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是这样开始的,男主角牛顿,一名政府职员,同个办公室的人通过玩牌打发时间,“没贿赂,不做事”。但年轻的牛顿先生不同,他想要有所作为。所以他带着投票设备以及相关人员,毅然而然地前往冲突地带,完成自由公平的选举任务。 直升机将他们送到了丛林,局势动荡,所以有军队保护。但军队指挥官告诉牛顿,这里不安全,你做到这一步即可,敏感地区的投票,是由士兵们完成的。牛顿说:可我才是投票站的主管。 所以,即便投票地点是在一间破烂的教室里,牛顿也要动手清理干净,坚持要有符合文件要求的场地。即便面对眼前语言不通的老弱病残群体,牛顿也坚持给他们讲解投票步骤,告诉他们,这是这个国家最大的选举。但,那又如何?外面的世界再轰轰烈烈,部落有属于自己的法律,对他们而言,此刻才第一次听说了这些政党候选人的名字,其他的一无所知。而且这些满脸迷茫的老人前来参加选举,都是迫于军队的威胁,目的只是为了在国际媒体面前,向世界展示印度民主的样子,现在你告诉我,投票是权利,未免可笑。所以他们唯一关心的,提问最多的只是,投票能带来多少报酬?带来何种好处? 这部缺少载歌载舞的印度电影,极大地讽刺了基层民主选举。 在军队指挥官“投票器就像是玩具一样”的言论面前,牛顿所宣传的道路、电力、水和社会正义显得荒唐可笑。他的尽职尽责,他的对抗,他的坚守,如此势单力薄。 影片一开始说,那位科学家牛顿,通过揭示大自然面前人人平等,抹平差异,改变了这个世界。而不等影片结束,我们也都清楚,在整个社会的背景规则面前,这位主人公牛顿的坚持,从头到尾就是一场无用功,宛如他伙伴口中的“小丑”。 “保持你的诚实正直,国家将与你一起发展”听起来像天真的理想。但其实,不管置身于何种风气与现象之中,能坚持你所认为的对的事情,已经是一种可“自嘲式”的了不起了。
欢迎关注公众号 deardai2018
很高兴看到这样的印度电影。 整部电影的场景、镜头、台词、配乐共同营造了一种独特的氛围,但是慢节奏中还可以有更多冲突和张力,胶着的紧张感与滑稽背后所突出的黑色幽默有些直白。 观影中可能会比较催眠,须在清醒状态下观看。一部批判现实的影片很有可能拍得十分聒噪,尤其故事中还是聒噪的印度人,但是这部电影的留白是一个加分项。 除了黑政府,黑警察,还黑了整个社会的不良风气,小细节挺到位,相比之下杀人不眨眼的毛派也就是影片紧张感的引发者并没有被黑的很惨了。 整体来讲力度不够,没有触动感。
2018印度申奥片《倔强的牛顿》,一部自嘲是喜剧,一部没有歌舞的印度片,笑点很内敛,得细细品味才会会心一笑,一杯可乐倒进一桶牛奶里引起的化学反应。
美国中选刚过,看了这部有关印度选举的电影Newton倔强的牛顿。这片子已得了不少奖,有可能获明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所以看之前期望挺高,看了也就略感失望。客观地说,拍得还是挺不错的,细致,现实,自然,尤其难得不同于典型的印度电影。换个说法则是节奏偏慢,后半部张力大增,结尾戛然而止。
顺便推荐下我的公众号:小赵电影 ,可看剧
印度,上千年的文明古国,如今却充满各种社会问题:种姓歧视,男女不平等,贫富差距,民意分裂……当听到这些批评时,印度人便以此辩解:至少我们是“亚洲最大的民主国家”,我们国家由人民说了算。而这部《倔强的牛顿》批判的矛头直指印度人心中的底线:民选制。有影评人称:这部影片将印度社会剥得一丝不挂。
片中主角“牛顿”是名一丝不苟的国家公务员。他坚持着规则,坚持“公正选举”——尽管有时坚持得有些固执。他不顾指挥官的反对亲自去监督选举;他费尽心思去向民众解释选举的重要性;他坚持规则,并坚持工作到最后一分钟。他的思想或许有些冥顽不化,但我们需要的正是这种坚持原则,坚守工作的公务员。有这样的人,我们的社会才有希望。
“那个机器是个有趣的玩具,上面有牛,花瓣,还有好多图案,选一个按下旁边的按钮,就完事了”。指挥官也是一个好人,只不过他的想法更现实些而已。名目繁多的候选人,难懂的竞选纲领,更重要的是没有一位候选人会关注这个只有76张选票的超小选区,选哪一位都不会让这里的生活改善,正如当老人问起哪个候选人会让卡杜叶(土特产)买上好价钱时,男主无言以对。选谁都一样,选举机的确只是个玩具。
值得注意的是上司副检查长的态度。当男主反映问题的时候,他摆出一副漠不关心的态度,甚至有点默许指挥官的做法;而外国记者到访时,他又要指挥官不惜一切代价,甚至“抓”一群选民。被枪逼着行使投票权,这着实有些罕见。于是我们看到,外国记者报道:当地民众不惜冒生命危险也要行使权利;而他们的背后,是瘦弱和无奈的“选民”。政府并不关心民权,他们关心的只有选票和虚名。这样的“民主”又有何意义?
曾有位贤者说过: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大的民权。民众想要的不是什么理想,主义,他们只想要两样东西——面包和水。谁能给他们,他们就拥护谁。民主并不只是一种制度,更是一种思想,只有政府信仰民主,拥护民主,国家才能真正称为“民主国家”,而不是愚弄自己,欺骗他人的手段。
前面有点拖沓,后面挺带劲的,讽刺了印度政府一直引以为傲的所谓民主。
节奏有些问题,所以虽然片不长,但看着并不轻松。能把目光聚焦到这么一件小的选举投票事宜上也是挺不错的。真正的民主不是说因为你不识字没文化所以你应该先被接受民主教育,而是让人民以实践尝试。
一部在形式上印度特色并不明显的印度电影,但故事却有着非常鲜明的印度特色,描述的是世界最大民主国家印度偏僻之地的投票之事。看似拍得很平淡,但其内涵却很丰富,实际上探讨了民主、人性方面诸多问题。导演拍得很平和,并未站在某一立场去评判,只是给观众展示。里面的台词也很精彩。
印度申奥电影,电影里提到当地的水蛭是用杀虫剂除不掉的,除非食用当地的蚂蚁,才能免受瘴气之苦,当地人还用蚂蚁做酸酱,味道还不错。印度在有武装冲突地区举办民主选举的故事。这部电影看完让我想起了一句名言,枪杆子底下出政权
#柏林电影节# 不用唱歌跳舞,印度电影也能讲一个好故事!一部讨论“民主的细节”、关于坚守政治理想的政治喜剧,角色生动,台词幽默,前半部分略有疲软,后半部分渐入佳境。 一部有担当、有情怀的电影。
傻逼一个,一根筋,死脑筋,这种人在现实中只能活1分钟。
对于印度电影来说绝对是一个惊喜。由里及外都极其质朴。电影很硬,人物够轴。里应外合克制统一。
本来以为是一部搞笑喜剧片,看到最后才明白原来这是一部批评选举黑暗的电影
有着一颗红心的结果是被当作小丑,这是初出茅庐的人在形式主义的社会表象下惯常遭受的待遇,投票这个显示公正民主的工具对于边境丛林这样的地方来说一文不值,于是牛顿的行为成了徒劳,他把执着用错了对象,费了蛮力撞墙,而墙不动分毫。
这是一部很闷的电影。这是一部等到了戈多的等待戈多。你以为美国大选里投创破是犯傻?至少投票的人知道他们投给了谁,以及为什么理由而投。印度这个国家啊……把伤口的血痂和腐肉撕开给所有人看,这是最罕见的勇敢。至少接触了阳光和氧气,任何生命才能成长,对吧。
满有趣味却不失残酷,切入点也很踏实,个人觉得整体平衡找得不错~要说差什么,大约是,野心太小。。。印度人民拍竞选是真的很着道的感觉~对了,还有音乐好听,想要OST~
【印度】这个故事、这类题材感觉拍个两小时半都不是问题...感谢没有拍的那么长。非常细致的切入点,把政治讽刺、选举以及思潮对抗都通过一个小小的故事和一个典型的人物来表达出来--而没有去画蛇添足的包含更多东西了。男主把这个小人物演得不错,虽然结尾了,但是我竟然还想看Newton更多的故事。
继《阿里格尔》之后拉吉库玛再一次呈现热血青年以己之力改变周边环境的故事,叙述自然朴素,没有歌舞没有煽情,但男主双眸的热诚依旧烙印在记忆的脑海。书生气、英气与清新质朴在男主身上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下乡冒险选举所引出的一系列理想与现实的问题。让乡亲们都知道自己拥有选举权是对的,但是不明所以,连选的那个人会采取什么样的治理政策都不知道,引申出去,农民们本身的文化水平都不够支撑他们自己理解选举,那一味盲目地让人投票,并要求达到每人必投是没有价值的。对于这种倔强应该是讽刺的。
牛顿揭示了在大自然面前,人人都平等…但是在这片丛林里,还有未成年新娘,种姓,民族,操控,媒体做戏,各种无奈,以及领导的微笑
上面乱搞,下面搞“乱”!
印度的申奥电影,无歌舞不宝莱坞,但这部电影偏偏木有欢脱的一言不合就舞起来。调侃了基层选举制度,底层小人物的关键一票也以小见大。有责任心,有良知,不如有权势,天阳底下无新事。
剧情结构简单,理想主义者的呐喊,彼国社会乱象,民主选举的黑色幽默。民主啊民主,人人都在为你摇旗呐喊、锣鼓喧天,然而却是瓦特法克。。。欣闻中国台湾地区今天(11月24日)举行的地方公职人员选举中,民进党大败,而国民党咸鱼翻身赢得全台22个县市首长中的14席,蔡婆婆已在民进党总部宣布辞去党主席,嗯,这个很民主。
关注印度民主政治的片子,主题显然讽刺现实体制又兼顾政治正确同时还不放弃好莱坞公式,制作完成度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