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深流不息
这是一部关于青春、关于梦想、关于坚持的电影,在这部电影里,我们将会看到自己的缩影!
前几天著名影星乔任梁因忧郁自杀,引起热议。现在的社会真可谓是压力山大,我们会面对各种诱惑、偏见、不解、我们一次又一次在青春的路上跌倒。那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梦醒,我们究竟要选择怎样的路呢?《深流不息》这部电影里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答案:其实,梦想和青春,和人生并非是不可调和的关系,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它同时也在告诉人们该如何存在于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不至于走上绝路!
2 ) 胡扯的一部所谓真实人物改编电影
观看完电影,我丝毫没法感动,更多的是愤慨。
一部以深流为题材进行人物传纪的电影化作品,满屏胡言乱语,敢问编剧,敢问导演,你们有没有采访过深流的至亲、深流的挚友阿文,深流的忠实粉丝兼伴随其左右的朋友,这电影除了阿文身世的描述还略带真实,差不多全是你们的想象。内向的深流并不是木讷,也不是毫无责任感的想罢工就罢工的无为青年,这三番四次把深流描绘成不能融入正常工作,随意罢工离职的人是抱着什么想法。真实情况是,深流想工作但是没人肯要,没人肯要他这样的一个流浪汉,看不起他这样的一个饥瘦的流浪汉形象!导演啊你究竟心里面想象的是怎样的深流啊,是一个只会作画,对其他事情都毫不关心,甚至毫不负责的人吗?甚至于为了作画跟着美女,冲进女厕所,你觉得画痴到这个程度才叫做专注吗?这叫白痴!深流是白痴吗?
更更让人气愤的是,关于深流死因,是因为没药吃了,糖尿病并发症去世。电影里描述的是怎样的画面?医院护士喊深流来拿药,深流思念着那红灯区的美女,毅然把药单丢了,随即离开了医院,药不拿了。我要问导演,你要表达的是几个意思?是深流为了赎回美女,药钱要省下来,也要为了美女吗?你觉得把深流描绘成为了红灯区女人而放弃治疗的痴情男,很感人吗?真实的情况是,医院当时没药了,拿药必须要往市属一级的医院拿。深流为了继续捉紧作画,就抱着侥幸心理先不等拿药了,回宿舍继续作画。最后悲剧发生了,琉璃夜结束在平安夜这样的一个伤感的剧情里。你们知道吗?深流去世后,警察所检查的电脑里,还留着深流查询百度的历史记录:糖尿病不吃药会有什么症状后果?他的去世是意外,是天妒英才,而不是为了女人而作贱自己,漠视自己生命。
关于剧中唯一的女主角,我真的很难想象,为什么导演要挑了一个沦落的红灯区女人。难道你要表达惺惺相惜的底层人们的爱情吗?深流中学辍学,你大可以挑一个年轻的女同学作为深流喜欢的女孩,深流后来作画了,没有上学了,但是曾经的女同学可以照样上大学,作为大学生,深流抱着这样的暗恋还是明恋,不是更符合当事人特质吗?
关于电影中的基友阿文,我是不想太吐槽了。完全的耽美作风,基情满满,连阿文本人看了相信都会哭笑不得。算了,不多扯了。
深流是因为琉璃夜而红,我也是因为琉璃夜而关注深流。电影里并没有给予琉璃夜太多的特写,估计不认识琉璃夜的观众,看完电影也是对琉璃夜一团模糊。不认识深流的伙伴,看完深流不息,估计也就这样的一句,原来深流是这样的一个人,一个不负责任,不爱惜自己生命,对作画之外近乎弱智的人。这是对现实的深流莫大的侮辱好不,导演组你们究竟尊不尊重深流,能不能基于事实基础上再做你们所谓的艺术改编。琉璃夜你们看过没有,了解基本剧情没有?
对于逝者,一个只存在普通漫画读者心里的人物,并不是什么大红明星。但,导演们,如果你们认为这样就可以随便改编的话,那就太不把人当一回事了。你们所做的电影,十年后就是深流的传纪,就是印记。当大家都淡忘的时候,只能想起的,就是电影的剧情。你们所描绘的不真实的剧情,会误导观众,也会让你们的职业生涯蒙羞,不尊重事实的电影,不把握事实的执导者,只会给人唾弃。
3 ) 《深流不息》见证逐梦信念。
《深流不息》是一部根据现实故事而改编的电影,影片贴近生活,更能引起我们的共勉。有时候,流浪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流浪的生活是见证我们追梦的足迹。流浪,使我们成长。影片中深流因为追逐自己的梦想,流浪了七年。可想而知,七年的流浪生活带给他的是怎样的艰辛。但是,他并没有因此放弃。相反,心中的信仰一直撑着他继续前进。这就是年轻的态度,是对梦的渴望。他靠着精神食粮—画漫画坚持了七年。现实中,往往没有人理解这些逐梦人,有时候给予他们否定的态度,或许在他们的眼中,这种所谓的逐梦人的行为是十分可笑的,只有逐梦的当事人知道为了梦想不顾一切的伟大意义。所谓“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背井离乡,追逐梦想,是一种可歌可泣的行为。人,就要为了梦想而活着。 虽然,我们可能看不到最后的结果,但是,我们毕竟真真切切的感受着其中的每一个过程。人生,就像一场旅游,不用在乎目的,只需感受过程的风景。那一刻,我们奋斗过,努力过,回头看来就毫无遗憾。追梦,让一个人的形象得到了深华。完美的人生,只因我们拼搏过,年轻的我们,就要为了梦想勇往直前。
昵称:小PP
4 ) 青春换梦想,值!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洛洛洛洛(来自豆瓣)
来源:
//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review/8097555/总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牺牲了美好的青春,换取了伟大的梦想,正如漫画师深流;总有这么一些电影,摒弃了虚幻的感情,选择了真实,正如《深流不息》这部电影。我感动这部电影,不再是充斥屏幕的狗血爱情,而是展现平凡而伟大之人的一生。我亦感动于主人公深流对梦想的守护。即使不是华丽的爱情篇章,《深流不息》也会因为深流,因为梦想,因为青春而感动无数的人。《深流不息》让我们了解了深流,让我们见证了梦想对人的推动作用,让我们开始思考自己的青春,重拾自己的梦想。相信看完这部电影后,青春而迷茫的我们,将会坚定这样一种信念:青春换梦想,值!
5 ) 深流不息:会说话的音乐
记得我小时候,村子里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外地人过来,他们一般于黄昏时分到达,摆好桌子、羊皮鼓和弦子,我们就知道这天晚上会有坠子书表演。晚饭过后,全村的父老乡亲就都围坐过来,就着月亮的蓝光,静静地听外地人说书。他们拉着长调,声音时而高亢时而低沉,模仿着各种人物的语气性格来唱诵。
第二天早上说书人就会挨家挨户讨要粮食,这个时候就蛮有戏剧性了。因为大家根本无法沟通,他们不能听懂我们的话,我们也完全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然后两个大人只好用唱的来说话,大意就是你想要玉米,可是我家里只有黄豆,或者你想要两斤小麦,但是我家小麦都交公粮了,剩下一些还要自己吃,但是还有一些小米给你行不行?
这些对话全都用唱的来完成,对方用坠子书的调子唱,我的父母乡邻则用戏曲的调子来唱。孩子们就成群地跟在外地人的后面,一家一家地听,听那些平日里很严肃但现在却用唱戏的方式来说话的大人们,简直比过年还要欢乐喜庆。
现在想来真的很有趣。说话时无法听懂的语言,经过音乐的加工,用唱的方式来表达时,竟完全没有了隔阂。毕竟是人类最古老的沟通方式,音乐就是有种天然的魔力,能够打破语言的壁垒,让不同语系和文化的人产生了直接的沟通和联系。
铺垫了这么多,其实我是想说:相对语言和文字,音乐所能表达的东西更丰富,更易懂,更深刻,更能将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拉近。电影《深流不息》就是这样一部音乐非常突出,在整个故事的推动和人物性格、内心的塑造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电影。
像很多出生在七八十年代的人们一样,我没有受过系统的音乐教育,所以很多在别人听来如痴如醉的音乐,在我这里都只觉得乱糟糟的声音堆在一起。但不知道为什么,我却能听懂所有的电影配乐。也许是因为电影配乐本来就是用来映衬人物内心情感和渲染情境气氛的,所以每当那些音乐在耳边响起,眼前呈现环境气氛和人物表情,心中自然就能涌起各种情感,立刻被音乐里的某些感觉抓住,进而沉浸其中,不可自拔。
《深流不息》的音乐非常美,美到当它停下来时,让我忍不住在心里呼唤:再来一遍吧,让我再听一次。也怪不得有些音乐会专门演奏电影原声了,因为音乐能够诉说的东西更深入人心,所描绘的感觉更打动心灵。只有这样美好的音乐,才能足够衬托主人公纯净得让人心疼的眼神。也只有这样美好的音乐,才足以带动观众丰富的感觉,并真正走入故事想要表达的语境里。
《深流不息》的音乐和影片有高度的结合,整体都是静静流淌的感觉,很好地映衬了人物的内在情感,又给有些故事的发展起到了衔接作用。比如最后一场戏,当阿深去世后,他的好朋友阿文来到那棵大榕树下,忽然带着阳光晒过的感觉的音乐响起,树上出现了阿深的身影,他悠然地光脚坐在树干上画画,一脸的恬静和满足。我知道此刻阿文的心中在怀念他的好朋友,但是心里却没有悲伤,而只是怀念——阿深虽然在物理上离去,在精神上却因为这棵大榕树的存在,而永远驻留阿文的心中。
作为一个喜爱电影音乐的人,我觉得这美好的音乐也将成为深流故事的载体之一,永远流传波动的人们心中。
6 ) 不言而喻
深流不息
开篇时主人公和父亲、继母、妹妹一起吃饭。
一家四口默默地往嘴里送饭,偶尔碰撞在一起的碗筷声,食物在口腔里的咀嚼声,屋外传来的别人家的声音,使得这间狭窄的屋子更加逼仄,气氛异常压抑,那一刻我尴尬得呼吸都想停止了。我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被认为是多余的阿深回来了。
他的母亲去世了,父亲再婚之后又生了一个孩子。在年轻的妻子面前,父亲甚至不敢看一眼自己和前妻所生的这个儿子,他能够表达爱的方式,是儿子放下碗筷离去时追出门外,先小心地回望一眼屋内,然后才压低声音问:吃饱了吗?
儿子无奈又理解地笑笑,没有说话,转身离去。
当时的我被悲伤充满,心里知道这就是整个故事的基调:
一个没有家的缺乏庇护的少年,
只能独自游荡,
独自坚强,
哪怕眼里满是迷茫,
也一定要笑着发光。
我想起一个好朋友。他19岁高中毕业离开家之后,连续5年都没有回家,也不和家里通电话和写信。在那些年里,他从不想家,如果身边有哥们儿说想家了,心里就会涌起强烈的蔑视感。然而如今再回头看,他意识到那些蔑视不过是用来掩盖心里的悲伤:别人都有家可以想,我的家在哪里呢?
家里有房子,有地,有父亲母亲,有兄弟姐妹,然而那里却没有爱,没有温暖,更没有家的感觉。有时他从梦中惊醒不敢再睡去——梦里的父亲去世了,并且死状惨烈。他不懂心理学,但是心里明白那是对父亲的怨恨。因为他从小就有一种感觉:那个家是父亲的家,不是自己的家。相比较起来,当年充满脚臭味和汗酸味的农民房里,他和三个同学横七竖八挤在地板上睡觉的窝,还反而更像是他的家,让他至今留恋和回味。
阿深的性格却没有那么强烈。
他从不蔑视,也不怨恨,甚至连悲伤的情绪也不多,更多的时候只是一份淡然。
他很接受命运的安排,命运让他早早失去母亲,命运让他有一个懦弱无力的父亲,命运让他是沉迷内心的个性,命运让他诞生在物欲横流的商业社会,命运让他无法放弃自我屈从现实。
他接受这一切,接受自己的命运。
这种全然的接受,让他看起来很清新,很淡泊,很从容,很浪漫,很纯粹,甚至还有些疯狂。男主角罗蓝山用清澈的眼神和微翘的嘴角,诠释了这一切。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是那么可爱,那么让人叹息,那么让人尊敬。
但是我依然能从这些看起来很美好的接受里,读到了一种无力和窘迫。就像我也能从有些遁入世外的人们那里,读到类似的东西。
很多人都幻想像深流那样不顾一切地
朋友何导的作品,好好的电影,不知为何在豆瓣上有人黑。推荐大家去看看。
当初几十万成本拍的小戏,我给自己打3分,当初的确不成熟,不过至少有诚意。多给我们一点时间和机会,慢慢成长吧。
睡着了
我骑了一个小时得自行车从望京到芳草地,看了这部电影。虽然是导演请客,但是确实是烂片没得说。男主全程除了面无表情就是迷之微笑,台词不说人话,女主毫无存在感,整个故事明明那么惨看着却觉得男主顺风顺水。还有为什么基情这么明显!第一次见骑自行车去接男朋友下班的男人……看完我又骑了一小时回
死得太可惜了!片名太烂俗,内容其实很真实,白描,不煽情。感情戏拍得比较纯,其实睡公园的底层艺术家,他能遇到的也只能是那样的女子。他那么流浪也有家庭因素。阿文那条线也是现实年轻人生活。
一个好题材,拍的平庸了些
没有看过原著漫画,但因为对于专业动画的学习还是看了片子,即使没有华丽的演员阵容也一样精彩。
除了剧本薄弱点还有数位板摆放出错以外是个还不错的电影,基友王昊辰的演技可圈可点,主角则缺乏存在感。对于深流的去世感到遗憾,漫画家真是不易,希望能等到《琉璃夜》动画重启的那一天
你们这样消费深流 深流造吗
拉一下平均分,我觉得这电影还行啊
除了拍摄手法老套些之外,很值得推荐!
很喜欢他的漫画,今天下午去看了,预料之中的包场,故事不难看,无雷点,尚可,肯定值票价了。好想念流大啊。
光名字就看得我大姨妈一紧,看正片那还了得?
拿去世的人卖情怀,不要脸;并且制片人极其傻逼
冲着深大去看的片子,想念……
又是“青春”就不能用点心,不知道这词儿都滥了吗?还有看完预告片感觉也一般,小成本感觉,演员堪比路人甲,至于剧情....预告片都没兴趣还有兴趣坐90分钟?
剧情淡淡的,没什么主旨。男主本人比较帅,哈哈啊哈
好多水军。。。。。
滚你麻痹的青春!谁的青春这么烂?站出来,保证不打死!
还不错,比较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