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有一点沉重,有一丝唏嘘,还有很多感动。谢家几代人的生死荣辱与政局的变迁息息相关,家族命运的每一次改变看似悄无声息却又轰轰烈烈,历史年轮的推进给大祠堂带来的是恢宏也是沉重。祠堂传统给谢镇人以束缚禁锢,也给了他们凝聚力与团结意。
剧中每一个人物都是饱满而又立体的。大奶奶明理又仁慈;秀才公迂腐又不失文人骨气;三爷能屈能伸有气节;谢格胜是宁死不屈的君子,是精明能干的徽商;谢格常叽叽喳喳讨人嫌有时却又不失可爱;谢致卿喜欢争强好胜,三分任性里带着一分少年意气,前期的他因疾病而与家庭生出种种矛盾,这种矛盾里有他的无理取闹,也有他的痛苦与真诚;吱溜由街头混混逆袭成为谢家少爷,有点滑稽也有点可怜,看似最不靠谱的一个人却迎来极其悲壮的结局;秀云为人妻为人媳简直无可挑剔,但是过于完美也就有点不完美了;谢格非与谢致相这一对可怜的为官者,他们真的是“叛徒”吗,好像是但好像又不是,会有人真正地理解他们吗;最喜巧珍与谢致成,从最初保持距离的相敬如宾到后来的家常夫妻郎情妾意,一路走来一路撒糖,让人在这沉闷平淡的谢镇日常里寻得到一抹温柔的亮色。只是可惜啊可惜,后来怎么就变成了那样…如果巧珍对致成再多一分信任,如果致成对巧珍再多一分关注,会不会就有完全不一样的结果?可是没有如果,有的只是无尽的叹息。
谢致成带领族人剃发这一段,是让人泪流满面的存在。身为掌祠人,他不能只为自己而活,更要为全族的存续而活。他明白要怎么做才能保住整个家族,更明白一旦这样做了又将意味着什么。一生隐忍且稳重的谢致成在我眼里一直是个成熟的大男人,为人遮风挡雨,可以让人放心依靠。但是这一刻,我对他却只有心疼。他无奈,无力,痛苦,但是为了族人他一定要硬着头皮向前。在族人齐聚的祠堂里,他披散着头发,任剪刀在一片寂静里发出咔嚓咔嚓的击中心脏的声音。所有人都沉默地看着他,看着他向过去告别。但这种告别绝不是叛变,他将带着族人走向新的开始。
人物形象塑造得真是好,剧情设计也合情理,音乐沉重大气,真的大赞。墙裂推荐《大祠堂》啊,这是一部需要静下来慢慢观看的好剧!
大祠堂 刚刚看完大祠堂,惊不惊喜意不意外?从年纪小没有那么多时间看电视,有时候有时间却不能正好赶上播放,感谢网络,现在想看什么就可以搜索什么。大祠堂家国情怀,是我这么久以来看的比较畅快淋漓的一次,有家才有国有国才有家,舍小家为大家,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看到的都是正能量。非常喜欢这部剧。
大祠堂这部剧本身还是不错的,场景人物剧情都还可以。但是我本来期待更多。 第一个不满意是这部剧还是脱离环境谈人物,让人很尴尬。比如玉芬这个人物,就像是从现代剧中挪过去的一个不懂事的00后,从小听的是三纲五常的教育,周围是恪守妇节的榜样,她说跑就跑。然后围绕着她离家一事,女主角失心疯一样忘记自己的身份,私放其跟一个戏子姘逃,不说玉芬有什么罪,女主角私放一事也是大罪。然后守寡半生的大奶奶对这个孙女也是完全脱离时代的爱惜同情,封建礼教是人吃人不吐骨头的残酷冷森,这样的罪,千夫所指,为家族蒙羞,大奶奶并没有因此而耻因此而羞,反倒怪儿子不该开除玉芬的祖籍。 编剧不该对人物怜悯,玉芬的悲惨、玉芬的被残害该由我们观众来同情,来掬一把热泪。其他人超越时代身份的情感是不恰当的。 其次是对徽州的刻画不够深刻。 主题曲唱: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 徽州七山二水一分田,全年劳作吃不饱三个月,小小孩儿被迫离乡,离开家跑码头,音讯不通,生死未卜,而徽州的女人因为丈夫外出讨生活独自在家犹如守活寡——一世夫妻三年半,都是这穷山恶水逼迫的人间悲剧。可是剧里没有体现这个必然的悲剧性。 虽然还是好剧,但是这样的题材,一座座贞节牌坊就是一个个的人间悲剧,沉痛没有体现。有点可惜。 此一记。 剧集到后面,前谢后谢的斗争就越儿童化,仿佛乡村爱情故事里面的广坤和那个秃头。
再之后又引入了魏忠贤这个奸人,在这个过程中格非这个角色层次出来了,其他人表现很差,尤其是玉芬!唉!玉芬,她不是招人恨,她是不该出现在剧里,我对魏忠贤都没这么厌弃。
这部剧可惜了,踏踏实实演戏的一帮演员,没有话题度啊
这部剧真心的被埋没了,不管是剧本,还是制作都是非常的好。制作精良,演员演技都在线,可惜没有热度!
被埋没的好剧,节奏稍慢,但历史文化的厚重感也只有慢慢品味才有感觉吧。演技,服装,配乐,都非常到位,比现在的浮夸的雷剧简直不知好几万倍
气质素净,播出坎坷。
埋没的遗珠啊。林心如那几年是有意识要转型的,可惜几部正剧都没让播,结果就在玛丽苏的康庄大道一去不复返了。赵鸿飞咋就神隐了呢。叹息。
这部剧是我在考研期间无意中路过客厅,老爸正在看,于是陪着他看了几集,结果还不错,只是当时忙着复习没看完。以前的剧啊,还是有种厚重感,现在的...哎,一声叹息
无论被压播的原因是传言里的哪种,都挺悲哀的;好剧无声无息,复制粘贴廉价剧如火如荼。剧名即核心,自然脱不开环境和历史背景,难得的是剧以祠堂的糟粕切入,立足的却是传统文化的「精」——为商有道、为人有骨,哪怕人有千面,大节无亏。男尊女卑的时代背景里,依旧维系了阴阳,前谢女人撑家,后谢男人顶天;赵鸿飞的谢致成虽不惊艳,但无论角色还是表演都无可挑剔,是真正的古有儒商。
陪我妈看的。讲祠堂这种东西其实我蛮喜欢的。
一部徽州谢家家族史,林心如里面好美!!!
在十年之前,中国的大女主剧还不是以怼天怼地的黑莲花、毫无逻辑和整体氛围的剧情为特点的雷人爽剧,而是被挟裹在礼教和命运中承担苦难、在困境里磨炼心智与人格的“圣母”,在当下会被骂死的白莲花,然而扎实的剧情、写实的美术质感、优秀的人物塑造、深沉的人文关怀共同构造出一部好剧,却是当下百无一例的创作了。这部剧讲述徽州一个地方家族所经历的百年沉浮,徽州家族奉儒道持家、经商从政两条路的特点都在生动的剧情里展现了出来。那些年林心如在电视剧中也是有意识地寻求转型,接拍《大祠堂》《苏东坡》这样的正剧,然而都被市场和环境吞没。翻出这部老剧是为了赵鸿飞,这样能文能武形象优质演技绝佳的演员怎么就隐退了,太让人心痛。相比于电影圈里轰轰烈烈地批斗资本和流量,没有人注意到崩坏的电视剧市场毁掉了多少原本前途无量的优秀演员。
被政策所压制的好片
为了文化传承,为了精神风骨。在雷剧横行的现在,这才是好剧,是艺术作品。
很好的剧 为了赵四看的没想到的确不错 听说又是被赵四的事被压下来好久没播 有点可惜 因为的确是不错的剧。1.15妈个蛋终于看完了 改个评分吧 瑕不掩瑜的五星 没有任何煽情拖沓 但我却是哭着看完的
这年头找一部愿意从头到尾看完的片子真不容易,很喜欢。不得不说,古代女人太悲哀。但也不得不说,古人比现在人更有规矩,更有信仰,更有原则。中华民族的勤劳,忠义,仁厚,正直,团结还剩下几个?古有儒商,虽处商道,却有君子之风。
又是一部男二更好系列,希望女主和致成在一起
整部剧看的让人觉得很难受,总觉得有股气憋在心里却又发作不出来。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每个人的做法或许无可厚非,但在今天看来,真想跳进去打醒他们。虽然大道理讲着,但其实大部分人还是站在自己的利益上考虑事情,为此惹出许多祸事,不能轻易说错却也没法说对。最喜欢的还是致相,嫂子凭啥让他死
明代衣冠比清代僵尸服好看太多
林心如演民国剧别有一番风味
真是一部太棒太好充满9文化内涵和人生经历的经典电视
最近迷上了看老电视剧,这部剧很不错,我是在安徽长大的,剧里的场景看着很有味道,就是故事差了点,人物角色的性格设定也不太好,除了男主女主等少数几个角色比较好,其他的都偏工具人了,人物性格逻辑不自洽,都是根据剧情需要变化,跟精分似的,时好时坏。几位主演的演技都中规中矩,没有特别出彩。最意难平的是出演男主谢致成的演员赵鸿飞了,演的好,人物的形象性格特点拿捏的很到位。很遗憾最后没有和女主在一起,意难平啊。2014年以后赵鸿飞就消失了,再也没有拍过戏了,好可惜,希望他还能复出继续拍戏,等待他,支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