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看到了这部电影。本以为会少一些震撼。
毕竟现如今同性题材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美国也早已将同性恋婚姻合法化。所谓的大尺度镜头,也已经被太多人玩烂了。
可是真正优秀的电影就是这样。不需要你去所谓的设身处地,只需要投入地去看,你就会得到感动与震撼。
孤独,寂寞,失落,这一系列负面情绪十足的形容词,几乎成为了威尔的主题。曾经风光无限的大导演,如今成了一个乏人问津的老人。
伊恩爷爷似乎对所有英雄迟暮的角色有着与众不同的理解和无人可及的诠释力。
有的人觉得,是布恩的出现让威尔重拾对生活的兴趣。但我想不是,威尔从未放弃生活,他只不过已经经历过太多,看透了太多,对很多东西都淡然了。
他曾经热血,在战场上成为了一个军官,也赢得过战争。可跟布恩一样,军营生活最终只能成为记忆。
他拥有过爱情,但爱人已逝,最甜美的一切,只能留在脑海当中,永远无法再现。哪怕偶尔忘情地提起,也只会被当作变态。
名利呢?对于他来说,别人口中的经典之作,只不过是自己提也懒得提的事情。而自己真正热爱的作品,却是那些被制片剪的面目全非东西。
布恩的出现,更多的是一种唤醒。唤醒了他的回忆,唤醒了他对尘世的感知。这个同样有着参军经历的帅气小伙,让他感受到了已经被自己遗落的烟火气。
他意识到,似乎这个世界还有值得在乎的东西,自己的人生,还有值得追求的东西。
他不断地与布恩交谈,向布恩坦露自己的感受。两人第一次吃午饭时,威尔跟布恩说,
“《科学怪人》本身就是一部关于死亡的喜剧电影,但关键在于我不能告诉那些没看出这是部喜剧的人去解释这是部喜剧。”
“但那个怪物,不该是一个被嘲笑的对象。那个怪物是高尚的,高尚却被人误解着。”
这番话,道出了威尔的太多感受。作为一个过气导演,作为一个同性恋者,他并不肮脏并不低贱,他想要善待这个世界。但这个世界从未懂他,这个世界给他的只有无穷无尽地误解。
在与布恩的相处和交谈,一次又一次地使威尔陷入回忆。回忆是美好的,正因为回忆是那么美好,反观现实的时候,现实就会变得格外地丑陋。
最终,威尔明白了。他为世界、为自己已经奉献了一场精彩的好戏,现在还差一个完美的谢幕。
他邀请布恩与自己用餐,他向布恩诉说着自己的故事,他带着布恩参加上流社会的聚会。聚会中,自己意外遭到别人的嘲讽,威尔也毫不留情的嘲讽回去。
这一切,都在为自己的谢幕做准备。在他眼中,布恩就像他创造的科学怪人一样。单纯、善良,尽管有时会爆发出骇人的愤怒,但在威尔看来“愤怒和恐惧时一回事。”
而威尔所做的一切,就是希望自己可以把自己最美好的样子,留在布恩的记忆中。
高潮的雨夜戏中,电闪雷鸣的场景,几乎就是科学怪人的复刻。暴风雨的轰鸣中,威尔恳求布恩赐自己一死,为此不惜以各种出格的举动来激怒布恩。
但最后,布恩没有下手。
对于威尔来说,这大概是幸运的。布恩跟自己创造的科学怪人一样,并不是一个可怕的怪物。即使是在这样一个激烈的场景后,布恩依旧温柔地服侍威尔上床休息。
或许就是那一刻,威尔才意识到,《科学怪人》其实是自己早早地就为自己拍好的挽歌。他与那个科学怪人一样,异于常人,也比常人更加渴望着被爱。
最终,威尔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当女仆汉娜为了不让警察追究布恩的责任,而无奈之下把威尔放回了水池中。
那一刻,随水飘动的威尔,仿佛是在用自己最美的姿态,与他们告别,与这个世界告别。那时的他,已经在自己创造“怪物”的陪伴下,回到了自己爱人的身边。
看看世人是怎樣對待James Whale們——粗魯、惡毒、冷漠,輕視、誤解、中傷
你怕我。怕我觊觎你的青春,窥窃你的肉体,怕我撬开你心底的谜底我也怕你。怕你拒绝我的邀请,逃离我的陷阱,怕你对我的厌恶演变成为恐惧。唯独不怕的,是你伤害我。我是神谕里的罪人,我相信不了神。荷里活摸爬滚打,心爱的怪物走丢了,别人眼里剩下的我,只不过是一个操纵光影的老可怜人。所以你要明白,我不需要你的同情与理解,我要你的恨。你,是神对我的刑罚,注定是嘲讽,是意识未萌的野兽。完成我生命中的空缺,由你来执行终结孤独的使命,是我你彼此引导,上演最后落幕前的句号。看你的脚下,那些疑虑、厌恶、恐惧,是你褪下的野兽囊皮,你胯下的自尊,那根颤抖的阳具,膨胀成一把无影的刀,快,我命令你,用这把凶器,请你抹杀我的名。
有谁曾因为名字和介绍错过这部超越一般传记片的佳作?Ian老头奉献了自己最本色最大胆的表演,把内里病态扭曲的欲望和外表故作矜持的优雅表现得酣畅淋漓。孤独像怪兽,稍微放松警惕我们的外衣就被撕得粉碎,一种超越了同性情感的共鸣油然而生。
8/10。甘道夫这次的角色和福尔摩斯先生一样,军中禁恋的幻象频出、伤仲永式的童年悲剧、片场拍摄的自由快活,三条线索淡化到只剩威尔脑海里的记忆碎片,往昔美好的远去把晚年映照得更加凄凉,跟做绘画模特的小鲜肉共同回忆人生困境、消除深居简出的孤独,不能接受真实的自我甘愿被自己创造的角色所杀。
用弗兰肯斯坦来影射太绝了 Ian爷爷演得可感人
这其实是一部杰作啊!本子极为有深度,借弗兰克斯坦来隐喻简直是神来之笔!和10年同题材的a single man有异曲同工之妙,就连剪辑风格都像!伊恩老爷爷的表演堪称伟大,他完全与角色水乳交融;女配阿姨是个老戏精;开始以为费舍只是个花瓶,结果到结尾居然是有性格的!总之是部质量极为上乘的剧情片。
还是很与众不同的同志片的,开头只以为是个色老头,没想到说到后面那么寂寞和悲哀啊。甘道夫爷爷演得真是好啊!然后,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的导演就这样。。去拍。。暮光之城了。。吗??
那种脑子里一下子涌入太多回忆思绪、记忆碎片的痛苦,我想我也算经历过,所以应该能比一般人更能理解为何威尔会如此精心策划自己的死亡,不果后就选择自杀。……开始,詹姆斯的小色情颇有些《极品基老伴》的味道,不料最后却是发展成这样一个另类的同志故事。伊恩的演技真不是盖的,布兰登好久不见了。
2007年11月13日 沽上暖阁 ian这个老戏骨演活了一个体面而寂寞的老同志 并让怪人与盲老人的场景更充满温情 lions gate films,showtime & flashpoint in association with BBC films present,a regent entertainment production,环球发行,
9/10,生命难以承受之重。Ian老爷爷奉献了殿堂级的表演。
他制造了弗兰克斯坦,他躺在了战壕里死去的爱人旁边,他选择拥抱死神在水中徜徉,只有看不见对方丑陋并相容的人,才能消解孤独,珍视彼此。其实,再孤独离群的人,都有一颗普通的心。
威尔的饰演者演得太绝了。片中还是有些不明白的地方。
为什么我脑子里在想,让ryan murphy和Cory Monteith来演这个吧...可是rm不会演戏...
「I've spent much of my life outrunning the past and now it fioods all over me.」「The monster never receives any of my jibes. He's noble. Noble and misunderstood.」「Freedom is a drug, you know, much like any other. Too much can be a very bad thing.」「Alone bad. Friend good!」
过去、现在和电影三段文本,每个怪物都有着一颗卑微等待同伴出现的心。Ian爷爷的伟大表演让我潸然泪下了,如此人戏合一的演技竟然被奥斯卡评委以一句“本色出演”轻轻带过,这世界是何等的不公平!
这是一个被贴上了homo标签的正牌反思电影,尽管产自好莱坞。老人与嗨,以及洛男塔。尤其是片头被阳光洒满的郊外穷人篷车区,一文不名的男主角醒来,wild hair,以及片尾当他获得典型中产阶级生活后那一段模仿monster的怪异行走,在雨中。种种致敬,以及种种宣判。
切割成碎片的过往和映射的怪物电影交织缠绕,在那个暴雨的夜晚挟卷着所有的孤独排山倒海而来。他一辈子都在逃避的回忆,却在晚年如潮水袭来,哪怕爱他的保姆同样把他当成罪恶与怪物。孤独的怪物一生遇到的唯一温暖,也成了他日日夜夜的梦魇。老爷子真的演得太好了,从暴雨之夜开始眼泪就停不下来。
我的标签很可能又离题了呵。我是这么看的,对于吉米,年青时经历的那场战争影响了他的一生,他最杰出的作品就源于战争给他的最不愿想起的记忆。。。当然还有更多也许更重要的东西,但这点给我印象最深。若这是真人的传记,我觉得它非常出色。
基老头和直壮汉的故事。那年代公开的homo就等于Frankenstein,怪物亦渴爱,人人皆孤独。全片最美的两个场景:JW双臂张开作拥抱状的尸体浮在碧蓝泳池、穷园丁结婚生子中产生活后在夜雨中模仿Frankenstein(对故人的缅怀以及人类内心永远无法消除的孤独感←哭了)
我一直以為甘爺爺挺高大的,原來只是弗羅多太矮了orz這部里面未免太饑不擇食了,都什么歪瓜劣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