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可以被原谅的爱情
爱情来的时候毫无缘由。莫名其妙的吸引,让人完全失去自控力,沉溺而不能自拔。
也许年龄是限制,伦理是束缚,可是当爱情的洪流来袭,一切都不再是问题,你会乐观的相信,爱情能战胜一切。他的样貌如何,地位如何,年龄如何都不再重要,在这场火焰里,被焚灭也是痛快。
导演的演员选得很好,素贤和宇因出现的时候,你能感觉到两人的默契,眼神中模糊又微妙的情感,会让你也产生期待。《情逝》经常被划入伦理片,最触动人的却是素贤和宇因的爱情。同一方向,一人走在马路的一边不时相望,地铁上隔一条通道面对面坐着,幸福地对视,雨夜一同望着窗外的树林。某一时刻近乎疯狂,某一时刻纯粹简单。他们的错误和自私不能原谅,指责却也毫无用处,伦理似乎只是为了衬托出爱情可以摧毁一切的能力。
《春光乍泻》也是这样,吸引人的不是故事的切入点--敏感题材同性的爱,而是爱情。电影里张国荣饰演宝荣,梁朝伟饰演耀辉,他们都深爱对方。宝荣在拥有时并不懂得拥有有多重要,随性浮躁,认为他的每一次任性都可以被原谅,在最后一次他对耀辉说:“不如我们从头来过”时已经迟了,他消耗掉耀辉的感情,真正的失去了他。在失去时终于知道那是他不能承受的。耀辉傻傻的痴痴的,包容宝荣所有的事情,你从他为宝荣的付出里,能感受到他的幸福。生着病为宝荣做饭,辛苦的工作,在工作空隙给他打电话,唠叨、关心着宝荣,原谅他的花心。不过不知道他最终离开是因为小张(张震)出现,还是对宝荣背叛的厌倦。看着耀辉离开后宝荣的痛苦,很难判断他们谁更爱谁一点儿。宝荣在他们的家里做着过去耀辉为他做的事情,把自己封锁在里面,看到那一段我的心也替他痛。同性恋的身份,也许能更好的帮助你换位思考对方的处境和立场。
2 )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年近40岁的女人的心灵是很危险的。青春无可奈何地流逝,却又没有绝望到真的中年颓败。总还想抓住青春的尾巴再回光返照一把。若是有个比自己年少十岁的男孩爱上自己,无疑是给自己注射了一剂强大的返老液。
那个年少的男子,英俊,潇洒,少年有成。年轻时候的自己会不会也整日为伊消得人憔悴?而凝望镜中的自己,抵不住地球向心力的拉扯,一切都无可救药地向下坠落。
一切都麻木了。既不是丈夫眼里那个万人迷,也不是外人眼里的风景线。最让女人伤感的,是岁月在脸上无情的刻画。害怕照镜子,尤其害怕爱人眼里的反光。
整部电影对白很少,大多是焦灼的纠缠。
中年的女人总是敌不过孩子气的执着。你叫我上楼,我摆手,你就用眼睛一直望向我,直到我上楼。你叫我下楼,我拒绝,你就在风雨里一直等,一直等到我无法入睡,心神不宁,最终披衣夜行,来到你身边。你叫我来到你身边,我不来,你就一直打电话,一直哀求,直到我听从你的召唤,不顾一切来到你身边。当这一切将我麻木的灵魂点燃,我已经不需要你的坚持。我就已经飞蛾扑火,借着每个时机,计划着每一段空隙,只为奔向你,倾泻每一分的饥渴与欲望。那时,我已经崩溃,不能自已。于是,我说服我自己,我从没为自己活过,我不要终身不快乐,我不要到死都遗憾不曾奔向爱的怀抱。
可是,逃离又怎样呢?终究逃不开另一段的一起生活,日子重复上演,那样就知足了吗?
是啊,现在的日子是很乏味。七年之痒众所周知,但七年以后,只会痒上加痒。
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的重负令人时常绝望。如果老人身体健康,能帮着带孩子,那真是烧了高香,如果碰巧老人生病,那就要肩挑两头,来回奔波,容不得喘息。这时候能够自私地放弃这些责任,只为片刻的欢愉吗?
老公隐忍地说,你就不能自制吗?
每个不论男女出轨的灵魂都在呻吟,我无法控制我自己。一旦开始疯狂就再也刹不住车,欲望是流淌的河流,只要开了渠就无法堵上。
好吧,就允许你出轨,毕竟那是情事,本能的成分多很多。童话都是在“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里结尾。而后来呢?没有后来了。后来王子爱上了别的姑娘,他说,我以前只是一时糊涂。公主爱上了别的王子,她说原来年轻不懂事。自私总有理由。谁真会爱谁一辈子?
那么孩子呢?一个母亲怎么可能放开自己的孩子,毫不负责地,自私地去追求自己的幸福。更何况那真的是幸福的彼岸吗?看过很多没有母亲的孩子性格变得很怪异,也是因为父亲遭受失败的打击变得沉沦,不由自主地影响到孩子。母亲一句话都没有,一点征兆也没有就无声无息地离开了,孩子却不知道原因。只会无数次自卑地想到是自己做的不好才会这样。总认为孩子只要决定要了,那就要将父母的负责尽到底。不论孩子将来怎样,是否有出息,那是自己选择一辈子背负的责任。因为是你把他带到人世来的呀!离开丈夫,可以有种种借口。可是离开孩子却没有任何理由可讲。
有的母亲会说,我自己都没有过好,怎么给得了别人幸福?孩子不是我想要,也是无奈。对于这样的想法,我也很无奈。对于素贤的逃离我就很无语。可我真的无法评判。我不是道德批判者。我批判不了任何人。我只是认为,做一个母亲就要尽到母亲的职责。
被爱是一种幸福,尤其是一份意外的爱情,简直是比中彩票还令人愉悦,完全就是一次重生。最好的结局就是《失乐园》那样,没有孩子的牵绊,在情欲最浓烈的时候死去。这才是爱情永恒的方式。
只是,没有人能独自自私的活着。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3 ) 情事
看这部片子的初衷是因为李美淑,因为对一个60年出生而后息影十年的女演员的复出之作充满好奇,看完以后,才发现自己已经不知不觉中了双李的毒,一个是将近40的美淑另一个是73年生人的李政宰.
这是他服完兵役后的作品,也许你可以从那短短的的头发看出端倪.一个从LA 归来的即将成为未来妹夫的人却看似意外地爱上了姐姐.第一次在机场的擦肩而过,你就从他那里看到了欲言又止的神情,在咖啡馆的正式见面,他轻轻说出自己的感想" 我以为会见到一位年长的主呢." 对面那个微笑的女人更正道" 我可比你想象中还要老呢."于是两个人一起会心的微笑,雨后的咖啡馆里充满的是温馨和惬意.
还是她开着车子陪着他在寻觅他未来的新家,他静静的递上磁带"听听吧,应该是比交通台有意思的东西." 在市中心寻访一天后,当被问及意见时,他微低着头"你愿意跟人住在这样的地方吗?"于是他们去了郊区,那里有一个宽阔平静的湖,和他儿时记忆里的巴西小镇的风光很相似,漫步湖边他们谈论着交换着彼此的心情,却被妹妹的电话打断了,他不得不背过身去,尽量压低声音用最简短的几个字来结束这次通话,然后若有所思的看着那个暮色中的身影.
在家具中心,他好象调皮的孩子跟随着她的脚步,然后一动不动站在她的必经之地,等着她猝不及防险些撞在他怀里.接着故做惊讶的大笑,是否爱情都会让人变的情趣盎然呢?回家的路上他提议看电影,她也默许了,可是当他尽管担心下雨依然兴致勃勃买完票,她却头也没抬的说"抱歉,我们还是回去吧."他想看看她的眼睛想找到变化的答案却完全摸不到头绪.
大雨中,她目送他下车走到公寓的门口,却没有立刻开车离去的意思,是否这短暂的犹豫让他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呢,他大步来到车窗前,坦然说出他的邀请,雨水顺着他的脸颊滴落下来,可他的眼神里却透露着坚定不移.
`````````
越写越象电影故事了,抱歉,尽管属于情色片,但双李的表演的确值得一看再看.
最让我心痛的是他们的最后一场对白,我总是每看一次眼泪就会很不争气的猛流一次,这部片我看了无数遍……
——“当我到你的年纪时我会明白吗?”
——“不会”
——“到时我会更迷惘吗?”
——“时间过得太快,犹如大雨冲走泥泞”
——“我们私奔吧,从头开始!当然,你一定会说不,你会说你不能离开儿子丈夫妹妹”
——“他们是我一部份,我不能离开他们”
——“你永远不再见我真的能活下去吗?”
——点头……
——“你真不可思议,连哭也不哭。你说不出“我爱你”吧,你从没说过。你会老,没人会关心你,你会 死;你会病,没人会告诉你他们爱你,你再也没有机会去爱了……告诉我你爱我……”
……
4 ) 《情事》:让这一段爱情,镌刻在化石里
1
办公室里。
24岁的小W热情洋溢地高喊:“我爱车仁表!他是我身边所有男人优点的总和!”
34岁的大Z略带感伤地倾诉:“看见漂亮可爱的女孩儿,真有一亲芳泽的冲动,可惜……”
44岁的老Y老是有贼心没贼胆地嚷嚷:“小学部美女如云,哪天有时间得去和她们热乎热乎,嘿嘿!”
54岁的……抱歉,初中部目前暂缺。
而,无论身处在哪一个年龄,无论是热烈渴求还是淡淡希冀,哪一颗心会少了对爱的憧憬,哪一个人不盼望一段美丽的爱情飘然而至,哪怕只能短暂拥有,也会成为温暖这一生的永恒记忆。
2
我曾经爱过吗?
纵然回答是肯定的,我还是无法不艳羡那个叫素贤的三十八岁的女子,还是极度渴望能在那场情事中让我将她取代——让我去爱宇因,让宇因爱上的是我,让他温存拥我入怀,让他与我抵死缠绵。
“我和她一见钟情,一见如故。”说此话,他大有深味地看向素贤,“我们很快就接吻了。”
而,那是怎样的一个吻?
漫天的大雨中,她送他到门前,他该进去,却在门前伫足片刻,又冒雨来到车前,不知说着什么。她心疼,着急地挥手示意他离去,他却固执地不走,于是她拗不过他,打开车门,随他进屋,喝一杯热咖啡,听他讲秘密花园的故事。
夜更深,她终于要走了,坐在车内,吟吟笑着与他道别。他在车外,撑一把黑布雨伞,并不在意她说了些什么,突如其来地俯下身去,在她绽放的红唇上轻轻一吻。她怔住了,看他片刻,尔后飞快离去,只留他在雨中,目送她的倩影。
铺天盖地的雨,也比不过他与她心中终于泛滥的温情——原本应成为亲人的他们,再怎样抗拒,终于还是要成为情人,哪怕大逆不道,哪怕众叛亲离,哪怕万劫不复,爱就这样汹涌地来了,淹没了他,淹没了她,淹没了两个沉默多过言语的人。
是的,我喜欢素贤温婉美丽的笑,带一丝柔弱,带一缕温情,带一点羞怯,带几许妩媚。我更喜欢宇因的安静,初识素贤,坐在她的车内,他几乎从不主动说话,问他一句,他才答上一句,而就是这样的安静,坚忍的表情,才打动了素贤,也打动了我吧?
最喜欢家具店里,他故意站在某处,等素贤不经意间向他走来,几乎要撞上他了,才讶然看见原来是他!
“怎么会是你?”她有意外的惊喜。
“我跟踪你到这儿来。”他有孩子般的窃喜。
然后两人一同大笑,整部片子里唯一一次开怀大笑,出了声的笑。而银幕外的我,却一径感动地要哭。
3
真是反感那不知所谓的评论:“因为不伦,所以不洁。”
违背自己的本心,压抑真诚的爱恋,去恪守一个世俗规定的名分,难道就是所谓的“伦”?为了工作,俊石可以许多天都不回家,只将无尽的家务和照管孩子的任务交付给素贤,即使睡在她身边,也是鼾声大作,视她如无物,连多看她一眼的兴趣都没有,一颗寂寞的心,就应该在这样的荒漠中孤独终老,干渴至死?我坚信,每个人生命中都有一场命定的轰轰烈烈的爱情,都有一个注定要与自己倾心相爱的恋人,在那个人出现之前,在那场爱降临之前,我可能会经历一些情事,但我一旦发现属于我的那段姻缘原来就在这里,我怎能不舍弃已有的一切,奋不顾身去拥抱那个终于出现的真正的另一半?宇因不是不曾犹豫,不是未经挣扎,不是没有感觉到痛苦,终于俯身一吻,实乃情至深处,人不由己,再不表露,心会发狂啊!
唐玄宗与杨玉环那样不伦的爱情,还能被后人“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地众口传唱,为什么素贤与宇因就要被骂作不伦与不洁?
看过那么多的所谓“情色电影”,《绿色椅子》,《快乐到死》,《丑闻》,《失乐园》,《红字》,《密爱》……真正被打动并让我由衷神往一段同样爱情的,还是这部《情事》。
舒缓,干净,从容,优雅,徐徐地讲述一对恋人的相遇,相识,相知,相爱,没有一句“我爱你”的表白,没有一场撕心裂肺的痛哭,那以手背轻轻触摸的爱抚是如此令人心动,那赤裸相拥的床戏激情暗涌,却没有一丝淫荡的邪念。实验室里,两人不堪忍受相思之苦匆匆相聚,却终于还是选择分开,宇因抱住素贤静静地流泪,低低地对她说:“你会老,没人会关心你,你会死,你会病,没人会告诉你他们爱你,你再也没有机会去爱了……”素贤眼中泪光点点,她又怎会不知,她的疼痛又岂会比宇因少一分一毫?然而,她还是不哭,不哭,只与深爱的男人静静相拥……
4
三十八岁的女人,纵然再美,也将很快容颜老去,韶华不再。
二十七岁的男人,纵然在此刻深爱比自己年长十一岁的女人,在下一刻,在几年之后,当初流着泪说“离开你我无法活下去”的男人,也许会选择无情地离开那个的确用心爱过的女人。
而在这个世上,有什么才能永恒?又何必奢望永恒?曾经深爱过,曾经那样沉醉过,此生足矣,又何必求得一生一世的厮守?能够遇到那一半,能够这样全心全意地爱一场,是多少人一辈子都求不到的幸运,能够拥有,哪怕只一时,哪怕是片刻,也该心满意足,也该含笑离去。
多少人渴望“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多少人唱道“直到我们老得哪儿也去不了,你还依然把我当成手心里的宝”,能够如此,当然是人生至福。而我要的不多,我从来不敢贪心,在一个女人活到生命里最黯淡无光的三十八岁,能与一个男子相遇,能不顾一切地爱上他,能让他也同样痴狂地爱上我,能抛开所有顾虑只为自己地去爱一场,活一次,这一生,还有什么遗憾?哪怕在最幸福的瞬间立即死去,我也将微笑如花,感激上苍终于没有让我白白走这一遭。
5
他爱巴西,爱那条童年的小河,爱那片密密的丛林,爱时间在那里似乎流淌得特别慢,爱一切自然的气息与味道。
她爱化石,爱那些沧桑的岁月,雪泥鸿爪的痕迹,能以永恒的方式镌刻在一块块沉默不语历尽亿万年的石头上。
他们的爱情先锋又古典,叛逆而传统,不可思议又理所当然,不为世人所容却彼此坚贞不渝日月可鉴,如烟花般绚丽而短暂,却将如化石般沉默与永恒。
5 ) 《情事》:恨不相逢未嫁时
1.
《情事》是一部韩国电影,98年的老片子,讲述了一个婚外恋的故事,被誉为韩版失乐园。男女主角李政宰和李美淑是年纪相差13岁的一对组合。拍摄此片时李政宰25,李美淑38,与剧中人物宇因和素贤的年纪相当,两人的表演很受赞誉。我翻看此片是因为喜欢星李政宰,他和全智贤主演的《触不到的恋人》非常经典,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所以初衷纯粹是作为消遣。
简单找了几个评论,发现这部电影的题材至少触到了我的三个死穴:
第一,婚外恋。我是一个有情感洁癖的人,不能接受对感情和婚姻的背叛,所以我一直认为婚外恋是犯罪,即使再怎么掩盖,再怎么冠冕堂皇,再怎么身不由己,都无法掩饰其丑恶的本质。
第二,中年危机。人到中年,生活平淡,夫妻双方容易滋生貌合神离,同床异梦的感情问题,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但我一直不认同,我不相信爱情可以被生活耗尽。我很强烈的抵触那种无力感和无法弥补的遗憾。
第三:情色片。用欲望表现爱情是很危险的手段,分寸拿捏得稍有偏差就会局限于欲的纠缠,而无法表达爱的本质。情色流于色情,那影片就真的乏善可陈了。
所以消遣之余,我还多少报着些批判的态度观影。不料看过之后,竟觉得一种颠覆之感在心头涌动,久久徘徊不去,不吐不快。
2.
素贤和俊日是一对年近四十的中年夫妻。一个是家庭主妇,一个是事业有成的建筑设计师,有一个舒适的家,一个乖巧的儿子。素贤的妹妹地贤从小跟随姐姐,情同母女。地贤是职业女性,从美国回国前夕,拜托姐姐照顾先她一步回国的未婚夫宇因,并协助宇因一同筹备婚礼事宜。在短暂的时间里,素贤和宇因结识,一见如故,并深深相爱。年龄的差距和家庭的因素带来无法逾越的障碍,但两个人都无法阻挡对彼此的热爱和渴望,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最后素贤选择了和宇因分手,结束这段无望的不伦之恋。但两个人同时都尊重了自己的内心,分别离开俊日和地贤,踏上各自追寻崭新生活的旅途。结尾搭乘的同一架飞机,预示着一个光明的未来。
电影的情节并不复杂,第一个镜头就暗示素贤和宇因的一见钟情。但是人物的性格很饱满而有各自的特点。俊日是一个理智的上班族。他工作努力,也爱自己的妻子和家庭。他对家对爱的理解,就是像鱼缸一样温暖干净,定期投食。他对素贤既没有激情,也没有背叛,虽然朝夕相处,却缺乏沟通交流。他自始至终有一种置身事外的理智和冷静。当意识到素贤感情的变化时,他没有爆发而选择静观其;当素贤坦诚内心时,他有条理的分析利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当素贤去意已决时,他站在窗边目送她离开,虽然痛苦但并不曾失控。他是个有责任感的男人,可惜素贤要的不是他的鱼缸。
素贤是一个温和恬静,而且有魅力的女人。我认为她最大的特质是内心坚定。她一旦明确了自己的目的,就会执着的走下去,不退缩,不抱怨,不后悔。拥有这份坚定所以她遇事从不慌乱,比如半夜跟宇因坐在公园里聊天,被巡夜的大叔用手电照,比如和宇因一起逛街时碰到丈夫的同事,比如最后跟丈夫和妹妹坦诚实情,遭到家人的抱怨甚至责骂,她都不曾慌张。只有在病重昏迷的父亲面前,她脆弱的哭泣,并反复自语:为什么没让我早点遇到他?一个很少流泪的女人,她的眼泪尤其珍贵,一个从不抱怨的女人,她的哀怨尤其动人。“恨不相逢未嫁时”,这是多么让人无力的遗憾?!最后她坚定的选择分手是源于对妹妹的爱。可是跟宇因相爱的这段时间,她认清了自己真实的内心需求,对自由生活,对远方的向往,使她决绝的走上寻找自我的道路。
宇因是一个浪漫,感性的男人。他的年轻使他任性,真实,无所顾忌。从小生长在巴西,自然风光优美的湖边,性格舒缓温和,却因为哥哥的早逝而不得不担负起父亲的期望与安排。他很明显与商业社会的生存条件格格不入。未婚妻地贤是典型的职业女性,价值观不同,根本无法与他进行真正内心层面的沟通。而在素贤面前,他可以倾诉,得到共鸣,两个人在性格与追求上非常同步。他看素贤时笃定而纯净的眼神,两个人在一起时虽然对白不多,却心意相通脉脉含情的氛围,使人感觉特别温暖。他的爱情很直接,很纯粹,家具店中的顽皮,丢掉电影票时的不解,收到素贤送的“湖”时的开心,雨中亲不自禁的吻,小心翼翼的拜访和解释,激情过后缠绵不舍的拥抱,任性的喊出“我要留在你身边,即使以娶地贤为代价”,最后一次见面时伤心的泪水,以及质问素贤“真的舍得从此不再见面吗?有一天你也会老会死,身边却没有人对你说我爱你”。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画面,因为真实而动人,回想起来历历在目。
这部电影的情节合理,节奏舒缓,画面很美。对白不多,但是暗暗的那种情绪的流动却非常感染人。尤其是宇因和素贤之间的交往,每一次每一次,都能感觉到情感在累积,终于达到爆发的顶点,然而又带着挥之不去的哀伤和绝望。作为观者,既心动又心碎,既心疼又心醉。
而且,结尾也是一大亮点,在我看来几乎是一种升华。影片的结尾,既不是廊桥遗梦式的两人为了家庭责任和亲情而黯然分手,终生相思不得相见,也不是单纯的沉迷二人世界而选择私奔。结局处高明的安排是,素贤和宇因虽然选择了分手,但他们在彼此的相爱中,都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并勇敢的告别了现有的生活去追寻自我。这是从个人感情到人生态度的升华。而在这条追寻自我的道路上,我们几乎可以预见到,他俩会在里约热内卢的宽广如海的湖边重逢,一起看夕阳西下时满天的红霞。那是美好的未来。
3.
关于上面提到颠覆之感,有以下几点给我触动较大:
第一,什么是背叛。当素贤爱上宇因,对她来说结局就只有背叛。如果她选择忠于自我,则注定要背叛家庭;如果她选择忠于家庭,则注定要背叛自我。从家庭责任的角度来说,婚外恋无疑是一种背叛;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暂且排除玩弄感情的品质恶劣情况),如果婚姻真的成为形式,如果婚姻的双方根本没有达到真正的心灵契合,那么当真正的soulmate出现时,人怎能不飞蛾扑火般的投入呢?如果硬要把一条向往广阔大海的鱼儿封闭在方寸之间的鱼缸里,何尝不是一种残忍?接受这种残忍,又何尝不是对自己的背叛?茫茫人海,也许一辈子都遇不到真正的同类,那也就罢了。可是若真遇见,纵然万水千山又怎能不生死相随?纵然有婚姻的羁绊,又怎能不情不自禁,身不由己?所谓“背叛”,其实也有很多难以言说的无奈。忠诚的面具背后,谁又看得清是真实的笑颜,还是遗憾的泪水?是真正的两情相悦,还是无奈的将错就错?既然有这么多不可言说的“意外”,那么谁又能给“背叛”下一个绝对的定义呢?
第二,爱情有很多种形式,可能是心灵的契合,可能是感动,可能是同情,可能是迷恋,可能是客观条件的匹配。心灵的契合是最纯粹的,感动是被动的,同情是施舍,迷恋是一时的,客观条件的匹配不是绝对的。素贤与俊日之间是感动,与宇因则是心灵的契合,而宇因与地贤之间则是客观条件的匹配。真正纯粹的爱情发生时,两个人有心灵相通的默契,有共同的价值观,有彼此交流的话题,有怜惜有激情,有为了对方而放弃整个世界都心甘情愿的冲动,对方将填满你的心。这种契合,跟年龄,跟条件没有太大关系。对于不同价值观的人来说,爱情的意义也不同,也许是至高无上的,也许只是可有可无的,也许是生活的全部,也许只是生活的点缀,也许是最可宝贵的财富,也许只是其他利益的附属品。如果要得到想要的爱情,至少得找一个价值观相同的人,否则只能是痛苦。比如素贤,明明渴望的是心灵契合的爱情,却误把感动当爱情而嫁给了俊日,价值观的错位,导致她过着并不快乐的生活。
第三,遗憾。我一直不愿承认“遗憾”的存在。我不想接受残缺的人生,不论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我很苛刻又很绝对的设定一些标准,所以才有了上面提到的所谓“死穴”。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历了更多的事,看到了听到了更多的事,我越来越平和,原来任何事都没有完美,谁也拿不到满分。绝对的善良和忠诚,绝对的邪恶和背叛,绝对的美满和幸福,绝对的丑陋和痛苦,都只是存在于童话世界中而已。现实是复杂的,充斥着各种可能,没有办法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更重要的是,不完整,不圆满,不一定是不美的。其实人生处处都是遗憾。遗憾才是常态。遗憾也可以很美。我已开始慢慢的尝试跟生活和解,接受遗憾,欣赏遗憾的美,心平气和的与遗憾共处。
第四,恰当的情色表达,可以为电影加分。情色不同于色情。当感情的铺垫涨到了饱和的顶点,欲望是自然而然迸发的,就好像山涧里奔腾的瀑布一样。悲观暗淡的感情,往往伴随着看不到未来的绝望,尤其令人唏嘘。素贤和宇因每一次的幽会,都带着绝望的,让人窒息的放纵气息,把每一次见面都当作最后一次,那倾诉着欲望和迷茫的身体,也是一种美,而且非常动人。
4.
每一部喜欢的电影,我都试图用1234的方法列出它给我的点。可是写了满满一大篇之后又往往有意在言外之感。也许是思维逻辑不够清晰,也许是语言表达的乏力,总归留下这些足迹,算作对自己的交待。
6 ) 两人的情事,结局如何?导演的看法【访谈】
很喜欢《情事》,看完后有种难以言喻的感觉一直在我心头萦绕。 大概是因为那场雨戏,莫名想起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除夕看的电影,今天大年初五,除了吃吃喝喝工作打打牌,电影情节依然不时徘徊在我脑海… 正好找到李在容导演2012年在英国的访谈,决定不负我为这部电影耗费的时光和脑细胞(误),翻译一下,也好断了我对年轻的李政宰的念想(狗头
七道《情事》相关的采访问题;关于电影结局可以跳到最后一题。访谈翻译如下:
问 1:《情事》是你的第一部执导的电影,可否说说为什么会选择执导这部电影?
李在容:好久以前的事情,不太记得了(笑)。在韩国电影艺术学院时,我专注于纪录片,因此我对有实验性质的、新型电影感兴趣。当时有个认识的制作人让我评阅他手头上的《情事》剧本,过程中我萌生了想拍这部电影的念头。
问 2:《情事》的极简风格,是不是和你的纪录片经验有关?
李在容:与其说是因为我以前的纪录片经历,当时很多韩国爱情片有种夸张的基调:情感上过于煽情,故事也很俗套。所以这部电影的风格其实是因为我想尝新。
问 3:《情事》是关于婚外情的故事。你有否预料到这会是部很有争议性的电影?
李在容:爱情并不会遵循选定的途径,禁忌的爱和情不自禁往往是因为不得已的因素 – 时间、地点和个人境遇。比起一般的爱情故事,我觉得观众对悲伤、不被允许的爱情更有共鸣。我个人也对禁忌之恋的故事更有兴趣,因此《情事》诞生了。
问 4:上映期间的观众反响如何?如果上映于六十年代,大概会有观众觉得很震惊,但1998年的观众应该更能接受这个故事吧?
李在容:是的,九十年代的韩国和六十年代相比真的很不同,然而这部电影上映时还是有些争议性。《情事》是1998年的作品,不得不说最近十年的韩国的变化更大啊。我想几乎所有爱情故事都被韩国电影呈现出来了,除了新郎和岳父间的爱(笑)。
问 5:听说你想拍 timeless 的电影。我第一次看《情事》是十年前,两个星期前再看这部电影时,我以为它可能会有些过时,然而并没有。观感还是很新鲜,我也像十年前那般被深深触动了。
李在容: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我在电影上映期间的采访,但当时我说过,我想拍即使十年后看也不过时 – timeless 的电影。所以这也是我选择了简洁风格的原因,比如刻意不选择当下流行的服装和音乐,来打造一种更‘经典’的感觉。
问 6:这么多年来你常和李美淑合作,她在《情事》的演出也是隐退十年后的复出作品。为什么会选择她为电影主人公呢?
李在容:在我青少年时期,李美淑的存在是女神级别的。她也是我非常敬重,并几乎可称为理想的演员。《情事》在剧本筹备时期就已是为她的复出打造的作品。所以其实不是我选她,而是在我参与时她已经在计划中了。她也是我决定执导的原因之一。
问 7:电影呈现开放式结局 – 李政宰和李美淑没发现彼此在同趟班机上。身为导演,你觉得他们最后会在一起吗?
李在容:多数与禁忌之恋有关的韩国爱情片都有悲惨的结局,而且往往是女性角色受到惩罚。我不希望《情事》有类似的结局,但如果完全 happy ending 也不太合适。因此结局是两人分开,但命运般的搭上了同趟班机,让观众用这个开放式结局去自行想象。我希望观众有自己的见解,但我的个人想法是两人会飞往同个目的地 – 李政宰提过的那片湖。我想他会对她说:“我们在这个地方相遇了。这不是命运吗?”。但我觉得李美淑想要更多独处的时间(毕竟这也是她离开家的原因)。我想十年后,如果两人间是真爱,他们会在单身的状态下再度相遇。因此与其在飞机上,我更希望两人在一段时间后才复合,并对之前发生的一切不抱任何遗憾。
五星全部献给米苏老师的床戏啊!!!非大美人绝壁达不到的尺度好么!!!仙女儿级别的人物就只配玩儿年下好么!!!
如果每个三十七八的女人都像李美淑阿姨...
当年青涩的男神,还不似现在这样消瘦,肌肉都还有肉,婴儿肥还没有完全褪去,已经养成了逢戏必脱的良好素养,优秀品质。
李政宰的前戏太撩人了急急的喘气声,好看的手指,雕像一样的侧面这一切都很美,如果不伤害任何人的话就更美了如果我结婚多年遇见这样一个小年轻我也是忍不住的
男权社会下寂寞少妇经不住年轻小伙诱惑的那点情事,38岁才第一次真正坠入爱河,既可悲又可喜,几段情欲戏拍得像注水牛肉一般,食之无味
拍得十分绵长隽永,一点也不欲望过溢。李政宰像一只缄默而蓄力的小狮子,用年轻的热力熔断了中年婚姻的囚笼。光是想象一下巴西的湖水,粉色日出下的少年就足够让人心动了。李美淑的美,沉郁又空洞,她定定地望着一丛葱郁,或是生活的一地鸡毛的样子,就让人很忧伤。最性感的是高烧时昏热而喷薄的吻,最静美的是电车里深情的对望,最想让人流泪的是电玩房里像两个孩童一样解缚又欢愉的性爱。真诚的爱永远不无暇,也许要背负许多愧怍伤害与隐忍,但能有一时遇到就是至幸,也是至悲。
李美淑第一眼总觉得有点陈慧珊的感觉,现在都说刘亚仁好适合演姐弟恋,但看了李政宰才发现刘亚仁那还是偶像剧里萌弟弟的初级阶段,这才是撩姐最高境界啊,那一句现在把我当孩子了?是啊,这种年下带着青涩的成熟的感觉真的好棒,太容易陷进去,尤其那手指真的太醉人!他拍情欲戏时真的超级会用手指的!
雨声绵密,车窗慢慢摇下来,一个吻突如其来,爱情这支圆舞开始了。而八年前的李政宰彷佛男人与男孩的混合体,安静、光洁、有底气。
爱来爱去,男女主角都不入眼
李政宰。原来韩国人也有帅的,只属于韩国人的帅。内向的叛逆,纯真的忧伤聚集在眉间,像是在孩子气地怨着谁,又可以在一瞬间转为调皮惹人怜的微笑。原来他的怨是取悦,吸引你安慰他。那么所谓韩国男生的特色,除了宋承宪式的自以为聪明,其实是,由笨拙的脸部轮廓与下垂眼勾勒出的绝望感。
这能克制么?
这种题材拍得不狗血不令人讨厌还是挺难得的。
这是一部可以翻出来看的片子,虽然婚外情不提倡,但是真正的爱情总是在相互试探、猜疑、退缩、确定、进而奋不顾身这个过程中让人刻骨铭心!
我又老结婚了又有孩子你为什么喜欢我?我年轻没结婚又没有孩子,你又为什么喜欢我?
我觉得那是真的爱,不仅仅是激情
在实验室的那一段彻底被击溃了
平时看惯了欧美的偷情大片看起韩国这么缓慢的节奏居然也hold住了。李美淑真是美啊QAQ最可爱的是说我这么老又有孩子你喜欢我干嘛。最开始那羞射的气质太美了!后来的床戏也是美得没话说!湖边小屋大赞!
情欲戏拍的挺撩人,李美淑很有知性美。
拍得很美,情大于欲,不是沉迷在肉体横陈的欲望中,而是因为动了真感情不能自拔而产生的痛苦。李政宰这种稚嫩又深沉的幼兽状态太撩人了,李美淑姐姐也是很美,乏味家庭生活中那种空洞呆板全在她的眼睛里。结局竟然不是满地鸡毛让我有点意外~
至今为之最喜欢的韩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