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双城故事
双城,香港和三藩市.
1991年的香港电影.那时候的港片似乎总爱给角色取演员自己的名字,所以谭咏麟叫阿伦,曾志伟还是叫曾志伟,张曼玉倒不叫张曼玉了,叫Olive,那个大力水手的女朋友,大概是为了和曾志伟的海员身份达成某种程度的契合.
三个人有很多年的牵扯,爱情的,友情的,都是些很简单很琐碎的故事, 也是些特别容易让人中招的故事.
两个小男孩,一个喜欢唱歌,一个自称喜欢海,一个憧憬着要做仙巴,一个自称更想做海盗,一个平平凡凡的生活着,一个磕磕绊绊的总算长大了.于是重逢,于是一起规划寻找梦想中的金银岛,于是又一起喜欢了同一个女孩.会唱歌的男孩总是有优势的,女孩跟他在一起了,虽然女孩先认识那个胖乎乎的男孩,胖乎乎的男孩说自己太忙了,对女孩一点兴趣都没有,他假装过生日,给自己定蛋糕,就为了会唱歌的男孩能和女孩多见次面.后来唱歌的男孩出名了,成为了谭咏麟,天天都有数不尽的工作和应酬,女孩只好和那个胖乎乎的叫志伟的男孩老待在一起,圣诞夜里女孩哭着对志伟说,如果你和阿伦是一个人该多好,这话志伟听见了,门外的阿伦也听见了.于是志伟走了,回到他热爱的海上,Olive也走了,只剩阿伦一个人在舞台上承受万众瞩目的孤独.这是在香港的故事.
这样的故事注定是会有重逢的,很多年后的三藩市三个人又聚到了一起,不过这时候志伟已身患绝症,他们一起出海,一起去游乐场狂欢,一起听一个算命的女人说,你们三个和谐共处,相爱,永不分离...不过三个人的故事又怎会有真正完美的结局,志伟因为他的海过早的去了,阿伦和Olive走到了一起.
志伟死的时候说,我一生最失败的,就是爱上了海,它令我不可以脚踏实地.这是否就是旅行的意义?
老式的香港文艺片有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就像<秋天的童话>,就像<新不了情>,就像<甜蜜蜜>,总是小小的浪漫,小小的市侩,小小的幽默,和小小的心酸.我没有经历过去录像厅看港片的年代,但在我生长的小城市里总是有一个有线台在不停的播着盗版港片,这让我在以后的时间里只要看到遮幅式的,画面下方有粤语英语双字幕的香港电影,就会自然而然的产生一种淡淡的怀旧和感伤,很多往事就伴随着它们发生,并且远去,船头尺和茶堡,阿杰和阿敏,李翘和黎晓军,都成为心里一抹隐隐的痛,即便是大团圆结局,也或多或少的让我想到那个时代的终结.
<双城故事>是陈可辛的作品,他似乎很喜欢讲述那些大时间跨度的感情,这是一种乐观的态度,许多年都不曾释怀实在是件伟大的事情,在这样的胸怀中我想很多人都情愿自己是过去时.
双城里曾志伟一直牺牲着自己的追求,怕阿伦失望和不满意,于是他总是体贴的老早就嚷嚷,我一点也不喜欢你喜欢的那个.我想到他后来扮演的豹哥,他对李翘说,回家洗个热水澡,好好睡一觉,明天出去满大街的男人,个个都比豹哥好.谁能想到这个其貌不扬的男人竟能把一段段感情表现得如此荡气回肠.我之前一直以为曾志伟只是这部电影的配角,后来才发现他得的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我看着他年轻稚气的脸,还有更显年轻稚气的谭咏麟的脸,还有张曼玉----那时的她皮肤都是透明的,我觉得那才是真正的最好的时代.
这部电影还有一首我喜欢的老歌,谭咏麟的<一生中最爱>,传统的主歌--副歌结构,有着老派的优雅和诚实,在它的伴奏下,阿伦,Olive,志伟穿梭了交织的十年,穿梭了有故事的双城.
2 ) 最爱的电影
两个丑男人,一个傻女孩,三个人相依相爱,写出一段感人的故事。生命如一场狂欢,我们只能尽情享受,也注定要忍受狂欢后的悲凉。因为故事好,两个丑男人显得不那么丑了,傻女孩也从这部电影开始脱去傻气,变得光彩夺目。这种三角题材是电影中最常见的情节,拍得最好的,一部是《双城故事》,另一部就是特吕弗的《朱尔和吉姆》。
3 ) 美好的时光
关于香港和旧金山。关于友谊和爱情。关于离别和重逢。曾志伟凭借此片拿到了金像奖最佳男主角。谭咏麟带着一幅很大的框框眼镜,唱着一首老歌Moon River。
张曼玉一头长发笑容明媚,穿着连衣裙,带着大草帽,连皮肤都是透明的。
后来,陈可辛拍过了甜蜜蜜,拍过了如果爱。
曾志伟拍过了半只烟,脸上多了很多皱纹。
谭咏麟永远做着他二十五岁的校长,只是无法掩饰早已发福的身材。
张曼玉从容蜕变,从香港到巴黎,变成了优雅的代名词。
一个擦身的距离,就是一个太平洋。
很多年后再回头,当你再次看到双城故事这样的电影时,你也许会感到故事的简陋,拍摄技术的不成熟,但你也一定会承认,我们在今天再也拍不出这样质朴的电影了。
就像谭咏麟和曾志伟在很多年后依然眷恋年少时所爱慕的张曼玉,她一身红衣仍是那样妩媚动人,三人重聚时仍像儿时那般轻快无拘。
4 ) 双城故事
这是一场三个人的戏
关于友情 爱情 退让 离别
这是陈可辛的处女作
也是这部剧让曾志伟拿到了香港金像奖的影帝
在我的印象里 曾志伟一直是属于搞笑风格的演员 却不想当他拿起悲情剧本 这角色也能被演绎得如此生动 在初尝情头时 他用他的软弱和善良 为最好的兄弟做了嫁衣
金银岛曾是他俩小时候共同的梦想 可究竟是志伟想当海盗 还是他想把仙巴让给阿伦呢
最后志伟病重 他对阿伦说:“我其实也怕死,也不想死,但不是不讲就可以不死。有时候我不明白你们这些活生生的人,可以拥有的你们不去争取,那个傻女孩,逃避你逃避了十年,自己又放不下,而你又来问一个快死了的,没有时间的人,要不要,简直荒谬。”
志伟他 漂无定所 他爱上了海 却对心头的人啊 引日成岁
5 ) 最好的时光
陈可辛1991年的处女作。
关于香港和旧金山。关于友谊和爱情。关于离别和重逢。
曾志伟凭借此片拿到了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谭咏麟带着一幅很大的框框眼镜,唱着一首老歌Moon River。
张曼玉一头长发笑容明媚,穿着连衣裙,带着大草帽,连皮肤都是透明的。
后来,陈可辛拍过了甜蜜蜜,拍过了如果爱。
曾志伟拍过了半只烟,脸上多了很多皱纹。
谭咏麟永远做着他二十五岁的校长,只是无法掩饰早已发福的身材。
张曼玉从容蜕变,从香港到巴黎,变成了优雅的代名词。
一个擦身的距离,就是一个太平洋。
很多年后再回头,当你再次看到双城故事这样的电影时,你也许会感到故事的简陋,拍摄技术的不成熟,但你也一定会承认,我们在今天再也拍不出这样质朴的电影了。
就像谭咏麟和曾志伟在很多年后依然眷恋年少时所爱慕的张曼玉,她一身红衣仍是那样妩媚动人,三人重聚时仍像儿时那般轻快无拘。
而真实的现实更可能是你年少时爱恋的女孩已经变成一个历经沧桑的妇人,沉溺于身边庸俗的琐事。你儿时的伙伴都在为现实苦苦挣扎,那曾经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探险的梦想早已被消磨得荡然无存。
或许是因为,我是一个悲观的人。
就像我相信,陈可辛最好的影片只会停留在甜蜜蜜。
我喜欢谭咏麟在片中说的一句话:时间总是不停地往前走,而我的心总是停留在过去。
最好的时光,总是出现在我的回忆中。那种偏执与沉溺,就像是当下的我,怀揣着一颗毫无感知的心。无论那时光,是甜蜜还是苦涩,我总固执地认为,它是最好的,因为它是永不再来的。
窗外夜色渐深。我的双城故事,比一个太平洋还要遥远。
有没有人像我一样,在一个夜晚,看了一部旧电影,想起过去的好时光。
6 ) 如真,如假
谭咏麟父亲的退役球员,曾志伟的父亲是纪律部队。当年谭咏麟的父亲曾经陪纪律部队踢球,谭咏麟和曾志伟就在球场边玩耍,当时两个人都不到10岁。
曾志伟家很有钱,曾志伟的父亲看谭咏麟和曾志伟玩的要好,有时候就给谭咏麟一些零花钱,就够谭家几个月的生活费。
后来两个人分开,再后来,曾志伟的父亲落魄。长大后的曾志伟做电影武行,长大后的谭咏麟在酒吧弹琴卖唱。
后来他们在台湾又遇见,一起回香港打拼。也是一个双城故事。
曾志伟足球踢得很好,曾经是半个职业球员。谭咏麟因为球星老爸的原因也喜欢踢足球,但是因为从小体弱多病,被父亲禁止踢球。1986年,成为天皇巨星的谭咏麟终于可以实现梦想组建自己的球队,当然还有曾志伟。
后来的那些年,他们总是在一起,谭咏麟不介意曾志伟利用他的名气去赚钱,搞生意,哪怕是赔钱。
1990年,曾志伟提议拍一个电影纪念二人的友情,因为谭咏麟40岁了,怕再过几年演不了十几岁的年轻人。
于是有了双城故事。
电影里,二人从小相识又分开,后来曾志伟的父亲破产,两人重逢,现实也是差不多。
电影里,两个人开了一家养鸡场名字叫“老友记”,英文名叫“Alan &Eric”。现实中,他俩开了一家好朋友电影公司,英文名叫“Alan&Eric”。
电影里,志伟破产,阿伦借了三万块给他。现实中,陈百祥破产,谭咏麟也是借了三万块,他几乎所有的积蓄。
电影里,阿伦给自己的老板讨价还价,现实中,所有讲钱的事都是谭咏麟上。
电影里,张曼玉饰演的阿伦的女朋友因为他总是太忙而寂寞空虚,现实中也是一样,所以才有了情凭谁来定错对。
电影里,志伟喜欢漂泊闯荡,阿伦永远都是喜欢唱歌。现实也是一样。
电影里,阿伦在开演唱会前看到志伟也喜欢张曼玉,他虽然很难过,但是一上舞台就是开心的,活力四射的。现实中也是一样。
电影里,十年后重逢,志伟转身看见阿伦,想起一生中最爱。现实中,志伟自己给自己配音,看到这个画面,哭得配不了音。
几十年后,志伟听到《一生中最爱》还是会哭。
志伟说,无论香港发生什么,我永远不会在社交网站上删除你。谭咏麟说,无论志伟发生什么,来找我,我照顾你一辈子。
志伟说,他甚至想百年后和谭咏麟合葬。电影里那一刻他抱着阿伦,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当年那么多女孩愿意为阿伦死。
谁能想到,那首感动了无数人的《一生中最爱》,原本是唱给曾志伟的。
有些人不是让你笑 就是让你哭。。。三个人 一生的爱情友情 是不是最珍贵的东西 都留不住呢?
影片紧凑的情节里不乏幽默,老套平凡的故事灌注了真性情,使得众人的表演自然舒服。
有些东西,有些感情,并不会因为时间而改变,或者因为误会而变质。分离数十载,再回首,再见那人,心里涌起的也只有那些曾经共同拥有的美好,再无其他。另外,回头看那个时代的明星,真是说不出的好看呀!
回头看看,别有一番风味
欲说还休啊!曾志伟你敢不敢不那么治愈!我觉得志伟那个角色最有故事了;医院重逢那场谭咏麟好赞。(摄影马楚成;故事黄炳耀(酒吧老板)李志毅(防止虐畜会职员)陈可辛赵良骏
平凡质朴又感人的电影 友谊是多么的让人珍贵,很真实,年轻的张曼玉好美
如果这个故事拍成台湾偶像剧,肯定特别多的内心独白...但香港电影的叙述就是朴实无华,所有的情感跟在现实基础上的。最后的“巫婆”那句你们的灵魂是相互依托的是点睛之笔,可惜结局俗了点,屌丝死了,高富帅和七分女在一起了
想不到陈可辛的处女作竟然如此惊艳!旧金山和香港,两座城,三个人,原来陈可辛常用的三角套路从处女作中就已经出现了。现在回过头来看中国合伙人,发现原来就是陈导自我的回归,都是远离家乡,漂洋过海,只是这一部更纯粹。曾志伟更凭此片拿下了唯一一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陈导真是调教演员的一把好手
年轻时的张曼玉真是美啊!
也许再回过头去看,他们已不记得。埋藏的,观望的,炙热的至真的。不过他城里的一个小故事。
唯是结局令人遗憾 我总觉得 牺牲的人是施予了 那么他到最后 是应该得到一些回报的 然而…… 可能我天生中意缺憾美
后来阿伦如愿以偿成为当红歌星,同志伟与Olive相处时间日益减少,令他们于“被冷落”中生出共患难的心情。一场台风摧毁养鸡场,志伟黯然离去,Olive也在了解到志伟出走真相后,悄然与阿伦分手。但三人的缘分并没到此终止
电影很好,但能不能别再喂狗吃巧克力了???
我这辈子最失败的地方,就是选择了出海,这样就不用脚踏实地了。7.9
一个感人的故事,一段友情与爱情交叉的三角恋爱。一开始很不喜欢eric这个角色,觉得他抢了志伟的女友,明明是志伟带来的女友,虽然没说明,但脚趾头想想也知道啊。后来看着看着也就释怀了,毕竟,olive也是喜欢eric的,爱情是挡不住的,尤其是你情我愿的时候,世界就只有2个人了。。。
难得看到曾志伟演悲情角色,虽然凭此拿了影帝,但不幸的是香港观众在影院看见曾志伟死去如同我们看见葛优演悲剧都笑趴了
爱情的世界,三个人都嫌多,可友情不一样,它的世界很宽广。
刚看了香港老电影《双城故事》,真看不出是陈可辛的导演处女作,各方面都很成熟,用一种清新淡雅的手法讲述友情和爱情,这一风格在电影《甜蜜蜜》更好的延续,整部电影看起来让人很舒服,张曼玉表演很细腻,之前只知道这部电影让曾志伟拿了影帝,表演很不错,好电影推荐给大家。
最好的时光,与最好的朋友在一起。哪怕最终天各一方,生死两别。「成全」是这个故事的核心,也是90年代社会真诚的信仰,希望喜欢这部电影的观众能够从心里保护这份纯真。
剧情虽仍有套路 但仍令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