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假水后面的真情实感
真情实感天打雷劈,这是混了十年粉圈的笑侃。独步天下刚出的时候我就是这个感觉。这部电视剧我从不敢人前安利,因为我觉得说看过都脸皮发热。因为我不知道这个剧组到底有多穷需不需要众筹一下,无时无刻不抠图,没有一分钟不让人因为粗制滥造而想骂娘,这里面不管男女何种身份在什么样的地方都透着一股子塑料情谊的假。背景板更是一言难尽,可就是这样一部戏,我居然还为它充了会员,在我没打死自己之前决定来讲讲心路历程。
其实一开始官宣的时候我就知道玩完了,我喜欢李歆的作品,心疼过她的经历,我很少看见这样符合历史条件的玛丽苏作品。不更改不回避好好讲一个三代人都爱上我的故事。没做过这样的梦吗?反正我做过,盛世美颜搅动天下风云骤起,走到哪里都引起大战,所有枭雄都爱着我,我的天哪,这样的剧本,也就是想想了。
叶赫老女还真就是这么个故事,因为美貌被垂涎被争夺,她很模糊存在感却很强,夺妻之恨多么冠冕堂皇,不过是一次又一次的送嫁一次又一次的当成商品被明码标价,这个女子的心酸和心思一点都不重要。我不知道历史的真相努尔哈赤对这个为自己征战天下成为了借口的女人有没有一点怜悯,午夜梦回会不会想起曾经有个冠绝古今的美人为了自己的宏图大业把一生过成了笑话。没有人知道,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它之所以迷人就是在于那些情爱血肉都在薄薄地书页里,你永远找不到当事人的回馈和表达。
所以我喜欢作者的脑补,对于这样一个女子努尔哈赤是认认真真地爱过的,只是江山诱惑太大,儿女私情对于他不过是过眼烟云,也许暮年的时候会感激这点遗憾,但绝不会因此停下征伐的脚步。我觉得景岗山抛开那别样得戴耳环的方式,我还是能接受的,也可能是矬子太多,看着他还算顺眼。毕竟看演员表满目凄惶,能表达的不多。
唐艺昕撑不起来这个绝世美女,她本人更偏向于小家碧玉,郭照她能驾驭祺贵人完成的也不功不过,可是这样一个人人见之忘俗的美女她显然有些不够格。再加上道具的衬托,她站在那里我很难相信她这样的容颜能挑起多个部落的战火连绵,能让亲父子兄弟反目,好多画面我只能自己脑补。她和谁都激不起我的少女心爆棚。
这个代善的前期我还算满意,干净清爽的少年书卷气,每个人想象中的初恋白马王子的样子,可是他还是摄政王啊,他还是战场上摸爬滚打的将军,也是曾经离储位最近的人之一,权谋腹黑他并非没有,而且不知道影视剧什么时候开始的是带上胡子就是中年人了,祖孙三代我恍惚以为他们是兄弟,我只能默默的叹了口气,又毁了一个人设。
褚英是霸道总裁爱上我的范儿,不是天天跳脚日日骂人动不动就强出头的傻子,我不知道是演员的理解还是剧本的问题,当然还有导演的责任,不过我估计这三方都有问题,否则又怎么会是这个样子。褚英这样的人物应该是敢爱敢恨一生都挺直了脊背做人的怎么会变成如此横冲直撞的像个街头混混。
其实让我坚持到最后的是因为林峯时隔多年他连峰字都换了,可演什么依然都那么苏,我越来越不喜欢TVB,可我不得不说早年间的TVB还是贡献了一大堆我喜欢的演员,他们颜值过关演技也能让你带入情景,重要的是和内地演员能够融在一起。林峯的皇太极很多地方能让我忽略那些粗鄙的道具和险些眼珠子都快掉出来日后的孝庄。他看女主的眼神里有光,看葛戴的眼神里有怜惜,他的存在让我相信他的爱。
哪怕原剧二次穿越,他的东哥成了步悠然,成了海兰珠,成了那个他一生虽没不忘的人。这本小说猎奇却把情之一字写尽了,不过假托一个女人罢了。其实皇太极在史书上的形象也算立体丰满,因为海兰珠我很难把他当成传统意义上的所谓的帝王。他有贤妻美妾居然爱上了一个来历都不清的那个年代的再嫁之妇一切都很诡异,这样的爱情在史书里自然不会有什么详尽的表述,只是点点滴滴地透露出来的两个字真爱。
我倒是愿意相信海兰珠承载着他的前世过往里的所有不甘和不舍,幼年丧母,他并不是最得努尔哈赤之心的那个儿子,他韬光养晦的日子里可能东哥是他唯一的亮色吧。所以他不愿意放弃也不愿意放手,哪怕东哥大自己十多岁是名义上的表姐,照顾自己的亲人。
其实原著因为是穿越所以女主的性格更容易让人接受和理解,她想要的那些东西也更能被读者感同身受,所以很多剧情在电视剧里会显得很突兀,神展开。只能空自惦念着想象没有那些限制是不是会更美好一点。其实不会,整部电视剧连情怀都懒得卖,流水线的工厂又生产了一部而已。演员领片酬走人,导演赶工完了拉倒,至于观众谁在意。
其实我真的能想像着那些书里的细碎的镜头如果拍好该是什么样子。阿巴亥对代善的一厢情愿,布木布泰仰望着皇太极的喜欢,哲哲的隐忍还有葛戴的夙愿,一切都静止在那里怎么也不该是这样的花红柳绿矫揉造作。
代善一生的畏惧和不勇敢,褚英虽死而无悔的爱,多尔衮空自惦念的轮回,以及得到复又失去的皇太极的痛苦,一切的一切还是存在在想象中吧。
东哥存在过,她一生孤苦被人利用,海兰珠也存在过她被皇太极捧在手心里爱了那几年,我一直觉得若论爱她比董鄂妃得到的更圆满。其实我难受的是这样的一个故事原本可以换种形式,至少会更有打动人心的力量而不是现在这样,把这一切都做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和笑话,我可能不够公平客观,但我真的希望这样的电视剧少一些,让演员有戏可以演,而不是这幅模样的作品还要强行言说情爱。
原著里的老八其实是挺讨喜的。电视剧里加了部分戏以后*反而并不大讨喜了。
原著里,代善和东哥只谈了两三章恋爱,东哥就因为努尔哈赤故意利用东哥激发代善与褚英反目争权,而放弃了代善。理由是,东哥不想与世无争的代善因为自己被改变,被努尔哈赤利用或者受到伤害。电视剧里大大加多了代善的戏份,和东哥的恋爱谈得 戏份加了很多集。甚至出现过智商告急,用烂计想窝藏东哥。** 电视剧里把代善塑造得十分扭扭捏捏,给东哥画了很多遥不可及的远景。而这些远景弄得东哥一次次失望。原著中,代善是比较主动想许东哥未来的,但是东哥主动拒绝了这样的未来,表示只想维持恋爱现状。电视剧的改编,明显是为了从戏剧上,塑造出一个戏份相当的男二。
所有人当中,代善活到最后,活得最痴,活得最让人心疼。他是剧中第一个为东哥舍弃江山的人。为了东哥把东哥希望的人推上帝位,从此再被推举(历史上皇太极死后代善人仍被推举过)也再没有对帝位表示过兴趣。其他人都说自己为了东哥夺江山,但是在东哥让江山美人做一抉择的时候,连男主都说选不出。因此电视剧和代善分手后的剧情基本都在刷代善好感度。
原著中东哥把穿越后的初恋、初次吃醋和初次动情情欲,都是和代善一起的时候发生的。
代善爱得最痴最久,他从东哥身上得到的,也是最珍贵最纯真最可爱的。
褚英原著中刷好感度的戏份,被剪接到男主身上了。原著中,东哥被掳后困在乱兵的城里,是褚英和代善带兵杀入直面救了东哥。东哥坐的是褚英的马,杀出一条血路。阿朱丹想嫁的也是巴图鲁褚英。两处都不是老八,但电视剧都改到了老八身上。值得一提的是这里,东哥问褚英在战乱中有没有见到或者救过阿朱丹。褚英说白天那么兵荒马乱哪里有时间顾及什么人。然而白天他正是因为顾及要救东哥。褚英人设里不是擅长说软绵绵的情话的,但是言谈间会不经意流露出他把东哥摆的太高太重要,以至于其他都看不到眼里了。东哥描述阿朱丹的长相可爱,是他见过这里谁谁的女眷。褚英毫不掩饰地把这些女人的存在描述得毫无意义。东哥说,阿朱丹喜欢他想嫁给他。褚英反而怒了。东哥说,阿朱丹不介意褚英妻妾成群。褚英对东哥说,你若肯嫁我,用不着你介不介意,我把家中妻妾尽散都行。这是第一个对东哥说可以和东哥过一夫一妻生活的男人。这个故事里有很多男人擅长这样为东哥,那样为东哥,却没有人问一句东哥想要什么。他们很多人都说,我最宠你还不行吗?当然不行。一天十二个时辰,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若要守着你的妻妾过日子,何必与你结姻缘;找一群喜欢的她们和她们过日子不就好了—— 喜欢你做什么。
褚英也是故事中第一个反东哥替代品的人,因为东哥的姑姑长得有些像东哥,褚英说,长得再像你也不是你,我一碰没碰。故事进行过程中,阿巴亥、孙带,叶赫的亲戚,男人们一个个的娶着养着,和东哥长得貌似神似的人。而褚英是第一个拒绝这种替代品的人。努尔哈赤对东哥说过,他无数妻妾中你永远都是最特殊的一个。此时代善已经也有了妻妾。皇太极此处还没成家,可是后来也是一个一个娶进门。原著中,褚英也是第一个说“爱”东哥的人。东哥当时的心理活动是,那里有很多人争她抢她,甚至有人因她而死,却没有人说爱她。所有人,只有褚英爱得最直接最纯粹。褚英前期展现的更多是无理霸道和不顾及他人感受,完全不懂女孩子纤细的心思。所以在男女之情上他一直是落后一大截的。对于自由、尊严和生活完全受控于他们的无敌霸道老爹手下的东哥来说,褚英的霸道总裁人设对他基本没什么加分项,反而增添反感。直到褚英,来截将要被送走的东哥。因为这里他是唯一一个突破重围来截东哥的,甚至表示不顾一切要带走东哥,情深意重尤显珍贵。他是众多人中最像为了东哥可以不顾一切,包括忤逆他所尊敬的汗阿玛努尔哈赤。这里也为后来,褚英为东哥死埋下了伏笔。后面褚英死牢见东哥的情节是电视剧拍得比原著描述还要动情加分的。这里褚英的情真意切突然爆发。以项上咬痕为信物,与东哥相约来世再启姻缘。把褚英的戏份推到了最高潮。
原著中,东哥穿越后第一个见到的人。第一次公主抱,第一次初吻(被强吻),第一次的示爱和第一次的献身(被献身)都是和褚英发生的。连努尔哈赤都没能拿走的,褚英拿走了。
褚英的爱最强最烈,结尾也最惨烈。而他从东哥身上得到的也是最强烈的最直接的。
多尔衮,原著中暗示是褚英得转世,带着信物来找东哥了。此处东哥也已转世。但是东哥还是再次毫不犹豫得抛弃了多尔衮。多尔衮的性格也是很烈很霸道。即使看到了项上的牙印信物,还是没有得到转世版本的女主的喜欢。电视版本的多尔衮,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没有了努尔哈赤淫威限制东哥的关系,霸道得十分萌。
此处,多尔衮爱得最没来由;也是被抛弃的最没来由的。起跑线不一样。是本剧最萌的阿哥。做为褚英的转世,此处再为褚英刷了一顿好感。并且还是那个字:惨。
皇太极。女主是穿越过去的,具备基础历史常识,自带上帝视角。所以教养皇太极,多少是出于私心的。到娃娃养成少年,成了恋人(原作中应该差了十二三岁)。到皇太极登基后的又爱又敬,其实除了爱情和各种生生死死,电视剧后期又是穿鞋又是背,反而演出了原著中没有表现的,把她当妈妈一样孝敬的感情。
原著中,皇太极对女主是自幼就把她当成一个异性女人来看待的。但是他一直都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守护爱护女主。他在隐忍上和代善是有异曲同工之处的。要说他有什么优势的话,就是他出生的晚,示爱机会出现的时候,女主已经被那个世代都种种经历熬得身心疲惫。而这时候,做为孩子一样被养在女主身边的皇太极,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近水楼台先得月;时间优势:朝夕相处日久生情。最孤苦的时候,两人相依为命,彼此照料。
其实与其他人相比,成为恋人后的皇太极对东哥的伤害有过之而无不及,尤其居然还把东哥留在宅子里和几个其他女人宅斗,对于“可兴天下,可亡天下”级别地东哥来说,这种每天混在几个女人堆里陷害斗嘴扇耳光,巴着一点男主人恩宠过日子的生活方式,简直恶俗得惊人。但是后面的几次救东哥命的机会也都给了他,最后伤痕累累、累觉不爱的东哥用她逐渐不愿再被伤害的情感,逐渐被那个世界改变的心态,和逐渐被命运妥协的认知,夹缝求生,不再苛求,认定了皇太极。原著女主的人设是孤儿,历尽抛弃心酸。所以她和皇太极后期的各种虐心仍然没有让她消耗殆尽,除了心理建设有所加强,也是因为早期双方彼此投入之多,情感之深厚。女主对皇太极即是转型之爱,也一直存在超越男女之爱的爱。
原著中,东哥最初的母爱一生的养育和两世的照料都是和皇太极经历的。
皇太极的爱来得最恰到好处,而他从东哥身上得到了几乎东哥两生两世所有时期的各种爱恨情仇:亲情、友情、爱情,嫉妒、愤恨。
努尔哈赤,戎马一生。经历过贫穷无助,丧母失父,他对权利利益的执着刻在他的求生欲里,变成一种野性本能。女人对他一直和土地牛羊一样是一种拥有。这也决定了他对东哥的爱,一直是掠夺式的。他说这辈子要是得不到东哥的爱,死了也要东哥陪葬。这话说在别人口里只是句普通的狠话,可是从一个君主口中说出是一个可操作的残忍口谕。他能做的最大让步就是从一个强盗土匪的角色上升为一个威逼利诱的商人:交易式的爱。交易,掠夺都离不开利益纷争。所以在女人和利益之间,努尔哈赤一直都没有考虑过放弃利益来换女人。最多他让女人自己选。然后在已经得到的东西中,报复那失去女人的恨意。他是一个擅长泄恨多过擅长去爱的人。
原著中,东哥是被他养大的。东哥的经济来源和在建州的社会地位是仰仗努尔哈赤存在的。同时,东哥的杀父仇人是他,东哥自由的障碍是他,东哥安全的障碍是他,东哥初恋的障碍是他,东哥幸福的障碍是他。
努尔哈赤的爱,爱得最强盗,爱得最不像爱,爱得最像恨。从情感回应来说,他从东哥身上得到最多的就是怨恨和恐惧,以及最漫长最美好的青春年华。
原著中,特别强调过皇太极对东哥的爱与外貌无关。包括后面东哥自毁容貌,皇太极用实际行动来证实这一点。但其实,故事中主要爱东哥的几个主要角色,爱到后面几乎可以说没有人是因为东哥的好看在继续那份爱的。电视剧中,毁容后的东哥再次出现在努尔哈赤面前的时候,努尔哈赤毫不犹豫得叫她“我最爱的东哥”。代善再次见到毁容的东哥的时候,终于幡然醒悟,但求能跟东哥远走高飞。褚英已经为了和她有个未来而死。但他还活着的时候,作者暗示过,看似肤浅的褚英并不是因为外貌执着于东哥的。阿巴亥长得像东哥,代善都不解的去看阿巴亥的相貌。可是褚英却全然不屑。不是东哥的女人,像不像,好不好看,在他眼里都是个背景幕布。在他发烧参加阿巴亥酒宴那次晚上,他咆哮得鄙夷过东哥的外貌表示自己曾自欺欺人“你不过就仗着自己的一张脸”,然而这样的话全然没有说服他。再退百步,后来他死都死了,如果褚英瞎了,再看不到东哥的美貌了,就他这人设,他就会因此停止爱东哥了吗?再后来,褚英转世,多尔衮遇见女主穿来的真身(东哥转世)样貌已经变了,还是毫无缘由的爱上了。所以他们都不会。他们的爱也许因美貌而起,却并不以东哥容貌维持为必需或长久条件。东哥曾说过,那些为她竟折腰的争权夺势的男人们,更多的是把得到她当成一种荣誉称号。就好像打猎比赛打下最大最多的猎物。然而几个主角中除了努尔哈赤,他们既愿意为东哥受辱,就也不怕不能再以东哥的美貌为荣,为自己的英雄夸耀资本。
努尔哈赤宁可毁了自己的儿子,也不愿儿子得到幸福(从得到他们喜欢女人的角度来说)。表面上看上去,他爱东哥胜过儿子。实际上,东哥除了是他们在争着爱的女人之外,更是权利的象征。宣告着他的至高无上,不可侵犯地位。任何敢向他要他不想给的东西的人,都是在挑战这种权威。所以儿子不如的是权利。
(表面上:东哥》 女人〉儿子们
实际上:权利》 儿子们)
但是除了努尔哈赤,原著里的几个阿哥成为阿玛之后,在看儿子的时候(只要不是和东哥生的)都视如草芥。危及东哥利益的时候,看到自己儿子也随便揣随便骂。
所以除了努尔哈赤外,其他几个主要人物中,东哥》 儿子 是成立的。包括后期,皇太极称帝后,也有意识地没有用自己的皇权物化东哥。比如发现东哥私下见多尔衮时,要求转世版本女主和多尔衮不要再单独见面。女主问是否是圣旨命令。皇太极马上表示自己只是以一个嫉妒成狂的丈夫的身份在交流,并说自己无法用皇权和命令与她说话的。这瞬间就区别出了努尔哈赤的父权+男权+主权+皇权得压迫占有式的关系始终。
故事中的女性角色,不是东哥的陪衬就是东哥的替身。里面的主要男性角色,几乎都找了和东哥长得像的女伴,做为替代品来聊以排遣自己的爱情和生活。与其花精力干这些,为什么不珍惜眼前人。这就好像喜欢的东西想要,又嫌太贵。然后就先买完别的,然后再买个喜欢东西的同类相似廉价替代品。说到头,还是贪心有余。
总的来说,故事中几乎每一个爱东哥的人都擅长恨多过擅长爱。他们擅长权衡利弊,算计得失,连最爆的褚英,也居然可以做到常年隐忍不发。在各种算计中,东哥一次次被害了。他们擅长最后关头救东哥,然而这漫长的摧残已然发生;救不到的时候,他们擅长给东哥报仇,然而于事无补。他们每次报仇的时候,很决绝,很凶狠。可是,早上哪去了?明明可以用爱在一切伤害出现以前让这些没有机会出现,偏偏要等到于事无补,用泄恨的方式来宣告自己爱得深切。
这非常奇怪。
----------------------------------------------------------------------------------------------------------------------------
** 这段也是为男主皇太极加戏的。
“从小说的出版时间上看,李歆的《独步天下》仅仅比桐华的《步步惊心》晚了一年,影视版本却晚了六年,小说赶上了玛丽苏穿越的热潮,但影视版本没有。《宫》、《步步惊心》大热正值玛丽苏神剧的黄金时代,《独步天下》遇上的,却是纯玛丽苏神剧的晚霞。”某大V言。 事实上,在当今哪怕有那么一点点狗血剧情就会被观众抓住不停吐槽的时代,该剧创造了玛丽苏神剧的新境界,不光是男一男二争女主,包括景岗山饰演的努尔哈赤,从爸爸到儿子一家人都爱她,在爱女主的人数上成功达到了玛丽苏神剧的新高。这一点恰恰戳中了观众的g点,不管看过的,没看过的,光这剧情就足够让人感到散发着浓浓的狗血感,让人先扣一半的分。 其次是主演年龄和剧中角色年龄的高反差,小说和剧集中的设置女主是看着男主长大的,原谅我看到皇太极第一次出场时,我笑了,NTM不说的话都可以叫你叔叔,结果设定是姐弟,这长的有点太快了,一年抵人家两三年吧,完全没有cp感。 至于在这里面的人设,那啥第一美人,我也就不吐槽了,闭着眼也就过去了,可以这剧情你能不能稍微有那么一点新意啊,从第一集就让我对这部剧失望到极点,搞半天是写小说,不用猜也知道那个不露脸的就是男主啊,完全不走心,从剧情到选角,从历史设定到服饰,就没有一点能让人夸的,如果看下来唯一能让我记住的,除了那些羞耻的台词就只剩下对这部剧颜值的深深控诉了,林峰真的显老,皇子也不够帅,第一美女......一言难尽
但凡爱看古装剧的观众,都能对这几年的大女主剧说上一二。从《甄嬛传》到《那年花开》,这两年受欢迎的都是大女主剧。
甚至明年要播出的几十部,也是不变的玛丽苏女主,千篇一律的剧情。
那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大女主剧都有哪些固定模式?
一、所有男人都爱我
获取所有男人的爱,这是每一个玛丽苏女主的基本条件。如今的大女主剧,女主要是没有四个以上的备胎,只怕都不好意思出来混了。
女主是靠什么吸引剧中男性呢?因为她们温柔可人、多才多艺、善解人意,好吧,我实在编不下去了。
实际上就两个原因:第一,善良。
女主都是傻白甜和圣母。剧中所有男性都会为她们的善良所打动,觉得“她和那些妖艳贱货好不一样”,进而疯狂爱上女主。
《女医明妃传》的杭允贤从一出场就开始救死扶伤模式,救老人,救伤患,先后救了两个明朝皇帝,和一个异族首领,让三个男主先后爱上自己。
第二,倾国倾城的美貌。
此类女主与美貌相伴的,往往还有“主宰天下兴亡”的命格。好比这部《独步天下》,东哥凭借美貌和预言,让上到60岁的努尔哈赤,下到15岁的多尔衮,以及褚英、代善、皇太极,爱新觉罗家父子两代人,一家五口,全都被她“女真第一美女”的光环征服。(尽管唐艺昕邻家姐姐的颜值,压根没有夏姬、桃花夫人那样倾国倾城的说服力)
甚至还出现三兄弟为东哥大打出手的场景(话说,你们真是亲兄弟吗?)
在《倾世皇妃》中林心如饰演的马馥雅,她的美貌,能让刘连城为了她不惜发动战争。孟祈佑更是不爱江山爱美人,连皇位都可以不要。
可能就连女性观众也觉得,征服得男人越多,就代表女性自身魅力越大。
二、形象单一的女配角色
说完女主,我们再说说女配。在以前的电视剧中,女性形象往往是各具风情,即使是配角也让人难忘。
比如《大宅门》中精明能干,却又封建保守的白家二奶奶。出身青楼,不甘认命的杨九红。
痴迷戏子,终身未嫁的白玉婷。这部剧虽然不是什么大女主剧,却塑造出众多性格鲜明的女性。
在《大明宫词》中,上到高高在上的武则天下到一个身份低微的婢女,每个女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有着可供挖掘的人格魅力。
可如今的电视剧,尽管号称大女主剧,女配形象却变得无比雷同。她们大致分为两大类:一心帮助女主的女配,和费尽心机害女主的女配。
她们存在意义,就是围绕着女主打转。比如在《甄嬛传》中为女主甄嬛牺牲、受苦的丫鬟流朱、崔槿汐。
在《那年花开》,因为嫉恨周莹,让女主进入陷阱的女配胡咏梅、吴漪。
剧中这些女配,不仅人物形象被严重扁平化,就连存在意义也是为了衬托女主的坚贞善良。
三、打着励志旗号的“伪女权”
每一部大女主剧,在开播之际都打着“励志”、“女权”的旗号。可播出后观众才会大呼上当——它们无一例外都是讲女主通过男人的宠爱,打败自己的同类,走上权力顶峰。它们所宣扬的“励志”,说白了还是女人为了争男人而互相算计。
说到底,这不过是女性依靠美貌的资本,对男人不平等的依附。
跟讲述女主独自拼搏的日剧 《东京女子图鉴》 相比,《那年花开》尽管从一开始就在宣扬女权,可实际上,剧中周莹如果没有吴聘、沈星移、赵白石等一众男性的搭救,她根本就不可能从草根,一举成为陕西的女首富。
四、什么原因,造成大女主剧的先天不足?
就算大女主剧中的女性形象,已经让观众厌烦,恐怕也难以出现让人耳目一新的女性形象。
这一现象,不仅仅是编剧的原因,还要追溯到社会文化层面。
千百年来,中国的男权社会对女性早就做出了既定的人格框架。 善良包容的贤妻良母人设,一直都是男权社会对女性的统一要求。 波伏娃在她的《第二性》中说过,“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被塑造成的。”
从古代话本《薛平贵征西》中苦守寒窑十八年、忠贞不屈的王宝钏,再到苦情剧《哑巴新娘》、《贤妻》中受尽丈夫和婆婆虐待,却以德报怨的圣母女主。
这种女性形象,往往是也国家喜欢大力宣传的。
即使在现代社会,忍耐服从,任劳任怨等品德,依旧是主流意识形态对女性确立的统一价值观。
所以,在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和广电总局严格的审查制度下,日剧中可以出现像《我的危险妻子》中,用一系列阴谋陷害出轨丈夫,杀死绿茶小三的女主。
《白色巨塔》中可以出现不甘寂寞,出轨年轻大学生的家庭主妇。而这样的女性形象,在国产剧根本无法通过广电总局的审查。
中国的大女主剧,最多只能出现像芈月、周莹这样,“充满野性”的、性格类似男性的女主。她们的存在的最大尺度就是,接受男性的帮助和调教(参考芈月、周莹),成为男性的左膀右臂。
而永远不能像《我的危险妻子》中的望月真里亚一样,对企图谋杀自己的丈夫和小三进行反击,做出凌驾男权之上的事情。
结语:大女主剧实现创新和突围
不过就算是这样,也请不要在每部大女主剧,都把女主和五六个男性的爱恨纠葛,当成电视剧的主题。如今的电视剧的,女性存在的意义仿佛就是和众多男人谈恋爱。
要知道在早期的电视剧中,即使没有出现男主和男配,女主坚强不屈、足智多谋的人物形象,照样也可以立起来。
比如《大宅门》中的白二奶奶,人物出场不到一半剧集就成了寡妇,可丈夫的去世,并不妨碍她女当家形象的确立。即使她没有和周莹一样,大开玛丽苏光环,照样也振兴了白家。
围绕她的一生,在事业方面,白二奶奶在当家时和白家众多族人的利益纠纷,她在振兴白家时和清政府的矛盾、和白家对手的商战戏。在亲情方面,她和儿子白景琪、儿媳杨九红之间的矛盾,照样是跌宕起伏,有着无尽可挖掘的内容。
可见大女主剧,即使有种种原因限制,只要制作方有足够的诚意,能用心打磨剧本,就算没有了和男人的情爱戏份,照样能塑造出独立坚强的女主。
在此推荐,大家去看v脸社长关于《独步天下》的剧评,更加精彩!
最近看了林峯的新劇也平凡(也不新了吧!😅)就發現他在國內拍的劇遠不及以前他在TVB的時候的劇了,以前就算他演個跑龍套也是當年的神劇《創世紀》的跑龍套呀!現在他拍的這些國產劇是一部比一部雷,其中就包括了這部!
這劇美其名是部穿越劇,我發現這些穿越劇我只喜歡古天樂那部《尋秦記》,其他那些都拍的不好,包括那部婊出宇宙的女主角人設的《步步驚心》,我寧願看韓版!
這部,我是看到27集棄了劇,再看看剪輯到結局的,因為是真的雷到我有沒有?首先這女真第一美人就這副模樣,你要搞瑪利蘇沒關係,但女主這臉蛋實在沒法投入!然後更雷的是皇太極這名字是她取的?別呀!
再來,這女真第一美人是「可興天下、可亡天下」,然後每次她被「嫁」都引起戰爭,然後連滅4個部落,東哥,你比現在的伊斯蘭國更厲害啊!這編劇到底有沒有腦啊?別侮辱努爾哈赤了,你要是讓他看到這劇,恐怕他要氣到翻棺材啦!統一女真族就為了一女的?你雷夠了沒?
事實編劇告訴你還沒雷夠,歷史上的「東哥」其實也沒有名字記載,就只叫北關老女,到了34歲才嫁出去的,然後也死了。這劇呢還要給她一個番外篇,說是東哥的靈魂依附上了另外一個女的身上,又被皇太極娶了回去當福晉了。這名字呢從步悠然再成為博爾濟吉特氏的哈日珠拉(海蘭珠),我看到這兒(剪輯)就覺得真的是沒有最雷,只有更雷!幸好沒看正片(根本沒辦法忍受)
再看一下年齡,這東哥比皇太極大10歲,然後皇太極稱帝了,哈日珠拉進宮的時候才26歲,這個時候的布木布泰(孝莊太后)已經有3個女兒了,然後你告訴我皇太極現在已經43歲?這不合邏輯吧!要是這樣這「東哥」都53歲,那年代要老的成婆婆了吧!
雖然這名字方面呢,這劇是真的最準確無誤的了,比如孝莊的名字布木布泰(別的劇都成了大玉兒了),海蘭珠的蒙古名字哈日珠拉,但其他東西呢,真的是太雷了。其實我是一星都不想給了,不過算了吧!
可能只有感“独步天下”四字多于看该剧。 独步天下四个字有许多注解,可以权倾一时独步天下为王候,高处不胜寒,俗世无知音之感慨。也可以是平民独步天下之无所畏惧。相对而论性格坚韧平民独步天下其实更孤独,没有高处不胜寒意态,只有迎风雪的默然坚定承受,性格坚毅的平民犹如高山雪松,犹如孤崖寒梅,漫天风雪固守心香一脉,不屈不挠独步天下,从不悔之。辛弃疾老师在其诗文引用一句“树犹如此”,小时候就读出泪光。 普天之下,树犹如此迎风雪,接暴雨,它生于天地间尚如此,人迎接人间一切,并没有什么稀奇紧要。 无论是谁,皇太极或者东哥,迎接的人生波澜跌伏在历史洪流中,同样稀松平常,皇族的人生与平民的人生在滚滚红尘中,均为沧海桑田。
我的天,步悠然,玛丽苏的名字,穿越,清初,能放过大清吗?连景岗山都来出演了,唐艺昕的大女主,我的天啊。
历史外衣下的玛丽苏偶像剧 倒是可惜了林峰
小说版的追逐的是老八。电视剧版的最喜欢的是褚英》多尔衮〉代善 》 男主。中途救女主的戏和 npc 角色喜欢大阿哥巴图鲁的情节被强行加给了男主。褚英本来就死的早,戏份还全剪接了。最后几话删了好多情节?
12345678阿哥都爱我的玛丽苏本苏了,林峰老了残了还是帅到飞起(得留胡子),可惜女主太不贴角色。
又一部抠图大烂剧,剧情烂也就算了,才看了一集半就看到好几处抠图替身
怎么又是唐艺昕
看书时就不太喜欢东哥,太玛丽苏了让人反感,唐唐很可爱可演技有点模式化,曾经喜欢的那个TVB的林峰是再也回不去了
女主捏着男主的鼻子说,小屁孩,你真可爱……女主看起来三十多男主看起来将近四十,讲道理,连面子都糊弄不过去……
唐艺昕和之前的张檬一样,是个很奇怪的女演员。演配角的时候各种惊艳,演主角的时候就感觉哪里怪怪的,撑不起来的感觉。另外,这种全世界男人都爱我的戏码真的是够了,真的完全不想再看。最后,莫名心疼林峰,感觉长相和演技都不错的演员,但老是接一些稀烂的本子和角色,不知道是本人还是团队的问题
背景也太虚了!唐艺昕装扮还是挺美的,林峰依旧帅!
不管吐槽有多少,林峰的演技和颜还是没的说呀,老男人演技和魅力才能抓住人心。PS:剧情实在是狗血到一塌糊涂。。
唐真的不適合演第一美女啊!完全沒女主氣場,跟丫鬟似的 可惜了這部片
唐艺昕长得真丑!这样还是第一美女!简直尴尬!
不得不说,唐艺昕真的非常不适合女主角,没说服力啊,这是玛丽苏殿堂级的小说耶,她的脸,不行啊╮(╯▽╰)╭
唐艺昕的下巴嘴巴看着真不舒服啊,眼神又老透露着一股邪气。里面好多演员五官都不流畅,歪歪的。
女主真的没选好。。她演现代好看,古装像丫鬟。。
皇太极和东哥继续造,海兰珠的棺材板压不住了,
#论大ip的多种死法##求林峰回tvb演刑侦剧##我为雷霆扫毒打call#
求生欲迫切的让我放弃了追这部剧 想着林峰从使徒行者1后出演的电视剧不多 所以冲着去看 真的 看了几集还完全入不了戏
不太明白为什么要时不时的来一段现代的戏份,直接古装不好么?还有就是东哥不仅玛丽苏,还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