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抗日,战争...的标签,
几乎全部黑白的色调,
毫无卖点的片名,
还有这分不清是孙楠还是杨臣刚,绯闻比作品更红的男主——王大治!
这些标签组成了这部——《我不是王毛》。
最初听到这部电影时,我内心是拒绝的。
直到把影片完整看完,才由衷地认为,和其他抗日题材的影片相比,本片确实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
本片是赵小溪执导,投资270万,历时26天拍摄的小成本电影,
主要讲述了一个有着赚钱娶漂亮媳妇的单纯愿望的青年,
一群自私自利,趋炎附势又安于现状的乡民,
在日军侵略的大环境背景下,上演的一出注定悲剧的群戏。
在见识了手撕鬼子,裤裆藏雷这样辣眼睛的操作后,
观众对于近些年的抗日题材作品已经谈之皱眉了。
在这样一种市场环境下,本片的题材本身就不太讨喜。
但导演偏偏迎难而上,剑走偏锋。
01 脱离了光环的男主角
作为一部抗日题材的影片,
本片的主角既没有多么远大的抱负,也没有什么优秀的出身,就是一个朴实的小青年狗剩儿,
长相中等偏下,却向往着娶到方圆百里的人都想睡的村花杏儿。
成人——赚钱——盖房子——娶媳妇,这是一个淳朴农民最简单最普通的愿望,
这样一种人物设定直接让主角脱离的高大全的光环,而变得平易近人,有血有肉。
02 善恶美丑交织的群像
围绕在主角周围的,是一群在困苦与压迫中挣扎,却又各怀心思的村民的群像:
如杏儿的父亲,
作为一个酿酒的老板,他既有商人的精明算计,又有着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
他对男主人公这个干儿子,可以说并不薄待,下山回来后依旧收留他。
但是当担心自己的傻儿子去战场送死时,他马上想到让狗剩儿去顶替。
杨三到他家敲竹杠时,明知要大赔一笔,商人本性的他还是不忘和杨三讨价还价一番。
为了保住儿子,狗剩儿提出要娶杏儿作为参军的条件时,老王头一口答应,重男轻女的思想一览无余。
但是当日本人闯到家里时,明知寡不敌众的他却为了维护“家”的存在做最后的抗争。
再如狗剩儿的头号情敌杨三。
作为乡公所的所长,杨三有着鲜明的仗势欺人,以公谋私的嘴脸。
为了娶到杏儿,他利用身份之便,以王毛的性命要挟老王头答应婚事。
对于自己的竞争对手狗剩儿,杨三抓住一切机会羞辱他,甚至为了彻底除掉他,想方设法让他去战场送死。
但是朴实的本性让他守住了杀人的底线,
当发现日本人的根本目的是要杀掉杏儿一家人时,他还是用一己之力做出了螳臂当车的牺牲。
还有虽然脑袋不灵光,但是对狗剩儿言听计从,对杨三异常厌恶,对日寇深恶痛绝的杏儿的哥哥王毛;
胆小爱显摆,却又单纯的战友毛小二;
文弱却细心,特别准许王毛解决家事的新四军指导员...
这些人物虽然出场不多,台词不多,
但是每一段简短的情节都折射了人物的不同侧面,
构成了一个个鲜活而又立体的形象。
03 张弛有度的黑色幽默
虽然是抗日题材的影片,
但本片没有浓墨重彩地渲染悲壮的气氛,也没有特别突出家国仇恨,
而是用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带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方言,
为我们讲述一个充满黑色幽默的轻喜剧。
狗剩儿少林寺学艺十年,没习得任何功夫法门,却练就三点一线的神枪法。
询问习得的原因,他说因为他师父经常三点一线偷看对面尼姑晾衣服,而他则三点一线偷看练功。
狗剩儿每次去参军都是为了赚钱,
周围的人每次送他上战场都是报着有去无回,甚至人死了还能领到抚恤金的心态。
但每次狗剩儿都能死里逃生,枪林弹雨中总能全身而退。
虽然拥有百发百中的枪法,但是狗剩儿在战场上却从来不积极作战,
甚至三次逃回家中,他参军的目的单纯是为了那几个铜板。
还有征兵的队长侯七,他从一开始就瞧不上狗剩儿,处处针对他,
但是每次阴差阳错又总能碰上这个冤家,
俩人几次参军就这样在打打闹闹中同生共死过来。
本片是16年上映的,如今也过去三个年头了,
就像注定平凡的片名,
电影如今也只是在小群体中流传着。
有人说从《我不是王毛》中隐隐约约总好像看到了《鬼子来了》,
也有人说它是一部注定会被遗忘的电影。
但有着八一制片厂根正苗红的加持,
有着大于票房无数倍的口碑,
这样的电影,也不能单纯以成功或失败来定性吧...
毕竟,拍电影的人也罢,看电影的人也好,
总会有些名利以外的因素在吧!
确实很像姜文的《鬼子来了》。但是相较姜文的憋屈、冷漠、无力,这部电影中的人物更加主旋律,更加鲜活生动,更active。
中国人总是爱钱的,爱幻想的。盯着月亮看,因为月亮太美好,月亮上的嫦娥就是狗剩的杏儿,狗剩一生挚爱。三间瓦房盖成了,杏儿也就娶到了。
可是现实总是残酷的。所谓国仇家恨,狗剩真正懂得的那一刻,永远不是指导员在他耳边絮絮叨叨的那一刻。是因为现实杏儿嫁给了他又被夺走的那一刻。
杏儿嫁给狗剩,是因为三间瓦房吗?不是。是爱情的美好,或者说,是对现实的无奈妥协。
当美好幻灭的那一刻,三间瓦房没改成,月亮上的嫦娥也没了的那一刻,各人的选择就值得品味了。
王毛说:姐,快跑。老丈人亮了镰刀(之前杨三强抢杏儿的时候一直藏在身后),干妈调转枪口牺牲自己,连杨三,自己可悲又可气的小人,都男人了一次,握住刺向杏儿的刀。
中华民族的魂啊,是在这里的。
至于结局,和《鬼子来了》的区别无过是狗剩练过武。要是马大三练过武,《鬼子来了》最后那抹色彩还会不会有呢?
魔幻确实魔幻,现实也确实现实。
我不是王毛,我大名叫狗剩,是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化身。(编剧用狗剩这个名字很神,那个时代的中国人少有大名,小名狗剩的何止千千万)
就是不知道,如今还有多少中国人乐意自己叫个狗剩呢?
【我不乐意,我很惭愧】
笑点多,但力度不是很足,其实不能叫做喜剧,人物刻画的很真实,三次在田野里的奔跑,小人物的蜕变,都刻画的很生动。音乐非常好,构图、镜头转换都可见是高手。全程黑白色,看得出导演是个内心很自信并且骄傲的人。电影节奏也不是很慢,是一部好电影,但估计票房达不到太高。
算得上国产抗战题材佳作了,总比雷剧要好很多了。尤其还有一个爱讲大道理的指导员,非常出彩。
刚刚看的深圳福田区保利影院大中华店的点映场,8号厅虽然不大,百来号人也是基本坐满了。笑声比较多,看过后还可以引发一阵子思考。远远超越《小兵张嘎》,向被禁的姜文的《鬼子来了》致敬的电影。93分钟,节奏明快结构谨严。一众演员都很出彩,王大治和狗汉奸、杏儿的爹娘,等等,都演得很到位。
#上海国际电影节#2014.6.15现场观影人数不足两位数。能在国产商业片大行其道的时代,在影院看到这样有趣的小成本制作实属不易。这也是影节的意义所在吧。影片通过三个政权下主人公三次“逃兵”反映了战乱年代不同政治统治对民众的影响。构思巧妙而合理。荒诞、讽刺、黑色幽默的个人风格突出。实属佳作
最爱八一厂片头,炫酷不让闯将令。一寸山河一寸癣,十万狗剩十万兵,青天白日满地爬,乐土抗日苦哈哈
最近看过最喜欢的国产片,小成本制作,但感情真挚,各个点和节奏也控制的不错。全程无尿点,很喜欢
一部注定被忽视的佳作
果然过誉,做作的角色设计和所谓形式也盖不住国产电视剧审美情趣,不过最可怕还是角色体现的作呕幽默感,配合着演员生硬台词表现好灾难。即便有电影创作理念,但依然属于国内电影最自恋,保守,原地转圈的那一类。
小格局版《鬼子来了》,八一厂难得生产这样一部“歪”气电影。剧本创意、镜头呈现和艺术表达都足够特点,有人性的直观架构,如相同的人参不同的军,也有掺杂其中的符号隐喻,如唐僧式的新四军指导员。一部先笑后泪的佳作,在华语电影顶峰的《鬼子来了》面前,只能割舍一星,1%的排片让良心又凉了一回。
把当时整个时代的愚昧与残酷体现得淋漓尽致。没有大腕明星,但每个角色发挥得都很好,很出彩;投资小成本,但战争场面精良,镜头运用讲究;剧本很扎实,不迎合,少做作。难得的抗日佳作。
三星半。三月院线小片,挺有意思,做工不差,小成本战争题材,黑白,河南话,晃动跟拍镜头,拍出了不太一样的反战味道,荒诞诙谐,粗咧咧的野草精神,打不死的小强,屡屡服役,屡屡逃跑,只为赚几个银元盖房结婚。王大治的屌丝气质,刚刚符合片子本身,如果请杨臣刚、孙楠来演,也是成立的。
虽说有抄袭《鬼子来了》和《举起手来》的嫌疑,但是真心算是良心之作。简直笑到停不下来,黑白画面充满了荒诞幽默。王大治刻画的狗剩这样胆怯又勇敢,愚笨又聪明,渺小又伟大的小角色真的挺让人难忘的。演员演技都很好,故事再有点深度就完美了。
作为一部小制作电影,可以拍成这样,已然算是上乘之作
审片以来难得看到不是烂片的国产片。虽然挺明显有鬼子来了和美丽人生的影子。但还是蛮好的。
广院点映。超乎意料的好,相比电影本身的质量,电影的宣传倒显得廉价了。整个故事的结构很完整,脉络很清晰,特别是开放式结尾很干脆。此外,笑点密集,反派不话多,屠杀部分干脆利落,因而显得特别逼真和残暴。总而言之,是非常出色的小成本电影,绝对值得去电影院看。
这在国产片里可算次级神片了。因为这片也是一直黑白,最后彩色几分钟,就被一堆人往《鬼子来了》头上靠,别啊,不要一看到两瓣红的,就铁定说那是猴子屁股成不。仔细看了《鬼子来了》再下判断成不。不仔细看也成,别见风就是雨成不。——我就说说,你们随便。
带爷爷奶奶去影院看的。神奇的是这种类型的影片全场居然座无虚席并且几乎全是年轻人。放映前段虽然镜头摇晃笑点留白部分又太过刻意,但是依旧全场笑声不断。后半段沉重和搞笑之间分寸拿捏不错,最后结局刚劲有力直刺人心。这个故事如果被余华写出来一定是部佳作。
连指导员都算命了你们还不给点面子?当然、少了臣刚、董路、孙楠、不能给五星。
知道自己不算阅片无数...但是这个电影无论从节奏,流畅度,可观赏性,演员的表演,都属于上乘.....不矫情,不做作...毕竟就算电影发展到现在,也不是每个人都能玩的了黑色幽默,拍的出意味深长……
看完《我不是王毛》的首映,真的是觉得导演太大胆了,用着抗日这个题材,全片几乎全是黑白色调,却透过大屏幕真实地把那种中国味儿给演绎出来了。全片都是河南方言,不过很好听,除了那几句“信球货”以外都听懂了。只是一个农民,一个林河村的生态,许许多多的大事隐约让你看到却又不刻意展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