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巨轮下总有一些东西会逐渐从我们的视野中淡化,比如“青灯古卷”的雅致,比如“剪烛西窗”的畅快,又比如“云中谁寄锦书来”的惆怅。
时代潮流的进步又总会在激荡中留下最纯美的积淀,这种历久弥新的积淀,比如爱情,哪怕是十年、百年、千年以后,也会被人们所津津乐道吧?就好像动画电影《WALL.E》向我们展示的场景,2805年的机器人瓦力,竟然也会被芭芭拉•史翠珊主演的爱情歌舞片《你好,多莉!》(HELLO, DOLLY !)所打动。爱情,将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要素之一而永存。
自1895年电影诞生至今,有数不清的关乎爱情的电影得以在荧幕上一次次的上映,用不同的角度诠释着一个命题:爱情是什么。
爱情是什么?我爱你,就像病与处方一样难以分开;“爱在三部曲”里,爱情是细水长流的无奈和你言我语的絮叨;《雨中曲》里,爱情是金凯利于瓢泼大雨中起舞的欣喜;而在哈罗德劳埃德主演的《安全至下》(SAFETY LAST)中,爱情是敢于为对方做任何事的勇敢与无谓。
《安全至下》,这部拍摄于上世纪20年代的黑白爱情喜剧默片,与查理卓别林以及巴斯特.基顿主演的默片同属一个时代,颇有些“瑜亮”的意思。但是,三位喜剧默片演员,却又有着各自的特点:在相同的讲述爱情的默片题材里,卓别林的惯用套路是奉献:在他最负盛名的《城市之光》中,流浪汉查理用他无私的爱与奉献帮助双目失明的卖花女重获光明;巴斯特基顿,这位“冷面笑星”,却善于用他看似冰冷的面孔去面对一切;而到了哈罗德劳埃德这里,在影片《安全至下》中,饰演小职员的劳埃德采取的却是果敢与冒险的双重法则来俘获爱人的芳心……条条大路通罗马,在奔赴爱情的道路上,三个人各自施展出自己最拿手的看家本事,也最终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
左起分别为卓别林《城市之光》、基顿《将军号》、劳埃德《安全至
回到影片《安全至下》。为了自己的爱人,你到底能付出多大的努力?
食不果腹只为送给心爱之人一副项链;
奋不顾身的在车水马龙中穿梭只为不失去一份工作;
为了获得一千美元的奖金从而和爱人结婚而徒手攀登高楼……
这一切,全部出自劳埃德饰演的角色。这并非一个完美的角色,影片中为爱冒险的小职员也有着许多的缺点。或者说,他在影片中经历的一次次冒险完全是自己作茧自缚。他太爱她以至于想要凭借自己的努力给她创造最好的生活,他明明只是一家百货店的柜员却要告诉自己的爱人自己在百货店身居要职。
而现实残酷下的他为了兑现承诺和弥补之前对爱人撒下的善意的谎言,不得不用更为冒险的行为去“呵护”自己一手创造的“美丽谎言”。这种冒险行为,首先是冒充百货店经理,到最后却演变成了为了得到一千美元的奖金不惜徒手攀登高楼的莽撞行为。当然,这毕竟是一部喜剧爱情默片,难免在情节上有夸大之词。当我们将这些言过之词剔除掉,再去审视电影里关乎爱情的东西时,我们会发现这部上世纪二十年代的电影中讲述的爱情故事淳朴又美丽。
东西方之间对于爱情的理解是如此的迥异。在东方人的爱情观里,喜欢一个人是“求之不得、辗转反侧”的纠结和“欲说还羞”的踌躇,也是一切关于不离不弃和生死相依的如“梁祝”一样的故事;而在西方人的爱情观里,喜欢一个人是为了心爱之人而和情敌击剑决斗,也是每天一次又一次的对爱人的呢喃蜜语。就像《安全至下》中所呈现给观众的情节,为了心爱之人,区区小职员敢于欺瞒自己的上司、敢于徒手爬高楼赚取奖金。这两种爱情观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因为尽管东西方在表达爱情方面的形式各异,却在本质上都是高喊着“爱的名义”。
除了剧情,这部拍摄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黑白电影,在电影拍摄方面也有很多巧妙地摄影技巧。这些技巧于今天而言可能是在寻常不过的电影表现手法,而当我们把时间往前倒流一百年,回答电影的诞生初期,就不由得让我们佩服当时那些伟大的导演在电影表达方面所做的努力。比如《安全至下》中为了显示小职员徒手攀登的百货大楼的高度时,就利用了垂直俯视镜头,以突显爬楼的小职员当时处境的艰险;再比如通过俯拍地面上如蚂蚁搬渺小的人物,也通过这种直观的对照法则实现了导演本人想要向观众传达的意图。
<图片7>
大时代下平民的爱情生活,总是充满无奈,却又会在无奈中激发出相爱的人最为真诚的举动。这样的举动看似危险,却是满怀爱的承诺。身处二十一世纪的我们,总会有人一次又一次抱怨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漠,所谓的爱情也和以前的“纯洁爱情年代”相比变得不再那么单纯。而我也总在想,无论何时,哪怕我们因为社会的种种不公而灰心丧气的时候,当我们因为目睹一件件爱情离合的悲剧而再也不敢堂堂正正谈论爱情的时候,不妨想想这部《安全至下》,想想胆战心惊却又义无反顾徒手攀登百货大楼的那位小职员,想想这位在大时代下永远乐观的人,也做一个勇敢而乐观的人。
最后,还是要相信爱情的。
(附上一首个人最喜欢的小诗,算是影评后的小彩蛋)
======================================================================
相信望远镜-塞萨尔巴列霍(秘鲁)
相信望远镜,不相信眼睛;
相信楼梯,但从不相信台阶;
相信翼,不相信鸟
还相信你,相信你,只相信你。
相信恶意,不相信恶人;
相信酒杯,但从不相信烧酒;
相信尸体,不相信人
还相信你,相信你,只相信你。
相信许多人,但不再相信一个人
相信河床,但从不相信河流;
相信裤子,不相信腿
还相信你,相信你,只相信你。
相信窗,不相信门;
相信母亲,但不相信九个月;
相信命运,不相信黄金的骰子,
还相信你,相信你,只相信你。
第一个镜头就非常惊艳,先是一个特写,一个男人在竖着的铁杆后面,面无表情甚至感觉有些哀伤,有一点监狱的气氛。随着视角扩大,“监狱”显现,后面甚至还有一个“绞刑架”,引导观众情绪递进。镜头继续后退,旁边的年轻与年长的两位女士拉着这个男人的手,依依不舍,而一个“警察”走过来催促男人上路,这时神父也走了过来,仿佛要为他做最后的祈祷。结果画风一转,两位女士走进了“铁栏杆”和男人团聚,气氛准备开始过度。然后镜头一转,根本不是什么监狱和绞刑架,只是火车站的站台铁门和空无一物的路签,所有人都来欢送这家人,气氛从“生死不能相见”或者“离别的哀伤”过度到“欢乐的告别”。高明的手法,“戏耍”了观众,定下了整片的基调:你看到的不一定是你看到的、真实的,只是导演想让你看到的,非常高明。
后面剧情就比较沙雕了没啥好说的,这个剧情既缺少诗意现实主义的浪漫与现实结合却仍要开心的生活的人文精神,也没有卓别林对工人群众的同情以及对资本剥削的嘲讽。
技法是很好的,以后有机会再写流水吧。
在本片中,罗依德扮演一名百货公司的店员。该公司为了商业宣传,请了一位特技演员前来表演从楼下爬到大楼屋顶的绝技,不料那位特技演员途中与交通警员发生了纠纷而无法赶到。百货公司为了向围观的群众有所交代,只好由罗依德权充演员,在众目睽睽之下表演特技。
哈罗德·劳埃德,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与卓别林齐名的喜剧大师。他们几乎有着相同的命运,起于默片的酣畅淋漓,失于有声片的捉襟见肘。其实,乃缘于观众习惯性使然,先入为主的定式,是对他们的软杀伤。其实,从他后来拍摄的有声片来看,他一样的努力一样的搞笑,只是其中的对话削弱了他们的感染力和爆发力。观众觉得他们落伍了。挑剔的人们更乐意看詹姆斯·卡格尼的黑色电影。
常说时光无情,近百年后,反而哈罗德的电影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世界上好多电影人专注于对他喜剧生涯的研究,以挖掘这位创意大师的超凡之处。《奶奶的孙子》(1920年)、《因何烦恼》(1923年)和《看在上帝的份上》(1926)等,现在看来都是无法逾越的喜剧片巅峰。他一生参与和演出的电影多达一百五十多部。
凡他主演的片子,皆与冒险有关。他是拿生命作赌注,用自己的奇诡创意与出神入化的表演,以博观众一笑。他饰演的小人物,总是一文不名,却要屡败屡战,愈挫愈勇。这在他主演的《最后安全》(1923年)得到最有爆发力的体现。本来生性怯懦的他,只因攀爬好友比利被警察一层层往上追赶,哈罗德只得硬着头皮循着他一波波向12层高楼冲击,这种提心吊胆的震撼,至今看来都难以置信。
后来他说,尽管是在洛杉矶大街上搭的景,但他从不用替身,总是挑战自己的生命极限。哪怕他后来成为好莱坞最有钱的演员之后,他依然钟情于冒险。1970年,当他回忆起这段经历时,他说“我唯怀不容有失的决心,一直向前。”后来,他的手指在拍摄过程中被炸断,当时人们都认为他不会再冒险了。一年后,他开始了更大的冒险,先后拍出了追逐狂奔的巨制《快速》(1928年)和《真情难诉》(1929)。其中《真情难诉》主人公左右奔突,急切要赶到心爱姑娘举办婚礼的教堂,这种情景,不由让我们想起四十年后的《毕业生》,达斯汀·霍夫曼的一路焦灼,与其如出一辙。
其实,哈罗德从小生长在内布拉斯加州一个优越的商人家庭。他打小就表现得跟别的孩子不一样,爱捉弄人,不服输,太多鬼马的点子,总是喜欢新鲜的东西,还有着旺盛的斗志。这倒是一个成功人士从小有的共性特征。有趣的是,1947年在他息影十年后,他应一直仰慕他的著名导演普雷斯顿之邀,出演了最后一部电影。之后,他的兴趣转向微生物的研究和画画。
难得的是,哈罗德出演的几乎每部默片皆为永恒的经典。为此,他自己在1962年特为自己剪辑了一部纪录片《滑稽世界》。晚年,他远离尘嚣,生活在科罗拉多绿意盎然的庄园里。占据他大量时光的,依然是欣赏音乐、画画、阅读和散步。1971年,他被检查出癌症,当他得知治疗也只是延缓生命而已,为此,他拒绝治疗,二十多天后去世,享年77岁。
当我们行走在人色匆匆的大街,凡有大本钟的大楼,都不由仰头一望,就仿佛不要命的哈罗德还一直惊呼的挂在那,无论是鸽子、老鼠和网绳都无法让他停下脚步,他要向上攀爬,他要给心爱的人一个永远的安稳,这是一诺千金的果敢。历尽千辛万苦,他终于登顶,他与心爱的米尔德丽德紧紧相拥。他那份得意之笑,是七十多年后英国憨豆才有的滑稽逗趣。
2013、8、30
心情不好的时候,看一部默片,总是没错的:没有演员会站出来说着一些人生大道理,仿佛看透了人生。只有一个喜剧演员竭尽全力让观众发笑、用仅有的配乐和肢体动作感染观众。
希区柯克说有声电影的出现其实并没有让电影做出什么实质性的突破,事实也是如此,无声电影中的演员同样在说话,相反之还有更丰富的表达方式。
电影中的劳埃德即是如此,用肢体语言和仅有的台词、满满的都是对底层阶级的同情和对上层阶级冷漠无情的批判。
与为了有钱结婚的劳埃德替特技演员爬上了高楼,特技演员依然在逃离警察的追捕。这种以广告的名义延伸出最后一段剧情显得有些生硬和单薄,但爬楼与追逐交替进行,惊悚和笑料一点不少。在1923年,观众也会一遍替演员担心一遍哈哈大笑吧。
劳埃德的名气比不上查理·卓别林抑或是巴斯特·基顿,但最后一段爬楼足以令两位大师黯然失色。丝毫不觉得没有台词对电影有任何影响,这,即是默片的魅力。
曾经看过关于一个黑白默片如何拍摄爬高楼“特效”的长动图?然后上个月偶然看到此片的海报,知道刚好是那部电影就纳入观影片单。—— 遥想,在1923年的时期,片中爬楼的段落,想必会让不少观众看得胆战心惊吧?——《安全至下》在故事、情节、表演等方面相当无厘头、荒诞、夸张,如果以我看现代彩色有声电影的眼光去分析的话,那这片子会让我觉得好多细节太假、设计痕迹太重。
I'll be right back~~~Soon as I ditch the cop.
真是一部早期默片“不够电影化”的大全,与之相比基顿和卓别林显得多么才华横溢又有创造力。
最忠诚的有声主义战士也会在Harold Lloyd的表演前动摇堕落。
全盘交响乐的画内音效和剧情配乐十分出色,而片里除了最广为人知的爬楼大戏外,其实还有不少有趣的桥段,例如绞刑误导和经理圆谎……不过,最让我折服的倒是劳埃德的敬业表演——在1920年短片《阴魂不散》的拍摄中,劳埃德的右手被道具炸弹炸断,从此他都得装上义肢才能参与工作,尽管如此,他的演技也还是达到了观众若不仔细辨识便都难以察觉右手义肢的程度,因为他也唯恐观众发觉他卖命表演背后的危险而让观众分出不必要的神。这部1923年的作品,正是他在戴着义肢的情况下拍成的!
哈罗德·劳埃德代表作,一部伟大的默片喜剧。1.从头笑到尾,笑果横扫基顿,险胜卓别林。2.爬楼戏紧张刺激,悬吊于分针上的眼镜男是默片标志性镜头。3.大量借位镜头,如片头铁窗绳套=火车送别,及登高特技。4.小人物乐观追梦历程,正能量满满。5.光头"镜子"与消失午餐叠印。6.挂衣钩,边沿跳舞。(9.5/10)
默片时代的经典喜剧都这么绝妙,后半部分的爬楼实在太厉害。这片同时还无意中记录下了早已逝去的上世纪二十年代的纽约街景,成了一份珍贵的时间胶囊。 8.2分★★★★
1.相当了得的广告宣传,如果不违反某某行政法规,很多大型企业和商场或是房地产都可以善加利用,估计如今都会被取缔。2.两条线索,登高与追逐,紧张、惊悚和各种小俏皮,一过程都是惊险十足。3.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爱情的力量真伟大,一切都是为了爱,生命什么的都是浮云...
基顿始终在电影中不畏艰难险阻、义无反顾、信念坚定地追求着自己心爱的姑娘,劳埃德则更倾向于通过各种鬼机灵、小聪明与小把戏来蒙混过关弄假成真,这就是泡妞儿境界的巨大差距。
劳埃德跟卓别林、基顿还是有点差距。
史上最值得拥有的主角光环。想变成一个活在1923年的人,坐在电影院体验一部这样的电影。
这大概是最早的“圆谎”类电影了吧,遍布牛叉的创意,后来多少喜剧电影的包袱来源于这里啊。小人物引人发笑又惹人共鸣,制造麻烦,解决麻烦,HaroldLloyd说:喜剧就是征服障碍的过程。哈哈,那段巨牛无比的爬楼不知道是怎么拍的啊,好玩命啊~
是男人就上一百层
【上海电影节展映】伟大的喜剧。90余年后的今天,电影院的观众依旧被笑料逗得前仰后合,也被爬楼的惊险紧张吓得连连惊呼。哈罗德劳埃德融合了巴斯特基顿矫捷的身手与卓别林对爱情的执着。爬楼的错位拍摄让无数后人模仿致敬,扮老板桥段的巧妙构思让人叫绝,了不起!
装上司那一段 眼泪都笑出来了😂😂😂
【电影史·默片】上课观看。被爬楼抓绳那一段吓死了...
作为一个喜剧明星,劳埃德生得太帅了,因此要付出比卓别林和基顿更多的努力,尽管如此,影片深度还远不及后者,但是片中的喜剧元素已经很成熟了,有些梗远比现在的喜剧桥段要有趣
看了影评轨(信息量真尼玛不是一般的大),才知道攀爬部分很多都是HL真实去爬的,而且很多楼层都是真的站在那么高的地方拍的,很多高难度动作都是真实在楼边缘做出来的,这真是太让人震惊了!!!太疯狂了!无愧于被称为经典~HL用精益求精向后人证明了,什么是搞笑,而什么才是幽默!
#SIFF#重看,4.5;即使已知最后结局,一层一层不同的惊险仍让人手心出汗,这个最终的冒险举动之前已铺设到位,剧本和人设非常完美;强调夸张肢体语言和细微表情,默片表现喜剧是多么合适啊,本片叙事之丰富、桥段之巧心思,实乃先锋。
看的是Live Event,劳埃德孙女提供的胶片,因为是默片就请来了交响乐团现场演奏好莱坞黄金年代的配乐,连火车声、警笛甚至塑料袋的爆破都模拟得惟妙惟肖。高潮迭起的为爱爬大楼故事,劳埃德自带满格喜剧效果,完美视听体验,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