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s》
Have a fall?Fuck it all!
Decorate the hall!I LOVE YOU ALL!
宁愿落入俗套也不愿活得悲惨,宁愿愚蠢至极也不愿噤声自己。只有快乐的结局赢不了奥斯卡,而同志的创伤却拿奖拿到手软。为什么总要活在别人认为的形象里,为什么不能一直勇敢地做自己?别再叫我 Tone it down,Drop my crown,在这个顺直人的世界里,每一秒我都要 Wear my gown,Slay the town。去你妈的禁忌,自由地做自己就是规矩。
“不容易,但值得”,同志虽随人类诞生同一出现,我们的事迹却被历史抹除痕迹。而天生多彩的我们就该创造奇迹,用爱恨让全世界把LGBTQ铭记,不容易但值得用尽全力。
Bobby 刻薄灵敏,讽刺尖锐,Arron 憨萌钝直,健实呆蠢,他们就像是两个世界的人。可是Love is not love,爱不只是爱,爱是自由的,幸福是流动的,保持开放的态度接受变化,拥抱你我的不同享受生命,这才是值得的。
简单的Cliché 糖水片、常见的 Drama 爱情剧,依旧能够为之感动落泪,只为深入人心的金句,甜蜜不易的同志爱意。
作为一名合格的Gen-Z,我们一直享受着平权运动带来的福音,也有意无意地践行着“love is love”的口号。从某种程度上看,第二个love更像是能被大众(heterosexual)认同的情感,因此不少人又会下意识地表现得更加“正常、大众化”(less myself),譬如:通过健身来增强自己的阳刚之气(masculinity)。事实上,这种软道德规范无时无刻地不在影响着minority,而“love is not love”反而才是一种真正的liberty&equal rights。在这种口号下,他们能忽视社会凝视、做真我,抛弃各种走向极端而病态的符号,如:快餐式约炮(one night stand),从而转向终生伴侣的looking,体验着同大众一样的健康恋爱。 POV: This is what the film Bros trying to convey to the whole society
#Gay圈悖論 貓喜歡吃魚,但是魚生活在水裡。 魚喜歡吃蚯蚓,但是蚯蚓生活在岸上。 Gay喜歡男人,但是男人喜歡女人。 #是Gay 3分娘 任何Gay骨子裡,不管多爺們,或多或少都有女性心裡成分,譬如某些特質: ——敏感,細膩,多疑…… 絕大多數女性(Gay)心理: ——渴望被男性進入身體,被征服,被佔有,被寵愛…… So,Gay圈無論天南海北,永遠0多1少。 0多過1 N倍,圈子僧多粥少,嚴重內捲,為了增加自身吸引力,選擇健身,整容,護膚…… #東西方Gay主流印象 西方男性相對東方男性,先天更有輪廓&線條,外形更加高大&魁梧,更有男性氣概&特質。 &東西方同志,留下的主流印象區別: 東方:一個0.5,搭配一個0。/一個肌肉0,搭配一個娘砲1,陰柔耽美。 西方:兩個肌肉線條爺們,分不清1/0的鬍渣男,陽剛硬朗,畫面唯美。 #下體思考 有一本書叫《自私的基因》,介紹了基因遺傳原理。 所有生物,會拼盡全力,讓基因能夠遺傳下去,所有生物,都是基因的奴隸。 譬如在獅群裡,兩種完全不同的遺傳邏輯,雄獅&雌獅區別: 雄獅:盡量多爭取交配的機會,把自己基因遺傳下去,以量取勝。 雌獅:選擇最優秀的雄獅交配,選擇接受最優秀基因,以質取勝。 Gay不管心裡是否雌性,基因上仍然,完全屬於雄性,註定Gay和雄獅同樣策略。 So,不管是直男還是Gay,基因裡註定相對女性,更加容易出軌,何況彼此同為雄性的Gay圈。 ——用下體思考的動物 #藝術細胞 Gay和直男,選擇了不同的路,一條不同尋常的小路,接觸的環境不同,所感所想,自然也不同。 同時遺傳因素,Gay相對直男,兼具特質: ——女性的感性敏感&男性的理性睿智 Gay圈非常多的人才,尤其是在藝術造詣方面,完全碾壓直男: ——天馬行空的思考,漫無邊際的創意,行雲流水的頭腦…… #西方世界 儘管來到2022年,世界的文化一直在向前。 但是Gay終歸,是社會的非主流,很多國家並沒有,立法保護&承認Gay,處在一個灰色地帶: ——不合法,也不違法。 Gay最理想世界,是一個文化包容,多元,開放的世界。 在文化保守的世界,Gay就是一場災難,尤其在極端宗教的世界,表露身份,甚至會有丟掉生命的危險。 偉大的西方文明世界,那裡才是同志的理想世界。
剧情给两星,多一星给的是主流大厂试水lgbtq rom-com承担票房失败的勇气。从Shelter我就开始期待好莱坞哪天戒除断背山颁奖季光环的致命吸引、转向更符合普罗大众口味的rom-com,顺便开发新的蓝海。这一等就等了快十五年,结果还这么令人失望,连暑期转流媒的Fire Island都比这部有趣。主演当编剧最怕什么?最怕真把自己代入主角杰克苏个没完没了,自己倒是写爽了,他者的观感成了“这什么讨人厌的自恋狂”。票房惨败时很多媒体都对这部敢上院线吃螃蟹的新类型片给出分析,其实吧,以同志身份疯狂吐槽自身群体的刻板印象不算什么,Fire Island也这么干了甚至更露骨,但戏剧最重要的不是叠梗和金句,角色立不起来还如此令人生厌注定了大众向的失败。
另外,主创和环球是不是忘了看rom-com的主力demographic永远是女性?没叫他们往BL的女性向审美靠拢,至少要明白浪漫爱情吸引观众的内核是什么。一开场的自我吐槽以及主题歌其实说得挺明白的,love is love从头到尾都性少数群体为了向异性恋霸权示好以求主流社会接纳的骗局,性少数的亲密关系跟专横扭曲充满暴力奴役但最终被美化为主流温馨浪漫爱的异性恋霸权哪里一样了?所以无数的女性创作者为女性受众发明了rom-com和BL,逃往女性的亲密关系乌托邦。诚然rom-com和BL都存在无数不可避免受heteronormativity影响甚至助纣为虐的糟粕,因为打破陈腐的旧世界、对所有既定的“正常”说不、开创新世界新规则新叙事总是困难重重的,女性创作者也尚未成功。已经明确的是女性不要再看公主王子幸福生三胎,但也不要看一个自恋狂如豌豆射手般喷出180K(本片字幕文件的大小超过普通120分钟电影的一倍)的台词,以及两个完全不来电的中年白男滚床单。学学Fire Island吧,同样是男主自编自演,角色永远是好故事的第一要素,简奥斯丁的纯爱梗过几个世纪换性别换肤色永不过时是有道理的。
本文首发于“QAF中文站”公众号
作为好莱坞制作和发行的第一部同志商业喜剧片,《哥们儿》不仅仅讲述一个简单的同性恋爱情喜剧故事,也传递出了LGBTQ+群体的声音以及一个多元包容开放的环境下所应有的社会氛围。虽然由于一些现实原因,该片在院线上映后总体票房并不高,甚至没有达到预期,但这并不妨碍这部电影所传递内容的积极意义,毕竟同志电影走向主流和公映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场打破现有框架的战斗。
Hey, what’s up?
这句话是许多人用来勾搭他人的经典开场语,也是快餐式生活的真实写照。
男主Bobby同样是一位追随快餐式生活脚步的同志,虽然自己的生活还不错也很有规律,但他从来没有认真谈过一次恋爱。在他看来,他沉浸于自己拼凑出的浪漫单身生活中,享受那种和陌生人大战之后一个人在城里漫步的充满温暖与渴望的感觉。虽然这样的生活看似不错,但它带来的仅仅是一时的欢愉与温暖,在更多的生活时间里,一个人独处的寂寞和孤独感依旧会潜藏在自己的内心深处。
虽然“Hey, what’s up?”这句话大多数情况下只是用于彼此间勾搭,但有时这句话也会开启一段不一样的生活旅途,Bobby与Aaron的相遇便是如此。两个人相遇于一场普通的酒吧派对上,同样的是他们之间的对话依旧是“Hey, what’s up?”的开头,不同的是这一次他们的故事比一个夜晚更长。也许有99次说出”Hey, what’s up?”这句话得到的不过是一时的欢愉,但要相信还有一次机会收获的会是爱情的心跳。
看似外表坚强的人内心往往有脆弱的一面,而要强与愤怒则是他们自我防卫的手段。
其实这是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存在的共性问题,对于Bobby而言,他通过喋喋不休的话语和时刻可能被激发的愤怒去压抑自己内心深处觉得自己不够完美、配不上他人的想法,这种状态体现在他在筹备LGBTQ+历史博物馆的工作以及和Aaron的日常相处中。
而对于Aaron而言,他通过不断改变自己的外在去掩饰自己内心的不自信与压抑,他很少和别人谈起自己的生活状态和人生热爱,就连身边的亲人都不知道他对工作的厌恶之感。
这种自我防备的状态有时是一件好事,可以激发人的活力与积极性,而有时则会成为矛盾爆发的导火索,让自己的行为与想法背道而驰,尤其是在两个人的感情生活中。
正如电影中Bobby的朋友告诫他时所说“我知道这些年来你有无数理由保持警惕,但是有的人值得你放下戒备。和他在一起时你更快乐还是离开他时更快乐,这才是真正重要的。”有时候我们需要放下戒备,把内心最脆弱的那一面展示给值得托付的那个人,这不仅能建立彼此间的信任,更能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倾诉和依靠。
我们已经走了很远的路,而有许多人值得活到如今见证这一切。我们在这里,但他们不在。我们很幸运,我们很幸运,我对此没有怨言。
这是Bobby在LGBTQ+历史博物馆开幕式上的致辞,也突出了这部电影的另一个亮点所在,即这部电影所传递出的LGBTQ+群体的声音以及一个多元包容开放的环境下所应有的社会氛围。
相较于其他主流商业同影而言,这部电影并没有仅仅把视角放在爱情喜剧上,而是通过男主筹办LGBTQ+历史博物馆的这样一个设定,让对LGBTQ+群体历史的思考和对整个群体权益的呼吁走进院线和主流电影圈子的视线之中。与此同时,这部电影通过剧情中对家庭与学校教育、亲密关系、人际关系的探讨,描绘出了一个对LGBTQ+群体更友好更平等的社会氛围。
还是引用Bobby在LGBTQ+历史博物馆开幕式上致辞的一段话:
幸福来源于流动的思想和对改变的开放态度,不仅仅在于你认为你是谁抑或别人认为你是谁。
身份是一种属性,但绝非一张简单的标签,我们不能简单定义别人,也不应让他人随意定义自己,这正是多元文化的内涵,所以当我们身处这样的社会之中,应当保持积极开放的态度,这样才能认同自己,也才有机会去接触他人。
Boby的长相就是典型的美国白人,戴眼镜,大鼻头,薄嘴唇,发际线高(并没有说发际线高是不好的意思)……
Boby嘴碎的神情和态度,与Aron的审美意趣实在不相同,而这就像LGBTQ+ 历史博物馆里主要成员团组一样,大家各执己见吵成一团,却终有达成部分共识的一刻。
为了这一刻Boby拼进全力拿到捐款,也努力向Aron证明自己的存在。
或许我们对于这类群体的认知,永远是有刻板映象,但这丝毫不妨碍有情人终成眷属✌️✌️。
Bitches be still complaining at this point just be grateful this made it to the screen. 海边的独白是绝对的高光时刻
都快忘了上次看这种老套的糖水童话片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但就真的,好喜欢啊,永远会被打直球的热烈爱情所感动。所有那些具有冒犯性的段子、那些为平权而进行的呐喊,以及最后的那句“我们站在这里便已经足够幸运。”都好浪漫,是啊,能遇见彼此就足够幸运了
不是gay不gay的问题哈 而是每个人都在making everything all about themselves
虽然没有很好的火花,但Luke实在是优秀的花瓶。Billy Eichner本着冒犯、本着不屑的真心话,是能会心一笑的。要照顾结尾的“三月金婚”,所以Debra Messing, it'll have to wait
看了下差评,要么觉得不够gay,要么觉得太gay了,而我只想说:shut the fuck up!!太好看了!!!!特别chick flick!!第一次发现原来“I don't trust you”比“i don't love you”更让人心碎。
男主好聒噪,剧本好傻。男主出了刻薄,有啥闪光点??也就luke能看了,但是luke为什么要说这么做作的口音???
知道cheesy但没想到这么cheesy 确实挺好笑的但也过于碎了 仿佛几年来的snl gay段子塞到了一起 抛开演技+最后为啥道歉+结尾的处理实在气不过要扣分之外 还是要好好支持大银幕通讯录小基片 毕竟连古巴支持合法了 can you?
虽然但是,的确没有直人想走进影院看着一个中年同志喋喋不休的讽刺这抱怨那,后半段又处理的很俗套温和反而磨平了棱角,唱歌闪回片段那里直接两眼一黑,这个爱情故事有什么浪漫感人的。
这部电影的主线其实就是一个几乎已经被好莱坞遗弃的典型Rom-Com王子公主的童话,只不过这次的两个主人公成了王子跟王子;虽然有点老套,但是这个属于LGBTQ+的童话在大银幕上来的实在太晚了!不过好在迟到不代表缺席!虽然相似主题的影视作品已经很多,但这般大规模上映,并让人看得有泪有笑,的确值得褒奖。更不用提导演和编剧绞尽脑汁的把那些大家熟悉和不熟悉的LGBTQ+历史信息和流行文化大量塞进每一句话和每一个梗,并且做到处处有金句、句句够幽默,真的是太难得了。
可惜男主和男二之间没有来电,他们只是在演一个爱情喜剧。是因为打算拍给异性恋看,所以两个男人就不可以来电吗?这片子可以叫“同志刻板印象集锦”,聒噪刻薄的男主觉得自己是同性恋模范,教育其他愚蠢的同性恋如何做一个好同性恋,学习同性恋历史。
同志喜剧很少能做到既好笑又走心还性感的,“哥们儿”算是意外之喜。更惊喜的是它从头到尾都在冒犯异性恋,我几乎能看到高贵顺直男垮下个批脸的表情!比利·艾希纳主导的剧本充满私人倾诉欲,LGBTQ段子的密集程度我只在“威尔与格蕾丝”里见到过。以“基佬是世界上最蠢的生物”作为底层逻辑,从不相信爱到鼓起勇气试爱,需要克服的永远是自己。当然怼完自己后就可以怼天怼地啦~
OMG我真的笑到头掉,差不多是我看过的最刻板的同志片吧,但是所有的标签又精准地击中你,以至于边看边高呼ya给子们就是这么抓马又蠢好吗!比如多人运动的时候总有一个试图融入但被冷落的人,比如装man失败母气外露被现场抓包让人瞬间萎掉,比如一个群里的给子们聚在一起一定会聊各种女明星且non-stop(救命最后这点我真的也很想知道why实在太烦了哈哈哈),甚至毫不伪饰展现电话本子们date三个月be like“金婚”的状态,等等吧。反正超级好笑超级冒犯但是又超级不judgemental,因为它是如此热烈又直球又小心翼翼但又fuck off everything。谁不曾在感情中敏感脆弱又自我怀疑,怼天怼地搞砸一切但又假装不在意,但不管你是什么样,总是有人值得你去放下戒备心哪怕只有一瞬,虽然cliche但真的很难不被触动到。看到最后大家舞成一团,天呐他们真的好快乐哦。
20.9.2022 | @ Regal Majestic | 是近十年来最好的Rom-Com了,头五分钟就把场子给热了之后一路笑到结尾。当下流行的梗也太多了,Buttigieg的同款手办请给我来一个!情人间的对白就该是这个样子,太甜啦!!!
是我期待值太高吗,为什么觉得Billy演技很糟糕,两人没有化学反应,剪辑也很生硬
肌肉崇拜、多边关系、多人运动、贱兮兮的说话腔调、女同就是Dyke、基佬直男癌、当下流行的kinks、俩白肌肉主角一个多毛(RFC)一个光滑(Sean Cody)但是俩都是大乳头……把同志圈里所有的刻板印象都一股脑地堆砌起来,用小鸡电影方式拍了个浪漫喜剧…不得不说还蛮好看的,各种pop culture的reference也是好笑到飞。关键是,iMAX屏上看肌肉同志电影,观感有点像在iMAX影院里看Sean Cody或者Treasure Island,体验完美,故事就算了吧。
你们自己说男主烦不烦
多一星当做鼓励吧,搞笑的情节零零碎碎是有的,虽然没有从头笑到尾。情节就是Hallmark的那一套老掉牙的rom-com,从相遇相爱到分开,结局的时候又大团圆和好,每次必配突兀的煽情音乐和回忆杀。男每次独白自述的时候,都让人觉得特别尴尬,如同是在念台词说教。男二演戏堪比黄晓明,无时不刻不端着一副自己帅到惊天地泣鬼神男人味十足的表情,举手投足之间像是在拍模特大片。失望的是电影里对于gay形象的描述,依旧要么就是男一这样的stereotypical gay,要是就是男二这样的straight-acting toxically masculine gay,不过想来异性恋爱情片也就是俊男靓女,和普通人没有半毛钱关系。
好久没看到这么笑点密集的同志喜剧片了,有种Will&Grace重生的感觉,感觉编剧把自己的人生揉碎了全塞进了电影里:有原则又毒舌但依然绝望地向往爱情,和现世同志群体的心态不谋而合,也特别让人共情。全是我都能笑出来的梗,喜欢到不行,两位主演也的确Q,再俗套的爱情故事我也先干为敬了!
我宁可做一个悲惨的人,也不愿意做俗套的人。
故事不重要,对LGBTQ群体的侧写吐槽实在太精准。没错,这就是一群自信又自卑,聪明又愚蠢,缺爱又混乱的“正常人”,跟直人的感情模式并不一样。Love is not 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