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个被送进康复精神护理中心的女人,重度抑郁和妄想症。都是婚姻失败的女人,一个是因为自己出轨诈骗犯导致丈夫戴绿帽,父母的别墅都被骗的差点破产,最后还被小白脸甩了的“伯爵夫人”,一个是夜总会上一夜情生下孩子而那个男人对孩子一眼都不想看而导致女人想带着孩子一起轻生的夜店舞女。都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婚姻或者只能说是恋情。一个一刻都不愿停止说话,一个耳朵永远听着不再承担抚养权的酒馆钢琴师爸爸写给女儿的音乐,家庭或许都是破碎或者不知道孩提时她们的心声的。她们都有现在想去做的事,一个是还怀念着家庭和前夫带给她对于雍华富贵生活的憧憬,一个是希望见见渐渐长大却不给她探望权的孩子。 疯爱,她们理解了彼此,也明白了爱又能是什么。 最后一个回到康复中心,等着另一个她回来,而她自己也明白了小白脸把自己甩了,那个可怜的前夫(三观不正啊)她也就是可怜下。而另一个她,与自己孩子嬉戏后,独自回到那个中心。她们都是情绪不稳定的人,她们同样有爱,也想付出和被给予,只是常人偏见或者她们的爱不太好理解。
热情奔放的比阿特丽丝和抑郁沉静的莫莱利都因为精神问题被送到司法精神病院,比阿特丽丝很有钱,各种奢侈享受,什么都想管,丈夫爱她她却花天酒地经常出轨被离婚,永远在抱怨,父母之间冷暴力,永远彬彬有礼,却相互痛恨。莫莱利曾经是七苹果的舞女,父母离异,母亲是个将军家的女佣,父亲钢琴家,在酒吧演奏现代音乐,一颗肾被切除,曾经拒绝要莫莱利的抚养权。她被有妇之夫的店长毛里齐奥勾引生下儿子伊利亚却被抛弃,抱着儿子自杀被剥夺抚养权,儿子被人领养,不能相见。两个女人由最初的相互讨厌,到一起偶然逃出去寻找幸福。比阿特丽丝最终知道了莫莱利的经历,帮她去见儿子,莫莱利敞开心扉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在比阿特丽丝的帮助下,莫莱利获得儿子养父母的同意见到了儿子,决定找个地方好好疗伤,最终两人都回到医院。
如果无法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自己的人生将会有较大的惯性下坠。
两个女人,一个玩弄生活,一个被生活玩弄。两个人都因为爱变成了疯子,也因为爱获救。
人不能是孤岛,精神支持系统很重要。对于病人来说,就像大禹治水,疏的效果远大于堵。顺了就都好了。
关于 意大利电影 《疯爱》
如果没有Valeria阿姨的神叨叨,淋漓尽致的演技,估计这部电影前面半个小时我就会撑不下去了。没两天刚看完阿姨演的玛鲁特,脱下贵族的伪善小蕾丝我们阿姨又穿上了性感的小裙子顺便染上了躁郁症晚期,话痨啊话痨就像伍迪艾伦一样语速过快没完没了…
你穿着性感的粉色小睡裙,金色的头发散乱的垂在肩头,撑着小阳伞,表情夸张的的说出一大串叽里呱啦的意大利语,大喊大叫时就哑掉的嗓子,时不时抽烟,暗中观察周围的人,莫名其妙的指挥别人,发着呱噪的牢骚,情绪上来了就崩溃骂脏话,自由了开心得像个机智的少女,可脑袋里装满了荒唐的念头和骗人的把戏……
你穿着简单的吊带儿,棕色的短发细碎凌乱,面无表情是常态,身上无处不在的纹身也许在替你表达你的不满,没有安全感,睡觉时也要借着手电的光亮得以慰藉,流着眼泪的时候是在思念自己的孩子,很多不确定性,细腻敏感,勇敢冲动也许是下一秒就会发生的事情……
就是这样两个风格迥异的女人的故事,37分钟开始,从飞越疯人院模式切换成末日狂花!
短暂的疯狂过后依旧是乏味的人生…选择过死亡也是选择重生,坦诚过后,所谓的同病相怜才能感同身受!
感觉这其实是部披着“疯狂”外衣的严肃电影。碰到感情伤害,迈不过去,至亲的人都不给予援手,该怎么办?前半段两个人都在率性而为,违背世俗规则,很为所欲为但实质虚弱。后半程则是相互成了对方的支撑,人生支点,大家都开始要治好自己,回归生活。生活要有爱,人也要有规则,理智的爱比疯爱更有力,但是否压抑了真正的自己……
一开始被骗子的唠叨烦的不行,联想起意大利客户的蛮横,太感同身受了,直到冷漠女的出现,我就知道有一个相互治愈的故事发生了。果然。只不过比我想象的更带喜剧效果,全程为冷漠女抓狂,炒鸡讨厌唠唠叨叨一天到晚发脾气的人呀..........不过很多小细节又很温暖:骗子帮助冷漠女找儿子,夸奖她的事情;一路上打车找到不少热心人帮忙也没有出现任何意外;冷漠女闯红灯被车撞了也没有人责怪而是第一时间互相帮助..........人情很温暖(不知道真实的意大利是不是这样)。总体还不错。只是骗子到底为啥是那样,故事也没有给出任何答案,那就自己想吧。
你我共一世病友,试过将彼此拯救。。
3.5 女版Nebraska,意大利式的浪漫与疯癫。年度十佳候选
真抑郁碰上真疯子;人生的道路上一切都是巧合
疯疯癫癫然而其实还蛮温情。意大利式chaos
当疾病发作的时候我们是疯子,当我们静下来的时候,我们依旧是拥有爱和慈悲的平常人。
有的时候像疯了一样真好,而我们只是大爱晚成。结尾非常戳人,爱是放下。爱是有我呢:)
意大利电影区已经彻底被抓马攻陷了吗,就这还能拿银丝带奖,我呵呵...论疯人院为什么不该放假~
#Cannes2016Paris# 只见疯,很少爱
女性歇斯底里的时候,差不多可以判断是她们的感情遭到了背叛,她们的孩子被人夺取,几乎残酷无情,不留余地的被这样对待,处置。正常女人都会疯掉,而她们会越来越脆弱无助。导演和两位女主演把这种歇斯底里和对女性身体、精神的那种损耗、消磨表现出来了。看的真心疼啊!
一部《心房客》让很多人迷恋上了里面的于佩尔老阿姨,并且在《她》的资源出来的第一时间就刷掉,恨不得逐帧逐秒地拆解开来欣赏于佩尔的表演;而《心房客》里另一幕令人感动不已的摄影师的画面里的女演员瓦莱丽·布诺妮·泰特琪同样有一部新作品刚出蓝光不久,一定不要错过。特别美、孤独、疯癫、末路狂
温情版《末路狂花》,女性版《敲开天堂的门》,这世界本就是一个巨大的没有围栏的疯人院,她们不是疯,只是爱得太过火。
疯狂的快乐。意大利式的浪漫的一切,逃跑,找到继续活下去的意义,再回到原点。
因为自己也是躁郁症,所以有很多共感,以为是话唠片,结果没觉得话唠,话多那只是躁狂发病的症状而已...后半爆哭...
疯狂和正常的边界到底谁说了算?不疯疯癫癫枉为人一世。
在一个精神自足圆满的封闭型疯癫世界里,文明社会的法则只是束缚天性的冷酷暴力,电影很好地表达了这个疯癫与文明的冲突。
a lost-and-found ride,抓马又窝心
两个疯女人的友情故事,外界的恶意无法阻挡她们内心的光明,癫狂却令人感动。瓦莱丽亚·布诺妮-泰特琪表演太赞了~
有多疯狂就有多真挚。
“我们只是晚熟一些而已”,心智不成熟的人确实不代表他们的感情就不真挚。两个女演员必须有极大的情感付出,否则不会把这样不讨好的角色演绎得如此真实可信、惹人怜悯。
瓦莱丽雅的话唠磕的,简直就是本色出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