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Times are tough, listener-ship is down and Clarence Lindeweiler needs to come up with a plan to save his struggling alternative rock radio station...详细 >
船上的诸位都是些肉体凡胎,在他们身上你看不到“高尚”,只看到率真,有时候他们尖酸刻薄,有时候又真情流露,有时候游戏人生,有时候又豪情万丈,他们也会为了女人争风吃醋,但是也会为兄弟两肋插刀,最后心有芥蒂的兄弟也会重归于好。这是多么纯真的画面,大家想哭就哭,要哭的尽情;想骂就骂,要骂的过瘾;想笑就笑,要笑的痛快;当然,想XXOO,也尽情的去XXOO。自由的声音常常让权威恐惧,本片将这种力量浓缩到一位部长身上,一位立志一年内关闭海盗电台的部长,他歇斯底里,他张牙舞爪,他使劲浑身解数想要关闭电台,而它的手段一个比一个卑劣,也更反衬出那首自由之船上的人们是多么纯真。终于,眼看他要得手了,当他手持红酒,与家人在收音机旁得意的等待着电台最后的广播时,哪里想到DJ以让拥趸流泪的语言抒发一阵离愁别绪后,立刻就高呼“let’s rock!”,那一刻,少数官僚的恼羞成怒和多数拥趸的欢呼雀跃形成鲜明对比,自由的精神在那一刻喷薄而出,势不可挡。海盗永远不会被陆地的法律束缚,摇滚乐也不会因为一些官僚的恼羞成怒而停止,一群那么可爱的人们在坚持,在梦想,而这种精神也深深带动了更多人,在影片的末段,海盗船遇到海难,眼看即将沉没,而当那部长不愿施救,露出他最后血腥的卑鄙时,船上的勇士们还在坚持广播,船上还有人视珍贵的唱片甚于他的生命,他们簇拥在船头,本来意外将迎来死亡,没想到却引来了国王般的拥戴,相信不只是我被最后那么多人自发驾船前来营救他们的场面所感动,那一刻,他们成了王,民众选择了他们,选择了摇滚精神,而非官僚的思想。最后,大家高呼“Rock 'n ' roll!”时,也喊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卡罗琳电台是《海盗电台》这部电影的背景原型。它的创立者为爱尔兰音乐经纪人及商人罗南·欧雷海力Ronan O'Rahilly。当时的唱片公司巨头EMI,Decca,Pye和Phillips联手垄断,与电台联手,拒绝播放小音乐经纪人发布的音乐作品。在O‘Rahilly被Georgie Fame唱片公司旗下的卢森堡电台拒绝播放他的音乐后,受到了当时活跃着的斯堪迪纳维亚及荷兰海盗的影响,罗南竟然筹集了一笔足够的资金以购了合适的邮轮。1964年二月,罗南获得了一艘排水量702吨的前丹麦游轮弗雷德里茜娅号,并在他父亲所拥有的爱尔兰港口格林诺将它改装成了一艘电台轮船。同时,阿伦·克劳福德的亚特兰大项目组织也在格林诺装备了电台轮船MV Mi Amigo,这是头两艘投入使用的电台轮船。 电台轮船的投资来源于六位投资商人,包括皇后杂志的约瑟琳·斯蒂芬斯,她在卡罗琳电台里拥有头号办公室。再去美国募资的途中,罗南在《生活》杂志上看到肯尼迪与他的孩子在奥瓦尔办公室的生活照,他的女儿卡罗琳此时正在大闹天宫扰乱公务,这正是他所想要的效果。罗南便以卡罗琳这个名字为他的电台命名。
首次广播 弗雷德里茜娅被重新命名为卡罗琳音乐电台。它挂靠在费利克斯拖的外海上,并于1964年3月27日,周五首次开始试行播放。翌日,卡罗琳音乐电台开始在1520kHz波段上正式开始播放,并由西蒙·迪主持了它的官方开幕式。其首播节目由克里斯·莫尔主持,并被预录了下来。卡罗琳电台的第一个音乐主题是瑟隆纽斯·蒙克所作,吉米·麦克格里夫演唱的的爵士乐主题"午夜旋律"。1964年3月,伯明翰的财富乐队录制了歌曲《卡罗琳》并被卡罗琳电台作为他们的主题音乐。午夜旋律限于节目“明天的世界”的播出而于北卡罗琳电台停播。电台的口号自我标榜为你的全天音乐电台,但它最初的广播时间为一周七天、清晨6点到傍晚6点。 为了和电台名字押韵,卡罗琳(Caroline)电台自称他们的电波长度为199米(one nine nine),实际上它的电波长度为197米(1520kHz)。荷兰海上电台站维罗尼卡电台为192米(1562kHz)。亚特兰大电台为201米(1495kHz)。 卡罗琳电台的播放功率是20kW,由两台10kW大陆电器的信号发射器组成。早六点到晚六点的播放时间,是为了避免与卢森堡电台的竞争。晚六点停播后,又于晚8点重新开播,直至深夜。这则是为了避免与电视播放的黄金时段相错开。卡罗琳电台的流行音乐节目的主要受众是家庭主妇,之后,又开始针对儿童。由于避开了强烈的竞争,卡罗琳电台赢得了数百万的日间听众。
与亚特兰大电台合并 1964年7月2日,亚特兰大电台与卡罗琳电台的公司,亚特兰大项目责任有限公司以及星球制造责任有限公司宣布合并,由克劳福德与罗南作为联合公司的经理人。当天晚上八点,亚特兰大公司关闭,重组后的南卡罗琳电台在MV Mi Amigo上继续漂泊在小镇海边弗林顿附近的海面,而MV卡罗琳以北卡罗琳电台的名字进行广播。MV卡罗琳从费利克斯拖沿着不列颠海岸线驶往马恩岛,一路广播。而上面的DJ只有汤姆·洛基与杰瑞·莱顿两人。MV卡罗琳在7月13日抵达它的新抛锚点。这两个站点因此而能够覆盖到英伦三岛的绝大部分面积。之后他们在陆地上预录了一些节目,将它们带到两艘船上同时播放。 1965年10月,罗南使克劳福德对MV Mi Amigo产生了兴趣,并且鼓励负责北卡罗琳电台的汤姆·洛基对节目进行一些改动以从伦敦电台夺回听众群。洛基雇佣了一支新的DJ团队,并且引入了一种全新的自由播音模式,因此于1966年八月大获成功,为卡罗琳电台赢得了二千三百万的听众群。 在伦敦电台离开英格兰海岸,开始正式广播之前,它与卡罗琳电台之间曾有过一桩失败的合并案。
DJ名人 1964年3月28日,卡罗琳电台的第一个项目,是由克里斯·莫尔主持的。之后,汤尼·布莱克本,汤姆·洛基,雷·特雷特,罗杰·德依,西蒙·迪,汤尼·普林斯,斯巴格尔·穆尔顿,凯斯·斯库斯,强尼·沃克尔(Johnnie Walker,现在成了有名的鸡尾酒的名字),罗比·戴尔,大卫·李·特拉维斯,汤米·凡斯,鲍勃·斯德瓦特,安迪·阿切尔等DJ都变得十分有名。有些从美国和旧英帝国属国来的DJ,比如格拉汉姆·韦伯,汤姆·洛基,安培拉·罗斯科,斯蒂夫·杨,凯斯·汉普谢尔,克林·尼可和诺曼·圣约翰也广为人知。DJ杰克·斯贝克特,美国纽约WMCA的“好男人”节目主持人也定期地为卡罗琳电台录制节目。同时,他们也播放与美国联合录制的节目以及预录的宗教节目。BBC2台的克林·贝利和经典调频的尼可·白雷因为收听南卡罗琳电台的新闻而开始自己的事业。 在1965年9月中旬,MV Mi Amigo的员工和DJ们迎来了1960年的著名流行歌手希尔万·怀庭汉,她在周末到船上客串并且发布了她的新单曲《We don't Belong》,由于一阵暴风来临的缘故,她无法离开船上,被迫在船上过夜。她是唯一一个在船上过夜以及帮忙录制歌曲,讲顺口溜并且最终关闭播放的歌手。 Mi Amigo在漂流 1966年1月20日,MV Mi Amigo在一场风暴中被扯断了锚绳,沿着海边费林顿漂流了好长时间。工作人员最终成功获救,然而由于船体严重受损,不得不将船停在荷兰的赞丹进行维修。1月31日至5月1日之间,南卡罗琳电台在切塔二号船上播放。该船属于瑞典海上电台席德电台的布利特·瓦德纳所有,由于波罗的海上的浮冰,席德电台正处于休眠期。切塔二号装备了调频广播,Mi Amigo号上的10kW信号发射器勉强可以给它当天线使用。虽然信号很弱,但至少确保了南卡罗琳电台的广告收入得以维持。 Mi Amigo号重新返回海边费林顿时,它重新装备了50kW的新信号发射器,预计于4月18号恢复广播。波长259米,使用与北卡罗琳电台使用相同的1169kHz频率,但实际上波长为252米。最初,信号发射器的功率对天线绝缘层来说太过强大了。于4月27日,Mi Amigo全面运行。南卡罗琳电台的259波频很接近于伦敦电台的266米(1133kHz)和BBC曙光节目的247m(1214kHz),最终,北卡罗琳电台将波频迁移到了257米(1169kHz),但它仍然称之为259波段。
1972-1980: Mi Amigo 重生 1972年,Mi Amigo号作为废弃船只被爱好者Gerard van Dam在拍卖中购得,他原计划将废船改造成电台博物馆。 O'Rahilly 承诺,如果van Dam 能够使船只回到可播报状态,他愿意偿还van Dam为此所支付的一切款项。船自荷兰的海边度假胜地Scheveningen起航,并开始向荷兰开始广播。它重开时名叫199电台,但很快改名回卡罗琳电台,并且凑齐了华丽的顶级团队。 DJ Chris Carey,他在播报时用名Spangles Muldoon ——他本人自己也是一个电台老板, Roger “纤细” Day, Andy Archer, Paul Alexander, Steve England, Johnny Jason and Peter Chicago (真名 Peter Murtha)主持着电台。
Mi Amigo 号沉没 1980年3月20日,伦敦时间午夜刚过,, 在一场风暴中,Mi Amigo号由于锚索断开,漂流并且沉没了。它持续进水,员工们乘救生艇逃离。虽然发电机仍在运作,然而水泵早已不堪重负,船只于10分钟后沉没。 三个英国人,一个荷兰人以及他们的金丝雀(名叫Wilson,是以前劳务部总理Harold Wilson命名的) 被救起。Mi Amigo最后的播报来自于 Stevie Gordon 和 Tom Anderson:
摇滚、毒品和性永远是吉祥的一家。
Rock&Roll,rock the world!!!!!!!!!!!
一星给Richard Curtis,一星给所有的fuck,shit,testicles,一星那些听电台的美好的人,一星给大不列颠,一星给摇滚
一种情绪
England, the Kingdom of Rock'N'Roll, the Nation of Hope
西蒙佩吉或盖里奇那透露着精致的简单粗暴,在理查德柯蒂斯这里永远不会体现,他的电影包装精美色彩鲜艳,同时却也失去了英式喜剧的洒脱和随意,风格更近似于美式工匠电影;一群出色的性格演员(jen和roy看到你俩我就泪目了)也只能掩埋在表面性的摇滚精神和串场的名曲里了。
这是一个给人们梦想和欢乐地电台,这是一个乌托邦的电台,这里有爱,有梦,更多的是音乐带给人们的欢乐。是那些嬉皮士们 的DJ带给了人们这个只属于我们的电台。音乐很棒!摇滚万岁!
啥叫牛逼?牛逼就是逃命的时候还用仰泳。。。。。。。
与此同时,政府高官与国家电台却开始注意到这些无政府主义的小团伙,并多次召开紧急会议商议对策,从最初的封口令,到后来的军队驱逐,对抗愈演愈烈
我想说,给五星的人是有梦想愿积极心未死的人.给一星的,你已厌世你已反感一切美好事物,鉴证完毕.
《真爱至上》导演、《诺丁山》《BJ单身日记》《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编剧、《憨豆的黄金周》制片…依然励志,依然Happy Ending,依然内流满面。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关键时刻,粉丝能救命啊……
六零年代Rock&Roll之魂巨燃,真男人的片子...真英国范儿的合拍!开着蒸汽船的勇敢海盗水手们,用自由的音乐大肆劫掠。女王的军队做作无能,所选的提督蠢笨可笑,男孩的初夜如此重要,千帆竞渡的自发救援很令人感动,这是传奇片嘛!这是现代浪漫海盗片嘛!这是勇于追随自由的一帮游骑兵嘛!
邪恶的政府 。自由放荡的R ock DJ 。这是1960s的童话。主题不是摇滚乐。整个故事只是努力从古老的摇滚乐时代里挤出边角笑料来。一群男人在船上。会发生什么。这只是部喜剧。1960s只是件衣服。下次换上70S。还有80S等着呢。
be gentle,but be firm
遥远的保守年代,年轻人用摇滚乐冲击禁锢。
因为一直对摇滚无感,所以这部电影一直没有看,以至于差点错过。电影始终充满激情和浪漫,英伦风情美得让人沉醉,还充斥着对自由的执着。当唱片随着轮船的沉没而漂泊于大海汪洋,摇滚的疯狂已完全蔑视了一切。Rock'n'Roll!★★★★
有没有六星啊?!!!! 笑中有泪
真特马的带劲!
这无疑是我看过的,最摇滚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