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童年阴影 印象最深的就是林心如照镜子,头摇一摇就掉下来了。 还有半夜狗被杀死,镜子里有一个人在惊恐的大喊。 1.粘人的花魁被老爷派人刺死 2.马丽是个绿茶婊,因为一个谎言(说表姐不在家去游行了)害表姐(青云)的男朋友被枪杀。后来嫁给一个离异带俩娃的老教授,马丽看到绣着云的手帕感觉自己绿绿哒,老教授竟然出轨了表姐还要跟自己离婚!于是她以丈夫的名义给表姐寄枪和那个手帕让她自杀,并用毒咖啡毒死丈夫。自己也被两个女下人枪杀。 3.反派有点搞笑。无良律师为了一百万替杀人犯辩护,模仿他的杀人手法又杀一人,使之得以脱罪。最后心里有鬼出车祸头部被烧伤,整形医生按照车里的照片给他整了形(结果那张照片是第一个受害者的) 4.童年陰影。人物:老母親(表哥的),表哥,愛慕表哥的記賬表妹,表哥的海歸女友。女友送老太太的狗被剪刀刺死,老太太被肢解,表哥誤會是心情不好的表妹乾的,最後發現真兇竟是女友(表妹房間裡的剪刀是沒血的,母親是文盲不可能寫遺囑),女友也死在鏡子前,磕在了自己扔出去插在鏡子上的剪刀上……
发现大部分恐怖片,都离不开镜子,出现在镜子里的鬼影,从镜子里看到的幻觉,所以镜子到底为什么这么受恐怖电影的青睐?
这部电影,以镜子作为主要线索,串起一系列人和事,角度并不新鲜奇特,拍的节奏还不错,整体观感也可以,适合打发时间之作。
越是古老的镜子,越有一种历史的陈旧的气息,也就越能引发人的脑洞。唐太宗有句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所以一面镜子,每个人从中看到的,其实都是它反射出来的自身。人也是一样的,你能从别人身上看到的,都是你自己想看到的,看到了什么,那么你的本性也就是如此。
就记得镜子里面头掉下来的情节,其他都忘记了。。。是在文具店后面和一堆朋友租碟看的,十几年前的往事了。。。
一部多年前拍摄的串烧片,现在看起来,拍摄手法挺粗糙的,不过当年还真是被吓到了。这个演员阵容在当时看起来,还是挺“丰盛”的。
犹记得很清楚当初看完这片,罗兰的那个脑袋出现在柜子上的镜头让我整整一晚睡不着觉
我迷恋谢霆锋的岁月,看了不少烂片。
初中时候在咒怨后面看的,结果就此对国产恐怖片埋下了怎么也下不了人的偏见。。还有后来长大了有被彭氏兄弟吓到。
认真想来,99年的电影是多么早了;现在看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像小学生的作文,跟成人作家不能比,却自有一番风味。另外,徐帆和林心如,怎么感觉都应该是两代人啊。另另外,讨厌每次镜子出现时伴随的特色恐怖音乐。
今天跟耗儿鱼聊天的时候突然想起这部来的。
四星一是因为第二个故事比较恐怖,二是因为被吾等笑唱至今的那首经典歌曲: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鬼!这个问题应该去问谁!with cw
总之,除了那两位话题偶像,其他两段都很不错,属于我喜欢的惊笑交集。
小时候看的,不记得太多了,印象中有那么点恐怖。
本片是大陸和香港所合拍的一部恐怖片,靈感來源於《午夜兇鈴》,形式用的是當年香港最流行的三段式鬼片結構,以一塊貫注了怨念的古鏡作為整部電影貫穿始終的道具。第一個故事是1922年的上海灘,情節和桂治洪的《邪》有異曲同工之妙,概念設計比較完整,古鏡的存在也是推動劇情非常重要的道具,徐帆的演出相對成熟,演出從弱不禁風的柔弱婦人到心機深沉的蛇蠍女郎的性格轉變。第二個故事是1988年的新加坡,情節安排比較俗套,走的是常用的因果循環主題,古鏡的插入十分突兀。第三個故事是2000年的台灣,是整部電影相對比較差的一段,故事牽強附會,反轉毫無邏輯,彷彿兒戲一般,除了老戲骨羅蘭的演出依然有不寒而慄的觀感外,其餘皆是稚嫩而缺乏亮點。
其实这个片子的意境风格,表现力都相当特别和诡异~算是不错的了~
小学的时候大中午一个人在家看的!不知道家里怎么就会有这么一张碟,这将永远是一个谜...最恐怖的其实是每段结束后总有一个男人在楼顶唱歌...
合拍片的问题就是语言的问题,语言的问题就是细节的问题,细节的问题就是导演的问题,导演的问题就是电影的问题。
我就记得林心如的脑袋啪叽一下掉了。还有诡异的摇滚穿插,好cult的。
好久没看过恐怖片了,我还是那么胆小
....气氛还是有点...发现我不管多差的恐怖片都弄得自己很紧张-_-!
这个就是我最大的童年阴影了!小时候被吓得好一段时间对镜子极其恐惧。曲折离奇的情节无疑对我有巨大吸引力,现在有点想再看一次,直面童年阴影......
黄百鸣出现的时候异常的喜感……小故事构思都不错就是篇幅有限没发挥好……最后一故事谢霆锋突然福尔摩斯“上身”弄得人一头雾水……
曾被林从自己脖子上拿下来的头吓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