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总结:恶魔可能不是面目狰狞的存在,也许只是藏身于茫茫人海中的一个普通人而已,他(她)就在我们的身边,很近很近,所以才难以察觉。
影片中关于凶手真实身份和心理的推测,有理有据,甚为精彩;而分别饰演男女主角的实力派好戏演员谢君豪和周海媚的表演更是可以用“惊心动魄”一词来形容了。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场景,都那样扣人心弦。
老港片就是有味道!可还是忍不住吐槽一下,少年黄永年的心理就那样脆弱不堪一击么?仅仅为了一个突然疏远自己的伙伴便自此走上变态之路?原本我还以为他是因为什么重大阴影所导致的呢!也许,有些人轻视的东西,正是别人所重视的。
1、女主没有爸爸(不知是死了还是离异了),妈妈对她也不够慈爱,女主放学回家看到妈妈躺在地上,并没有大哭大闹,而是怯生生的打招呼。电话铃响起,女主还说:妈妈别生气了,接电话吧!说明母亲是经常闹脾气发火的。
2、薇薇的父母并不是恩爱夫妻,薇薇失踪后两人应该离异了。他们来接薇薇的时候,很明显是临时约好一起来的。
3、男主故事中的小男孩就是他自己,无人疼爱的他,对一个同样不幸的小女孩产生了情愫,后来小女孩拒绝了他,他便动了杀意。被杀的小女孩没有任何亲人过问她的下落,命案石沉大海。于是男主认定世人冷漠,将魔掌伸向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女孩。
4、其他的受害者,都是跟女主和薇薇一样的家庭。
三半。刻意解读的话,其实内里有种天真好笑的女权感(不是贬低),带着男性视角的足够善意,却力有不逮。
开场惊艳看得出处女作的厚积薄发,视听都很讲究。女主角成年后第一场戏的刻画则又迅速落入刻板和推动情节发展的工具走向。为了凸显她的专业而要那么不专业地在法医到来前移动现场,要拉踩迟到的邹凯光,这和陈家驹那种受环境限制要突破规则是完全不同的。反观男性下属的刻画,寥寥几笔轻松勾勒,趣味无穷。特别点出棍仔,邀请女主参加集体活动,对她有职务上服从,可能还有点崇拜,又有性欲的好奇,看到女主让薇薇不要看电视太近的时候还露出会心的笑容。而女主昏迷醒来不问死去的三个伙计,只问薇薇,让我哭棍仔!
女主角对于薇薇起初是缺乏“正常”的怜惜,她提出的要求薇薇“要正常”要憋尿,是社会性的要求,后面告别才有一点点属于“女性”的质感,算是剧作上的遗憾。但比起现在的华语片女警形象,都已经算不错了。周海媚几个大特写的“恐惧”表情可圈可点。
女主在家穿着小背心看着母亲新闻剪报吃速食面的镜头,让我想起学生时代看的一个三流老美国片,女主角出场是个学究式的FBI,回家听着电话录音脱下西装衬衫露出一身疤痕。这个片子看得出不少学习美国惊悚片的套路,但还差一口气。
谢君豪背面出场,屈居画左虚焦,看过片头字幕大家都知道是他啦,所以也后面也没必要遮遮掩掩。但其实他发挥不大,他演个心怀不轨假意体贴的官僚是非常合适的。李灿森师徒就情节上不太闭合,还cue彭浩翔的《全职杀手》。最后大段独白觉得“口水”太多,整个ending缺乏张力,性奴忽然反抗杀死“叔叔”就有些刻意让女性不借助男性(delay的张达明)力量来推翻“压迫阶级”,对于故事本身有破坏力。
男上司的口头性骚扰几句非常典型,利益被瓜分的恐惧:“你这么搏命做咩,想坐我嘅位?”。要是面对个辣手男干探,也只能心里说说,说不定还要结成联盟,也就是因为是女下属,才打打嘴炮。只是被撞破车尾灯实在太便宜他。
想说这部电影巧妙的地方,可能是我脑补过多 第一,那些被男主绑架和养育的少女们都有一个不太正常的家庭,比如那个爱穿内裤爱偷窥的爸爸让我想到熔炉里的校长,还有薇薇父母来接她时的长镜头显示薇薇和父母原来相处方式之间存在的隔阂和疏离。所以会有男主为什么最后说杀女主母亲是为了帮女主的理由,但男主想法太偏激。
第二,女主喜欢人夫的设定,女主人设是一个从小没有父母长大又孤僻自闭的女强人,其实她是一个隐性的斯德哥尔摩患者,因为从小缺爱又封闭的女主,对感情是麻木的或者说一般正常的感情是很难带给女主刺激的,所以女主选择了让她感觉更深刻的感情方式,而其余被绑架培育的女孩斯德哥尔摩症状就比较明显好理解。
第三,我只想说虽然床戏前的感情情节有点铺排过少,但是调情和床戏是真的好看呀哈哈哈哈,请各位男生学习哈哈哈,而且这个床戏情节对于后面的反转意义深刻呀,非常戏剧性,各种不可明说的滋味呀,暴力美学,可以说女主被男主攻陷那一刻就是男主这么多年对女主改造最成功的标志了,女主其实潜意识还是被男主操控了,又一个斯德哥尔摩患者。
希望有助于大家理解这部电影的情节。
麦兆辉的处女作故事讲的OK,人物的塑造也不是脸谱化,节奏和长镜头都不错,故事有思考性,你们还要要求什么233,我觉得比窃听风云好看,可能我喜欢重口味吧,还有谢叔叔演技真的太棒啦,真童年阴影,吴彦祖都不能成为我的性幻想对象233,我却向一个已经五十多岁的谢叔叔年轻时的魅力低头,我真是丧病对不起现在的谢叔叔哈哈哈,换个人演人设这么萎缩的变态我都会反胃的,没办法这是个看脸的世界。
曾有人说吴镇宇在99年爆裂刑警里的最后表演,彻底用演技甩开了同时代的男演员。然而谢君豪在98年的这部电影里,长达七分钟充满感情的个人表演,完美诠释了一个自我为中心的内敛变态杀手。从出场时的绅士,到冷酷无人性的凶手,他用眼神和笑容就完成了转换,足以和吴镇宇一较高下。97年的时候,谢君豪凭借电影《南海十三郎》夺得第三十四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演员,当时他最大的竞争对手,便是主演了《春光乍泄》的哥哥张国荣。
追凶20年是麦兆辉作为导演的第一部电影,故事内容严谨度不足,这对演员情绪的表达要求更高,谢君豪与周海媚的组合没有令人失望,连客串的李灿森都让人印象深刻。在电影整体气氛的烘托下,观感流畅,节奏紧凑,是相当难得的一部处女作了。
电影从20年前开始,周海媚的母亲被凶手虐杀在屋内,至今成为悬案,长大后的周海媚成为了警察,而且是屡破凶杀案的神探。这么多年,她从未放弃调查杀母亲的凶手,但没有任何新线索和新进展。直到某一天出现了死者赵美玲,作案手法与当年一模一样,同样是被虐杀在屋内,舌头被割掉了,死前遭到暴力性侵。周海媚合并两案推断凶手介于40-55岁,心思缜密有头脑,冷静有耐心,喜欢挑战警方。根据线索警方迅速在犯案现场抓到了罪犯李灿森,并且承认所有犯罪事实,在他家中也发现了证物舌头。可李灿森的年纪尚浅,绝不可能是20年前杀周海媚母亲的凶手,由此推断凶手至少还有一人。
随后,公共关系科谢君豪向媒体公布了这一结果,警方也在积极地调查李灿森,可当晚他就自杀了。一名叫诗薇的女孩被送到医院,手里握有周海媚的照片,凶手也致电挑衅说诗薇被他囚禁了十二年,为了保护证人,周海媚把她接回了家一起居住。周海媚外出调查,让同事轮流照顾诗薇,没想到凶手不仅杀了三名警察,还在她家中袭击了她。通过对话周海媚认定凶手绝对是自己认识的人,凭借和张达明等同事的头脑风暴,终于找到了嫌疑人,诗薇也指认确认无误。
本以为一切都雨过天晴,没想到诗薇一直在帮凶手传递消息,亏了张达明发现了疑点,但却始终联系不到周海媚。谢君豪事情败露逃走,警方下了通缉令,谁也没有想到他会折回来劫走周海媚。她被带到了母亲死去的那所房子里,一同被关的还有四个女孩,其中包括诗薇,都是谢君豪囚禁起来的。谢君豪向周海媚讲述所有来龙去脉,童年的阴影导致心理扭曲,李灿森是他唯一的朋友,所以他要报仇,这一段完全是个人show time。结局自然是邪不胜正,单说谢君豪这一段精彩演技,无愧为金马影帝。
女主角写作标准了,周海媚饰演的女警聪明干练,能力颇强,除了应有的团队协作之外,从来未失去自尊的乞求他人帮助,影片中的磨难一一克服,对于上司的骚扰她做出反击,即使是女强人定位,也没有将她写成和同事关系不好之人,她和下属们的关系都很好,可以玩笑,也理解下属(张达明嫖妓情节),这是再适合不过周海媚的角色,那种英武和美丽,但是她低估了这个作品 ,没有给出最优质的内心戏,即使表面动作完成得十分到位,但对比谢君豪她差了好几个档位。谢君豪和李灿森都有被人用惯了的气质,但在这个片子里,他们“收”得很好,我疑心是导演的功劳,控制了他们表演的度,这是一部场场戏往前走的电影,主角勇敢不犯白痴,就没有什么好停滞的。
谢老师这个烟熏妆的双眼皮,真是适合变态杀人狂啊, 只是够邪还不够狂放
童年阴影,如今重看才注意到导演是麦兆辉,相较于同时代的那些以剥削猎奇为主的港产奇案片,影片在剧本和制作上相对工整得多,开场前十分钟完成度尤其高,案件悬念,人设塑造都相当完整,而且有一定的女性主义色彩,可惜的是从中间部分开始情节失控,反转不足收尾仓促,显得虎头蛇尾,白瞎了谢君豪在结尾的演技爆发。可能正如王晶所说,大约那个时代的港产类型片的通病都是太过赶工而不够精细,半成品居多……
麦兆辉导演处女作,虽然有几个情节还是稍显不合理,但整体观赏性和连贯性还不赖。
我的迷の关注点:周海媚的发型很帅气。
凶手不仅杀了女主母亲,20年后还睡了女主。。。联想到凶手对静仪的一切都了如指掌,我觉得倒不像是静仪骗过了凶手而是因此激起了凶手的好奇心和他内心变态的欲望,凶手于是放过了她并且在以后的日子里躲在角落看着她慢慢长大....我觉得细思极恐啊
麦兆辉处女作,虽然比较粗糙,但故事讲得不错,值得一看。谢君豪确实是个好演员。
madam就喜欢搞婚外恋是吧…彭浩翔的《全职杀手》原来当年那么火。whodunit意外性是很重要,但更重要是合理性,情理之外意料之中,“推理”的醍醐味就在这里。如果到最后随便找个阿猫阿狗出来发表一通莫名其妙的动机论,然后就真凶归案,无疑是在侮辱观众的智商,也有损自己创作人的尊严。
小时候那么勇敢聪明,长大了竟然那么轻易就被有妇之夫骗了。。。编剧你是认真的吗。。。╮(╯▽╰)╭
导演处女作 开头相当有气势 真凶之前的悬疑部分也好看 可以一眼就看出导演是B级片爱好者 很能玩 客串暗恋小弟 还给彭胖的书打广告 能看到早年的萧潇 李灿森的裸体 抖s的最高境界不是禁室培欲 是野生放养肉搏戏谑
影片拍得太硬了,黄警官之前出现次数太少,导致反转后让我根本毫无印象,都不知道这人是谁,怎么就熟人作案了?那个被顶包的长官是被栽赃嫁祸了?总体而言拍得挺不错,一些细节考量也还算到位,有点美国悬疑杀手片的感觉,翻拍美版应该不错,可惜中后段狗血了些,对周海媚印象加分!
多出来的那一星是给李灿森和谢君豪。尤其是谢生的表演温文中透着猥琐,让人不寒而栗。但是最后关于心理变态的探究来的不是那么令人信服。周海媚形式化的表演就算了吧。
我想说《机动杀人》的编剧是不是看过本片?前面悬疑感还是挺浓的,虽然经不起推敲,但起码口味够重。后面直接毫无预兆地解答了凶手是谁,还有一段很烂的动作戏,画面看着十分cheap,剧情也落入俗套,幸亏谢君豪个人独白够精彩,才让本片没有沦落成大烂片,但的确对不起这个霸气的片名。周海媚全程一个表情,但这样的警察够性感。88分钟的片长太短了,这样的故事不拍两个小时都没看头。
看了「南海十三郎」之后特别喜欢谢君豪。果然演天才像天才,演变态像变态。母亲20年前残忍被杀,二十年后小女生做上督察又重新卷入同样杀人手法的案件里。这样的桥段放在今天来拍,不管叙述手法还是影视效果 肯定会拍得更好,但是我觉得很难再找到一个眼睛会说话的谢君豪了。
6.2分,开头小女孩回家发现母亲的裸尸,刚开始还淡定的写作业,后来才慢慢发觉母亲已死从而掩面哭泣。。。这一段我小时候在电视上看过的!好怀念!现在完整地看完这部电影,发现细节方面都不太行,无论是主角还是凶手还是警察都因为剧情需要而强行降智。这部电影是麦兆辉的处女作。麦兆辉虽然是《无间道》的导演,但他基本上都是做别人副手,单从这一部电影的水平来看,麦兆辉的单独执导能力也就一般水准。
床戏过长,差评。。两颗星给主演,谢君豪饰演变态,刚开始有些接受无能,后来觉得演的非常好,那种邪恶,疯狂,自我,独断的变态特质发挥的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周海媚也演得好。另外吐槽一句,里面的警察都是渣渣么。。
曾经有一个小女孩和一个小男孩。他们最要好,做什么都在一起。有一天,小男孩问小女孩:“以后你也会对我这么好,永远跟我一起玩么?”小女孩说,对啊,我会一直跟你这么好。但是有一年,搬来很多新朋友,小女孩开始只跟别人玩,再也不理那个男孩了。男孩很痛苦,又不明白为什么,于是拿石头砸死了那个小女孩,砸了150下,那块石头上满是鲜血和头发。他当时害怕极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于是,他把石头和小女孩的尸体绑在一起,抛进了海里。但是做了这件事,让他食不知味,夜不能寐,回忆折磨着他。不过令他渐渐感到奇怪的是,为
麦早期作品,老港片真的自带一股阴暗发霉的气质,看着就很丧。冲着男神谢君豪和女神周海媚看的,太早揭露凶手是谁导致没悬念,男女主感情戏分也极少,人设不是很谨慎的女警官吗还是我想多了。。?不过最后五分钟长镜头独白把这部cult片变成了一部值得一看的演员表演范本,谢生真教科生级变态,相比之下女神全程都是惊恐的美丽的脸。虽然不明白为什么搞一大段床戏但是这段好养眼变态吻的真苏啊!
麦兆辉处女作,港产邪典,变态连环杀手的故事,拍得有点乱,周海媚没多少演技,一直只会瞪眼瞪眼,看着傻气,还是谢君豪演得好,斯文败类型的变态。
前半段的侧写和推理非常好,节奏紧凑,条理清晰;最后的对峙也不差,杀人狂的MO特别明显,偏后的中间有一小段略微有点模糊和瞎扯,三星半。话说最后好在意啊到底那个朋友的噩梦是什么!【不,等等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