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本片集合了弱智、绝症以及亲情等诸多煽情元素,好像套路满满,但对我来说,这依然是一部优秀的喜剧。
《加油,李先生》拿不幸来开玩笑,而又在嬉笑背后表现了那些不幸的人的痛苦与坚强,用喜剧来包装煽情,其实也就是用喜剧来讲述生活,悲喜人生,努力向前。
车胜元扮演的弱智大叔李哲秀一出场就是个充满喜剧性的角色。
他是邻里一带的名人,受大家照顾,也力所能及为大家服务。平日除了在弟弟的面馆帮忙,最大的爱好是在健身房练身体。
强壮的身体对李哲秀来说,是极力要维持的一项优势,其实也就是一种自我保护。既希望从外型上不被当成傻瓜,也是防止被人欺负的重要手段(用肌肉吓退流氓)。
强壮的身体对他来说,有时管用有时不管用。就跟他要遵守的其他规矩——走盲道、不能搭陌生人的车等——一样,其实并不能完全保护他。遇到意外,情况稍有变化,稍微复杂一些,要李哲秀来应付就很困难了。
严彩英扮演一个因遭遇(从小身边没有父母、现在又得了白血病)而早熟、懂事、机灵的小女生金星(光头造型很像小时候的释小龙)。
金星也是个需要被特别保护的人,她自己也有很强的意识。一方面是衣食住行要处处小心,防止感染;另一方面则是有所需求时,利用自己的病情、不幸来博取同情以达目的。
在这两方面,金星都非常熟练了。但同样的,还是无法保证万无一失。在影片中,金星像穿靴子的猫一样脱下帽子、露出无辜的大眼睛一招屡试不爽,唯独有一次遇到了秉公执法的警察,警察们一边流着泪一边把她也押上了警车。
在李哲秀和金星这两个特殊的、值得被同情的人物身上,影片利用其特点甚至弱势,制造了无数的笑料。拿不幸开玩笑是件相当敏感的事,做的不好就会沦为消费弱势而变得低俗无聊(当然也视创作形式主题等而有不同的接受度)。
本片在制造笑料时,一边维持着积极、欢乐的气氛,一边则是为主题在一步步铺垫。
李哲秀和金星其实是父女的事实,影片在很早的时候就揭示。但悬念并没有被破坏,甚至变得更复杂了。他们是如何成为父女的?又是如何变成现在这样状况的?李哲秀过去是个怎么样的人?他又是如何变傻的?观众的好奇也越来越大。
李哲秀和金星在医院相遇,随后展开了一段两人之旅。金星想为病友送礼物,而李哲秀则被食物吸引,另外也从自己的认识出发想要保护金星。两人之旅的意义,不止在为病友送礼,金星也有了一个亲近感受父亲的机会,而李哲秀则重游故地,将面对过去的阴霾。
旅程当然一开始也充满了欢乐。在周围人为其担心、奔波的时候,李哲秀和金星这两个人好像获得很愉快。但这种状态是极其脆弱的。金星随时都有死亡的可能,而李哲秀则力不从心。
李哲秀的过去,狗血的部分影片用夸张的电视剧情景喜剧性的来表现,而沉重的部分,则在压抑中爆发,并与现实产生联结。
影片中的大事件,是在现实中真实发生的“韩国大邱地铁纵火案”。这起惨案共造成至少198人死亡,147人受伤。尽管火灾是人为造成的,但其实仍属于不可预防的灾难。
另外在影片中,还出现了家庭关系、学校霸凌、酒驾、劳资纠纷、黑社会等待诸多元素,尽管影片是以喜剧的方式表现,但这些都是现实中长久存在的问题。加上李哲秀的受创和金星的疾病,影片在喜剧形式背后,也努力在讲着这世界充满了不幸和苦难。
于是,问题就来了:在这样的世界里,人该怎么办?
影片给出了它的答案:人应该自助并互助。
自助,是说像李哲秀和金星这样不幸的人也积极、乐观努力地活着;互助,则是人们要互相帮助,团结力量大,才能在这个世界上一起走下去。
影片最后“大团圆”式的结局,也回应着主题的意义。
影片中出现的各色人等,都聚集到医院为金星骨髓移植做配型。有人为报恩,有人主动献爱心。感动中也预示着希望和力量。
(欢迎关注个人公号:“星期三噪音”noiwed)
黑帮替救护车开道和获救者排队献血是全片最温暖的亮点!人间自有真情在对比灾难创伤后遗症和白血病更凸显出电影的温情与暖意,如此治愈,如此抚慰人心。 确实有那个几个桥段加男主的演绎让我忍不住笑出猪叫 不过剧情真的新意不大 剪辑也很混乱 回忆杀之后走下台阶转得也太突兀了 后半段都没交代清楚感觉一直在按快进键 标准的韩式催泪片,先搞笑,后煽情
虽然同样是“父女关系”,虽然爸爸这个角色依然是个“智障”,虽然同样是带有悲情泪点的轻喜剧,但是这个故事的线条与结构跟《七号房的礼物》完全是两种状态的叙述模式。在荒诞中去提炼温暖虽说是“喜剧”的最高境界,但是这部作品有些笑点及人物的添加着实有着故意的嫌疑,泪腺是实诚的表达了剧情该有的感动,但是笑点也没见外的在真正高兴的地方松弛的释放,在刻意的桥段略显尴尬的礼貌着,有时都会紧张导演把很用心设计的章节拍的力不从心,不过“车胜元”的演技确实把片子挽救了不少,和小演员的互动也是生动有趣加活泼,总体来说此片可观,三星半的推荐指数。QJ
看过《加油,李先生》之后,我不得不承认《烈火英雄》在我心里输得很惨。也许很多人会说,这两部片子完全是不同类型,有什么可比较的,就因为带了一点火灾情节就强行拉到一起会不会太牵强?
首先我要说,《加油,李先生》的剧情是完全由2003年韩国大邱地铁纵火的真实事件所影射出来的。它巧妙的地方也就在于进度条过了大半,才把所有的人物与情节完全与这个主题扣上,让你惊呼“原来是这样!” 然而整部电影温情的外衣又会让你迅速的从灾难的低气压里抽离出来。
也正是这种“不同”的视角与切入点,让我觉得它比《烈火英雄》高级了许多。我所喜欢的以真实灾难事件为题材创作的影片,是作者对事件有思考有感悟之后创作出来,让观众看后又能引发自己的思考与感悟。而不是拿着新闻稿和对原型人物的采访稿杜撰出一个宏大的主线灾难场景,以及一些仅仅逻辑没问题的支线剧情。看这种没有含金量的电影,我不如去直接看新闻和评论好了。2000年的时候有一部电影叫《紧急迫降》,如果有人看过又恰好看过今年的《中国机长》,你会发现内容极其相似,连叙事手法都非常相似。如果灾难总是以相同的形式出现的话,难道我们的电影创作就仅仅只是换一换演员和增加更多的制作经费了吗?
再说创作目的,这种题材的电影,不应该只是拍出来给世人以警示和教育。文艺创作应该是有温度的。一个真实的灾难事件,必然是会有遇难者以及家属的,电影创作简单粗暴的去呈现一场灾难,去呈现牺牲,去塑造英雄,也许会很燃,但有些人观影起来也会很痛!我不知道那些在火灾中痛失亲人的家属们有没有勇气去看《烈火英雄》,但如果我是他们中的一员,我拒绝有人揭开我的伤疤,再洒上眼泪。反观《加油,李先生》,镜头从一个“傻子”开始,一系列蠢萌的事情过后顿时让人心生疑问,为什么大家对这个“傻子”这么有爱?带着疑问继续往下看,一个患有白血病的孩子携病友加入到剧情中,“傻子”与孩子的对手戏瞬间让整个屏幕都变得童真起来,同时这群不幸的孩子努力的为彼此无法预知未来的生命去增添色彩,着实让人心疼了一把。随着剧情的慢慢展开,你会发现出现的每一个角色都似乎很可爱,就连流氓小混混都蠢萌蠢萌的。直到当年那一场火灾的记忆把所有疑问串联起来,才发现,之前觉得“傻子”有多傻,现在他就有多伟大,之前大家呈现出了多少柔软,现在他们就有多坚强。这种高涨的情绪在幸存者以及遇难者家属集体前往医院为白血病孩子捐赠血液时达到高潮。灾难永远和生命这个词纠缠不清,大家的行为其实不完全是报恩,他们也是希望被灾难带走的血脉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逝者不可追,可是爱却没有被带走丝毫呀。
灾难固然可怕,警示与教育也不可能完全杜绝灾难的发生,不然何来意外一词呢?可是灾难过后生命依然是要继续,那这些经历过灾难已千疮百孔的灵魂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去面对往后的人生呢?这些问题难道不应该是艺术创作者们更应该去思考的方向吗?
以上仅仅是我一个电影爱好者的一点愚见,不喜勿喷,欢迎转载~
看完这部片的我哭的稀里哗啦
刚开始,只是被金星所感动。每个生过病的人才会感受到健康的宝贵,而重病的人,快乐是那么的容易。小小的金星,她会因为一包饼干而开心,会因为一个傻兮兮的叔叔而欢笑,就像每一个孩子那样。但是她的特别,是与小伙伴的约定。每个碰触过死亡的人,都不想再说下一次,孩子们的每一次生日,都显得格外珍贵。触碰到我的是哪里呢?是金星在等待爸爸时被鸽子吓到,是她与学生的对话,还是在漆黑的晚上听见爸爸呼唤时飞奔而出的身影?亲情,往往是最好的良药。
李先生,一个小区里被街坊照顾的傻子,一个需要别人关照的“病人”,却在偶然得知自己有女儿后,义无反顾地陪着她走向了未知的旅途。无论是发达的肌肉还是高高的个子,这都证明了他的力量,但面对小混混的欺骗,女儿的期望,他又没有能力实现。即使这样,他仍然做得很好,女儿的话他记得,尽力去帮她找到棒球运动员,给她爸爸的安全感,在她发病后勇敢的迈出脚步。爱,是克服困难的最佳办法。
到后期,我才发现这一切起源于一场纵火事故。不同于常见的救灾,救火电影,眼泪流过,感动过,致敬过,留下了什么呢?而民众又能为英雄们做些什么?它告诉我们黑帮也能向善,英雄也有需要帮助的那一刻,每一个我们,可以尽己所能,甚至带着自己的亲人,一起去帮助英雄度过难关。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他存在的意义。
我喜欢这种以小见大,平淡生活之中穿插着重大事件的电影。它是一部喜剧?生活已经这么苦了,多撒点糖何乐而不为呢?
抛开所有剧情的感动和搞笑不说,我只想说救人=救己
如果爸爸不去救地铁内的人,他就救不到自己的媳妇,自然也见不到自己的金星,救不到老大叔,无法在救护车无法通行时通行,救不到那么多人,不会又人来献血,为人善良,救人救己。所以希望所有人,无论现在境遇好坏,不要怨天尤人,做好眼前的善良,就等于救了你不知道潜在的风险。
以鬼马俏皮的剪辑手法,叙述遗憾哀痛的亲情故事,戏中戏与进行时交织、嬉笑漫游和宿命悲剧交错,提笔极轻、着墨却极浓。加速步入成熟的少女、止步童真烂漫的男人,两天一夜的出逃危机、陌生而亲密的父女温柔。车胜元的哭戏完成得细致动人。膨化饼干是比蜜更甜的快乐,生日礼物是比药更灵的幸福。比起生病,更令人痛苦的是坚持;面对隧道,更难以直视的是记忆。摘掉球帽,用弱点为希望买单;高举生命,用缺陷让家人回归。即便你并不是我想象中的模样,我也依然感谢与你相遇。
太搞笑了,小女孩是天使
中规中矩的一部电影,都是套路。原本以为是个人励志题材,没想到是父女情深,车胜元的李先生有点儿尬,还是喜欢他留胡子坏坏拽拽又神经大条的样子。
有那么差吗?不至于吧,如果是华语电影,六亿票房怎么也是有的,毕竟《银河补习班》都能到八亿……
饼干看起来很好吃的亚子。
没哭没笑,几个很好发挥的点完全没表现好。比如煽情的点,1傻爸爸2地铁失事3生病的孩子,煽情没成功。搞笑的点也不搞笑,车胜元演的完全没有代入感,秀肌肉也奇怪,整体有一种碎片感,笑点和泪点都没被打到。失望。还是希望不要出事故,孩子们不要生病。
没想到分这么低 车叔演的很好啊 笑点是尬了点
灾后的人们如何应对生活,以这样一个切入点,看这个故事,幼稚与单纯中饱含深情。
2.5
我对韩剧给的感动点真的是一点儿免疫力都没有,无论是搞笑的片段还是那种亲情感,温暖的还是生活化的,故事题材也很好,总之,眼睛都酸的难受,很喜欢,推荐。
车婶儿是不是在西班牙的时候就开始健身准备了~
5.2/10 如果不是映后能见到车叔,如果没有车叔的热演,这部可能是今年我第一部观影中途离场的电影。的确电影赚足了热泪,但抛开那几处催泪戏份来看,简直是无聊死。标榜喜剧却近乎无笑点,为了拉长故事强行设置剧情冲突;该煽情时搞笑打破氛围,该煽情时又怕力度不够不停加料结果力度反失。主角作为弱势群体,本就不可避免的只会做让人郁闷的事;结果还把配角分离让状况更为艰难。还有不用心的群演和又拖又长又无趣的后半段,分数全给辛苦的车叔,下次剧本用心点挑吧!
好的演员都会尝试扮演特殊人群。以及我实在是对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的桥段没有抵抗力,众人齐来献血那段看的差点泪目。
似纪录片非纪录片的一部伪纪录片之类的东西,前三分之二还算有点儿小意思。剧本的完成,演员的寻找,前期的筹备。
音乐7 画面7 导演6 故事6 表演8 印象6 平均6.5/10 2003年大邱的那场惨案为基,配以两位大帅哥的帕布女儿控表演,让人又哭又笑。几处戏中戏很有趣味性。果然伤痛需要新生命的抚慰。
要得到礼物,就要挺住活下去…车胜元进化的表演,辅以大邱纵火案遗留的创伤,赚足眼泪和笑声
车大叔演什么像什么,想起了西恩潘的自闭症大叔和女儿
“虽然你不是我想象中的爸爸,但你是我最需要的人。”
车演技好,小演员很可爱,可人物设定、煽情部分都很生硬
看完之后觉得 好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