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不要觉得这几个女生有多蠢……诈骗犯包装自己不见得真的那么肤浅的,他们会倾听,会提前搜集学习好自己人设说需要的所有知识储备,比如像片子里第二个独立女性一样,觉得这个人可以和你谈天说地,对自己的“专业领域”(钻石行业的知识甚至可能投资理财都有见解),而且很多(不是全部)真有钱人或者说做商科的人也是谈吐没啥文化内涵……只知道聊他们精致的lifestyle 、工作、投资,这些其实普通人Google 一下(不需要真的看书,看优质YouTuber 或者Up主,每个人都能吹牛逼至少10分钟!)…不得不说这个年代,包括我接触的周围的亲朋好友,每个人都能通过短视频里面的几分钟知识,看完一部电影、一本书、一场舞台剧,看懂一幅画,掌握最新科技发展投资趋势等等等等……知识就是可以被这么廉价贱卖成几分钟谈资的年代,毕竟大家工作那么忙生活节奏这么快……反观真正有学问和内涵的知识分子,大都只是中产,而且他们可能ego过高过于nerdy,没有这么通情达理更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内涵”…而且这几个女生的确不是gold digger 了,真正觉得自己条件不错的gold digger 女生,比如里面那个东欧模特,应该没有被他骗钱,纯粹享受男人给她带来这样的优质生活,要从这种女人手上拿钱?她马上跑去下一个更有钱的怀里……我自己曾经也在做所有消费自己出的独立女性/乖乖享受男生买单的typical 亚洲女生两种选择里面徘徊,回国给我的感受还有peer pressure 是,不能让一个男人给你花钱,你就不能算是漂亮的优质女生,更不要说贴钱了…像我朋友说,请吃饭算什么让男生花钱,都没有让他买包买各种奢侈品……为什么选北欧女生,我从认识的北欧男生那边大概感觉,是北欧男女真的相比全世界很平等了,女生都很独立(于是男生也会变得越来越抠,毕竟你们都独立了)女生工作福利待遇也很好,可能环境太好被保护太好所以人容易天真善良(蠢)……其实浪漫化一点,这个人就是类似于Gasby那样的投机分子,只是擅长领域不同,这种人喜欢更白的白人,并不只是骗钱,也真的想上那边的女生,不是特别能理解吗?🌝🌝我身边有很少数的亚裔同胞,也喜欢专门找金发碧眼女生满足自己可怜的自尊心,对方女生也以为自己找到的是真爱,但是他就只是物化女生作为朋友圈炫耀的资本……还有Tinder是有这样高质量的富二代哦,但是对方不是找女朋友,大都是找py,有钱有闲为啥要一个老百姓女朋友?但是有权有势到英国爱德华王子这样也还是会短暂地迷恋普通人家的17岁少女……不过真的是diamond prince 这种级别的有钱人,Tinder 是会有exclusive 的vip功能的,一般人没有邀请还进不去……听说里面专门就是超模和名人什么的互相认识,Google一下可以八卦到~
最后最后我也扒了下这个男生的instagram ,感觉现在应该没有他真正的official account 了,或者只是我没有找到,fake account 倒是一堆,包括那个说tell the story from his side之类的instagram story,没有真人出镜口播大机率也是假的,估计是某个无聊的小孩想骗粉丝吧……反正搜到的最多粉丝的“official account ”,连instagram 认证的蓝标都是p上去的
Awestruck by women power again. Girls help girls. 三个女生真的很勇敢很聪明。第一个女生即使是在挪威那样高度平权的社会也会像很多女孩那样幻想自己的未来伴侣是童话世界里描述的那样的白马王子,这对当代女性主义抛出了一大课题:在男权社会下被规训的女孩长大后接受到女权思潮的冲击,一方面她们知道自己应该独立这样的想法不符合新时代女性,另一方面她们依旧会深陷于童话世界里面描绘的王子来拯救自己而无法自拔并且羞愧表达因为(1)会被女权骂(2)对自己现在接受的女权思想开始意识层面上进行反思但是潜意识依旧受到童年男权社会成长的影响,从而进入自我矛盾与纠结,我们以及女权主义者们应该如何接纳这样的女性?(ps:打雷姐的歌曲里描绘弱小有daddy issue的女性的行为是反女权的吗?)。第二个女孩即使被骗了依旧选择相信人善良的一面打电话劝说骗子回头是岸。第三个女孩简直女王slay,读完了新闻之后了解到这个人是骗子之后赶紧回头及时止损并且成功swindle the swindler,我整个一respect。
一个男的同时欺骗多名女性的事件真的是屡见不鲜了。我身边两位最好的女性朋友就发生过。都是一个男的同时和多名女性确定男女朋友关系并且被发现,然后由其中一名女性发起联合起其他女生做出行动,呼吁其他女性注意这个男生不要再被他骗。她们需要鼓起极大的勇气,面对周遭极大的压力才能够给公众分享,之后还要面对网络的受害者有罪论。
最后,网飞这样“谍战特工片”式拍摄手法来拍纪录片还蛮好的,降低了纪录片观影门槛,改变了大家觉得纪录片枯燥无趣的看法。
“回国用Tinder,海外用探探。”
这是一句在社交软件领域流传很广的“至理名言”,说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屏蔽掉“低端”用户,匹配到“优质”的人。
那些想要脱单或者单纯解决生理需求的人,相信对这类社交软件都不陌生。
不要误会,这篇文章可不是某社交软件的广告,对于那句所谓的“至理名言”,我也并不认为它真的就能够避免你遇到人渣和坏人。
毕竟,只要善于包装,在哪个平台上,人家都可以是“优质”的形象。
今天咱们要聊的片子,某瓣评分8.3,讲的就是一个活跃在Tinder上的顶级渣男——
Tinder 诈骗王
这是一部由网飞出品的纪录片,简而言之,不是杜撰,真人真事。
镜头首先对准的是在伦敦生活的赛西莉,一个对爱情充满幻想的女孩。
她可以说的上是Tinder的忠实用户了,总共配对过的人数有1024个。
在所有的人中,有一个名叫西蒙的男人,成功引起了她的注意。
西蒙外表帅气,看上去是个妥妥的精英男,游艇飞机大派对,浑身上下都名牌。
在心动的赛西莉右滑之后,配对很快就成功了,西蒙直接发出了一个见面的邀请,地址是一个豪华酒店。
于是,赛西莉便怀着兴奋与紧张的心情和对方见了面。
西蒙看上去和网上没有什么差别,很有吸引力。
当他声称自己是LLD钻石公司执行长的儿子时,赛西莉的第一反应并不是怀疑,而是激动,大概的状态就是:天啊!我居然认识了钻石王子!
在两人的聊天中,西蒙透露自己已经离婚,有个不到两岁的女儿,正和她的妈妈一起住在伦敦,并表示工作太忙,很少在一个地方待太久。
而当聊天来到尾声,西蒙不仅表达了想要了解赛西莉的渴望,还说自己接下来要和团队去保加利亚,问赛西莉愿不愿意搭乘他的私人飞机一同前往。
这对赛西莉来说可是非常新鲜的事,当时她的想法是“如果我拒绝可就太蠢了”,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接下来的故事就像电影中的“浪漫”桥段一样:
西蒙的司机开着劳斯莱斯送她回家,然后她迅速带上行李和护照来到机场。机场中,西蒙的整个团队都在等待着她,其中有保镖,还有西蒙的前妻和女儿。
大概是被兴奋冲坏了头脑,对于这种状况,赛西莉的感觉也是:好吧,这一定挺有趣……
尽管有好姐妹发信息劝她当心对方是坏人,但此刻赛西莉却不想考虑那么多,一口咬定自己是在约会,要享受当下。
在这之后,没有意外,赛西莉顺理成章地与西蒙发生了关系,展开了“恋情”,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妙。
分别之后,赛西莉很快就陷入到了思念当中,与西蒙在Tinder倾诉爱意。
尽管因为西蒙口中的“工作比较忙”,两人聚少离多,但这丝毫没有让赛西莉产生过怀疑或者动摇。
期间,西蒙继续每天和赛西莉甜言蜜语,还说要和赛西莉搬到一起住,并通过视频与赛西莉一同挑选着他们未来的“家”。
直到有一天,西蒙突然告诉赛西莉自己的安全受到了威胁,保镖也被打了。
为了让赛西莉确信自己所言非虚,他还发来了保镖受伤的照片。
紧接着,他又表示自己的信用卡不能再用了,因为对方会通过消费记录定位找到他,希望赛西莉能够帮帮他,把她的信用卡借给他用。
相信小伙伴们都猜出来了,以上关于西蒙的一切都是假的,他现在是觉得“韭菜熟了”,准备开割。
只可惜,当局者迷,赛西莉觉得没有理由不帮助自己的“爱人”,很快就给西蒙弄了一张信用卡。
信用卡刷爆后,西蒙又让塞西莉给他带2.5万美元的现金,理由是现金无法被人追踪到。
于是,一时之间拿不出这么多钱的塞西莉,选择了贷款。
所谓做戏做全套,当塞西莉带着现金见到西蒙时,西蒙还假模假式地接了个电话,电话那头说他的行踪已经被发现,建议他把灯给关了。
这一下子就让塞西莉紧张起来,并为西蒙的处境所揪心不已。
再后来,为了提高信用卡的信用额度,西蒙还给赛西莉弄了一个LLD钻石公司的工资证明,月薪是9400美元。
考虑到西蒙的身份是假的,他又不是真的钻石王子,这个工资证明自然也是假的。
只是,这个假的证明,确确实实成功提高了信用卡的信用额度。
而在这之后,信用卡再次被刷爆,西蒙则又让塞西莉再次去申请贷款。
塞西莉终于开始有点害怕,但仍然没有怀疑西蒙是在骗她。在西蒙连哄带骗的话术下,她所担心的,是西蒙的境况。
最终,塞西莉在9家银行欠下了巨额债务。
心慌的她找到西蒙,结果不仅西蒙所承诺的汇款却迟迟没有到账,而后西蒙对她的态度也开始同之前判若两人。
显然,西蒙是知道从塞西莉已经不能再获得什么,决定退出。
如此情况下,塞西莉终于如梦出醒,赶紧联系到办理那张信用卡的公司。
就这样,从工作人员的口中,塞西莉终于得知,西蒙并不是钻石王子,而是专门靠诈骗营生的人渣,就连“西蒙”这个名字,也只是他的假名之一。
这个真相,对塞西莉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事实上,以“情感诈骗”为生的西蒙,在欺骗塞西莉的同时,还在多线作业,捕获着其他的“猎物”。
前面提到,他说自己的工作很忙不能在一个地方多待,实际上,那就是他在玩“时间管理”,跑到了其他地方欺骗别的女孩。
至于手法,与欺骗塞西莉所用的基本类似,从帅气多金的人设,到邀约见面后的出手阔绰和“真情流露”,从设想搬到一起住,到突然说遭到威胁需要钱等等。
那么,他是如何平衡这几个同期的骗局呢?
答:击鼓传花式套娃。
简单来说,就是用第一个女人的信用卡,去给第二个女人买机票,然后用从第二个女人那里骗来的钱,去和第三个女人共进晚餐。
以此推导下去,只要不被抓,他就可以永远不用自己出一分钱地维持“优质”人设。
最令人意外的是,其实早在2015年,西蒙就用这个套路在芬兰骗过三个女人,其中有一个正是西蒙所说的那个,和他有一个女儿的前妻。
2016年,西蒙在芬兰被捕时,这个女人曾在庭审中指认他。
可如今,西蒙出狱后(当时被判了三年)到其他地方“重操旧业”,她居然加入到了西蒙的团队,还配合西蒙一起行骗。
是因为放不下对西蒙的“爱”?还是因为跟着西蒙可以享受奢华?
好吧,咱们继续说回到塞西莉身上。
终于看清了西蒙的她,没有选择沉默,她决定要用行动去阻止西蒙,不让更多的女性被西蒙所骗。
首先,塞西莉找到挪威最大的媒体VG,把自己和西蒙之间的聊天记录、照片、语音、视频等等,毫无保留地交了出去。
由此,记者顺藤摸瓜找到了另外一个同一时间的受害女性佩妮拉,对方在了解到全部真相后,也决定要协助警方将西蒙逮捕归案。
接着,塞西莉又与佩妮拉聚到一起,在多个国家的媒体上曝光西蒙的罪恶行径。
不久后,一个新的受害者也浮出水面。
而在这个新受害者的配合表演下,西蒙终于尝试到了被骗的滋味,于机场被国际刑警所逮捕。
听上去非常值得高兴对吧?别急,先听听影片的结尾。
西蒙被捕后,被判了15个月的监禁。
然而,仅仅5个月后他就被释放了,之后他创立了个提供商业建议的网站,有了个新女朋友,继续过着“优渥”的生活。
至于那些被骗的女性,则仍然在偿还着巨额的账单。
无语不?!愤怒不?!
说实话,这部纪录片给我的感受是非常复杂的。
一方面,我们不能用上帝视角,以“完美受害者”要求去苛责那些被骗的女性;另一方面,我们又很难不会对她们陷入到情感中的迷失而痛心疾首。
如此,我们不得不进行进一步的反思:
为什么西蒙的诈骗能够成功?是什么决定了这些女性能被西蒙所吸引,并且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首先,无论是从生物学,还是社会学角度来看,人们倾向于寻找更“优质”的另一半,基本上可以看做是一种本能。
然而,如何定义“优质”,这往往来自于整个社会系统性的建构。
对于女性而言,从传统民间习俗到大众消费文化,都在为她们描绘和塑造着某种标准的爱情神话,也就是典型的灰姑娘与王子的浪漫叙事。
在这里面,女性处于的是一种被动者的姿态,她没有自己的人生价值,其意义是掌控世界的男性所赋予的。
由此,一些女性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自然而然会形成隐藏在爱情表象下的,对男性世界中强者的迷恋和幻想。
以前中国民间的那句“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所指向的,就是这种无视女性主体意识,把女性价值建立在男性身上的观念。
西蒙之所以能够通过骗局让那么多的女性受骗,所迎合的也正是那些女性对王子般优质男性的期待。
只不过除去颜值,童话里的王子有的是权力,而生活中的“优质男”则有的是财富。
另外,西蒙是一个情感操控的高手,他深谙人性,知道如何通过各种手段给女性造成心动、迷恋、担忧、纠结的情绪。
举个例子,他会和每个受害女性讲述自己遭遇背叛、出卖而入狱的无辜,展示出一种“脆弱感”,让女性在感受他魅力的同时,也觉得自己就是可以抚慰他的那个人。
很多时候,面对情感的这种人性困顿,当局者真的就是无解的。
好的一点是,除了这种令人纠结的段落,影片多少让我们看到了这些受害女性身上的勇敢与力量。
当塞西莉与佩妮拉选择站出来对抗西蒙时,网络上对她们的羞辱谩骂比比皆是,像极了咱们在微博上经常能看到的那种言论。
这是典型的用对受害者的标签化来模糊焦点,真正的坏人难道不是西蒙吗?
好在,塞西莉与佩妮拉没有选择退却,她们的坚持虽然只是让西蒙得到了小小的惩罚,但无疑也给更多的女性照出了一道光。
生活中,这种“杀猪盘”屡见不鲜,花样迭出,针对的其实是包括女性在内每一个群体,如果摆出一副事不关己的心态,那就大错特错了。
同时,当梦幻照进现实时,请大家也先保持清醒。因为,更大概率那不是童话成真,而是陷阱降临。
今天就到这里!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沼泽
The Tinder Swindler (B+)这个故事十分令人震惊不仅是因为这位Tinder诈骗王从全世界女人那里骗走了上千万美元,更是因为结局表明他只坐了五个月的牢(还不是因为骗钱)且现在又回到Tinder了,还继续交女友、过着富有的生活。
这是始料未及的,因为大部分我看过的犯罪纪录片的罪犯不是死了就是在牢里还没出来,像这样即使抓到,也拿他束手无策的真是令人恼火。可是如果问他,他肯定会说那些女人为他花的钱是因为爱情,谁能说没有女人同样以这种手法,从不同男人那里因为“爱情”变成富婆呢?这样一想,不仅一惊,以爱为名获得钱财究竟是不是犯罪?
其实不同形式的诈骗在新闻上真的很多见,但是似乎这些犯罪者最终都不需要为他们的罪行付出很多代价,被骗的人大部分时候是无法追回钱的。不过本片男主角Simon这种假装成亿万富翁,全世界到处骗,用一个女人的信用卡给另一个女人花钱的,确实算是稀有的顶级骗子了。
低级的骗子是自己没钱,博取女人同情为他花钱;高级的骗子则是先假装成有钱,为女人花钱,让她们觉得很幸运,然后还能让这些女人相信他,并愿意借钱给他。这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真的就有很多人上当。
他达到这些“功绩”真的需要的不仅是智慧,还有胆识、演技,甚至耐心。他是真的与这些女人都谈几个月甚至超过一年的恋爱,而且都做足各种“铺垫”,保证每个人搜索他都能看到他是钻石大亨的儿子,各种网络信息都包装得很好,甚至有很多人帮忙“配合”,加上五星级酒店、私人飞机伺候、旅行、礼物等连反轰炸,不得不说,大部分的女性一开始可能都很难识破。只是很快,他就会编造自己有“敌人”、被追杀、信用卡被迫取消,只能由女友代办信用卡这些谎言,甚至一开始还真的给还钱,但后来就不还了。。。
不过这个人最有趣的地方就是,他不是被识破就消失的人。他会一直坚称自己是有钱有势的人,不断恐吓吓唬对方,最终等女方自己被吓退,不再纠缠。
这不禁让人会想:重复作案这么多次,怎么可能他不怕呢?
主要是因为: 1)他看不起女人,认为只要假装成有钱人,就可以威胁和吓唬住这些普通的女性,她们最终只能忍气吞声。很多这样利用女人的男人都是有这个自信就是女人一定没办法拿他们怎么样。
2)他从她们那里拿到的钱数目一般在20万以下,虽然对普通人是不小的数目,但这些女性都是白领女性,在他挑选时也认定这些数目不会导致她们真的垮掉,于是最终,在没有人身伤害,完全自愿的情况下,这些女性就只好认为是花钱买教训,为自己的愚蠢买单,不了了之。
3)另一方面就是开头说的,当信用卡不是他的,而是那些女友的,他最终也不会被信用卡公司起诉,一切都是以爱为名的欺诈,法律拿他没有办法。
但显然,不是所有女人都会忍气吞声自认倒霉。骗多了后,总是有那么一个、两个会较真到底,会想办法报复。可是似乎除了曝光他、讲述自己的故事让别人引以为鉴之外,能做的还是有限。于是,就有了这个纪录片和很多新闻报道。至少这个人目前没办法在欧洲美国等英语国家继续行骗,可是他如果在家乡以色列故技重施,或整容之后,几年后卷土重来,也很难说不会再有人上当。
他的唯一劣势是,似乎没有用这些骗来的钱去投资生财,也不懂得收手,而是用A的钱去骗B,周而复始,停不下来,永远刷别人的信用卡,但自己没有任何存款。因此,当没有人相信他了,他就真的没钱了。所以打败这样的人,唯一的办法就是不再有人相信他。
这类纪录片确实很值得一看,希望上当的人可以少一些。不成为受害者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提高自己的警惕。
The Tinder Swindler 目前已上线Netflix
吊轨的是,“诈骗王”之所以诈骗,并非为了骗炮,而是谋财。更进一步,他靠此谋取的财富也非为了积蓄,再留作他用,而是及时满足为自己打造的亿万富豪形象,一种虚荣心;及以此在约会软件上继续骗取其他天真的女性上钩。这类似于金融诈骗里的“庞氏骗局”,即拆东墙补西墙,以此维持系统的运转。
“诈骗王”将从上一位女性身上骗取的钱财,用于下一位(及之后)女性的消费,以此重复,他成功创造了自己的“诈骗”体系。所有骗来的钱财,都用在了人设的维系和奢侈的消费,用来实现他心目中亿万富豪的生活。“诈骗王”似乎自愿让自己成为某部好莱坞电影的男主角,将全球都市作为布景演出他精心设计的富翁生活。
他以“演出”为乐,好像他真的就是亿万富豪了。这需要一个人真正的相信,一种信仰,不然随时随地都有被揭穿的可能。于是,“诈骗王”为我们展现了一类表演型人格,他们以表演为乐。“诈骗”不为骗取异性感情、获得性满足、得到巨额钱财,仅仅为了满足成为富豪的虚荣心。可以说,“诈骗王”是《楚门世界》的反面。他主动让自己进入“楚门的世界”,并享受于此,不愿离开。
没有什么能击败他,这才是关键。谎言的最高境界是:信以为真,即便被戳破,也不会引发危机。他像《圣母》的女主角,丧失了反思的能力,因而战无不胜。一切行为都由潜意识引导,自然而然,这是他们不会露馅的根本原因。他根本没有在“演”,而是做自己,他由衷相信自己就该是那位不存在的亿万富豪。
人具有的自我怀疑、羞耻心、共情能力等等,都从他身上消失,让他成为不被基督教化世俗伦理束缚的“超人”。这是为何结尾,当他从监狱出来,仍然能过上普通意义上好生活(有工作、女朋友)的原因,他可以迅速让自己进入另一种角色。这类人是真正可怕的,他们会做出任何事情,就像原教旨主义者那样:缺失思考能力,成为阿伦特笔下“平庸之恶”的代言人。
最近看到网飞上的Tinder,又想起自己一年多之前也被骗过
曾经一度想把这个经历写出来,可不知道出于懒惰还是不想写,至今连自己的好朋友和家人都没有提起过
同样是在一个社交软件上,认识一个男孩子
长相干净,不属于特别帅气的,聊天刚开始还算比较舒服,可慢慢就不一样了
其实从开始跟他聊天,到被骗走钱,再到我认识到这可能是一个骗子,总不过一个星期的时间
骗子的资料也会认证、会填写的很详细,很认真,会晒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
由于刚上这个软件不久,看到不太敷衍的人,就点击了有兴趣,期待他是一个有趣的人
第1天
相互简单的介绍信息之后,他首先表现出自己很认真想谈恋爱的态度
也想好好认识彼此,他表现的很主动,主动去了解你的一切信息
后来他觉得日常延展话题太慢了,就选择了两个人摇骰子,直击要害的问你问题
比如:你的工作收入家庭存款等等核心问题,当然我回答的没有那么细,有些真的很隐私
但他也大概从毕业情况以及职业能判断的出来,现如今的收入如何
我印象中骰子玩了大概有两三个小时,我有点回答累了,就先睡了
他在我睡之前还铺垫了一句,自己平常做金融,偶尔会搞搞副业之类
在玩游戏的过程中,除了套你的信息之外,骗子还对你个人表示出了极大的肯定,也更有兴趣了,我现在想想当时的心理可能就是,太久没恋爱了,面对一个人的热情似火,自己的欣喜大过了一点担心
第2-3天
日常的嘘寒问暖,他开始晒出自己的豪车名表,自己给姐姐最近买了一个包包价值多少之类的,我并不接他的话茬,他也就渐渐不晒了,开始去谈一些他个人的情况,也就是通过暴露自己拉进彼此之间的距离,我们曾短暂的视频过十几秒,他那边很糊,当时面对一个陌生人,我的心也是砰砰直跳的,视频结束后语音,声音还好,不讨厌,聊了不久之后,晚上他说带我赚点小钱,我说什么他说投入小,回报高,现在入口正是高点,我听2000块就觉得还好,就在他的指挥下,在两个APP之间来回切换,最后钱退出来了,赚了1000多好像是,我看投资回报率还挺高的,他态度还挺强硬,说什么我的女人拿着就要我教他赚钱,你快拿着这些去买只口红,明天拍照给我看,并且又留了话口,他问我喜欢什么样的包包~我其实是一个不太物欲的人,我不喜欢买包,我可以赚钱去旅行去投资自己,他可能觉得更好骗了吧。
隔天他问我口红买了没有,我说没有,他竟然有点生气,给我一种男朋友生气还需要哄的错觉,实际上我心里已经在打鼓了,女人的第六感还是很准的,相信自己,如果一个男生让你觉得不适的话,请提高你的警惕性
接下来午饭过后,他跟我说这两天的市场行情好,投入再高一点,能赚的更多,让我投个10W现金进去,我说太多了,没有那么多现金,他就说,怎么可能?你的钱都去哪里了,然后让我把存款基金理财产品都退了,这样一下子能翻一倍至少,有那么一瞬间,我是心动了,要不要真的相信,最后,我投进去1.5W吧,当晚钱就提不出来了,说是第2天再进行交易转给我
在整个交易完毕之后,我当下意识到这可能是个骗子,于是翻遍了知乎,才知道原来自己正在经历一场杀猪盘,也看到一些反骗回来的人,但我自认为我不行,于是冷静的想了想,试试看能不能把钱要回来
第4天的时候,明显感觉他应该是换人了,要钓更大的鱼需要更资深的人士出马,他明显说话的态度语气方式都变了,本来劝我再投入一笔,但当我提出要把昨天的钱提出来的时候,他有点生气,拖延时间,后面交流无果之后,我决定不再纠缠直接报警
我还记得那是周一的早上,我请假去派出所报警,警察告诉我,像你这样的属于骗的少的了,来报警的几百万几十万的都很多,我资料递交的很详细,所有的微信号聊天以及转账记录能给的都给了,可过几天,过了几十天还发现,骗子仍旧在活跃
我知道我这一点钱要不回来,后面我加入了一个QQ群,里面都是受骗的女性,生活窘迫,还被欺骗感情,看着群里不断的有新的人进来,还是挺痛心的,但我后面也不敢再看那个群了
回想自己被骗,短短不到一周的时间,当我再看这个《Tinder》的时候,我没有当面约会也没有奢华的服务甚至自己也不是一个虚荣的人,但我承认当时的自己,太需要一份肯定了,一份喜欢,也明白这份好感可能是短暂的,搞钱很重要,一时猪油蒙了心,醒悟过来,也还不算太晚
我印象很深,最后主持人问,你还会继续用Tinder么?女孩儿说,会啊,软件本身又没有错
是的,我后面有一段时间不用了,偶尔还是会打开看看,但说实话,上面约会过的男孩子还是告诉我们,现实中好好找一个吧,虽然很难,但是祝各位姐妹能对生活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好好的爱自己,一切来的太快,往往像一阵风一样,吹走的也很快
报完警的那一天,我吃了一碗热乎乎的面,心里觉得温暖了许多,这事儿也就算过去了!
为现在的自己多加一颗星。我没有拿回我的钱,但我走过来了。
奥斯陆的记者真有新闻理想。羡慕。
指路骗子ins账号@simon_leviev_official 看他依然在快拍里狂秀豪车游艇私人飞机五星酒店 告诉我们世间险恶只有自己多长个心眼 现实中并不会总上演恶有恶报的爽片
Now you know奢侈品牌的丑衣服是什么人在买了😛
很难称得上是一部电影,不过很像好看的法制访谈节目。从一开始就是那么典型……一个家财万贯又帅气迷人的大富豪凭什么偏偏对你一见钟情还对你一个人敞开心扉流露脆弱的一面呢?不要这么好上当吧!
Holy… 这个人最后居然五个月就放了依然free依然在Tinder依然有钱依然身边不缺女人,而受害者依然在还债,what the actual fxck.
catch me if you can
广大中国女性同胞和亲爱的gay友们,现在2022年我们这个社会上依然有很多杀猪盘,我的好朋友就被渣男骗走了70多万(恋爱交友投资被骗)站在阳台上差点跳下去自杀!所以大家一定提高警惕,不要相信海龟、百万家产、公司CEO会爱上你,醒醒吧,不会。!!牢记一点:无论聊天多久“相识”多久,对方只要开口叫你拿钱,定是骗子。也请记得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并share给身边的家人和朋友,或许能救人一命。
女人说是有灰姑娘梦,其实还是更愿意拯救落难王子啊
除了挚爱血亲,不建议女孩为了不了解的男人花一分钱。Alyeen很棒,奈何渣男只坐牢五个月就出来继续诈骗快活了,受害者们却还在还债,这世界根本就没有公义可言😠
着实佩服三位女士的勇气,面对着明知的舆情汹涌也要把这事儿捅出来,避免下一个受害者上当。BTW,挪威报社的调查记者的fact check着实到位,各国跑了一大圈来核实问题。Simon还说逍遥法外,不过网飞的覆盖面比纸媒更大,希望他能走投无路。
老实说,女生是应该看看这种纪录片。不是说这个骗子的手段技巧有多高明。而是可以看到这个世界是如何规训塑造女性成为一个合格的猎物的。小时候迪士尼植入的只要纯洁善良就会得到王子的爱的单一梦境,长大以后社交网络制造的香槟泳池直升机的假面人生,无一不在苛刻地给女性制造压力与标准:被爱如婴儿般纯真,付出如母亲般慷慨。你不驯于这套标准,你就得不到标准的犒赏:好女孩的赞美、被需要的感觉、稳定的关系、爱爱爱。妈的,我看到负债几十万美金的受害者说tinder无罪,自己still looking for love真的两眼一黑,Simon毫无疑问是个恶劣的贼,但他或许是这个由世界合力完成的骗局里最无足轻重的一环而已。
气死了!大骗子!难以想象发达国家女性还在被一个丑陋中东男骗得死去活来。
不要相信阴谋论和迪士尼。
这个小矮子的土味英语口语居然还能让北欧女人上头。。。???简直跟莫名其妙打来的操着印度咖喱味的诈骗电话一样,应该让人警铃大作才对吧?!
always,只要大家在下一步之前,自问一句,why me?能省去99.999%的麻烦
用骗 A 女的钱养 B 女 再用骗 B 女的钱养 C 女 以卡养卡 永动机了属于是
应该把迪士尼公主片列为20岁以下人群禁片,同时强制30岁以下女性观看本片。女性最大的问题就是时时刻刻都想被爱。杀猪盘简简单单几句车轱辘话来回说,我爱你我想你我要跟你结婚生孩子,就能让女人把自己困入虚假的幸福肥皂泡。
最有意思的是第一位受害者讲述受骗过程当中那些甜蜜回忆时嘴角毫不遮掩的微笑…而几个不同讲述视角的顺序安排,可见本片铺陈故事时的功力:如何把一个10分钟讲完的故事展开得层峦叠嶂。当然最棒的还是放片尾的最后一个问答,“那你还在用tinder吗?”“当然,我马上就用了,这事和tinder无关,我当然还在寻找爱,一如既往。”太赞了这处理,又扣题又升华又值得玩味。
本来荷兰女人的“复仇”让我感到神清气爽,看到结尾的reality我的笑容直接凝固。Simon居然没有被指控诈骗?Interpol is such a joke。我真的为三位女生,尤其是Cecilie感到难过。自己曾经最爱最亲近的人一直在欺骗利用自己,甚至让自己背负巨额贷款。但一上豆瓣却又看到许多对受害者进行人身攻击的言论,真是晦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