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上影节的大银幕上重温了勃朗特姐妹。稍稍迟到了一点的我在门口外面听到悲壮的音乐响起的那一刻简直恍惚梦回十六岁。 以法式的浪漫与刻骨铭心诠释英伦天才游走在激情、癫狂与生死的边缘,何其悲壮与真实。她们在那个男性独尊的年代以美丽无边的灵感,对世间一切浪漫形态极度敏锐的捕捉,打破了文学乃至真实生命形态对女性的壁垒。 英格兰凄凉粗犷的原野与呼啸的风晦暗、诡谲、深沉,甚至让我怀疑这即是诗意的真谛,也是天才的灵感所在——它荒凉压抑得让人被抛入生命之虚无的境地,以往柔媚烂漫的喜悦或忧郁的诗意顿时无言自圆,却正因如此勾起这般残酷对比,正因这般对诗意之本质的诘问与呐喊,温柔的记忆与震撼的恐惧并存,排山倒海似地袭卷、颠覆着记忆与存在,冲击着灵魂。天才的灵魂本身即游走在这荒原,怎能不被生命中最极端的战栗与激情撕裂着灵魂,遁入疯魔!
79年的片子非常有隔阂感,节奏、台词、情绪都连贯不起来,看得很费劲。构图始终美如画,表演比同期的国产片高出N个层次,果然是电影发源地,永远走在历史前端。阿佳妮美得精致优雅,帅得潇洒倔强,世间再无二人。于佩尔年轻时真是泯然众人,属于越老越嗲的代表。
我喜欢她们~
英国女作家的故事却是法国拍的、而且又是德国配音……
泰西内是营造氛围的高手,却不擅长刻画人物
非常缓慢,古典,边看边想法国人和英国人真不一样啊,BBC要来拍,我都能想象那种碎嘴,精致,也许勃朗特姐妹那种狂热,闷骚,激烈的内伤型更适合浪漫的法国来演绎,而英国就拍拍简·奥斯汀吧。
氛围精致的浮光掠影。1.环境台词调度表演一流,寂寥荒原,阴郁苍穹,旷野中的石楠,恍若重回呼啸山庄。2.两位戏疯子伊莎贝尔二度合作,阿佳妮版艾米莉传神到位。3.叙事杂乱无章,前后不连贯,剪辑和转场凌乱不堪,人物刻画失败,弟弟风头反盖过姐妹。4.去它的爱和浮华。冬青是友谊,它岁寒而不凋。(7.5/10)
阿佳妮和于佩尔的脸都还很青涩。
半年前下的时候一时忘记了勃朗特姐妹的国籍,现在后悔了~~~
终于看到了
等得我头发都白了
音乐很古典,台词很有韵味。。
当卑微播种下去, 以及悲伤 以及平凡。
我钟爱的哥特风
连艾米莉·勃朗特都能浑身上下充满如此阴冷的气息
我居然有幸看到这部片子!!!!!
我也看完了!视角选得好,基调虽是逃不出的阴郁灰暗,但整体很尊重传记。导演敢于舍去丰富却也繁杂的种种,专心这一条线还是不错的。
才华属于聪明的人,而文学属于认真生活的人。虽一直以为夏绿蒂天分不及艾米莉,但艾米莉是更无拘束地驰骋创作,而夏绿蒂不论在生活还是作品中都承担更多姐姐的责任。艾米莉为自己的世界观而写,夏绿蒂却是为家庭、妹妹,以及所有身负才华的女性而写。
7分。没看过勃朗特的书,看个电影弥补下
我们于佩尔阿姨少女时期演技就非同一般,几乎什么角色性格都能驾驭。在这电影里需要她演安静怯懦的配角,她就非常收敛,娴静本份地做一个大家闺秀,其他电影里角色要求灵动活泼她就马上变成小魔女。反观阿佳妮,永远只能演那些符合自身气质的,偏执神经质极端性格的女人,俗称zuo死zuo活的女人。论颜值,阿佳妮就比我们于佩尔阿姨稍高些而已,但她的脸蛋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在这电影里很明显的看出她门牙就没长好。
“我看不上眼,我踩碎它。去它的爱和浮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