?一大部分原因在上头,另一些是周防正行学得滚瓜烂熟的小津技巧,例如他们还在大学期间“摹仿会”时和万田邦敏拍摄的《对小津安二郎的敬爱》以及后来完全颠覆的情色版小津作品《变态家族》。面对小津时,怀旧色彩是无法消除的,幽默不断的两部影片都有着流行时髦的外壳,同时又在展现传统事物(僧侣和相扑)上不遗余力。在僧俗之间,在暂时落身与长远停留上,两部影片都抛出了周防正行早已设好的观点。新世纪以前,周防的作品从不会表达过于尖锐的问题,而在节奏上则维持平稳的基调,不经意间,皆是看透事理的通达。这点上,周防的电影不乏生活哲理,具有成熟的娱乐片特质,老少咸宜又不会被丢以恶俗的批评。
-----
#Fancy Dance漫画(意大利语,仅作画风和电影人物原型参考,铃木保奈美和原型人物的装扮还是挺像的)
#《五个相扑的少年》片中教立大学翻过来就是立教大学,这个应该是有意的设置,立教大学即为周防正行的大学母校。无论如何,相当期待他的新片《I Just Didn't Do It》。
很温馨的片子,整部片子看下来让你感觉很舒服,虽然不像许多严肃之作那样给人学多启迪,但是电影嘛,放松一下也好,所以如果你想和女友在一个周末放松心情,又不是很讨厌日本电影的话,推荐一看。
片子的剧情很老套了,许多的情节也超出生活,但无须苛求太多,轻轻松松的去看。
查阅资料才知,本片获1992年第16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主角(本木雅弘)、最佳男配角(竹中直人)等5项大奖。
这部电影,我觉得可以当做喜剧片来看,哈哈哈哈。毕竟我个人觉得里面的喜剧元素太丰富了。
日本的传统文化,也是没落到了社团无人维继的地步。讲真,我对日本相扑是一点也不了解,之前也算是模模糊糊有点排斥,无意下了这部电影,感觉,至少于我对相扑这项运动有了很不错的改善。
还真得承认,这里面有一种雄性文化的魂。也可能是我的曲解,扩大化的话,可以是所有竞技运动中都有一种致胜的魂,那种激情所在很有感染力。
有几个不太容易想明白的点
聚餐的时候,在日本环境下女主角真的能够这样的言辞激烈的发声吗?
女人到底能不能上土台?如果不能,片中正子确实是上去比赛了,此片依旧在播,这与传统文化的出入怎么理解?
哦哦,,,那个兜裆布,真的不洗吗?如果是调侃是不是过了?
美国人这里的穿打底裤?的坚持,是否有历史文化因素?
还有对神龛 基督教的点滴……
话说,毕业论文指导老师,这个“胁迫”也算上为传统文化的延续留了点火种。毕竟谁也看不惯一代一代的年轻人只用心思在追女孩上嘛。你若盛开,蝴蝶自来。同样美好吧。
最后,相扑中明显看到的肌肉抽搐赘肉甩摆,其实和跑步等其他运动肌肉轮廓的凸显和跟腱的利落,都是相机下很不错的元素呢。
多好的本土主旋律啊!日本很擅长借励志的题材弘扬传统文化,相扑少年如是,棋魂亦如是,果然还是岛国更有忧患意识。
竟然漏标了这么一部片,记得在电视上看的。
十分流俗,实在看不出来好在哪儿。几位演员的表现和他们在《光头》中不能比。
后来者矢口史靖的那部《五个扑水的少年》显然要比周防正行拍得有趣很多。
多青春。跟美剧励志确实不是一个路子,但主人公的力道不能失去
顶肚子那招是我见过的最猥琐运动体态,兜裆布果然还是罩不住皮肤外面的某些东西的。
三星半,导演果然单刀直入不废话,开头直接入题不含糊,所以有些让人不明就里。故事很简单,也不是太热血。相扑的仪式感很强,每场比赛的设计还都不同,花了不少心思,配乐很好听。竹中直人才是男主角,他太抢眼了!面瘫的本木雅弘,柄本明反而不出彩,清水美砂漂亮,春雄和正子以后会结婚吧。
同好会。木本好像范植伟啊。“你们日本人还是不愿意去弄清事物的本质”相扑就是破坏对方的平衡。像格斗的昆虫、猴子。睡觉的身体技巧。相扑真是个推倒、扒裤子的比赛啊。女的代替男朋友上场。笔挺的裤兜布,肌肉颤抖。
其实是个运动题材的主旋律,这么一想就觉得已经很不错了。周防正行一向严谨,他的电影有一种中规中矩的好看。
中等身材的人还好,胖子互推简直太色情了好吗!!日本把这个作为国技真是别有用心……这部虽然没啥风景,但剧情比和尚那部流畅好笑。竹中直人简直够233,女主美得不要不要!连补了几部周防正行,发现他一直对传统&现代、本土&外来、以及大众媒体的作用保有问题意识,而且几乎都是佳作。
9.1;雖然有諸多的問題,但感激有這樣難得的一部電影
在类型化的叙事中构造对传统文化的新认识,轻松幽默却不简单,赞~
作為喜劇來說很不錯,在好看之餘每個角色也能立住,而且通過不同的側面展現了豐富的人物性格,故事本身雖然能預料到結局可是製造波折的能力還是相當扎實,另說周防正行的技法已經是消化了小津的?再看。另外本木雅弘和竹中直人那時候真年輕啊。
兜裆裹布囧,清水美沙秀。相扑这种运动的独特装束,即使在一衣带水文化同源的东亚邻国看来也相当奇葩荒谬,可又必须承认影片的确成功利用到了此醒目元素持续性地供给了一些相对新鲜的观影谐趣,算是部分程度上掩盖了本质上这其实是一部比好莱坞类型套路还套路化的体育励志片。
四年前标记想看(原因已忘),这月资料馆有排片,在距离公司更近的百子湾厅,便抱着消遣消夜消夏(…)的心思,过来散心。很惊喜,再次证实“叙事才是影片最核心最坚韧的编织力、聚合力”。柄本明的眼神有一股墨色如漆的引力,竹中直人再次贡献了生动传神的搞笑表演,演员层面的专注专业,配合叙事层面的纯粹纯诚,真真是电影原初的享受。与《谈谈情跳跳舞》一同属于可作摄制技术逆向工程的学习之作,同时也尽皆于百子湾厅观看,感叹,线下的美好是捧一个手机所无法比拟的记忆留存。
青春就是,在你为钟爱的事情努力的时候,突然发现身旁多了一群以前一直很想得到的啦啦队。
同样是五个光膀子大学生拯救式微学生社团,相对矢口高潮迭起的青春荷尔蒙攻击,周防正行把焦点落在了文化碰撞与传统复兴上。年长导师对气盛学生,上下两辈的传承,抗拒-理解-投入-取胜;其许多细节,包括用技巧而非蛮力取胜,甚至女子上土台,都让人想起今年热门《摔跤吧爸爸》——前者救校,后者振国。2005
昨晚重温了1996年的《谈谈情跳跳舞》,注意到片中有“入殓师”本木雅弘的客串,而后在豆瓣查看周防正行的全部作品,注意到这部周防正行自编自导、本木雅弘主演的1992年的《五个相扑的少年》(曾经间接因为2001年的《五个扑水的少年》而得知这部电影却未曾观影过),机缘巧合之下,终于前来观看此片了:1.在《五个相扑的少年》和《谈谈情跳跳舞》中,本木雅弘饰演的角色分别叫山本秋平、木本弘雅,竹中直人的角色都叫青木富夫,田口浩正的角色分别叫田中丰作、田中正浩,怀疑是编导周防正行特别起的名字;2.《五个相扑的少年》在第16届日本电影学院奖六提五中获得最佳影片等奖项,《谈谈情跳跳舞》更是厉害,直接横扫第20届日本电影学院奖,15提14中(其中最佳女配角有两个提名),除话题奖和最佳外语片(外国作品賞)之外的奖项全部都拿了。
本木雅弘好像就没变样过,竹中直人也一直这么猥琐。周防正行很像电影里的穴山老师:他们不喜欢相扑,没必要强迫他们接受这么强烈的训练啊。日本导演也真有趣,要么就特别中二特别极端,要么就是这样温和平静、循循善导。周防正行属于后一类。
基本是《五个光头的少年》的原班人马,人物关系及故事缘起都有类似。再次借青春的外衣讲传统。并造成一种对立以及幽默。而且依然的励志系,周防正行总是不会让人失望。教立大学与立教大学,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