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说实际上大华和冰河,没办法做出正确的选择的能力,那么一开始所有的故事,要不然不成立,要不然是碰运气做的决定。
这种迷茫和困惑,在作品中并没有体现出来。也没有被强调,因此看得人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会被命运拆开,明明足够冷静,足够坚强,却抵抗不住应该能够承担的打击。
所以我才让大家觉得奇怪,这源于一个终极的矛盾,人可能会遇到任何事情,但是只有经受不起打击的人,才会在逃避或者胡乱去面对。而显然故事的主人公是运动员,他们可能是人群中相对最能经得起打击的人,所以他们还被描绘成软弱的人,或者明明前期可以抵抗,后期忽然变软弱了。一来不符合运动员坚强不屈的实情,二来不符合前期两人面对自身家庭和事业困难的坚强性格,三来没有刻意琢磨到底是什么心理,思考的问题,导致了他们身上有这种明显不太可能存在的矛盾。
最终我将这个总结为,对故事琢磨不够深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描写更加不准确。所以才会出现这种,前后逻辑不通顺,人格分裂的剧情。
这给人的感觉是,我看完了,像是把几个性格完全不同的人的人生拼凑在一起一样。因为人的思考应该是成长的,而不是倒退的。人的思维应该是,在锻炼后更加坚强的,而不是更加脆弱的。人的行为是有惯性的,而不是忽然坚强,忽然软弱,忽然宽容,忽然暴躁的。特别是对于坚定信念的运动员,也特别是对于后期已经有了生活保障的人,更特别是对于做人做事总是能独立判断的人,我不相信这样的人,会随便的做出一个不符合常理的决定。
至少整个团队给我的呈现的这个部分,表达的是,对于剧本和人物的连贯性,琢磨不清楚,人的心理变化特征理解不足,甚至于编出了不可能的人类灵魂倒退。就算想呈现一个虚伪的幸运儿,也没有找到这种虚伪的人和务实的人的根本区别在哪里。
这只能说在打磨剧本的时候,过于重视那些表面的,所谓剧情节奏,怎么更能撩动人心的刺激剧情。而不把电视剧的本质,内在的根本逻辑,做的踏实。这是一种急功近利,而这种急功近利也明确地表现在了整个故事的呈现中。所以只能通过暗示的手法,结构对仗,像是用ppt在讲故事,像是把人物用表格来表达,还不符合人类发展的基本逻辑。
可谓是很不踏实,可这种不踏实却体现在最没有水份的职业里,一个急功近利的运动员,不可能取得国家级的荣誉。因为如果不能够踏实的面对个人身体的极限,就不可能有长久的成绩。如果不能够勇敢地面对跌倒,失败,伤病,前期的排名和实力的落后,就不可能出成绩。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和冷静的思维,就不可能熬过每个运动员必须经历的前期漫长的准备和最直观的瓶颈期。
所以我认为,最不可能糊弄人的就是体育,而最容易糊弄人的就是管理、政治、艺术。所以,在艺术作品里,有不知画骨只知道画皮的急功近利者。而在体育世界里,只有刻苦练习,磨炼意志,学会忍耐和坚持,学会选择和放弃,才有可能出现竞技第一的选手。因为它的评价方式最简单,几乎没有弄虚作假,或者操作的可能性。(就像谁都知道跑的快的就是第一名。)
我不想让这样的思想荼毒大众,更不想用这样的脏水去往运动员身上泼。这本应该是最坚强的一群人,最冷静的一群人。把一个如此软弱而经不起推敲的故事,放在一个国家级运动员身上。这是对别人的辛苦付出的不尊重。
如果你也看了这个片子觉得恶心,请相信我,你的感觉没有错。这是一部未经打磨,但希望蹭着冬奥会,东宫影视作品的红利,甚至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糊弄学手段,蹭着千年爱情梁祝,莎士比亚的热度,想把这些东西铸造成自己名利的天梯。
但是,妄自与那些不朽的名著相提并论,就是猪八戒照镜子。还是一步一个脚印,先把简单的东西说清楚了,再去一步步提升。喜剧里,那些没经历什么苦,简单思维的东西都说不清楚。还想把这种需要展示深刻思考,可能正剧反说,反剧正说的东西说清楚。不研究好人的心理发展规律,就想随便安个故事,把自己思想随便往上套。
太气人了,我一直觉得一个好的作品,并不是说一定要出自名家之手,或者一定是什么什么大师。但是一定得是一个团队,真的请到合适的人,然后认真细致的打磨出来的。也要跟运动员一样,知道自己差不多是怎么回事,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时间和资源,拍出恰当的作品。没时间,没资源,就别拍那种立意太深,需要长期琢磨的东西。简简单单的把一件事,一个中心思想用合适的方式说清楚就行了,要是贪多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
像这样着急拿作品,蹭冬奥会和演员红利也不是不行。关键故事得匹配的上啊,没时间就拍个简单的,也比去随便糊弄个自己掌控不了的东西强。这样无异于是杀鸡取卵。
真是气死了,给我心目中的大华一个这个破结局。
说实话觉得这样的人,其实最冷静了,本来就是自己喜欢冰雪。然后觉得踩着自己的优势能够活得更好,一开始他俩也只是想就一起练,还不错就去进体工队。为的就是一份工资而已,本来选择花滑也是现实主义,一来可以和喜欢的人一起,二来短道速滑这个太拼天赋了,一点儿操作空间都没有,其实也不现实,这种短道竞技拼的就是绝对的天赋和情分,但是花滑多少还有点水分,再说女方这边在当时因为父亲的关系,提前学了舞蹈具备很大的国内优势。以他俩的那种冷静有判断力的性格,选花滑肯定是对大家都好的选择。再说女主后来去美国的事,这也是要顶住相当大的虚荣心的压力,女主可不光是因为男主唱歌就留下来了,只不过是滑冰的事情让女主自己选,但是你留在这儿我俩一起能把这蛋糕分了,而且还能温暖彼此而已。所以男主知道事业和未来尊重女主的选择,但是我对你的感情是另一回事。
这俩人该有的东西分的清清楚楚的,最后压根也不可能不知道自己练不上去,还是练得上去。顶多心里不舒服,我自己的女朋友给人摸过了,肯定不爽啊,但是练花滑谁不是这样的。这也想不清楚,那前面那些大事哪能挨得过来,更不可能跟什么曲洁结婚。连女主都想得清楚曲洁就是只对大华好,说白了就是不尊重大华的感情,也不尊重跟女主童年一起成长的情谊。对男主来说,她不过就是对童年生活的一种追忆和回忆,所以一直也就没当回事。但是俩人因此闹点小脾气很正常,大事上怎么可能随便选,要能随便选,他们也走不到全国第二。
我想我觉得他们可能一起同甘共苦,然后女主也配对过别人,可能男主养好伤之后又搭到一起了。或者一起认同现在的情景,就过好自己的生活。或者各自分别,等待下一个合拍的人,没等到就等着差不多退役了再在一起,反正这种人怎么会耐不住寂寞,本来训练就是件最寂寞的事,但是他们喜欢滑冰,心怀梦想,还有假期,这怕什么?
我觉得最后最有可能的是,他俩后来也没分手,就是可能中间异地恋了一阵子,大华估计还以体工队的某种身份,参加过各种赛事,在这种机会俩人就可以在一起,毕竟他也有奖牌傍身的。而且他俩的问题其实不是说俩人不够努力,不够有天赋,而是俩人从技术角度上不搭配,所以大华单独练,女主找对子,可能最后俩人不定是不是都在国家队里呢。最后本来他俩年级就不小了,估计也就是几年之后,刚好可能退役了,就选择其他职业留在队里,正好照顾另一半。最后一期结婚了,生了儿子之后,儿子想要滑冰刀,大华也尽力指导了。本来他也有这个遗憾,试试看儿子行不,结果儿子挺喜欢,一开始也教了,后来就依据实际国情逼迫他先拿个文凭,然后想怎么划就怎么划,先把心里搞踏实了,退路搞定了,之后想做运动阻力,压力也小一些。
这其实跟当初非得进文工团是一个道理,起码先得有个保障了,拿工资,拿奖牌。有了奖牌了,再说各自想转什么单人滑,换伙伴啊。各自试试自己的天赋的极限而已,如果说他俩自己心里没数,真是那种猛着练,不知道保护身体的人,那根本不可能练到那个水平。那种只有短期成绩,昙花一现的人,他们在处理父母的问题上,彼此的问题上也不会那么冷静。
其实我觉得他们还真不一定会分开,或者分开了大华估计是在文工团的运动员里找到的对象。反正肯定不是曲洁!!!!!
因为我曾经也是会因为曲洁的迷障而引诱的人,觉得这个人什么都为了我好啊,这个人所有的事情都能顺我的心意,是对我最好的人。但是真要是如此,你只会觉得和她交朋友越来越对,她说的任何话你都会认可,你会很信任他。但是一个虚无的对你好的人,你也许当初还觉得不错,但是心里总是有一份犹豫,或者相处起来觉得空荡荡的虚无,也没有实在的,真的交流。甚至于久而久之,她们的真相总会偶尔的从细节里跳出来,让你在不断地犹豫。但真的能够做到像大华和女主那样,家里人有事,还坚定地站在赛场上,过自己尚且能过好的人生,知道给自己的父母他们最需要的东西,而不仅仅只是满足自己的愧疚感。这样的人的眼睛是雪亮的,是充满光芒的,他们不会像不懂事的我一样做不正确的决定!
这是我觉得为什么,我们要尊重那些有坚强意志的人,坚强的意志不一定意味着成绩的出彩,不一定意味着永远的人生赢家,但是一定意味着那份坚强和稳定,才能够表现出来那种爱与包容。是真实的,符合实际的,表现形式为打击你、推开你、拥抱你等等,但核心一定是坚强的爱与包容。
《冰雪之名》前四集真的很感人,我看之前以为是讲短道速滑的,看完之后讲的是冰雪人的传承,演员的演技很有感染力,让人能够沉浸其中。这部剧和《超越》不同的是超越的感动点是对短道速滑的热爱,让人感动的点是家人之间的相惜。看到中间集数,看简介是讲两代人之间的冰雪梦,但是在大华这条线上太过拢长了,前半部分大华和冰河的奥运梦里穿插着太多的感情戏了。虽然我不太懂花滑,但是在冰河离开大华去北京时,一个配合10年的人比不上刚搭伙的人吗?可能是我不懂,可以为冰河的离开设定更多合理,而不是像是第三者的插入。在这个过程中大华家遭遇了很多变故,但是我觉得变故太多也会让人有一种麻木的感觉。第一次看到奶奶去世那边,是感动的,但到后面,大华父亲截肢,厂长脑出血,就显得没那么有说服力。把这部剧看完之后感觉,看了两部冬奥献礼剧,都跟短道速滑有关, 都很好看, 这部剧更好看。 在这部剧里看到了更多情感的东西,也有更多的致敬。最后一场1500米比赛, 致敬了任子威的兔子战术和武大靖的平昌冬奥会。陈槿教练的原型是王濛吧(我猜的)还有王濛与李琰教练之间的故事也有隐晦的提及。我很喜欢这部剧,是我今年目前为止第一部边看边记录感受的剧 人物的设定都很立体。hgr的脏真的很让人气愤 。上下篇我更喜欢下篇,上篇有点拢长了。到最后李冰河和严振华相见部分 这样安排电视上相见确实比线下见面好,还有金雪的身份设定,之前大家都以为金雪是李冰河的女儿,到最后慢慢的让大家知道李恋雪才是李冰河的女儿,至少在金雪身份设定上没有狗血,避免了初恋的女儿成为我儿媳这个狗血剧。
emm如果说因为这部剧爱上花滑,我只能说不是爱。离谱,这么多花滑常识性错误居然会有人因为它爱花滑?要么就是爱上之后恨透这部剧,要不就根本不爱。只有这两种可能性。
举个例子,好好看看这两个人跳跃的时候腿是什么样的。我承认他们绝对没有用替身我很感动。但麻烦花滑专业指导告诉他们怎么盘腿。男生那两条腿像虾一样蜷着你告诉我他不会摔?女生看上去好一点但是这种动作明显歪轴啊!!!我知道你们在吊威亚,但麻烦符合常识。
我可以理解我作为一个冰迷是有点用放大镜在看。但是新教练让他们做动作的时候那个本子上跳跃和旋转居然只有一种。离谱。可笑。简直是在侮辱花滑。还有,葫芦滑行是个人就会。大可不必把这个拿出来作为技术动作。我简直看地老血吐出来。
这两个主角,练了这么久,还只会抛跳两周?我还以为是我记错了,结果一查,那个年代的三周抛跳做的不要太漂亮哦!做个两周颤颤巍巍的,落冰还晃来晃去。比业余还业余。编剧简直有毒。
考斯滕怎么看都是抄袭。抄夫妻店当年的服装,还有一套外国的。就是那个年代奥运赛场上的衣服。改了个腰带就不算抄了?
这些问题其实都不是个别。自从冬奥申办成功之后这类剧层出不断,误导了不知道多少观众。每一次我都会很痛苦的指出来然后也没有人理我。包括冰糖炖雪梨,陪你逐风飞翔。每一个都有共同问题单也有不同的错误点。总之错的地方是五花八门闻所未闻。我知道大家看的是甜剧没有人在意,但是请不要打着冬奥的名头蹭了热度又有这恶多错误。麻烦编剧导演都上上心吧。不是演员的问题我不连带。但我受够了这些剧和被误导的群众了。
在上篇“冰雪情缘”中,前期因为经济困难,后期因为脚踝受伤,严振华在花滑这条道路上吃尽苦头也没能走到最后。不过老严家应该是有些冰雪天赋在的,多年后子承父业,儿子严阳也展现出了短道速滑上的才能。
“竞技体育是残酷的”,残酷的不仅是辛苦的训练,还是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冲突。就运动员个人来说,身体机能、经济支持、心理素质这些基本条件,都能成为决定他能否坚持走下去的关键因素,除此之外成为冠军还需要时运,这也是为什么全国练花滑和短道速滑的选手那么多,为人熟知的却只有那么几个。就目前剧情里严阳的表现来看,严阳会比他的父亲走的更远。
首先来看身体条件。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校队里远近闻名的“冰上一刀”,严阳虽然错过了比赛,也能凭自身的实力得到孙教练的青睐特招进青训营,可见他在短道速滑上是有点天赋在的。在青训营的各项考核中,可以看到严阳的身体素质极佳,是竞技体育的好苗子。
再来看经济支持,20多年过去了,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体育方面也突飞猛进,短道速滑由小众项目变得越来越有名气,国家的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大。除了国家支持外,严阳也不会像老一辈体育人一样背负了家里的经济负担,因此可以心无旁骛地全力冲刺。
至于心理素质这一点,是最容易被忽视但却至关重要的因素。还记得上篇唐剑因为克服不了心理障碍只能从短道速滑中退出吗?就目前剧情的分析来看,严阳心理素质极佳,既有毅力,又有韧劲,看似容易冲动,实则胆大心细。首先严阳对短道速滑的极有毅力,即便他因为父亲的原因短暂中止了训练,选择参加高考,但是也从未放弃过短道速滑的梦想。甚至在考取了大学之后,毅然办理休学加入青训营。在青训营里也不怯懦,大胆为自己争取合理权益。但他的性格里不止坚硬刚强的一面,从他在严森林的冰场里教导小朋友、他为唐寒准备万花油、以及他不计前嫌维护针对他的队友,都可以看出看到他善良柔软的光芒。过刚易折,过柔易弯,严阳有格局有担当、有决心有胆识,中和的刚刚好。
最后来看时运,几经周折严阳终于加入了青训营,接受国家队模式的训练,就是在为冬奥做准备。对于冰上运动员来说,难道还会有比冬奥会更难得的机遇吗?所以说,天时地利,只待人和,台子已经搭好,就看严阳自身给不给力了。期待接下来,严阳在短道速滑这片天地里,发光,发彩。
在此郑重声明,之前有微博博主表示欧豪和彭小苒将于8月中旬进组。我希望大家能把进组和取代他人这两个概念区分开。作为国家体育总局主要领导亲自聘任的2022北京冬奥会冬奥文化推广大使,同时加上他参演了仍为该剧总编剧的梁振华老师此前编剧的《理想照耀中国》等因素,王一博依旧有较大可能主演该剧。在正式官宣以前,最好不要发布不利于该剧宣传推广的未经证实的信息。毕竟这部剧不是只有一个男角。
复古感太棒了 四星观望
最近怀旧剧共同特色:舞美贴合度远远超过演员演技,要不下回电视剧您把人给我扣了吧还是…为哈尔滨看的,咋咋不正宗,别的就不说了,咱就说哪个东北女孩能因为男孩给下个雪眼冒金光啊?要不咱还是架空吧
今年看得第四部国产烂片!借冬奥的题材拍狗血爱情辣鸡片!我还是去看冬奥会比赛直播吧!这种纯靠题材炒作的烂片渣剧不配有评分!!!
作为一个曾经有过8年短道速滑生涯的人来说,剧里面关于运动员因为内心阴影和伤病退役的部分很真实。
真挺惊喜的。比我想象的要好看
喜欢运动员拼搏的精神,有脆弱,有不服输,有不断挑战自己,也有努力成全别人。是一部拍的很用心的剧……
这不比那些冰糖雪梨逐风飞翔好看多的多的多
花样滑冰题材,算是挺冷门的。年轻演员们颜值都很高。
就是看在哈尔滨拍摄的,流水账,剧情俗套,很一般,没啥起承转合
我爷和我爸就是老一辈的冰雪开荒人,他们看了剧以后,希望能多有一些这方面题材的剧,因为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真的很不容易。
这个两对cp挺有新意的
一个滑冰的热血剧还能谈上恋爱,还亲上嘴儿了,就无语😑现在的电视剧是不是脑子里除了谈恋爱就没别的了?真是……😑
以冰雪之名,行狗血之实
后半部还不错,尤其是严阳开始大量上冰之后。
大可不必
冰刀在河面上,泠泠作响。今年运动题材最佳。编剧牛。
人家《超越》好歹演员还能在冰上真跑几步再上替身呢,你们这演员第一集花滑展示连站冰上都不能自己完成啊?(众所周知,演员拍戏一个动作如果上下半身分别给特写,且无全身正面镜头那么妥妥的就是替身啊)
上篇讲了第二代冰雪人吧,除了花滑人的经历,时代感做得也还不错耶。彭小苒演戏好灵啊,复古造型也还蛮适合她的,尤其是跟小红帽适配度真的很高!
剧情不是按照套路走的,很不错,只不过就是更新太少了,能不能一次更八集!
迷幻,当代俊男靓女在莫名其妙的年代戏背景下进行的毫无现实感的c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