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磨坊2001

HD

主演:妮可·基德曼,伊万·麦克格雷格,约翰·雷吉扎莫,吉姆·布劳德本特,理查德·劳斯伯格,加里·麦克唐纳德,亚采克·科曼,马修·惠德特,克里·沃克,卡罗琳·奥康纳,克里斯汀·阿努,娜塔莉·杰克逊·门多萨,劳拉·穆拉凯,大卫·文翰,凯莉·米洛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英语年份:2001

 剧照

红磨坊2001 剧照 NO.1红磨坊2001 剧照 NO.2红磨坊2001 剧照 NO.3红磨坊2001 剧照 NO.4红磨坊2001 剧照 NO.5红磨坊2001 剧照 NO.6红磨坊2001 剧照 NO.13红磨坊2001 剧照 NO.14红磨坊2001 剧照 NO.15红磨坊2001 剧照 NO.16红磨坊2001 剧照 NO.17红磨坊2001 剧照 NO.18红磨坊2001 剧照 NO.19红磨坊2001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红磨坊2001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红磨坊日日歌舞升平。夜总会,康康舞,这是个男人们花天酒地的享乐国度。然而,这儿的爱情,却无比纯净动人。  克里斯蒂安(伊万·麦戈雷格 Ewan McGregor 饰)是年轻的钢琴诗人,拥有美丽的歌喉。不顾父亲的反对,他来到了蒙马达小镇,这个“追求享乐”的地方。在这儿,他与莎婷(妮可·基德曼 Nicole Kidman 饰)意外 的相遇了。莎婷是红磨坊的当家花旦,被誉为“璀璨钻石”,受到很多人的青睐。然而她并不满足于卖唱的生活,想要借助公爵的力量,成为一名真正的巨星。克里斯蒂安的到来,打乱了她结识公爵的计划,却闯入了她的内心。英俊的少年用歌声,向莎婷诉说着“自由”、“美”、“真理”,并给她带来了她从未感受过的“爱”。莎婷找到了自己的梦想,渴望同她心爱的男人一同完成。然而,公爵的阻挠却让一切变得艰难。爱情,要怎样,与命运抗衡。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温莎王朝2017废材女侠一个都不能落下骇人命案事件簿第八季特工总裁小辣妹安邦定国志闪电舞1983谁可相依(国语版)命运速递拜托了!大侠特工任务愿赌服输宽松世代又如何SP:纯米吟酿纯情篇猛鬼狐狸精小飞的梦想甜蜜的家乡国语八大作闹事之徒我只是想走走看夜更神勇佩塔孤立无援1954故园风雨后第一季

 长篇影评

 1 ) 豆瓣影评也能毁三观

请允许我先摘录一些有代表性的影评。 “音乐盛宴,不过音乐与爱情一样激情,剧烈,悲痛。影如其名,经典。” “情节3星,歌舞加2星! 最好看的歌舞片,超越chicago和rent” “一部《红磨坊》开启了我对歌舞剧的狂热的情感。音乐加上爱情让妮可和伊万神采奕奕。我喜欢饱含情感的歌声,舞女的纯情与作家的痴情让我感动的潸然泪下。” “说起最喜欢的电影,《红磨坊》首当其冲。” …………………… 好吧,这是背景。现在进入正文。(不幸中枪的友邻如有冒犯,请包涵。) 我一直认为,《红磨坊》和《芝加哥》应当是齐名的两部影片,不管是就拍摄时间,还是影片类型。所以在看完《芝加哥 》的第二天,我就急急忙忙看完了这部《红磨坊》。结果发现,就如琼瑶剧的女主烂俗的台词一样:一切都只是我以为。 在影片开头,伊万一脸沧桑地坐在打字机前,讲述着一个有关爱的故事。(”A story about love“)于是我猜想,这一定是一个悲伤的爱情故事。 接下来让我们跳到女主角房间里的那段场景,我不知道是我的笑点太高还是早年受到某些广告音乐的不良影响,这段情节的笑点设置得是如此令人无法直视,以至于我总有一种在看上海滑稽戏的错觉。于是我又猜想,这可能是一部荒诞剧。 现在或许你还想看看男女主角坠入爱河的片段,但爱情来得是如此突然!莫名其妙的一首歌,莫名其妙的宝莱坞特效,女主很快便改变了长久以来”钻石恒久远“的人生信条,接收了男主角的爱情。这不由地令人潸然泪下,感叹爱情的伟大! 不过一部电影的时长毕竟有限,就让我们暂且接受”男女主角彼此相爱“的这个设定吧。接下来的情节可以参考《孔雀东南飞》《梁祝》《罗密欧与朱丽叶》《茶花女》以及一切你想得到的有关青年男女被恶势力活活拆散的爱情故事。 至于故事的结局,女主角从影片一开始就不停“咳咳咳”的肺痨就如一颗土豆地雷,在收场前终于派上了用场。就在男女主角尽释前嫌,反派仓皇而逃,众人举杯欢庆之际,女主角突然发病,在恋人和一大票观众的朦胧泪水中撒手人寰。这一切来得是如此突然,实在是大大超乎了智商徘徊于及格线的所有观众的意料。由此,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亲爱的友邻们会不由感叹,“舞女的纯情与作家的痴情让我感动的潸然泪下。” 此外,故事拖沓的节奏,男主角的屌丝性格,127分钟的片长,唠唠叨叨不停说的”love“,以及本片骨子里的一股浓浓的宝莱坞风情,都是让我没有在恰当的时机合时宜地”潸然泪下“的客观原因。 当然,个人对爱情的不同理解和对歌舞片更看重舞蹈的喜好也是很重要的主观原因。更何况,伊万实在不是我喜欢的类型。对于一个无脑少女来说,这一点恐怕也是最重要的。 话说回来,最后演出前的那个晚上双线交织激烈、高潮迭起的舞蹈还是很值得一看的。大概在1:20分左右。 看完影片本想在豆瓣影评找共鸣求同仇的心情被”5星77,4星74,3星30,2星2,1星1“的现实击了个粉粉碎。更不用谈满屏的”经典“”惊艳“,还有”潸然泪下“的评价了。 正如 Novak™ 的影评所言:”之前把这部影片摆在了很高的位置上,无论是各大奖项的盛赞,还是各路粉丝和媒体的影评,都让我觉得这一定是一部经典,就像一个宋瓷的花瓶,是要高高放起来珍藏的。可等到自己真正一看,发觉买回家供起来的宋瓷只是家乐福里大打折时放出的大路货,才大呼上当受骗。“ 我想,我此时的心情,大概也没有比这描述得更贴切的了。 不过至少,在豆瓣小组混迹于各类搞基、相亲的极品帖后,我终于可以证明,豆瓣影评也能毁三观。

公众号:剪刀差✂️

 2 ) 爱情与钻石的选择

时间过去了这么久,用现在的眼光来看2001年的《红磨坊》依然很好看,如果经历数年后,我想电影会成为歌舞电影的一个经典代表作品。在电影中我们能看到大段大段华丽歌舞唱段,康康舞和甲壳虫、艾尔顿·约翰、麦当娜、斯汀、涅磐、皇后、U2等乐队们耳熟能详的现代名曲交织在一起。让我们看到艳光四射的妮可在钱醉金迷灯红酒绿的红磨坊中芳香四滥媚惑男人。可能是我个人就是喜欢这么精美、华丽、热闹、靡滥的歌舞片,所以才会爱上《红磨坊》。   歌舞片的电影情节一般不会太复杂,红磨坊一位红牌歌妓爱上了一位贫穷的作家,而有钱的男爵却想占有歌妓。穷作家只能给歌妓带来爱情,这些看似高贵高尚的内容却华而不实的精神食粮,男爵能给歌妓带来成名演出机会、带来钻石,这些虽然都带有皮肉交贸色彩的东西但却是很多人不能缺少的物质需要。歌妓为了生活为了爱情不得周旋于俩个男人间,爱情与钻石可能是每一个女人一生都在追求的,最后歌妓大胆选择了爱情放弃了钻石,那怕只是短暂的炫烂,这注定了电影故事的悲剧性。   妮可在电影《红磨坊》中的表现相当惊艳,记得当年也因歌妓一角色得到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提名,个人觉得当选最佳女主角没有什么不妥,或许评委被她在《红磨坊》香艳的美貌所吸引而忽视了她的演技,妮可只能在次年《小说人生》扮丑来摘冠,真是一座迟到的奥斯卡。被《红磨坊》里边的歌舞场感染得是热血沸腾,接着又找来《妈妈咪呀》、《圣诞惊魂夜》、《芝加哥》歌舞片来观看。   当然这种重情不重欲的故事更多存在艺术作品,让后人对祟高的爱情进行歌功颂德。现实生活中的男女会理智的多,爱情是吃不饱的面包,钻石可以换来更多的面包。凡夫俗子们在爱情与钻石面前二选一时,会选择什么呢?我会选择钻石,也可能我是一个拜金主义者,相信人生需要爱情,爱情不可能永恒,钻石才是真正的永恒。

 3 ) 公爵输得冤,诗人赢得太轻松。

公爵输了,输得理所当然。
诗人赢了,尽管经历了排除万难。

第一句话是假的。
第二句话也是假的。

这个Love story从头看到尾,我从始至终都喜欢公爵,公爵才该是赢家,赢得爱情。
但在这个Love story中,一无所有只有诗情的诗人胜过了多金、有权的公爵。

从内在来看,公爵浪漫,负责,沉稳,专情,隐忍,对爱执着。
如果不浪漫,怎么会被舞女的歌迷住,怎么会相信舞女、红磨坊经理人蹩脚的谎言,怎么会投资给那个毫无新意的烂剧本呢?
如果不负责,怎么会不要舞女的一夜情而要她的专属权,怎么会在舞女还没提出条件就为她规划好美好而纯净的未来呢?
如果不沉稳,怎么会选择慢慢追求舞女,每日送花送餐点,把体贴和绅士风度展现得淋漓尽致呢?
如果不专情,怎么会每天追逐着舞女的身影、用自己的热脸去贴舞女的冷屁股呢?
如果不隐忍,怎么会在舞女第一次正式失约的情况下没有追究缘由,怎么会在舞女与诗人眉来眼去得恋情众人皆知的情况下尽力保持着表面的和谐,怎么会在强迫未遂被打晕又清醒后不展开疯狂报复呢?
如果不对爱执着,怎么会做出以上一切行为却在最后选择黯然离场、只留下本要献给舞女的一束花呢?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公爵会尊重人,他没有因为舞女不是处女而看轻她,甚至为她“像个处女”而感动。)
从外在来看,公爵多金,有权,可以给舞女“女人最好的朋友——钻石”,也可以实现舞女的演员梦。
但这就是公爵输得大家认为理所当然的原因。(我不知道大家看完以上我的感想是否还这样认为。)
多金,有权的人往往是强者,人们心中鄙视强者,同情弱者。
所以多金、有权的人这样现实中的强者成了道德逻辑上的弱势群体。
所以在这个Love story中,一无所有只有诗情的诗人胜过多金、有权的公爵。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的一个事:
清官海瑞被世人称作公正无私,百姓夸她断案如神。然而海瑞判案时总是不分情理地偏向穷人,就导致他当县官时有很多小混混去富人家挑起事端,然后告官来讹诈富人的钱。
“理所当然”理所当然吗?假。

诗人赢了,尽管经历了排除万难。这就更假了。
诗人重色。他表面纯洁,美色当前不为所动只顾吟诗。但为何如此纯洁的人在第一次见舞女,而且是在见到舞女风骚放荡、人尽可夫的一面后就爱上了她?
诗人粗心,他从未过问舞女的病情,从未给她生活,从未主动考虑过他们的未来,只会谈“爱”。
诗人自私,他接受公爵的投资自己的剧本,却不允许舞女稍稍“背叛”感情来回报公爵。
诗人嫉妒心强,他怀疑舞女的真话、怀疑舞女的真爱,最后甚至当众说出了轻贱舞女的话、做出侮辱舞女的动作。
万难在哪?
在不费吹灰之力地写些甜言蜜语来迷住舞女吗?
在日日见缝插针找机会和舞女偷情吗?
在信誓旦旦说要带舞女私奔吗?
排除万难在哪?
在舞女病倒昏迷、饱受折磨时诗人在干什么?坐着干等。
在舞女、红磨坊经理人尽力周旋时诗人在干什么?坐着干等。
在舞女被公爵强迫、幸好被巧克力救下时诗人在干什么?坐着干等。
在说好要私奔,舞女回去收拾衣物时诗人在干什么?坐着干等。
他赢了,只因为他说给你美、自由和爱,只因为他是一无所有却有诗情的诗人。

公爵输得冤,诗人赢的太轻松。

所以《红磨坊》以红颜香消玉损作为结局。
因为编剧知道,即使是王子公主的童话故事,也只能写到结婚。
更何况只不过是貌美的舞女与多情的穷诗人相爱?
说不定写下去,又是一出《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4 ) 注定一场消逝的惨烈

                 注定一场消逝的惨烈

                                ——观《红磨坊》



最重要的是,你要学会,爱别人,和,被人爱。
                                        ——题记

写下这个题目后,突然不知道应该怎样进行下面的文字。所以茫然地,听不到笔尖滑过纸张空白处的细小的沙沙声。
我不是一个善于剖析事物本质的人。所以常常地,会被那些眼前的幸福和美好,蒙蔽了眼睛。
许多事物是有两层包装的,它最里面的那层可能不会像最外面的那样光鲜亮丽,但却更加接近内心,所以也更加接近于事物本来的颜色。
比如烈火,比如爱情。
燃烧着的火焰,最外面的一层是炽热的血红,而最里面,却是一触即逝的幽幽的蓝。
表里不一的感觉。
有的时候会怀疑爱情是否也如此地表里不一,如此地炽热又及近熄灭。像生病后必须吃的药,表面的糖衣很甜,内心很苦。
所以开始害怕尝试,害怕苦,害怕药,害怕爱情。因为不敢去面对800℃背后的-8℃,不敢去面对燃烧背后的湮灭,和,繁华背后的无声的狼迹。

妖艳的火红。
找不到比妖艳更加贴切的颜色。“妖艳”,或是“妖孽”,决决对对的贬义词。但无法否认的是,凡是一切“妖艳”“妖孽”的东西,看上去都是实实在在美丽的。
虽然夸张,虽然灵动得,并不真实。
比如那个终日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红磨坊。
《红磨坊》,一部亦真亦幻的影片,无处不在的幻想,却又足够的真实。
流着泪看完这部片子的时候自以为感触很深,但打算要写下来的时候,却丝毫都想不起应该用一个什么样的词语来描述自己刹那间的微笑或者疼痛的感觉。

和《茶花女》极其类似的电影,不仅仅是人物、情节,甚至是要反映的一种内心的东西,都近乎一模一样。但《红磨坊》,却着实让人惊叹,然后,哭泣。
彻响的音乐,华丽的服饰,缤纷的色彩,和形形色色的人,电影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似乎要比《茶花女》更为热烈和光鲜的故事。
但结局终究是注定了的,女主角莎婷在天空中昏到跌落的那一瞬间一切就已经注定。像是火柴发出的光芒终究要熄灭在小女孩冻死的那个早晨一样,无奈地,不可改变。

注定的圆环一定不会轻易放过那些被注定了的人的。所以它逼着他们在某一时刻往这环里跳,逼着他们一点一点地跌向前方早已预见好了的万劫不复。
所以莎婷会错把落魄的作家当作公爵,所以作家会对莎婷唱出那首深情的歌,所以在一瞬间,沦陷了。
如果,如果没有莎婷的错认,一定就不会有后来的故事,一定就不会有最终的沉寂的深渊但是,但是,一切都是不可改变的,注定了的事情都是不可改变的。所以我想如果时间倒流,莎婷一定还会犯同样的错误。

恐惧早已被注定了的人生。
派出所的户籍警给我一串号码之后说,身份证号是人一出生就有了的。
然后,突然地,开始害怕。
人一出生,就会被安上那么一串数字,来代表这个人,代表这一生。就像是一种命中注定。一切的一切在出生的那一瞬间,就已经尘埃落定。
一种宿命。
决绝的、不可逆转的、带有黑色铅字印记的一生的宿命。

宿命最可怕的部分并不是已经预料到的必然的结局,而恰恰是未知的却必然的结局——我们正不可逆转地朝着一个方向一直一直走,却总也不知道等待我们的那个必然会是什么。
所以充满幻想。所以恐慌。
没有幻想的一生是不会有恐慌的。比如一头猪,它在出生的时候就已经深切的知道自己将长大、变肥,然后无可避免地被人宰杀。所以不会恐惧,因为明确地知道未来而且不会妄想奇迹,所以可以安心地吃食,安心地睡觉,安心地变成人们口中的美味。
所以恐惧源于幻想,或者说,源于妄想。

也许莎婷已经望见一丁点的结局了吧。所以在作家热烈地表白时,她拒绝了。
她说,“我不爱你。”
“我不爱你。”一种倔强,彻底,而又脆弱的口是心非。
但最终她还是无法自拔地沦陷了。冒着流落街头的危险她接受了作家的爱,仅仅因为作家站在高高的屋顶上张开双臂拥抱天空,并且用清亮的嗓音唱,“让我们做英雄,让我们的故事千古流芳!”
在理智和爱情的碰撞下,人们还是抵制不了甜美的诱惑要去选择爱情。因为爱情是火的温度,理智是冰的温度,冰只要一旦碰到了火,就会熔化然后汽化得无影无踪。所以理智遇到了爱情,一定会在刹那间,灰飞烟灭。
因为我们抑制不住要对未来抱有幻想,或者说是妄想,所以即使已经预见了不甚美好的结局,也要义无返顾地使劲往前走,以为再走几步就会撞见幸福。
单纯而且倔强,如五、六岁时天不怕地不怕的孩子。

爱情是什么。许多人都这么问过。
这是一个我不愿意去想的问题。因为花时间去考虑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是可笑的,也是折磨人的。
所以不知道爱情的定义。
许多人憧憬轰轰烈烈的爱情,喜欢琼瑶笔下的那种“天塌了山崩了我们也要一起撑了”的那种激情。但也有人更想拥有那种阳光下手牵手的淡定,想要体会那种浓情咖啡似的的爱情的真实。
不能说谁错了。轰轰烈烈和淡淡定定都不是一种错,它们只是不同的人的不同的追求。我们谁都没有资格说什么样的爱情更有价值一如我们谁都没法说出什么样的爱情才能够走向永恒。

热烈的爱情总让人充满幻想。
在公爵的严密监视下莎婷和作家找来种种借口见面。在华丽的剧院里,他们精心编排了名妓爱上穷光蛋的故事。
以至于莉莉奇怪地说,“神了,一个妓女怎么会爱上一个作家。”
习惯于安逸生活的女人,爱上一个身无分文的穷小子,真的是十分疯狂的一件事,激越,却美丽得刺痛人的眼睛。
没有功利性的目的,没有金钱地位的参与,只是简简单单但却纯纯粹粹的从心底迸发出来的一种爱,拥有无限的力量。
以至于在危险来临后莎婷毅然决定放弃衣食无忧的生活与作家私奔。
这是一种勇气。爱情给的勇气。

真的,爱情是一种很厉害的魔药,让一切都反了。反得没有章法,反得彻底,反得好象一种决裂。
一种砰然断成两瓣的决裂。
像是一个时代的变法。变法前和后的人们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而爱情,就是那场天翻地覆的维新。
但是变法维新后的生活一定得比这之前的更美好,不然变法就失败了,失败了就得死。
所以爱情就得死。

看一个故事。开着点点小花的草地上小女孩问小男孩,“你会永远爱我吗?”小男孩说,“那当然了,我已经爱了你整整一个星期了。”
单纯的孩子们,却让我感到一丝带酸的甜。
“永远”,多模糊的一个词。这两个字的含义,小男孩小女孩怎么会懂。
我们又怎么会懂。

永恒是一种什么样的欺骗。我想。
也许在每一个细小的角落里都藏着一种不易察觉却酸楚的断裂,人们把这种断裂称做尽头。
没有一个东西是不会消逝的,一切的事物,一切的爱与痛,主流与边缘,抚摸与撕裂,都是会一点一点地化成漠然的一摊灰烬。
虽然美妙,可依旧是花火。虽然沉醉,可仍然是黑暗中无声的湮灭。
我们用尽了能想到的一切的词汇,华丽,或者不修边幅,尽力地要表现得极至的虔诚。我们不停地利用青春的激情与感动口口声声宣誓着不离不弃永永远远的一生一世,吐字流畅而且清晰,以至于每一个音节都可以听得清清楚楚,听得掷地有声。
我们也以为,或者说宁愿相信,宁愿相信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恒定的,活生生的,永不终结的。以至于我们迫切地想要冲着这些美好微笑,纯粹地喜悦地甚至是夸张地微笑,迫切地想要让自己知道自己的快乐,想要让自己相信幸福的永恒。
永恒是一种没有规定取值范围的欺骗。在我们周围飞舞的是铺天盖地的尽头和消逝,无法计量的冰冷和碎片,突兀,和疼痛的哭泣。

电影的最后穿越苦难的莎婷和作家在一片掌声和鲜花中拥抱在了一起。
长久地微笑、哭泣和亲吻。
镜头和爱情都很华美。
让我们的嘴角也忍不住上扬了一个弧度。
但宿命是早已经摆在面前的。我们犹如知情者,真切地了解故事的结局和幸福落山的地方。但我们不敢说,因为在漫天的幸福和美好面前我们早已开始憧憬,开始妄想一切都会好的,所以不敢说出早已预知的结局,因为害怕故事的结尾真的如预料到的那样,惨烈,而且凄厉。
可是宿命终究是一场华丽之后的尘埃落定。
莎婷倒在了作家怀里,慢慢合上了眼睛。
那是一种谢幕。伴着血红色幕布五彩花瓣雨绚丽灯光和雷动掌声的生命以及爱情的谢幕。不管再华美再壮观,终究是谢幕,终究是黑色深渊中的万劫不复。
然后作家开始哭泣。并不是电影中经常出现的“呜呜”的做作的哭泣,而是一种近似于嚎叫的惨烈。是的,惨烈,极至的疼痛,不是内心滴血的创伤,而是一种枯萎的痛不欲生。
是的,在那一刻,他的内心枯萎了。

“我会永远爱你,一直到天荒地老。”这是莎婷与作家合唱的一首歌。
原来在爱情结束的时候已不再爱彼此,是不痛的,因为根本没有牵挂,结束了也没有遗憾。
最痛的反而是结束时仍深爱着彼此的爱情。枯萎了的那种疼,深于砍断了手臂的疼痛。

真爱往往有一种超越一切的力量。但无论它再强大,终究还是敌不过死神冰冷的镰刀,终究还是要在一个安定的下午或者辉煌的夜晚突然地,碎裂成两瓣,没有一丝一毫的声响。

士拿对莎婷,“我们太低贱,没资格拥有爱情。”
绝望的一句话。结结实实的一种宿命。
是的,都是注定了的,注定了的爱情的悲剧,莎婷改变不了,玛格莉特改变不了。那些生活在胭脂浮尘中的女人们永远都改变不了跳不出这个命中注定的圈。
所以只能淌着鲜血在这个圈中挣扎,徘徊,扭曲,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

然后开始变成一个缺乏勇气的人。
羡慕那些敢于把爱情放在第一位,为了爱情宁愿放弃一切的孩子们。因为他们拥有我永远都不会有的勇气。
因为害怕爱情带来的伤痛,所以不敢去尝,不敢去把它放在一个与天一样高的位置。
原来生活,原来生活那么地残酷,硬生生的让我们失去了对爱情的信心,失去了被爱的信心。

影片最后坐在打字机前胡子拉碴的作家,已经彻底地蜕变得面目全非。
没有经历过爱情的作家会充满渴望充满幻想地说:“爱情,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东西。”
不知道在经历过那样惨烈的宿命的爱情后他又会怎么描述。
现实教会了他隐忍,教会了他绝望,教会了他如何悼念和流泪。

原来爱情真的是一种制幻性的药物,吃得越多,幻想就越美,中毒也就越深,心也越容易碎。

惨烈。
惨烈意味着死亡,意味着如田野里爆炸了的火一样的死亡。田野里熊熊的烈火,突然“轰”地一声向上卷成了一个炽热的球形,然后向四周炸开来。像一朵骤然绽放的花。
最后,再也找不到痕迹。
所有的火都是要熄灭的。这是火的宿命。
就像有些爱情,注定是要消逝在一场惨烈得,无法预知的尽头。

 5 ) How wonderful life is, now you're in the world!

昨天看了红磨坊Moulin Rouge!,非常棒的音乐剧。其实说话说到一半突然唱歌会很奇怪吗?我觉得不会啊!有些想法语言无法表达,突然唱起歌来,感觉到音乐的力量。Nocole Kidman 和 Ewan McGregor 都有很好声音,可他们还是专注地当着演员,我想如果在国内他们可能老早就出唱片当个什么多少牺的明星了...觉得电影里所有的人都是很称职的演员,演戏非常投入,不会时时顾及自己形象,放得开,一比起来,香港的一些电影真的可称为rubbish了...

看到一篇评论形容Ewan McGregor的歌喉为“惊艳”,确实如此...世界上怎么会有人长得如此完美,声音如此完美,演戏又如此完美呢~

 6 ) 一段零乱的爱情

      看的时候一直想着茶花女,剧情的老套让人不得不回想这一部惊世之作。同样是美艳妓女与普通青年,同样以爱打动妓女淡薄的心,同样妓女因爱而伤害他,同样青年误解后拿钱侮辱她,最后,同样地,红颜薄命,染疾而死。

   

    可也有不同样的地方,读《茶花女》时,我感到的始终是爱情的崇高,情人的悲惨,让人读着读着就不忍落下泪来,连贯自然细腻生动;而《红磨坊》,片刻的感动与遗憾后是更深的矛盾疑惑,一团团迷惑盘踞心头让我始终达不到影片情感的高潮。

 

    首先我并不能十分理解他们的相爱。他只是因为一场误会和她唱了一段歌跳了一段舞,因她的美丽爱上了她,便以极崇高的名义与她大肆喧谈“爱”的美妙,让从未体验过爱的舞女心怀憧憬,以身相许。他的爱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处?

 

    茶花女中的阿尔芒,倾慕她的美丽与才华,看到患病咳嗽的玛格丽特泪流满面,每日悉心探望,这才打动了玛格丽特,随后又带着她抛下巴黎,竭尽所能地为她还债,迁就着她,一点点改掉她不好的习惯。

 

    而克里斯蒂安呢,他只是说他爱她,他看到过几次莎丹妮在演出中发病,却从未发现她的病情。他拥有着“崇高的爱”,却还是会嫉妒,不顾一切的只是想得到她,在她想放弃时用歌声打动她,却从没有考虑过她的后果。

 

    莎丹妮让他实现了剧本创作的梦想,而他为她做过什么呢,他从不为她考虑,不为他们的未来考虑,只是理直气壮地去爱,没有担当、没有付出。

 

    但是,或许这就是诗人?

 

    只懂得理想而不顾及现实世界的莽撞诗人。

 

    只是他恰恰拥有她最渴望的狂热的爱的激情。

 

    或许,他们的相爱从一开始就注定悲剧。

 

  *****

 

  

    影片中的歌曲很多,有些还具有名曲混搭的风格,给人以相当的惊喜感。比如当我开头听到涅盘的时候,整个人都有错乱的感觉。导演将几乎每一场转折性的情节都以歌舞表现,手法也相当的夸张幻想主义,电脑制作、跳跃、特写的镜头很多。我明白导演想要营造出歌舞升平或是爱的力量的氛围。

 

    但坦白说对于我有些太过了,过多太现代的镜头给人了一种不真实感,曲风有很多雷同,总用一首歌曲让舞女完成如此大的观念彻底改变也有些单薄的意味,剧情显得有些跳跃,主次不明。

 

    让我郁闷的是妮可每次被歌曲后来打动时表情姿态都差不多,本期待会有多点的层次...

 

 

    *****

 

    不过影片想表达的信息倒是足够明了,全篇紧紧扣着“要去爱”的主题,开头结尾打字的情节让全片结构完整,结尾也发出了Love will live forever 的最强音。

 

    爱永远是最老套又最有说头的主题。

 

    关于爱,其实让我印象很深的还有公爵和“巧克力”。平心而论,公爵对于莎丹妮的情感也是爱,愿意为她付出,一次一次相信她,只是因身份颇有些权势欺人的意味与明白直漏的占有欲,让人不由产生反感。当然,他后来想要杀死塞巴斯蒂安绝对不对,可是就像剧中说的,嫉妒会让人发了疯,诗人也是如此。评判人的是非对错,原本就是最困难的事。

 

    还有那个黑人“巧克力”,只是不顾生命的去救塞巴斯蒂安,失恋时安慰他,点醒他,一味想让他们和好。这是不是另一种爱呢,他对莎丹妮,是否也有着爱呢。

 

    只是,没有人会注意这些问题,没有人会想到他。

 

  

    *****

 

    忍不住想要说说两个主演。

 

    一直很喜欢妮可,典型的传统美女,金发蓝眼白皮肤,当初她和汤姆克鲁斯的离婚让我神伤很久。而在《红磨坊》,她的表现足够惊艳,曼妙的身姿和一双恬美的眼,风情万种光彩照人。最喜欢恋情败露后她的无助和对哈罗德的强硬,演技非常自然真实。这之后似乎总是泪水涟涟的摸样,让人不忍心疼。

 

    伊万惊到我了,一开嗓便让周围的一切都安静了下来,他的声音柔美深情而有力量,起承转合婉转悠长,妮可的声音也不错,比起伊万却差了一些。

 

   *****

 

   这样的剧情与一些表现手法让我不很喜欢,但跳过这些,不必深究,大略的味道仍是出来了。——好在有两个闪光的主演倾情演出,好在有一股对爱的追求永不消逝。

 短评

看到那么多骂男主的一点都不奇怪。男主真是活在自我感动的爱情中,缺乏对周围一丝一毫的体谅和体贴,若非如此,他早应该发现女主的病情、女主的无奈隐瞒,更不会撒钱当众羞辱女主。而周围人都是那么通透,即使剧院老板将莎婷当商品,但也维护得很厉害。男主矫情又偏执,仿佛琼瑶剧男主误入百老汇,私以为大家恼火的不是爱情本身,而是他这人双商不够,太蠢太配不上女主

6分钟前
  • 木木愔
  • 推荐

The greatest thing you will ever learn is to love and be loved in return. (最重要的是,你要学会,爱别人,和,被人爱。)How wonderful life is till you are in the world. No matter how ,i will love you till the end…

8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这是茶花女吗?我感觉我在看一部舞台剧,不过很喜欢劝说公爵投资那段,笑死了

11分钟前
  • 无所谓则无所畏
  • 推荐

男女主实在太美 从而拯救了这个故事 巴兹·鲁赫曼的确擅长拍摄这种纸醉金迷 浮华到极致的影片 从布景到服装都堪称完美 只是剪辑实在失败 大量舞蹈和群戏本就令人目不暇接 几乎1秒1镜头的剪辑 让人根本无法把握重心 而且大量的金曲改编 融入这个剧情设定中 实属有些尴尬

13分钟前
  • MR.Charles
  • 还行

妮可基德曼你当年一袭红裙让我觉得神仙也就不过像你那样吧!

15分钟前
  • 多看电影爱电影
  • 还行

Ewan McGregor的電影超正的

16分钟前
  • 陳柏霖
  • 力荐

总觉得是男主害死女主的。她太被动,一面要担心整个剧团的安危一面要安抚小男友的嫉妒心。你有什么呢,一颗真心并不能替代整个生活,当她年华老去你还会爱她吗。整个电影华丽浪漫的外表下是理想主义爱情的矫情与脆弱,我觉得导演是隐藏很深的FFF团员。

17分钟前
  • Mrs Joker
  • 推荐

还蛮好看的,好莱坞的女人可不是只有一张脸蛋

18分钟前
  • 水湄物语
  • 还行

真的觉得男主很自私,明明什么都给不了却不放她走,以爱之名去独自占有,难道公爵就不爱么,我觉得公爵只是不懂如何表达爱吧。公爵给钱是因为他有钱,男主光知道歌颂爱情是因为他什么都没有!尤其是女主要上场唱歌他阻拦那段真是自私到极致。本片唯一不足的就是1899年的故事竟然有1980年的歌。。

22分钟前
  • 葵花籽
  • 推荐

所以男主跟女主说完没有你我活不下去之后 男主独自一人写下了这个故事 终究女主也就只成为他人生中一段非凡的日子而已

25分钟前
  • Y
  • 力荐

一万演哭戏真的是有一手,只要他哭了观众一般都忍不住。这种能把狗血演绎成完美的技法就是音乐剧的魅力所在啊QAQ

27分钟前
  • CharlesChou
  • 推荐

为什么我们会格外觉得这种地方的真情更动人呢。其实就跟我们喜欢反差萌一样

31分钟前
  • 甜椒Oli
  • 推荐

“没有法律。没有限制。只有一条规则:永远也别坠入爱河。”妮可•基德曼那时多美丽,情绪饱满,可知遇见一个好角色有多难。

35分钟前
  • 眠去
  • 力荐

尼可和伊万的声音超棒,人家怎么不玩"演而优则唱"呢?可见这套是"大陆特色".

39分钟前
  • 树木夕凉
  • 推荐

非常不错的歌舞片,虽然故事情节比较老套,但是伊万·麦戈雷格的嗓音太吸引人了.尼可·基德曼的表演还算可以,但歌唱比较平淡,没有出彩之处.

41分钟前
  • 蓑笠翁
  • 推荐

音乐太吵,有句歌词挺喜欢的“生活变的多么甜美,有你陪我活在这个世上”,剧情就是哄哄小朋友了。

44分钟前
  • 石头星
  • 还行

连导演自己都不相信,没有钻石,甚至没有面包,歌妓和穷小子所谓的爱情能够持久一生,于是他对歌妓说:你去死吧…

47分钟前
  • 萧高战
  • 推荐

男主角的眼神和歌喉……真是不能不让人心动啊……他还演过《猜火车》,居然能够如此在流氓痞子和痴情才子之间游刃有余,真是了不起啊……不过我横竖没看出来妮可基德曼哪儿漂亮,所以怎么也都不明白他看上她哪儿了……

49分钟前
  • Moss大妖
  • 推荐

說實話有點空虛,沒什麼的,結果感人可是開始的時候實在誇張搞笑到傻

51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还行

早前以为红磨坊是一特传统以及经典的好莱坞歌舞剧,可今儿借着C6实际一看确实有点不是那么回事儿。这即便扣着顶华丽的爱情帽子可也掩盖不了它只是一歌舞闹剧的事实,剧情以及歌唱的表现上都很空虚,不过有一点这妮可基德曼在里头还真是万种风情的。

55分钟前
  • 的云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