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剧是基于现实的一个事件改编的:2013年纽约南区检察官Preet Bharara起诉Cohan的对冲基金SAC,最后双方达成和解,SAC支付天价和解费18亿美元,市场禁入5年,SAC转变为家族办公室。证监会允许Cohan在2018年1月1日这一天重返基金业。 第一季总体评价虽然还不错,但是原来期待是一部能与《大空头》、《华尔街》相媲美的影视作品,发现还是差了一点,过度戏剧化或过度简化,编剧太儿戏。可能这与电视剧本身更适合表现多个小故事的特性本身有关。当然,金融影视作品本身就难做得好,《华尔街》能做得划时代,《华尔街2》就是烂到家。 本剧的主线就是法律对抗金融。与以往单纯的法律剧例如《Boston Legal》、《傲骨贤妻》相比,类型是新鲜的,跨界也搞得有新意。但是法律剧可以借助源源不断的新案件来推动剧集的情节发展,而这个基于真实故事改编的法律金融显然没有那么多新的小故事可以讲。即使这个现实故事到今天依然在发展,例如2015年证监会强制在SAC的新办公室安装摄像头以便24小时监控SAC的员工的活动,2016年Cohan表示他还在犹豫要不要重开基金业务等等。也就是说,这个现实故事改编成电视剧的关键弱点是没有足够多的新故事。没有新故事怎么办呢?现编咯。 于是,故事的原型Cohan,据说在看过本剧后,评价是:“都是好莱坞的东西,不真实”。 我们先看设定。Bobby@Axe的设定是综合了多个对冲基金老板的特点,首先绝大部分借鉴了SAC基金的Cohan, 然后是喜欢买了股票就强入人家董事会的Icahn,还有投资天才Ackman的身影……这里就有问题了,综合多人特征不是不可以,但是你需要把这个人合理化,他的逻辑是什么,他的理念是什么,他的个性是什么。如果这一个人,今天做性格A的事情,明天做性格B的事情,这样搞,性格和投资风格都变来变去,看的时候就觉得很无语很出戏……这和TVB里每个人都要开心吃个面没什么不同……汗…………另外一个八卦是Bobby老婆Wendy的原型据说不是Cohan老婆,而是Icahn第二任老婆。 Chuck,美国联邦检察官(US Attorney for the Southern District of New York)。原型是印度移民Preet Bharara,做了纽约市南区的检察官后6年办了88个金融案件。这个行政级别的检察官全美国有93个,年薪18万美元。 在这个职位,如果想轻松往上爬,就去查有组织罪案,有政绩,没树敌,干几年就能往上爬,法律或政界,甚至可以官拜参议院。如果是真人民公仆,就会去查华尔街的金融案件。这个方向就吃力不讨好了,分分钟被下黑手。 Preet是2009年上任的,至今7年了还在任。作为参考对照,还要提两个人:Giuliani和Eliot Spitzer。Giuliani在1983年至1989年担任和Chuck/Preet同样的职位,纽约市南区检察官,干了6年后去当纽约市市长,市长任期从1994年到2001年。之后,接替他担任纽约市市长的人叫Bloomberg。Eliot Spitzer 在1999至2007做了8年的纽约州的州检察官,然后升任纽约州州长。他担任州长一年时间左右,因为嫖妓丑闻被迫辞职。有传闻是他当检察官期间查过太多华尔街的金融案件,然后去当州长后就被华尔街的大亨们阴了一把,因为他还担任州检察官时不好阴他。 由于本剧的主线是法律对抗金融,那么在未来第二季第三季Chuck未来应该会一直做检察官。当然,也有可能借鉴上面的三个模板,有可能一直做检察官(Preet 的走向),有可能3、4年后升任纽约市市长(Giuliani的走向),也有可能升作市长后迅速被人下黑手(Eliot Spitzer的走向)。 剧情可以用一幅图概括:
Bobby Team 对决 Chuck Team。没错,就和钢铁侠大战美队、蝙蝠侠大战超人一样。 大设定是法律对抗金融、社会正义对抗不义之财。本来,观众都本着这样的预期看下去。 看着看着就不对劲了。随着故事发展下去,主题也是不断演变,甚至一集换一个主题。从第一集开始,所涉及的主题依次变更为: 【第一二集】醉生梦死的亿万富翁 VS 贫穷的人民公仆; 【第二三四集】白手兴家的穷鬼屌丝暴发户 VS 家境优良的优等生; 【第五六七集】有情有义爱家爱手足的忠义好男人 VS 不正义的正义使者; 【第八集】简单直接就是为了挣钱为了成功(见消防队演说) VS 名为公义实际自私自利(第一集Wendy对其评价) 有很多卧底的大亨 VS 有很多卧底的检察官; 传统标准体位 VS 新潮SM+角色扮演多种口味; 。。。。。。 到了第一季最后一集,本剧突然间就来个转折,说前面的主题都不算数,都清零,从现在开始,现在的主题是:无限资源的大亨 VS 一无所有的个人。 就一句感受:搞毛啊? 其实每一个都可以是一个很好的主题,也可以写很好的故事,可能是编剧担心单个主题撑不起整个季度的主线,可能也确实撑不起一个季度,于是就快速跳跃,差不多一两集讲完一个小故事,就换个主题,这特么的变化太快太突然,有点为了主题而硬凑故事的感觉。 以最后两集为例,上一集的Chuck是为所欲为、资源丰富的监管者,想罢免大法官就罢免大法官、想提名谁上位就提名谁上位,想查什么立刻就能查到,有钱,若跳槽则年薪900万美元,比老爸更干练圆滑,手段更激进毒辣,已经是无敌的设定,Chuck已经成为有无限资源的正义裁判了。然后在下一集,为了满足最新的“无限资源的大亨 VS 一无所有的个人”的故事线,就需要强行把一无所有、没什么可失去的标签插在Chuck身上,于是Chuck就迅速衰落、失势等等。这个变化完全没有说服力,逻辑上有太多的硬伤。 回想起来,也许这就是美剧的套路,一两集一个小故事,以小故事推动大情节线发展。这就和电影的故事编排无法媲美了。
当然,换个角度看,编剧也有这样的动机,试图建立一个丰满的多层次的人物。例如Bobby, 编剧试图把他塑造成: 醉生梦死的亿万富翁、白手兴家的穷鬼屌丝暴发户、有情有义爱家爱手足的忠义好男人、简单直接就是为了挣钱为了成功、有很多卧底的大亨、喜欢传统标准体位。而Chuck则是:贫穷的人民公仆、家境优良的优等生、不正义的正义使者、假公营私名为公义实际自私自利、有很多卧底的检察官、喜欢新潮SM+角色扮演多种口味。但是,正如上面所说,表现方法和呈现形式,显然是不合格的。 Wendy也是被编剧写得反复无常,先是觉得Axe基金赚钱很正路,自己也是一起打拼15年的创始合伙人,然后倒数第二集突然转变说Axe基金就是在犯罪……那自己是不是共犯了?既然是犯罪,走的时候不是千方百计要保证自己的清白之身吗?那走之前还拿500万和玛莎拉蒂,是不是有道德问题?第一集是强势高管,然后变身知心大姐,以柔克刚,再然后变为正义,即使丈夫要求也不干,再变成我看透你了,我要走了……这怎么看怎么不对…… 另外,Wendy在双方第一次和解的时候就应该辞职了,心理咨询专业有心理咨询的职业守则,咨询顾问有咨询顾问专业的职业守则,无论心理咨询、顾问、金融、公司治理哪个专业领域,都有职业守则。这些ethical code都不允许继续做下去了,终于拖到季末才走也是醉了。 最后一集,因窃听器拆公司的情节完全照抄科波拉1974年的电影《窃听大阴谋 The Conversation》,减分。 总结一句:作为行业剧是有新意的,法律对抗金融的设定是有意思的,但是第一季还不太好看,可能和电视剧本身的特点也有影响。可能是电视剧的编剧要比电影在严谨性方面差一些,所以造成本片的剧情太儿戏,变化很不合理。如果有现成的小说作为改编蓝本,可能会好不少。 其他 Bobby的员工在孩子的家长会、体育比赛时发现,其它也是做基金的家长们对他们敬而远之,甚至禁止他们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说话。这个事情是SAC基金的员工身上真实发生过的。 槽点:大概是为了突出公仆贫穷、大亨有钱的对比,剧里经常很生硬地拍吃,尤其是检察官团队中午吃汉堡,拍得也太多了。。。。。。 笑点:大家都认同是在Bobby办公室吵架那一幕。
“You are the motherfucking fired!” (你丫被开了!)
这是《BILLIONS(亿万)》第三季最后一集中纽约南区检察官查克从权力宝座(相当于正局级)跌落,被司法部长咆哮免职的场景。
《亿万》是靠谱君10月份追完的美剧,三季36集的紧锣密鼓严重打击了靠谱君的智商,很多金融律政的术语、政治音乐、大牌出境都懵懵懂懂,中英文字幕都在看,一路跌跌撞撞,却又欲罢不能。
靠谱君是全程含泪,看着亿万富翁们和权贵们的奢华生活;另一方面,围观这帮孙子打来斗去你死我活的还内心暗爽。
靠,你们怎么还不死呢?
男主查克是典型的权贵二代,有家族基金。要知道,在美国富豪通常要缴纳巨额的遗产税和所得税,但美国的法律也有一些规定,可以避开这两种税。就遗产税而言,一个富豪把一笔钱存入信托基金,本金就会被拿去投资获得利息,而如果这个富豪把这笔钱产生的净利息都捐赠给慈善事业,那么后代就可以继承全部本金而无需纳税。所以查克家族成立自己的私人慈善基金,每年只要捐赠资产的5%给公共慈善机构,就一方面可以享受减税,另一方面又可以控制利息的用途,随心所欲地用来影响社会。这些基金会享受税收减免,而且运行完全不透明。
查克有家族基金这壶老酒垫底,一心在仕途专营。正是依靠着家族背景和名校精英身份,查克当上了美国联邦检察官,他上面就是司法部部长,在司法体系中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而且Chuck负责纽约南区,因为包括着金融中心曼哈顿,向来都重点管辖经济犯罪,并不是行政同级的北区或其他州的检察官能比肩的。所以Chuck和妻子Wendy吵架中就喊出来”I am the god damn US Attorney!”工资挣得是不如你多,可我的职位确实就这么牛逼!
这就是权贵,查克进行各种叛逆,为了所谓的事业(政绩),偷看老婆电脑整基金大佬,钓鱼执法不惜输光自己、老爸和同学的所有现金,甚至包括自己那份家族基金,阴谋、收买、威胁、讹诈、恐吓、背叛、造谣,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最后,在搞自己顶头上司司法部长的时候,被下属和同伴们阴了一道,so开路以马斯。
已经迈入权贵的“老钱”哑火了,“新钱”又怎么样呢?
查克就是看不惯那些暴发的“新钱”,剧中的的对头是另一位男主,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亿万富翁波比--Bobby Axelrod。
波比出身贫民,靠在投机911事件暴富起家。他就像潜伏在高地瞄准目标等待最佳时机的狙击手,冷血、机敏、狡猾,各种内幕交易,各种收买内奸,各种伪装试探。高智商、高情商、高逆商,妈的什么都具备了,无法无天、无拘无束、花天酒地。100刀一片的松露,小case。300刀一杯的苏门答腊猫屎咖啡,毛毛雨。2000刀一杯的白兰地,漱漱口。20000刀一小罐的白鳇鱼子酱,塞塞牙。至于那些炫富摔中的全球限量版的宾利、爱马仕、新款iphone、限量版chavlottelOympia高跟鞋,在Bobby眼里就是穷逼加傻逼。没见过钱吗,把什么垃圾都摔出来了的。
最TM虐心的是在第三季第6集里,波比、瓦格斯和法国厨师三人吃濒危野生动物圃鹀。厨师说,
以前在法国,只有皇族或者修道院的人才可以吃蒿雀;现在在法国,吃蒿雀是违法的;准确的说,在全球范围都是违法的。
为什么违法呢,虐待动物是也。
蒿雀被养在种葡萄的园子里,这样一来她们的肉质融合了水土环境的精华,大地的味道,内脏和骨子里都有。而且为了食用,圃鹀的眼睛被刺瞎,生物钟处于晚上,食欲得到刺激,拼命进食,直到长成到自然体型的三倍大。
真正高逼格的在于吃的过程。
在头上盖好一块传统刺绣花布,掩耳盗铃地躲避上帝的巡视,同时掩盖不雅的吃相,并聚拢浓烈的香味。把2两多重的圃鹀整只放入口中,鸟头要留在嘴外,在唇间悬荡着,咬下鸟头,弃之。
圃鹀烤好必须趁热立即食用,你得让它停在舌上,一边快速地不断吸进清凉的空气,这么做可以让它冷却,可是真正的目的却是让那绝妙的脂肪如瀑布般顺着你的咽喉自由地倾泻进腹中。等它凉了一些,你就可以开始咀嚼了,你需要大约十五分钟,从胸开始,到翅和酥脆的骨,然后是内脏。
富豪在意的并不是食物本身,而是独特食材给他们带来独一无二的体验。
厨师又说:
吃一只是幸福,吃两只是暴殄天物。
于是,他们每人都搞了,3只。
有钱就是TMD任性啊!
头上蒙布,黑暗中仅凭咀嚼,就能够品尝到这只鸟儿的一生:
摩洛哥的麦子, 地中海上微咸的空气, 普罗旺斯的薰衣草。 豌豆大小的鸟肺和心脏, 满溢着它在溺亡时涌入的阿玛尼亚克酒, 会在食客的舌尖碎裂, 迸发出带着佳酿芬芳的花香。
不得不说,靠谱君的想象力算是被贫穷限制住了。
人们渴望财富和地位,一旦如愿以偿,也许生活得更槽糕。过多的欲望与自己真正的需求毫无关系。总是在意他人对我们的看法有什么鸟用,他们也不会出席我的葬礼。总是考虑他们了,把自己短暂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破坏殆尽,我们居然花了我们生命中这么多的时间来羡慕那些错误的东西,真令人痛心疾首。
越是深信人生而平等,深信自己有足够的实力去实现自己的任何理想的时候,越是感到痛苦。
命运的无常岂是人力所能更改?我们看到的结局是,攀上社会顶层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全世界只有一个比尔盖茨,只有一个马云,这就是非常真实的现实!其中的疯狂、残酷、随时准备ALL-IN,随时可能从高峰跌落粉身碎骨。盛宴背后流淌的是猩红的鲜血吗?
这场金钱和权力的盛宴,桌面流淌的葡萄酒,暗红如血,就像他们在吃末世最后的晚餐,疯狂而诡异
如果换一种思维呢,在拥有友好、好奇、敏感、谦逊、虔诚和智慧等方面变得富有,如此来逼格高大上许多。
说什么金钱,谈什么名利,太LOW!
一个能够养育最大数量的高尚而幸福人群的国家是最富有的国家;一个能够把自己生活的价值发挥到极致,而且通过个人的努力,或通过自己拥有的财物,能够对他人施以最广泛的有利影响的人将是最富有的人。就像《给那后来的》一书所言:
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将不再理所当然地是商人或地主,而是那些在凝视夜晚星空时深深感到惊奇的人,和那些能够理解和减轻他人痛苦的人。
葡萄真酸,不但有害身心,还是真LOW。
可是,就让靠普君LOW一下吧,让各种LOW来得更猛烈些吧!
某种程度上,《亿万》在去年媒体那里的境遇好像《大空头》之于影评人,有着首创性却被忽视。金融是一个宏大的命题,处理得很干净利落。几条线很清晰,但同时也串出了一大票人物(导致观看上难免有难度)。Wendy的角色写得很棒,双雄对战也被两位完美拿捏。能在荧幕上看到金融题材的剧集,实在不容易。
Bobby比Chuck屌多了。第10集里Bobby和Bill的吵架简直神了。
第一集太驚艷!目測只有《新聞直播間》和《紙牌屋》堪比。
精彩!!对抗性十足,季终集两次对话三次撕逼,多燃啊
这部剧真是比初潮来临前的圣母玛利亚还要纯洁
满口公义内心阴暗表面文章漂亮实际道德就是坨shit一边说无私一边谋私的事儿也没少干,就是讲的Giamatti演的联邦检察官这类型吧,呵呵,果断站队Axe啊,虽然Axe也不是啥好小伙,然而有恩必报有仇必报的干脆劲挺欣赏的==
塑造人物的方式太土了吧,Giamatti很认真地说那么直白无趣的台词好尴尬。金融和法律都是非常ambiguous的职业领域,有很深沉的东西可挖掘。但billions显然是走轻快浅薄的道路,新闻周刊式的讲故事方式上限也就是个《纸牌屋》了。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这剧不好看吗?台词故作机锋相对,表演浮夸,所有人都装模作样的。要不是因为题材本身,我觉得可能只有两星了。
我必须要说,Axe和Wendy真是我看过的张力最好最shippable的bg cp...........Wendy和Chuck玩SM在他俩的对比下真是弱爆了。本来以为非要你死我活才行,不过这季这样结局蛮好的,最后情绪全调动起来了。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期望太高,觉得整体没达到我的预期。
随便在国内券商捞俩个有向阳面独立办公室的人,他们的生活比这个激荡多了。老美写的高层勾心斗角,在我们大中华,也就是个中等偏下。但剧情不错,男主我喜欢,考GMAT的可以看。
爱Bobby! 爱医生!爱Bobby和医生的火花四溅!作为拥有正直三观的小孩好希望他俩出轨啊。。。掩面
每一集都特别高能!近来少有的好剧!看完感触也是蛮深!夫妻不同心,感情再好都算屁!人总是自私的,为了保护自己或者达到目的,什么事都做的出来,哪怕是伤害最爱的人!只有利益是永恒的,只有追求利益的心是不变的!
一看见男主的脸 就想打五星 就想说 你是诈尸吧
上学的时候看看这些,学习就有动力了。
Biggest learning: Lara is a smart woman. Be like Lara.
坏蛋就只有一招,内幕交易,好人也只有一招,策反。这个世界还真是简单粗暴
妈的太喜欢Wendy了
双雄对决。好看在强强硬碰硬。金融题材,新鲜感。明争暗斗处处。值得一追。
中心的四个人物塑造的都很成功,隐形的那条感情线很抓人。wendy这个角色冷静专业内心强大,比起她需要他们,两个男人在不同层面都更需要她,这设定给了主角们很多内心戏的空间,没有这些这剧就是个普通商战剧了。还有就是三角甚至四角的人物关系很微妙啊,前情有好多空要填的感觉,等下季
先说喜欢的地方:两位男主都是实力派,而且选角特别合适,金融巨头飞扬跋扈的架势和检察官世家出身嫉恶如仇的状态都很到位;金融法律题材真是眼前一亮,之前很少看到讲华尔街的美剧。不喜欢的地方:始终觉得Wendy的设置不算讨喜,故意设计的利益冲突简直是故意把剧情复杂化,而且有点儿过度戏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