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确实烂,但郭追的郭靖(尤其是中年版)真是太心水了!
虽然剧情奇奇怪怪,(其实前面还可以,主要问题在于全真教那段)但估计是打算像神雕一样拍好几集的,那就算了吧,可能后面几集都拍下来就会好很多,不过电影名字叫《神雕侠侣》,就算剧情再怎么拖,后面打算怎么拍,至少让杨过和小龙女先相个遇啊!
我来吐槽吐槽。这部假神雕·真射雕,主角杨过戏份少就算了,还害死武修文(这点真的过分了),武修文和杨过在桃花岛欺负来欺负去,结果到了全真教突然就很有默契了,鹿鹿峰大boss这次居然就演一个小道士,追追子有了黄蓉,鹿鹿子又是道士,江江子无奈只好和朱客搞起了cp,最后当然免不了四位武指大打一场,场面一度很混乱,再加上前任郭靖在旁边时不时偷袭,最终以大叉头和退役二叉头合伙杀死新任二叉头以及八臂哪吒齐山云结束。周伯通的前女友温青青和叮叮当当在这里成了他女儿郭芙。(哦这该死的梦幻联动哈哈)
近日古天乐与李若彤的同框照勾起了一代人的回忆杀。在感叹时光飞逝之余,关于童年美好的武侠记忆再度袭来。
我们把时光回溯20年前,由古天乐和李若彤主演的TVB大剧《神雕侠侣》于90年代中后期风靡一时,杨过剑目星眉、年少轻狂,小龙女宛若天仙、出尘绝世,他们在最好的年华诠释了最好的江湖侠侣。
弱冠之年的古天乐面冠如玉、俊美风雅,颜值更秒杀现在诸多小鲜肉。
而中葡混血的李若彤气质超群,集美丽、优雅和神秘感于一身,成全了最别致的古典美人。在《神雕侠侣》后对王语嫣的成功演绎亦水到渠成。
这部戏在主角出彩之余,邵逸夫麾下雪梨、张翼、李丽丽、刘家辉、白彪等老牌大腕的倾力演出,也为内容观赏性增色许多。
多位老戏骨甘为古仔当配角,众星捧月之意不言自明。
《神雕侠侣》于两岸三地的巨大成功,把金庸热度再度拉回大众视野;尤其对金庸的改编热潮更有香港传导至内地。
后续张纪中的央视金庸宇宙何尝不是受TVB 改编启发,关于《神雕侠侣》的奇情怪侠传说也在后续的影视作品中反复上演。
无奈对金庸的过度消费让新作比肩古仔版,已几乎成为不可能。
其实如果回顾《神雕侠侣》的诸多版本,古仔版远非最早。早在金庸1959年创作《神雕侠侣》伊始,便早被香港的一家影视公司相中并改编。
于1960年峨眉公司出品,由李化导演,巨星谢贤、南红主演的同名粤语残片登上了香港大荧幕,那时更由金庸先生亲自编剧,电影反响热烈、好评如潮。
文学和电影的相互联动让这对爱侣成为当年关乎爱情坚贞不渝的代表。1960年至1961年两年间,峨眉电影公司更一口气推出了四部《神雕侠侣》系列,成为当年武侠片的扛鼎之作。
因版权收紧,至70年中后期金庸武侠的影视改编才逐渐开放。1977年六叔邵逸夫夜谈查良镛,由此邵氏电影公司和TVB 几乎承包了金庸的改编权。
随即由一代武侠宗师张彻导演、傅声主演的国语版《神雕侠侣》在1982年与观众见面。
无奈受限于金庸原著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宏大超凡的江湖格局,张彻电影版《神雕侠侣》并未尽如人意。
90分钟的片长所限,故事到杨过终南山拜师学艺便已结束,电影版情节既未见雕、又不见侣,只剩张彻的英雄气短和热血阳刚。
另一邵氏电影版或也注意到张彻版的不足,在新编电影《杨过和小龙女》中,华山导演极尽所能把整部小说塞进一部电影中。
无奈此举导致了电影情节的过分臃肿,整体叙事过快、脉络交代不清,反而更影响了观众的体验。
电影即便跳戏,但27岁的张国荣在邵氏公司奉献了他的绝世美颜。由哥哥饰演的杨过惊艳全场。
再加上其年轻气盛,更让人觉得美不胜收、风华绝代。比起古天乐对杨过的演绎,我个人则更心水张国荣版。
一部电影无法填满原著几乎成为了所有香港电影人的共识,而对金庸的电视剧改编显得迫切且必要。
由萧笙监制、刘德华、陈玉莲和梁家仁主演的36集TVB 大剧《神雕侠侣》于1983年播出。
凑巧的是,四哥和华仔皆在22岁饰演杨过。23年过后,武侠影视剧男一号的同龄更迭交替,更如两代巨星间的香火传承。
无奈刘德华初出茅庐依旧青涩,在对杨过性情的演绎上火候并未完全纯熟。
83版《神雕侠侣》的成功让年轻的刘德华位列TVB无线五虎,而剧本的出色编排更填补了之前电影版不尽如人意的空缺。
83版对原作还原度之高远超从前、堪称样本,而剧中内容之丰富、情节之多样亦把书中的宏大江湖观完好展现。
即便有84台湾孟飞、潘迎紫版“神雕”与港版一时瑜亮,但显然TVB对金庸本土化的诠释更动人、更贴切。
多年后,83版神雕仍为金庸先生最喜爱之版本,可见其经久不衰之程度。
借助90年代TVB金庸改编这股东风,台湾和新加坡皆推出了各自的《神雕侠侣》版本。
新加坡版“神雕”范文芳得小龙女之神髓,飘然婉约、痴情专情,却少了一份高傲冷眼的气质。
而台湾版神雕却牵强附会、漏洞百出,任贤齐和吴倩莲与原作形象反差之大让人分分钟出戏,更让此版本无法列入经典排行。
随着香港电影的衰落以及港台金庸改编热潮褪去,进入新世纪后的金庸文学IP塑造更见常态化和多元化;
对金庸的不同解读也派生出不同形态的神雕侠侣,包括角色在其他武侠电影中的衍生。
2004年周星驰的《功夫》对神雕侠侣的主角进行了全新无厘头构建。元华的杨过年过半百、不问世事,一出手则震惊四座、功力不减当年;
同样元秋的小龙女归隐市井、锱铢必较,可内心良知促使她重出江湖、惩恶扬善。
在内地对《神雕侠侣》的重建版本中,以06年的张纪中版本最让人印象深刻。
此翻拍收视率之高、覆盖面之广,于10年后重现了新一轮内地金庸热。尤其主演刘亦菲几乎还原了小龙女的大部分气质,可与经典类比;
无奈另一主角黄晓明的表演过于过火和癫狂,反而形象与杨过相差甚远。
此后《神雕侠侣》在2014年又进行了大手笔改造,无奈经典已无法再现,唯一让人印象深刻的只有张馨予的李莫愁,美艳不可方物。
唯二可引人眼球的,便是杨过和小龙女的恋情由戏内扩展到戏外,于现实中成全了一对真正的神雕侠侣。
95版《神雕侠侣》已离当下24年,可他所带来的余温直至今日仍持续发散;在带给我们回忆杀之外,关于金庸的影像改编依旧马不停蹄、不舍昼夜。
由武侠鬼才徐克导演的电影版《神雕侠侣》于2019年上映,愿徐老怪天马行空、不拘一格,带给金粉们全新的惊喜。
这个应该叫神雕侠侣之杨过篇,因为小龙女完全提都没提。。。而且傅声还干掉了钱小豪。。。其实,我想说的只是江生的霍都造型还是挺不错的。。。
故事承接射雕第三集,只不过傅声从郭靖变成了杨过,穆念慈托孤,郭黄夫妇桃花岛隐居,杨过遭人恨,被人欺,跟欧阳疯子学了蛤蟆功,不断惹是生非,无奈郭靖将他送至全真教,刚好遇上邪门歪道古墓招亲,好一场斗殴就此拉开。无神雕,无龙女,只是射雕第四集!
居然没有小龙女
史上最暗黑杨过——谋杀武修文。名为《神雕侠侣》,一大半都是射雕里的内容,最后结尾小龙女也没现身,估计是准备拍续集的,结果扑街了。
神雕没有小龙女,果然是张彻的片子
cctv6,冲情怀3星半,尽管倪匡编剧把金庸的原著改的面目全非虎头蛇尾,小龙女从头至尾都没出现,故事乏善可陈无甚亮点,可是邵氏出品还是一如既往的稳扎稳打,文戏武戏都是一板一眼,尤其是傅声的杨过让人过目不忘,可惜这个系列到此戛然而止,假如继续拍下去,可能也会渐入佳境吧?ps,这版的杨过又萌又腹黑(儿子像爹?),比如结尾高潮段落设计让武修文当炮灰让人大跌眼镜,李修贤惠英红这酱油打得时间真短,怪不得钱小豪和钱嘉乐长得那么像,原来人家是亲兄弟啊。话说那时的武林人士穿着都那么大胆前卫嘛?本片的服装也是一绝呢。
太好看了,从头到尾我只想看小龙女长什么样,结果最后都不知道
故事选了很尴尬的一段,头不头尾不尾的,杨过还害死了武修文,最好的是黄淑仪,少女时明艳得体,在这个环节里展现了非凡的魅力,在此节已经不需要那些小聪明,是平冤。妇人时期也没有陷入堤防和刻板的讨嫌和无聊,轻轻的演,很聪明。
6.8;鬼馬張徹
胡乱拼凑到一定境界了 在神雕侠侣中更好看的射雕英雄也是很离谱 傅声的动作逻辑看起来很有后来成龙那种嬉闹打斗的特征
多年前在cctv6看的时候没注意到年轻的钱小豪,他的武修文死得太憋屈。整体虽然无聊,但也确实不能怪用来交代前因的它没重点——傅声后来若没有意外去世的话,这套戏应也有个三部曲。看到一半在纳闷里边的男性角色怎么动不动就来露个胸大肌,后来到豆瓣一看导演:张彻,瞬间释疑了。
没头没尾的拣了一段剧情,叫这个名字,倒叫人失望了.
我看過的張徹最莫名其妙的電影。
故事还没讲完呢。 真的像是前传而已。
太牛逼欢乐了——活死人墓大喇喇地在背景里招眼,而小龙女到谢幕结束也没有出来,如果不是经费不足的话,那就不知是否睡过头了?最搞笑的是,郭靖那么牛掰一位大侠,破北斗七星阵耍花枪也就罢了,不屑和欧阳疯动手用斗篷甩也就罢了,可是收拾霍都这个鸟菜,居然都不舍得下辣手使出降龙十八掌。
挂羊头卖狗肉。前30分钟拍的是射雕第35回“铁枪庙中”,黄淑仪版的黄蓉也是很好的,这一段戏演的也是保持水准。而后马上又接的是神雕前三回,从傅声演的杨过出场开始,后面不太值得看了。结束到投师终南,这选段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地,小龙女都没有出场,何来“神雕侠侣”。看起来张彻导演也是破罐破摔,把武修文、霍都、达尔巴统统写死,让傅声说一句“全没了”结束,表明是不想再拍后面的戏了。
哈哈..太cult了..還沒見到小龍女就劇終了..
杨过谋杀了武修文!!!神雕侠侣没有小龙女也就算了,整一大堆射雕的剧情是怎么回事,更糟的是这段射雕的剧情就是全片最好看的部分了。拍了这一大堆不知道导演编剧在拍个啥,傅声演熊孩子都演出套路来了,然而杨过可不是熊孩子,用小鱼儿的套路演杨过完全不合适。而且还演过头了,这个杨过根本就是个反派了啊。我不如去看独臂刀。唯一亮点是黄淑仪的黄蓉。
昨天大半夜看的 就是为了看小龙女 这片子的取材角度也太剑走偏锋了吧!没有龙女没有雕 叫哪门子的神雕侠侣
郭追演完老顽童演郭靖 傅声演完郭靖演杨过 龙套演员四部戏里面乱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