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shenshike-HK (心是主人身是客)
==
劫银行,高智犯罪片,而且,匪方总魔高一丈。影片化了不少笔墨,刻划匪领道尔顿盗亦有道的风度:
1. 他不杀人,既便人质公然欺骗他;
2. 他精心挑选抢劫的对象是罪有应得;
3. 他对小孩说:我要告诉你爸爸,不要让你玩这样的游戏(那游戏杀人放火可以加分);
4. 他对探长弗雷泽说:金钱买不到爱情。然后,他在弗雷泽口袋里塞进一点心意以让弗雷泽坚固一下爱情^_^;
5. 他留下一粒卡地亚的巨钻,让公义伸张。
或许,智有不逮;或许,因为洞悉道尔顿的侠盗气质,有点惺惺相惜,探长弗雷泽也未能算尽全力。不义之财,取之何妨?反正最后的输家只有一个:银行主阿瑟。
电影不停出现反复盘问的镜头:共有多少名劫匪?
被盘问的证人口径全部一致:四个。
此答案牢牢地盘踞在脑子里,以致我一直想不通匪领道尔顿怎么蒙混得过盘问,因为他的声音可被探长弗雷泽认出来,直到最后真相大白。
劫匪人数,确实是个关键。
最后,又要点评一下中文释名,我看见的几个译名:《局内人》、《局中人》、《内部人士》,都会误导人。看了电影,明白内容,我认为还是老老实实,用《里面的人》比较精确。信还没信,达还没达,就非要雅了,如若只强调雅,不理会有没有译准,否则就不吸引眼球,那干脆译作《内人》好了,每个字多对应呀?哈哈。
=================================
更多文章,请关注我微信公众号:shenshike-HK
导演原来应该想写一个关于赎罪的故事,但这样的故事是不会有票房的,所以加入了商业的元素,警匪的斗智斗力,三个演技派的飙戏。电影是好看了,但要讲的东西也弱化了。片子最抢眼的是华盛顿和克里夫欧文的对手戏,镜头是华盛顿的多,演得也无懈可击,克里夫欧文也在不多的出场中有精彩的演出,镇定自如地抵挡住华盛顿的进攻。但电影也暴露了很多商业片无法自圆其说的毛病,匪徒逃脱的方法并非无懈可击,毕竟大家都知道匪徒肯定就在人质中,华盛顿和匪首谈过话,知道匪首没有出来,难道没有想过进一步的搜查吗?
你我他不管什么职位,什么身份,什么地位都会有点以前的故事。谈判专家升了高级警探,卡地亚钻戒会被他老婆藏在保险箱,横财换来的大房子绝对不会有人会来唧唧歪歪。大家一起心照不宣嘛,反正环环相扣,谁都不会脱得了干系。
世界很阴险?混不下去?你总得试着摸点轨迹,看看谈判专家最后的表现,那可就真的如同大劫匪说的,就是聪明。前后左右上下一衡量,牵涉的每个人都强大,自己挑战不起,但也不能坐着被人玩,于是立马所有的戏都做了,该骂的骂了,该恐吓的恐吓了,该示威的示威了,大钻戒理所当然地拿在手上,同僚还八成崇拜万分把他当成勇于挑战权威的大英雄。而他呢,晚上拿着升迁的证书,回家和疼爱的老婆好好玩去。
人们总都有些秘密的,这不纽约市长前一分钟在人前与朱迪福斯特微笑寒暄,后一分钟关了门脏字横飚烦躁不耐,可再下一分钟还不是坐在车里一起软硬兼施威胁另一个人,最后呢,最后依旧彬彬有礼的一同吃午饭。
内部人士,内部消息,还要记得,永远在别人内部的软肋上留一手,互相牵制着才能建立起一张牢不可破的网。大劫匪留个银行家的秘密捏在手上,朱迪把银行家列为本拉登之子的担保人,谈判专家恐吓一下银行家,接着就去警告一下朱迪,让她知道他手上的把柄,外加他也知道可以去哪把这一切搞个翻天覆地,顺带给市长也提了个醒。
聪明人都留好后路,掌握的内部消息越多,嗯哼,就越不危险。
哦,大劫匪吗,那真是牛人,所谓侠盗,真真有能力。财富得了,坏人不得安宁,老百姓不受损失,还顺便教育了一下小朋友不要玩暴力游戏。
最后,坐在车上的犹太老头,实在是本片点睛之笔。
当然还有众多片中出现的无关小人物的表现和小情节,实在不错。不过看的时候要耐心,只因这可是看门道而非看热闹的片子也。
你越是想掩盖过去,将自己通过时间和金钱伪装,过去越是会追上来。
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因为我拿的是没良心的钱。
以局内人为名,一桩以纽约银行家(称商人更贴切)的战争罪行为引发点,展开的一场银行抢劫案,实则可以说是那位寇先生本人的“补局与布局”。以良心局内人为名,却为良心所害,可以说直观表现了内部的黑暗,当然这也反映了当时美国联邦当局的阴暗一面。
以“抢劫犯”自述开端,开启了整片的倒叙,也为整个故事的最重的,也可以说最主要的着力点,在谈到如何实施计划时以莎士比亚的话说:这就耐人寻味了,做了悬念引导的开端。以费警探为首的警察系统开始着手抢劫兼人质案,在整个周旋过程中,费警探在内的警察方面在积极寻求线索(通过和“劫匪”做交易获取人质释放权),始终未能达到目的。另一方面,市长委派的所谓的魏小姐,在得到授权后也参与到此案中,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她的任务以及关于银行家的所谓“秘密”有所透露,既为之后她与劫匪的心照不宣提供合理性,也为她最后和费警探的争执和命令妥协做了伏笔。
整个故事的结构在最后会感觉极为简单,甚至于在正常交代事实后就没有了结果,整个过程也没有产生有效的情节波动。最明显的只有费警探和劫匪以及同魏小姐的合理冲突,只是在主体的两大悬念:“抢劫犯”的真实目的,以及魏小姐身份的神秘感作为两大牵制和引导力,让这个故事,具体应称案子,始终具有悬念的生动性和探究的合理性。
当然,最终还是交代,点明了真实意图和真实的主题,愈想逃避过去的人,反之也会被追上。一个劫匪在财务动机后,还会有良知地索取,那位寇先生在这种境遇下只能继续逃避与掩饰。当然,费sir还是因而升任高级探长。
所谓“局内人”,不同角色身处其中之局,永远都背负着大的法则才能获取本愿,当然,不管最后的结局是否被揭发,这都是真实所传达的。
挺好看的,不闷,很带劲儿
16.2.16,4.5。什么叫好看又好的电影,这就是。把二战前最大的自力更生国批得体无完肤,资本主义矛盾原形毕露,最后还让某人以“华盛顿”之名、黑肤之身作为重重腐烂中唯一的希望,如此多层次的编排完全可以使本片成为我看过最有深度和力道的警匪片,其题材与内在几乎毫不相干的状况是最有意思的地方。→2021年寒假,重温,和爸爸看。
虚张声势。
genius
很好看~
结局不好
如果我是抢匪,一定会被警察问住。
创意不错,也算过瘾,缺点就是太长了,现在电影怎么动不动就要弄俩小时啊
罪孽深重之人遭到报应的时间和方式,有时候连上帝也想不到!
还是很值得一看的电影,很聪明的匪啊
所謂善惡在史派克李眼中根本不像表面上那麼簡單,就像他不把搶案當搶案來處理,雖然大半的篇幅都在搶案上。
我就喜欢抢银行题材呢。。
情节有点在常剧之外,但不值得再看一次。
我喜欢警匪斗法的电影,但最后有点没看懂……是说内警察也受贿了么!
一部出乎你意料之外的rob电影~
值得看
一个道德正确的制高点,一个趣味十足的匪盗点子,但也就仅此而已,一个点子不足以支撑整部电影。几个主演都是实力派、某些桥段搞些花哨的调色、拿人种问题和多群族演员说事儿、插入几段小型多线叙事假装千头万绪,可惜,所有形式都是虚张声势,匪盗片智力不足、深度片刚挖到地面。斯派克李失水准之作。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开头有点故弄玄虚,却一直在虚张声势,早早揭露劫匪脱身方法,使得悬疑感消失殆尽,唯有漫长等待结局。仅剩的悬念便是男主自己如何金蝉脱壳。由此产生强烈拖沓感,感觉可以大刀阔斧删到90分钟。除男主外其他劫匪存在感太弱。大银幕效果不错,三星半
高智商犯罪片,编的还不错,没有大的漏洞,节奏也很紧凑,一个当代罗宾汉抢劫坏银行家和警察斗智斗勇的故事。
片子拍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