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版的《阿黛尔的生活》mix《春风沉醉的夜晚》,既没有无产学生抗击小资审美的愤懑,也没有情感隔山隔水寄托追思的忧郁,却同样在同性题材的阶级反思上跨出了很重要的一步。
浩辅凭名贵衣装而龙太以赤裸肉体作为各自游走社会的面具,二人在顶楼的缠绵被惬意包围,美好从中释放;但偶有前置的格挡物也在暗示阶级隔阂的始终存在,而这种残酷在龙太死后才被揭示——即中产的付出需要底层的妥协才能达成,无关于底层对社会体制的认同或不满,而是出于相信对方的真情实感。
龙太之死在此基础上更应被视为日本社会的转型正义契机,因小恩小惠的福利无法抵抗工作制度的压迫,原本以为他的死会成为破坏和谐关系的开始,事实上也是如此,浩辅亲身进入龙太家时显然局促不安,心意的传达也在失去了一个能接受妥协的中间人后也变得举步维艰。此时则呈现出了付出一方的反复述说的必要性,述说基于尊重,于对方和公共空间的尊重,因此心意在以物件传达时能不间断地流动,公共空间正由这些尊重与信任组成。
尽管让对方母亲搬到自己家住的请求是一次尴尬却又令人心酸的弥补尝试,可最后母亲道出一早明了二人关系的真相,又促使其心结解开——付出与期望付出被接受始终包含自私动因,但爱在参与的起初就被该空间里的所有人感受到,这也是公共参与的价值不被结果决定之义。
#HKIFF47 第6⃣️场
没想到电影节之旅结束之前还给我蹲到一场日本导演的映后!我又是第一个提问(真的很爱干这种事),签名也get到了,圆满完成任务!
与片名《利己主义》的印象不同,这竟然是一部温情片。而且关于这部片的宣传中也从未提到,它不仅仅是讲同性爱情,其实也讲到了亲情。
不知道什么是爱的时尚编辑,在遇到了爱情后,又收获了亲情。而他之所以能得到他人的爱,皆是因为自己付出了很多爱。
即使他声称不懂爱,只是出于自己的任性,把自己觉得最好的东西都给了别人。
明明看起来更像是利他,片名却偏偏是《利己主义》。
一开始我还觉得难以理解,反复琢磨那句“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爱。”“这样就足够了。”终于联想到了其他的作品,《继母与女儿的蓝调》里有过类似的表达:“你想把你想要的东西都给我,这种感情,大家将它称之为爱。”
即使做一些以自己为出发点、看似自我感动的事情,其实也能够在他人之间传递感情。
挺好的不是吗。男主角所缺失的,终在延伸的关系中得到救赎和修补。这样就够了。
再次要赞爆铃木亮平的演技,真的太有意思了!
俏皮的小表情、有故事的眼神、放在胸口的手势、自恋地演唱、细致地画眉,都逗得观众哄堂大笑。
还有跟基友们的闲聊,据说都是自由发挥,台词真的自然又幽默。“你好歹也努力一下。”“我努力了呀,我真的很努力了,就是忍不住。”“你忍得住,你不就忍住了‘不吃’吗。”“不是呀,你看那个薄饼明明就放在眼前,不知道怎么就不见了。”“就是抛物线一样落到嘴巴里不见了呀。”
和宫泽冰鱼之间意外的很有化学反应,两个人都很会演,每当看见恋人时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你这是什么意思?买东西的回礼?”“不是的。”“…那到底是什么意思?”“…斋藤先生真是魅力十足。”
看到天桥这段大家都被甜笑了。
还要感谢导演拍了很多亮平的后脑勺、脖子、尖耳朵。就算看不见表情,也完全不影响传递情绪,真的很棒。
总体而言是一部后劲很足的电影,总觉得没看够,又意难平。
映后氛围很欢乐。结束后还有几名男影迷拿着原作小说给导演签名,早知道我也应该买的……不过还好我签的早,据说后来都在外面排长队签名了…
最后灵魂发问:我什么时候才可以见到铃木亮平!
担任时尚杂志编辑的浩辅打扮时髦,努力压抑对同性的欲望,直到朋友介绍认识健身教练龙太,爱情骤然降临,彻底改变两人的生活。 某日浩辅等着龙太载他去海边兜风,突如其来的消息粉碎短暂的幸福。
改编自高山真同名自传小说,松永大司执导,不仅以大量手持摄影增添真实感,刻划角色在充满粉红泡泡的同志恋情下的情感转变,亦侧写日本社会对于同性恋的保守态度,还升华探讨对伴侣家人爱屋及乌,突破小情小爱的格局,扩充为对爱的普遍性描绘,构成一幅初看温暖、细看则满是泪点的作品。
实力派男星铃木亮平和宫泽冰鱼携手演绎同志爱侣,前段洒满糖粉,除了牵手、泡咖啡、吹头发、擦护手霜等情侣温馨日常端上台面,大尺度激情床戏更是令人瞠目结舌。 不得不说,两人的搭配火花四射,从初见面的害羞到爱欲迸发,眼神只有彼此,浓浓的爱意穿透银幕,春天有这样的爱情降临真好!
宫泽冰鱼诠释笑容可爱的健身教练,他的笑容简直可以当牙医诊所的广告招牌。 他演出高中辍学打工养家的龙太,阳光外表下背负生活压力与见不得光的秘密,直到浩辅出现,让仿佛活在地狱的他有了温暖与希望,却一度纠结于爱情与面包的两难,选择和浩辅分手,几经协调才抓住得来不易的幸福,然而命运之神的捉弄,还是没有给他美好结局,令人感伤。
铃木亮平突破形象,一场拿梳子当麦克风唱歌的戏,客厅宛若歌唱比赛舞台,陶醉神情让人心之向往。 此外,他演绎心思细腻又爱照顾人的浩辅,不舍龙太日夜辛劳、出卖肉体,于是在经济上支持对方,温柔中又带有一丝固执,后来甚至不计代价代替龙太照顾母亲,成为掌控全片情绪走向的主轴,极具爆发力的演出令人惊艳。
一场浩辅在丧礼上和龙太母亲对话的戏,他哭到不能自己,龙太母亲一席知晓两人关系,道出父母不在乎孩子爱的是男是女,堪称全片最催泪的戏,让逝去的爱又以另一种方式回归,抚慰破碎的灵魂。
母亲早逝的浩辅,把龙太的母亲当自己家人呵护,除了帮忙打扫洗碗、支付生活费,甚至在病榻前日日照顾病重的龙太母亲。 一场浩辅在病房厕所帮花瓶装水,同时用眉笔画眉毛的戏,强忍眼泪故作坚强,却又能展现爱美的坚持,娇媚与顽固融于一身,可说是铃木亮平演得最棒的一场戏。
爱情美好与生活残酷并存,浩辅与龙太为彼此生活的一道光,互相扶持并走过风雨。 更难能可贵的是历经生离死别,浩辅重新拉近与父亲的关系,不再是一年只回家一次的儿子,而是有了和父亲同桌长谈的机会,了解母亲病重时父亲的心境转折。
《利己主义》描绘日本同志在个人、家庭乃至社会上的不可张扬与身份未明,放送甜蜜、梳理亲情、疗愈伤痛,以顽强辩证自私与救赎,用对不起和谢谢化解愧疚与遗憾。 片中浩辅无怨无悔的付出,自然有些理想、梦幻,甚至是一厢情愿,却让人羡慕那种义无反顾、一肩扛起的勇气。
亮平一开始的亮相很爆笑,一个有着贵妇心的肌肉男演得活灵活现,和一众“姐妹”聊男朋友、喝酒、发疯,都市金领基佬形象跃然而出。和冰鱼扮演的私教龙太第一次见面,他收敛了自己身上的贵妇气质,就像一个普通的男人。冰鱼演出了天真烂漫却性感诱惑的青年感,看浩辅的眼神,和自己主动的第一个吻,都让我在内心里大叫“他实在太会了!”
床戏似乎来得猝不及防,尺度倒是在意料之中,毕竟这部电影可是R15啊!冰鱼和亮平甚至和路人的床都拍得很真实很血脉喷张👍前半部分看得我非常开心,生活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直到电影中出现了很多flag。这些flag让我突然想起之前看到的剧透,非常紧张,就怕哪里突然来个打击!
当电影最大的转折到来时,本已有了心理准备并没有太难受,直到亮平的演技给予了我会心一击。他演得非常收敛,镜头从头往下连他的脸都没有拍正面,但是颤抖的肩膀和细微的抽泣暴露了他的难过。情绪传递给了观众,这一幕让全场各处响了抽泣声,真让人感动。
我没想到剧情走向是一个drama queen通过爱人,找到了人生爱的归宿,这个爱是母爱也是爱情,虽然两个爱都将远离他,可是在天堂有人在等着他。
导演全场手持镜头,和某导演有得一拼,不过一点都不晕,手持中算稳的,人物大特写用得很多,非常能够关注到角色的内心世界。
几个小细节,浩辅后来把送给龙太的外套又穿回来了,龙太穿着那件外套时显得袖子好短,哈哈哈哈,还有在做爱时龙太喜欢亲人的手臂,后来龙太也亲了自己这个位置!亮平高歌一曲的那场戏实在太有趣了,唱得很好不要再唱了,哈哈哈哈。龙太要身高有身高,要颜值有颜值,明明可以去做模特干嘛要去当鸭子赚钱,这是不解之谜(喂喂
日本好像30号就要下映了,还有合适场次的话还想二刷啊啊啊!至少本场上座率蛮高的,很多情侣来看,男的也有哭。
平淡到让人有点惊讶了,从中间开始就一直在想这要怎么结尾。与其说像剧情电影感觉更像纪录片,结果一看介绍说原作小说有自传性质,访谈时又提到监督是纪录片出身,一下变得合理了。观众提问时有人形容影片是“quiet”,觉得好像从根本上是对的。角色结构有点像蓝宇,但情感流截然不同,完全是好人meets好人的故事,纯爱到不能再纯了。纯爱片是不是不死一边就很难收场啊。但死了一边居然还能演这么久,忍不住在心里问爱到这个程度?我好像已经无法共情了,这是我的degrade。
同性爱和家庭两个主题,影片给予两边的比重是基本一致的,甚至可能更强调的是后者。可以看到三对家庭关系:浩辅与其家庭、龙太与其家庭、浩辅与龙太的母亲(一种母爱的填补)。取了一个题目叫egoist,但是一点egoist都看不出来,反而观感是彻头彻尾的利他。但看简介文又有点理解,本质上是在追问“爱的真实性”。爱的动机是填补自己,那么如果爱本质上是利己的,怎样才算真诚。于是有对话:“我不明白什么是爱。”“作为被爱者的我们得到了,这就是爱了。”访谈环节监督说正是读到这两句才变得想拍的。
监督真的好喜欢脸部特写和背部镜头,镜头晃得像手持,移动范围特别大,像在模拟一种第一人称视角。场景之间声音和沉默的对比也很明显:一个吵闹的镜头,毫无征兆地接上一个完全沉默的镜头。
影片放映结束我这样写了后,Q&A环节居然真的有观众问为什么有这么多脸部特写和单镜头内大幅度移动的拍摄手法。监督说前者是想要展现一种更近的视角,让观众并不是客观的、远离的,而是手が届ける一般的距离感;后者是有点one cut one shot的纪录片拍法。且共同点是这样的拍摄都会导致无法拍摄到全景,影片末尾浩辅在自动贩卖机买饮用水,镜头集中于他的脸部,根本没有拍摄到自动贩卖机。监督说本来就没有拍进去的必要,依靠演技与声音,观众可以靠想象力自行填补。只是觉得他说的“没必要”很一针见血。我很喜欢那个镜头,一部分是因为以上,另一部分是零钱掉在地上时浩辅立刻情绪崩溃,实际上是呼应了影片最开头初识时的场景,此处并不特意点出是由于回忆,仅依靠观众的记忆意识到这处呼应,且觉得这一崩溃很有力量,隐忍的悲伤的狂潮。另外还注意到后期有两处画眉的细节,不太确定是什么寓意,可以考究一下。
还很喜欢的一个点是监督回答选角问题时说:演员身上不存在的东西是无法引き出す的,必须是本身存在角色相应element in him(整体意思是铃木亮平与他本来就是朋友,因此他知道对方身上有角色的元素,是能够演的)。让我想起我自己原有的一个观点是,作者是无法塑造一个超出自己的角色的,简单来说,作者不可能创作出比自己智商更高、情商更高的角色。角色必须内含于作者自身,仅仅是一部分切片,因此作者必须比一切都要丰富,否则没有创作余地。一大部分应该是之前读陀时想的。
电影节这种看完电影立刻有主制访谈的形式确实很有意思,能更多感受到一些。监督还提到说影片的1/4是脚本里根本没有的scene,是拍摄时临场做的;且有时候会只给演员台词的关键词,让他们自己发挥填满。最后海报的构图真的很好看。
之前读小说,因为是自传性质,能够感受到作者是不够冷静的。电影就克制了很多,镜头有时忽上忽下不知是导演的习惯还是调度不够熟练,开篇的几句独白往后也不见了踪影。
说回故事。
男主从十四岁失去母亲开始,一部分爱一直是缺失的,此时的不守恒很容易理解。他带着缺失长大,武装自己,试图填补缺失的部分。可是缺失的是爱,缺什么就只能用什么来填补,其他都只能是空中楼阁。
直到遇见龙太。
漂亮的外表也好,开朗的性格也好,吸引是不出意外并且快速的。爱意逐渐外露,并从中获得快乐,因为那部分的缺失逐渐填补,开始变得守恒。
接着龙太突然坦白了,消失了。
原本堆积的爱失去了承载,像硬币一样撒了一地。本来让它就这样散落着也没什么不好,可是这些都是这么多年一直太过渴望的东西,才会拼命地捡,拼命地想要装回去。
他把他留下,倾注所有的爱。
龙太和母亲相依,母亲需要照顾。
于是发现,能够承载这份爱的容器又扩大了一些。既然如此,便开始无私地复制,肆意蔓延,企图让爱能完整覆盖两个人。
因为太过富余,偶尔会害怕的时候可以告诉自己,这是从十四岁开始至今欠下的,如今这样双倍也是还不完的,这是自己应得的。
利己主义的定义出现了。
啪——
容器有一天突然碎了个彻底。
那些无限复制的用来偿还的爱,突然间无处承载便压回了自己。太沉重了,让人无法喘息。不能自己背负,复制也并不可逆,只好将这双份的爱转移回一个人身上。
龙太的母亲给别人介绍,从一直以来关照我儿子的人,变成儿子。
双手接过了这双份的爱。
原来只是为了让自己轻松啊,像是再次掉落的硬币,有人帮忙捡起收好,揣起来然后告诉你没关系,谢谢你我收下了,收得好好的,还要一直道谢。
痛苦减轻了,利己主义原来就是如此。
最开始以为不守恒是因为缺失,最后发现原来是因为付出。
从十四岁开始一直无处安放的爱,因为不知道如何收集,于是干脆压抑不去产生。
如今产生了,而且是大量的难以控制的,太过不熟练所以没有想到竟如此容易失控。
自私给予的爱无法回收,体量和容器无法守恒。
不守恒即是乱序,人的生理本能去排斥乱序,所以才会痛苦啊。
为了痛苦减轻而去放置爱的利己主义,或许是人能够去爱的一种本能。
沒有很喜歡 前半後半兩個部分割裂感蠻強的 明顯前半的同性情愛撐不住後半更多層的愛的重量 有點像宮澤冰魚也接不大住鈴木亮平的戲(?胡亂比較
第35届东京电影节观影。因为觉得同性片大部分也都是会拍成爱情片只是角色性别相同所以看得不多,但这一部绝对没有踩雷。开篇看似是俗套的卖肉片,但两个主角的经历和背景给后续的故事发展做了很好的铺垫。什么是相恋,什么是家庭,什么是爱,这样没有解答的问题感觉在日本电影里经常得到探讨,也或许是因为这些永恒的问题才使得日本电影拥有独特的魅力。大量采用长镜头和特写的拍摄与整部片子的氛围意外地很搭配,两个小时一闪而过的精彩故事。两个主角还让我想到,日本影视在同性片上对于人类多样性呈现的都特别棒,小麦肤色肌肉男可以在家里穿着妖艳的衣服唱歌,肤白貌美的奶狗到了床上也可以是猛攻。爱本身就可以跨越性别,就更不需要其它限制。对于娘1公0满天飞,给自己给他人不停贴标签的中国社会,人们还需要更多互相认知了解和包容。
一種表面深刻的廢話。
居然是自传。可能是对男人失去了基本的信任,我从一开始就无法相信这个故事。做鸭,遇到真爱,用钱救赎,浪子回头,怎么看怎么是大骗子。说实话我直到攻的葬礼之后还在想什么时候揭晓真相。以上加上圣母圣父都是我最讨厌的元素。刚想到底谁要感动啊的时候,听到了周围的哭泣吸鼻声,我大为震惊。男主的人格加上把这些写出来怀念自己做过的一切的作者,确实让我感受到了egoist,给一星。铃木亮平的gay演技真是腌入味儿了,连眨眼都不一样了,感情戏也很厉害虽然我没法共情,妈妈的演技也很厉害,这两个演员是另一星。(还有导演这个镜头是想晃死谁)
导演有点模仿桥口亮辅的意思,一些生活细节拍得好真实。不但有爱情中的利己主义,还有付出者的自我感动,男同群体估计会看出内伤。铃木亮平和宫泽冰鱼化学反应是有的,而且攻受竟然是反的我点一百个赞...
前半段靠肉 后半段靠情感,问导演如何让演员成为角色,多聊聊life experience大银幕体验很好 宫泽冰鱼笑起来的时候我起反应了
一场十分日式的关于“什么是爱“的探讨,并不只是一部单纯的同志电影。笑与泪融在点滴日常和突变的命运里,两个小时的片长里塞进了太多的东西,说实话有点太满了。前半段的爱情故事里实在是有太多的同志刻板印象和令人皱眉的尴尬场景。「俺が買ってあげる、月二十万」之类的真是让人摇头,亲密戏尺度够但有点假,不过总体来看还是挺甜的。亮平显然表演用力过度,可还算是惹人爱的。后半段从变故开始到对于亲情的刻画确实都还是很扎心催泪的,一部分镜头语言意外的细腻。刚看完其实没反应过来哪里体现出エゴイスト了,出剧场后又看到「愛は身勝手」这个宣传语却顿悟了:影片里处处都是わがまま,每个不合理的举动背后的任性也正是影片想表达的所谓利己主义的核心吧。在一个本来就很难过的飘着雪的周五上午一个人来看电影,结果此刻更加心塞了,唉…
TIFF35 有纪录片的基础打底,同时运用大量特写不停对准角色面部,导演表示是希望自己的表达更加主观。但两男主的戏实在是比较平,反倒是和男朋友妈妈的后半部分更耐人寻味一点
今年TIFF日影新片最佳。从一个经典的 BL 梦的幻灭开始反思当代 LGBTQ 文化与新自由主义下的资本、个人主义、消费文化、人际关系之间的复杂关系,后半亲缘关系的缓慢着床则是展现了突破这种精致利己编制的可能。抛开这个反类型故事本身的魅力之外,松永大司的影像直觉也很好,不仅是手持的临场感、几个转折段落也都通过镜头而非台词“预示”。铃木亮平的表演很显然下过功夫,值得拿个奖。
【香港国际电影节观影】从同性情欲跨入到社会与亲情伦理话题,算是导演在这种类型上的一种突破。不过,对于性少数群体在社会中受忽视的根源没有进一步展开,而后半部处理无血缘的“母子”关系时更不够凌厉,生硬地凑向一种过于理想的状态。显然无法有效地阐述出前半段主人公的自私利己与后半段补偿行为之间的心理演变,这不是靠全程怼着人物的特写镜头就能让观众感受到的。
把尖锐的社会问题硬生生凹成了真善美晨间剧。
#HKIFF47# 本届电影节最期待的电影之一,看完跟预想的有点差别,但整体没有失望。看的过程中一度担心最后会是个be结局,很怕这一切都是个谎言,那样反而有点落入俗套。现在这样的故事设定,虽然整体也很虐,但架不住质感跟表演是真的好,几场情欲戏的处理完全是跟着两人的关系进展去走的。还挺喜欢这个港译名:爱很自私。其实浩辅做的是很无私的事情,但是更大程度上其实是满足了自己的私心,他希望被爱着,也希望自己的爱能够平稳落地。故事放大了这一点,并让观众得以代入,从而考虑人与人的关系究竟是建立在什么之上,这对于试图突破传统家庭框架的东亚LGBT片来说,还是蛮重要的。两个男主角很有火花,感情戏处理得也很细腻,就是觉得宫泽冰鱼的瘦弱小身板演健身教练不太有说服力哈哈。给三星半,旬报给我冲!
TIFF2022プレミア+Q&A。运镜上多用close-up特写营造“在场感”。脸部细节的放大和作为背景的缺失来调动观众想象力。当被问道选角,导演指出他想要的角色特质是已经存在于演员之中的东西,而不是为了演戏而创造出来的。因此作品风格在写实的基础上增加了某些戏剧性。故事本身清水白描,比起同性爱情更像是人间关系的文本,有关家庭的存在方式,环绕恩情的授受关系,社会关系的细节和言语的感受性。作为“噱头”的同性部分流于二丁目酒吧和数场床戏的浅层,这种粗粝保证了纪实性但作为思考部分的缺位有被诟病消费性少数群体话题的风险。利己和爱的奉献主题没有得到很好的展开,最后借片中的母亲娓娓道来的那一段,比起爱人的人,被爱的人可以定义爱这一点题少了西洋哲学中爱的能动性,也就与平权文化运动的主体性自动绝缘了。
#TIFF2022 #Competition 太诛心了。难得在日本电影里看到这种基于利己主义的对他人的爱的讨论,到最后都最爱自己的男主显得那么真实。R15+的几场床戏好几个细节都太精确了,真难得看到这么精确的同性情欲戏。 @ヒューマントラストシネマ有楽町
【TOHOシネマズ日比谷】一邊是為了滿足私慾x道德感混合物的利己主義者,一邊是感受到愛的人。有資格稱那種ego是愛嗎?鈴木亮平拍完東京跑跑醫生火速剪頭進組,不光裝作不會懸垂,還養了一肚子膘+純熟掌握0的言行舉止,一抬手一轉身都很有味道,絕對役作りの鬼。幾個月前剛看完絕世渣男齋藤正一,甚至一進場就看到跑跑醫生劇場預告,看正片大猛0我真的很想撞牆。冰魚瞳仁很漂亮,也笑得很甜,但情緒複雜的表情和台詞就還做不到。一開場的楓女士好美。
我习惯了用名牌华服包裹自己,遇见他才学会脱掉盔甲。他习惯了赤裸流连在别人床榻,遇见我才懂得穿上自尊。送他的牛仔服明明不合身,睡他的床榻明明最难眠,他却是拯救我的天使,我也是他拾起来的硬币。你没有会错意,对你们都付出了爱,因为爱有利己主义,所以爱你们我才能获利,才能从地狱获得阳光。
给二位主演➕星星。是没想到冰鱼其实很会演,其实剧情发展到两人短暂分手之后,多少觉得有不少不可思议的位置,因为冰鱼笑起来的样子,又觉得能成立了(白T姿真好看啊)…….为啥他在别的戏里都像个木头人似的……铃木亮平确实也还是蛮意外的,葬礼戏真是高光时刻……故事本身中规中矩,实在是演员加分太多
理解导演想要跳出BL题材做真正意义上的酷儿电影的意思,但既然想在故事里塞进阶级、生死、酷儿家庭等等较为繁杂的命题,平铺直叙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更遗憾的是叙事上的薄弱也没能用镜头语言来弥补,演员之间是蛮有火花的但氛围感营造得不够到位,几场情欲戏的表现也很单一。后半程镜头对准龙太母亲后要有意思很多,最后互相推脱收钱那一场戏尤其。其他论议题的尖锐度不及《亲爱的房客》,论sense不及《85年盛夏》。可能是期待过高反而觉得比较平庸,不过终于算是给日本lgbtq影视开拓了一个好的方向。ps.亮平的表演不输《怒》里的小7,希望来年颁奖季有个好成绩。
细致真实的摄影和表演。不过在同志主题切入到爱情本身的过程有一点太过突兀,让角色的工具属性和真实感的镜头带来了感官上的割裂。@HKIFF
还我电影票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