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大概只是为了展现这对王室夫妇好的一面,如果前两部是在展示男女主的爱情以及茜茜公主的魅力,那么到了第三部好像只是为了叙事,结尾的也很突然。现实中的茜茜到了后来患上了抑郁症,一味的逃避,弗兰茨也有了很多情妇,现实与影片的对比难免令人有些失望,也许他们的开始就是错误的,格格不入的两个人最终只会越来越远,真是令人唏嘘。影片的时间线很模糊,茜茜公主后来的子嗣以及她被刺杀的原委都没有得到真实的展示。这种虚假式的圆满与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为观众没有办法再像前两部那样忽略现实只看影片中的童话爱情。
1858年,吉普赛人的预言成真了。
茜茜生下了她和弗兰茨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儿子——鲁道夫,但产后的身体再也无法支撑她和以前一样在山林里纵马嬉戏了。不过,幸好儿子是宫廷枷锁中的一抹亮色。
不久,弗兰茨爱上了另一个女人,可茜茜并不吃醋,她对丈夫的爱实在过于深厚了,她希望弗兰茨能从别人身上获得自己无法给予的幸福感。而弗兰茨也并未因此改变他对茜茜的爱,他的对茜茜的爱一直持续到死。
鲁道夫的血液中可能遗传了他父母的爱情基因,在结婚后还是无可自拔的爱上了一位贵族小姐。不过,弗兰茨并不允许他的皇储和自己一样任性,断绝往来是他给鲁道夫提供的唯一选择。
1889年,吉普赛人再次展示了自己的魔力,年仅30岁的鲁道夫和情人在自己的行宫里双双自杀。母亲失去了儿子,帝国失去了继承人。但在诺大的帝国面前,这个母亲不值一提。
在独子死后,弗兰茨选择了自己的侄子斐迪南作为皇储。不幸的是,这位自己最不喜欢的侄子后来遇刺身亡,这次意外引发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奥匈帝国分崩离析,匈牙利也宣布了独立。
黑色服装、皮质阳伞、遮住面孔的棕色扇子,茜茜失去儿子后常年都是这种打扮。
她几乎不再见她的陛下,他们变成了近乎柏拉图式的关系。
她重新开始了年轻时未完成的旅行:葡萄牙、西班牙、摩洛哥、阿尔及利亚、马耳他、希腊、土耳其和埃及。
瑞士的日内瓦是她人生的最后一站。一个可笑的杀手准备在这里杀死奥尔良公爵,其实他只是想要杀死一名皇室成员,并不在意是具体什么人,只要能造成影响力就好。而那天奥尔良公爵不巧临时变更行程,茜茜成了他唯一的选择。
1898年9月10日,意大利无政府主义者卢切尼将一把锉刀扎进了茜茜的心脏。
当时她正准备登上日内瓦号轮船前往蒙特勒。这一切发生地过于迅速,受伤后她还在问:“出了什么事?”。
她死了,失血过多。这时,她是一个60岁的妇人,但那个故意吓跑父亲猎物的少女早在四十五年前就不见了。
据说在得知了茜茜的死亡后,弗朗茨曾悄悄地自言自语说:“她永远不会知道我是多么爱她。”
茜茜公主系列
很美好很经典的爱情故事,有爱情的本质与纯真。
巴伐利亚公爵的女儿茜茜公主同奥地利年轻的国王相遇相爱的故事,男女主颜值好高!剧情很经典,不是现实主义风格,我本人很比较喜欢这种超出现实的故事,每个人繁重的生活中需要这种正能量来治愈,需要有一个美好的城堡去向往——王子公主最后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重温这个系列,倒是把很多历史串起来了。譬如国王的弟弟是马奈的名画《枪毙马克西姆连》的主角,那个被革命党杀死的墨西哥国王。
其次,茜茜公主的外甥(弟弟的儿子)是路德维希二世,就是修了德国新天鹅堡的那个。结果把他家修破产了,而且直至他死前新天鹅堡也没完工。。。而迪士尼的logo就是新天鹅堡为雏形。。。
第三,国王和茜茜的儿子自杀了,然后国王找了自己的侄子当继承人,就是著名的斐迪南公爵。后来的故事,我们大概知道了。。。斐迪南被刺杀,这哥们觉得很没面子就向塞尔维亚宣战了。然后就有了一战。。。
看的是配音的 不行茜茜好美
充满睿智的年轻公主,当之无愧的经典
以为这部结尾会拍到茜茜遇刺,还好导演没那么残忍,让故事里的茜茜始终是一个幸福的小姑娘,一切也都在刚刚好的地方戛然而止。比如茜茜和伯爵点到为止的暧昧,比如弗朗茨和奈奈没有想要续写前缘,又比如太后尽管不满茜茜的不守礼法,但并没有像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恶婆婆对她苦苦相逼。比起现实,三部曲太美好又太梦幻。
没想到后两部都入围了戛纳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首尾呼应的鸽群,有多到数不过来的群众演员,精细讲究的服装、道具和礼仪,……加上美好的童话爱情故事和各种细节的处理,真的让我眼前一亮,由衷地喜欢。——看的上译版,我一听到茜茜身边护卫(上校)的声音就猜是童自荣爷爷配音的,查了下,果然没错。
與前倆部歡樂的基調相比結尾片中皇后厄運多端。國事家事病事心事。弗蘭茨是懦弱的多情而專情。索菲依舊是老正經老挑撥。馬克斯公爵很滑稽大度。海倫姐儅不成皇后居然不嫁。真心喜歡siss即Romy的母親愛能改變一切甚至病魔母愛最偉大。旅遊有益身心健康。人民的擁護永遠美麗的sissi。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此类怀旧的纯情的影片,愈发显现出宝石般纯净的光芒,照亮内心每个阴暗的角落。茜茜公主具备了女性应有的一切魅力:漂亮,阳光,善良,仁爱,智慧。她给家人快乐,给丈夫力量,给国家安定。这才是真正的女神!她应该总有永远的健康快乐幸福!
每個畫面都像一幅繣 早時候的電影都是藝術品
经典的三部曲之终章,电影给了一个童话般美好的结局,现实中的茜茜公主却恰恰是在意大利被人刺杀的,令人唏嘘。
奥地利路上的大巴看的。女主并不算很美,虽然像原人,仍稍逊一筹。第一集觉得她天真,可爱和傻气并重。第二集觉得她无责任感、缺心眼,负面居多了。第三集觉得她不堪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友,更别说国母了。公允地看太后并没做错什么,笑容少了点但要求的都是正大的道理,皇帝也好,就是茜茜令人反感。
这系列的主题大概就是:你看我们这么善良得体美丽纯洁的公主嫁到你家结果让你们奥匈帝国给遭踏成什么样子了你们对得起我们德意志人民吗?
比第二部有意思多了,流畅,既然剧情根本就不是以矛盾作为推动力的,那就索性放弃激烈的冲突而单纯以单向的力量来推动。茜茜这个角色远胜过设计得再好的情节。三星半。
喜欢本剧的人士千万不要去翻看真实的历史,现实是残酷的,只会令你感到失望。
补完第三部了,三部曲全篇看下来给我的感觉很奇怪,第一部还不错,后面两部整体看更像是一个完美精致的花瓶,隔着玻璃看完美无瑕,仔细拿在手上却是空洞乏味。第三部到底问题出在哪里:1.开头铺垫的悲惨命运被编剧强行美化和忘记。茜茜公主肺病前一秒还卧床休息,一旅游呼吸新鲜空气病就好了。2.历史上茜茜公主是被暗杀死,电影选择走阳光大团圆路线没什么不对,但是后面母爱感化政敌感化全世界有点太扯了。3.编剧用虚构的电报员、神经质的宪兵少校伯克尔以增添笑料,结果却一点也不好笑很尴尬。
政治童话,茜茜妈的一段话:“就像那些普通老百姓,尽管生了病,他们还在那儿干很重很重的活,这样就能把病忘了……”
补完第三部。“茜”字通常习惯于读“qian”。罗密·施耐德接拍第一部时年龄恰巧也是16岁。众所周知,历史上奥地利的伊丽莎白皇后(即茜茜公主) 命运多舛,悲剧丛生。而罗密·施耐德的人生却也惊人的相似,婚姻不幸,孩子夭折使得其更富传奇性。
三部曲真是一部比一部好,感动于茜茜和弗兰兹坚贞的爱情,她的坚强乐观,片子里每一份母爱的伟大!
据说《茜茜公主》是德语版《还珠格格》..
据说真相其实很残酷。
当她儿子死掉时,她的冷静让我重新怀疑了她的爱情
精美却空洞,就像主人公如花瓶玩偶一样。三部曲一个调调,无非就是奥特曼打败了小怪兽,只是不断的换地点。完全被女神化了,一个女人征服了整个欧洲,石榴裙外交政治啊,最后母爱牌一打征服所有人的桥段也太烂了。只可惜我已经过了看完美主义的童话里的公主和王子的年代,不过整体比前两部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