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这部剧,因为它的主题并没有小家子气,而是一部反映当时社会现状的文学剧制,想给这部剧一个主题词——家国情怀!
准确的说,应该是这本书的主题,时代背景定位在民国,一个战火纷飞,思想解放却又有些禁锢,无数思想先进的仁人志士力争反抗旧俗的年代,一场家庭包办的婚姻,女子贤德为大,有人反抗,有人屈服,以小看大,传统世家之间的儿女婚姻和思想进步青年之间的爱情形成鲜明的对比,即使接受了新文化洗礼,懂得婚姻自由,懂得女权主义,但传统思想的贤良淑德,女子的三从四德是无法摒弃的,所以女主屈服了,她是一个合格的妻子,儿媳,却牺牲了自己追求自由和爱情的权力,从她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家对她的重要性,妥协屈服来维系家的和谐安定,这个对家的情怀!
甲骨文就算烧成灰烬,也样留在华夏大地上 !这是我对这部剧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而姚父在迷失与日本人同归于尽的片段至今觉得最为震撼,新旧思想不管如何更替,爱国永远是最大的主题!很庆幸这部剧并没有局限于家长里短或是分分合合的爱情,而是把目光扩大到了那个时代背景,即使国家动荡,备受凌辱,还是有很多的爱国志士,为了祖国他们可以牺牲生命!他们在用自己最后的力量反抗,这是对祖国的情怀!
“俗话说,男儿脚下是黄金,可陈宝国竟然为了赵薇下跪?原来这只是今天的一场戏,姚木兰(赵薇饰)的妹妹逃婚,但由于种种原因,婚是必须要结,所以便逼赵薇做替代新娘,作为父亲的陈宝国便下跪请求亲家高抬贵手,不要赵薇替婚。”
这是前两天从sina娱乐上看到的新闻,当时就一个感觉:乱来!!!!!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先生30年代末的力作,记叙了从庚子年义和团之乱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这一期间的故事;全书浸润着浓厚的道家思想,还可以看到作者潜意识中基督教平等、博爱的理念。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期间的小说大多是通过激烈的矛盾和斗争来表现各种势力的斗争,这使我们的小说更多的充满了儒家的精神,也充溢着悲剧式的沉重。这样的作品,多是对传统的中国社会、道德、文化给予批判,而这些恰恰是“五四运动”中所提倡的新文学的主旨。而《京华烟云》一书,则将人性放在收尾,并从道家文化的角度来观察和理解人生,使作品具有一种和谐的品格,蕴涵着达观顺随、从容自然的人生观。文章上卷《道家的女儿》,开篇就引用《庄子·大宗师》中的话:“大道,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在中卷《庭园的悲剧》开篇又引用《庄子·齐物论》的话:“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在下卷篇首再引用《庄子·知北游》中的话说:“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腐臭,腐臭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腐臭。”这三段话,既可看作是每一卷的主题,又可以看作是全书的主旨。正如林语堂先生长女林如斯女士在“序言”中所说:“全书受庄子的影响。或可说庄子犹如上帝,出三句题目教林语堂去做,今见林语堂这样
发挥尽致,庄子不好意思不赏他一枚仙桃罗!”
新《京华烟云》尚未杀青,全剧情形我也未然可知。但是,仅仅就从上面这一个情节来看,就已经完全违背了林语堂先生原著的精神。
在《京华烟云》第十七章《听命运木兰订婚逃圈套银屏出走》中,林语堂先生借文中傅增湘先生之口给莫愁这个人物下了一个定义:莫愁是土命。沉稳,安静,圆通,富足。这些特点都很可贵,有福气。在前文中亦有提及莫愁“在世俗的智慧上进步大,在知识上进步小”。而就全书来看,莫愁不像木兰那样追求完美、思想超前;莫愁的特点就在于她包容一切,林语堂先生在给郁达夫的信中也说过“莫愁似宝钗”这样的话。试问,这样的莫愁,会作出“逃婚私奔”这样的事情吗?听说剧情还安排莫愁被强暴后,立夫出于同情而娶了她,这活脱脱就是《情深深雨朦朦》第二,而哪里又能看出一丝《京华烟云》的感觉?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作家渐渐形成了这样的婚姻观:婚姻必须要以爱情为基础,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幸福也是不道德的。在中国现代作家的笔下,不能与自己至爱的人结为终身伴侣,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人生,鸣凤为爱而自杀,曹七巧可怕的心里变态……而林语堂先生在《京华烟云》中,却突破了这一点:美满的婚姻当然离不开爱情,但并不是说传统的婚姻就不能培育出真正的爱情,问题的关键在于,夫妻要互补、忍耐和包容。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就如同每月的月亮,圆时也不过一两日而已。理解了这一点,人们就会形成比较现实,也较为容忍,更超然达观,甚至还不无诗意的情怀。比如书中的女主人公姚木兰,她明知道自己更爱立夫,但一旦家里给她安排了与荪亚的婚姻,她也就同意了,因为她相信缘分和命数,崇信老子的不争和顺天应命。她并不是软弱,也不是愚昧,而是比谁都清醒明理。她的幸福,是在自己的家庭中享受一份实实在在的爱,在与自己更爱的人的精神关联中,得到某种痛苦的补偿;她的生命力像柳枝一样柔韧坚强,富有诗意的理想主意精神。而新《京华烟云》的编剧,根本就没有能够看到原文中的这种意味,而是依照自己的观点胡乱创作,完全违背了林语堂先生原著的风格和精神!!!!!!!
我是一个“芝迷”,并且我非常喜欢赵雅芝主演的台湾版《京华烟云》。虽然我现在并不在意谁出演赵雅芝当年的角色,但是我觉得,一个从根本上就违背了原著精神的电视剧,它从存在之日起,就是彻底失败的!!!!!
突然想看这部剧了,就翻出来看看,后来又随手在B站搜了一下,看了看评论好像和原著差别挺大的,而且现有剧情里的故事发展的动力感觉有点狗血。
成亲这事,本来应当不会将木兰牵扯进来的,可是还是牵扯进来了。刚开始还以为荪亚是喜欢木兰的(抓阄之后的表现有点误导)原来并不是,他甚至还怕她,可婚后倒也不怎么看得出来,或许是因为不情愿,也就没了那点畏惧。荪亚也很无辜,成亲仿佛是一场凑合,本来应该是新娘的莫愁临时逃婚了,被蒙骗娶了不愿意娶的木兰,不冷不热倒也合理。可是出轨这种事就不对了,只能愤愤骂一句,你出轨还欺骗女方,这是我想不到的,我以为的荪亚应该是虽然有些性子但也还是不错的人品的,可你出轨又欺骗,真的是很糟糕。曹丽华的表现也是无语,木兰对你的好,就这样了?莫愁一时之间也是让人头大。
严重吐槽蒋太医!!!之前为什么不说不能喝酒!!!人出事了才来了一句见酒必亡!!!可怜曼妮就这么守了寡,刚办完喜事就办丧事,惨
黄维德演的立夫,不知为何感觉一会儿演的好一会儿演的差的,生气时候瞪眼的感觉和最近看到的开封府的图里是一样的,不知该作何评价
胡可演的牛素云发起疯来好招人烦啊,可是有的时候还是好可爱的,不过只是有的时候而已
一个大错觉:刚开始以为桂姨会是好人,就该猜到这种宅门里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安分的姨太角色
——————————————————————————————————————————
即将二刷完毕啦~
好吧,这个剧情其实是有那么点点狗血的吧,刚男主出轨完,又搞的一副女主出轨的感觉,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果然对潘老师有滤镜吧,荪亚一可怜巴巴的样子,我就又同情他了,只想他和木兰快快和好成为一对真正的恩爱夫妻,但凡有点甜甜的内容在都感觉自己露出了慈母的微笑_(°ω°」∠)_
牛家太可恨了,简直是一群人渣,牛似道的死还勉强算合情合理,牛夫人的死虽然之前有伏笔但还是有那么点魔幻的(五毛特效哦( ̄▽ ̄)/)牛怀玉终究还是近墨者黑了……
桂姨的结局倒是很令人意外
当时在看时就认识小燕子赵薇,其他人一个不知道,现在回过头再看,哇,这么多名人,二少奶奶居然是沙溢老婆,还有《欢天喜地七仙女》里的三仙女cp,然后想说的是赵薇在这部剧真的看不出小燕子的影子,塑造的姚木兰真的大气温婉,记得有一场戏是木兰和曹丽华的见面,感觉真的一开始曹丽华就输了,太小家子气了。木兰真的是太美了,也太大气,喜欢!
时隔十年光阴,又重温了一遍《京华烟云》原著及赵薇版电视剧。当年看这部电视剧之前还不知道这部小说,电视剧播出后第一时间就在网上搜到原著一口气读完,成为高中时代紧张课业中的调剂。由于是电视剧先入为主,读了原著久久才能适应:原来,最初的故事是这样啊。
相隔十年,再次读原著、看电视剧,又联想到女主角赵薇在拍《京华烟云》前后的际遇,不禁再次感叹:原来,后来的故事是这样啊。
一
根据原著对比电视剧的改编,发现似乎电视剧里从容平缓又云淡风轻的情节大多取自原著,戏剧冲突强烈又吸引眼球的情节大多是新增的,综合方方面面的因素,也不能将这种改编全盘否定。电视剧将原著三十多年的时间跨度缩短了一半,将原著的开篇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移到了近二十年后的张勋复辟。前十集交待了主要人物,并围绕着给平亚“冲喜”交待了姚曾牛三家各自情况,最后焦点落在了“木兰进曾家”上。虽然结果符合原著曾家三房儿子都娶了林语堂安排的妻子,却将木兰进曾家写得太过牵强,可试想一下如果由自己当编剧,如何把木兰进曾家这场重头戏编好,恐怕也不能比这版电视剧高明多少。前十集电视剧明显欠推敲之处是让木兰大大咧咧地直奔未来大伯子平亚的房间帮着掖被子还照顾起居。亮点在于保留了原著木兰用花生汤换荪亚的万花筒这样的美好细节,也将最后暗香与经亚、莫愁与立夫的结合早早埋下伏笔。
只是前十集苦心营造的些许温馨在其后二十集的激烈冲突中被破坏殆尽。不光是木兰与荪亚这一主线,除了曾姚牛三家的三对家长之外,其余晚辈没有一个人不在折腾。木兰的弟弟迪非与表妹红玉、旗人宝芬的故事倒是保留了原著的风貌,经亚与素云的矛盾只不过再发挥了一下,原著里最安分守己的荪亚和莫愁却变成了不知好歹的问题青年,并承担了大部分感情戏。可怜的曼妮也被拉下水一再被骚扰,就连原著里对曾家忠心耿耿存在感很低的桂姨也变成了背后使绊的小人。三角恋爱、深宅内斗、官场黑幕、家庭矛盾,现在电视剧流行的言情、宫斗、伦理、抗战,都在这一部电视剧里得到了全方位展示。这样的改编对提高收视率固然很有帮助,也迎合了现代观众的喜好,但就立意来说,这样的改编不仅失却了民国时的大家庭、大时代风范,也多少降低了作为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的格局。当年看得很累,重温时就将这近一半的篇幅快进。终于到二十九集曹丽华撞墙自杀,竟然长舒一口气:这下终于能消停了。
在我看来,三十集以后的剧情才算是真正走上了正轨,编剧的发挥也最大限度契合了原著。姚老先生云游、木兰救立夫、素云向善,这些情节均取自原著。对一些人物结局的改动也都符合人物性格的设定与时代主题。鸡犬不宁变成了相亲相爱,家长里短切换成了保家卫国,看似转变突然,其实是恢复了故事的本来面貌。
二
读了原著再回到电视剧,最不满的地方就是将原著木兰的哥哥体仁身上发生一些荒唐事“移植”到了木兰的丈夫曾荪亚身上,将荪亚塑造得如此不堪。电视剧改编不必完全遵循原著,只是对于没有读过原著的观众来说,就无缘认识到一个美好的荪亚了。
原著中写木兰和荪亚的婚后生活时,明写木兰仍然自由自在地挥洒天性,却在暗写荪亚对木兰的尊重与包容。那些诸如一起逛公园、看电影、买东西的微小乐趣恐怕不是古板的孔立夫可以共同体会的。荪亚让木兰的那些“妙想”不受外界侵袭,木兰推动荪亚的成长。正验证林语堂先生借书中人物之口表达的观点:“木兰是金命,荪亚是水命,金入于水而灼灼其光。”另外,荪亚虽然是富家公子,荪亚头脑里的平等、进步思想,似乎比立夫、木兰还要进一步。有两处十分难能可贵,一处是觉得不应该将守寡的曼娘一直紧紧关在家里,极力邀请她看电影“这种娱乐,不能不看,实在太妙。”另一处是安慰暗香之前受过的苦楚,赞美她的名字“这是个上等的好名字”。想必在曼妮和暗香的余生,也会感念这位好心的少爷吧。风云际会的新思潮未必对荪亚造成思想上的冲击,却早已发乎内心地关心身边的人。《红楼梦》的影子在《京华烟云》随处可见,男主人公贾宝玉的形象也被分在了好几个人物身上。荪亚得到的这一份,是宝玉身上最为可贵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平易近人、悲天悯人。
最后汇入抗日洪流时,木兰的亲友皆星散,只有荪亚始终陪在身边,最后是否能在战火纷飞的西迁途中终于放下对立夫的执念,明白荪亚才是真正的天长地久。原著里没有给出的答案,电视剧里用木兰和荪亚在北京城一片废墟中的拥抱作了答复(情深深雨蒙蒙书桓和依萍也有这样的拥抱,战火中的拥抱真的是不能控制的泪点),也就原谅了书里和电视剧里他们之间曾有过的缺憾。
三
不过对于女主角姚木兰这一人物,无论是在原著还是电视剧,眼前的木兰就是赵薇的模样和她在电视剧里的扮相。原著里姚木兰剪掉丈夫的辫子,喜欢吃小摊、奇思妙想,这分明就是一个大家闺秀版的小燕子。就连一些对木兰的断语“起运很早”、“被命运眷顾”、“眼睛漂亮”也与赵薇的人生轨迹惊人相似。电视剧里的木兰稳重端庄,也依稀可见她后来所塑造角色的端倪。
京华烟云是我最喜欢的赵薇影视作品,这个时期的她也是我最喜欢的赵薇。不只是京华烟云,还有电影《情人结》和两张唱片《飘》《双》。
04年的专辑《飘》,感觉像是刚出道的歌坛新人,完全没有之前的偶像光环,将一切归零,小心翼翼的拿捏吐字。主打歌《渐渐》一开口就完全忘记了赵薇作为演员的身份,这首歌即使在专业歌手那里也绝对是高水准之作。《一直下雨的星期天》又是一首适合雨天聆听的歌。我们既是欲说还休蠢蠢欲动的当事人,又是超然世外全知全能的观众。《这一刻我相信你说我爱你》听后觉得很适合在婚礼上放。05年的专辑《双》则更加成熟、多元。主打歌同样出色。《我和上官燕》,是少有的几首关于“北漂”的歌,现在听起来依然对大都市、对追梦人生充满了向往。情歌的主题也挖掘的更深:《顺风逆风》在隐喻中展示了一种积极向上关系的图景“顺着风去旅行生命的辽阔,逆着风去拥抱相惜的感动”,令人神往;《微小的部分》是顿悟之后带着些许怀念与哀伤的洒脱。两首影视剧主题曲——《情人结》的《天使之名》和《京华烟云》的《发现》也像是镶嵌在作品里,与剧情和角色浑然一体。也许她的唱功远不能与专业歌手相提并论,却有一些渴望与情绪只有她的歌曲才能够传递。
这两张专辑恰是与音乐人姚谦合作。姚谦也总能发掘出歌手潜伏,却又令人惊喜的一面。在世纪之交打造出起点很高至今怀念难以超越的萧亚轩;让林忆莲走出早期的硬朗和滚石时期的哀怨,真正变成游刃有余睥睨众生的歌者;让刘若英多了几首在KTV打榜的叫好又叫座的金曲;让赵薇从闹腾中瞬间安静下来思考纵深问题的《飘》《双》更是令她浴火重生。姚谦与这些女歌手的交集,我们听这些歌的轨迹,仿佛形成了一个坐标系。一切过往都变得有迹可循,一切向往也都变得生动立体。
与刚出道时《还珠格格》的爆红(《还珠》的爆红想起来也已经恍若隔世)、现在的全面开花不同,0405年《飘》《双》《情人结》《京华烟云》之于赵薇无疑来说无疑是经过低谷与沉淀重新出发的承上启下。对粉丝来说,这也是最亲切、最真实的赵薇。
十年前的自己在笔记本的封面上用彩色笔郑重抄下:你是即将到来的日子。十年后的自己在心底呢喃:翩翩不再少年路。对于自己来说,也是到了沉淀之后再次出发的时候了。
2015-9-4 11:10
潘粤明电视剧补完计划
好剧,经典,很喜欢,老戏骨多,演员演技都在线,女演员都很美,当时觉得孔立夫好帅啊,可惜没和木兰在一起,结局好悲壮,唉。。。
给两颗星是因为我觉得能把书改成这样也挺不容易。
我觉得这是赵薇演的挺好的电视剧之一吧,经典。
相当不错的木兰
赵薇其实戏路很宽,刁蛮倔强端庄隐忍都能演 ,姚木兰是很成功的转型,不再是小燕子了。
不知道为什么对潘粤明很有好感 = =
赵薇演的这部剧演得真是好,摆脱了琼瑶剧的疯癫形象,在这部剧中尽显大气,端庄,优雅,透露着知性美,很赞
贤妻良母的典范式人物赵薇居然演绎的不错,剧还是可以的,虽然并不喜欢这个故事!
赵薇的扮相真好看,知性优雅大气
小时候看的,还挺生气的,木兰有点委屈
可能是先入为主吧,我喜欢这版.看完<京华烟云>,我才真正觉得赵薇不仅仅是那个小燕子了.长辈们的表演都特别精彩.胡可也不错~黄维德也不错.
就是这部剧改变了我对赵薇的看法,认可了她的演技,内容除了儿女情长还有国仇家恨有很大的可看性。另外演员方面有众多实力派老戏骨加盟,飙戏也很过瘾
我觉得这是赵薇演得最好的片子诶。。邱琦雯好美~
赵薇演出了姚木兰的味道。
不过说实话,我不喜欢圣母型
有味道的情。有想法的人。
这个很好看,赵薇当时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小燕子的形象
京华烟云让我看到了赵薇更多的可能性,从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到敢爱敢恨的依萍,木兰完全是另一种气质,可塑性很好!
超级好看,小学时候每天不看一集都不睡觉。至少看了5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