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当我坐在家里电视机前焦急地等待着一部戏的开演时,我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便是我十年来看的最后一部国产电视剧。没错,它就是《冬至》。借此冬至之日,为大家呈上。
《冬至》(国产36集连续剧)
导演:管虎
编剧:李鸿禾
主演:陈道明 / 陈瑾 / 丁勇岱 / 张子健 等
首播时间:2004
推荐理由:
「这是一部难得的国产犯罪悬疑片」
这是一部发生在江南小镇的故事,一桩命案打破了小城的宁静;一个刑事犯罪专家介入,于是,命案层层深入,背后竟隐藏着让人意想不到的秘密...我不敢说这部电视剧比起同类美剧在制作规模和专业性上的差距,但它的确在有限的成本内把犯罪逻辑和推理过程做到了极致;它也的确完完整整地讲清楚了这个案件的全过程。至少在中国同类国产剧里可以作为标杆。
「侦破线与犯罪心理线并行」
在我事后追忆这部剧集的时候,不禁感受到了些许大卫·林奇《双峰》的感觉,不单是在布局上(两者同时发生在一个小镇,同样是一桩命案引发故事发展,同是有一个外来的探员介入),也在那条额外的犯罪心理的剖析线上。这条“心理侦破”线的加入,让这部电视剧更加有魅力,更加对里面的人物流连忘返。
「正反角之间的“博弈”」
接着上面的说:也正是这条线的加入,让剧中的正反主角能够同台博弈,一个是犯罪专家(丁勇岱饰),一个又是沉稳的众人尊仰银行老职员(陈道明饰),
两人境界奇虎相当,侦破与反侦破此起彼涌,看了实在过瘾。更别说两位老戏骨演技上的对彪了!
「角色性格分明,表演扎根生活」
我之所以对这部电视剧流连忘返,一是情节能够勾起自己那时的很多回忆;二是自己作为一个北方人对剧中“江南小镇”的陶醉;再者便是剧中的那些个性分明的人物角色了!当然,这跟那批演员的表演素养以及他们将表演扎根于生活的态度是分不开的。从一个偷鸡摸狗的混混,到贪图便宜的保安,再到银行阴险狡诈的领导,家中世故唠叨的妻子...
几乎每个角色在《冬至》里都让人感到那么的真实,而这种真实不在于场面和煽情,而在于那些柴米油盐般的细节上。演员拿捏细微情感的表演态度让人敬佩。
如今,每每冬至日,想到这部《冬至》心中总是不由升起一种悲凉:面对当下浮躁的影视行业,那个时代的演员早已过了契,那些试图写出好故事的编剧也早已隐去了创作的痕迹。留下这部即便有很多瑕疵但却让我流连忘返的电视剧,借着天气寒冷,冬至来临之际,送给每个热爱电影的人。
撰文:太虚宫 本文属于太虚宫原创,版权归属【星期五文艺所有】,禁止转载,如需合作请联系我们。
这几天重看了一遍陈道明当年主演的《冬至》、彻彻底底地打破了印象中对这部剧的美好回忆、这部国产剧在我心里是有位置的、但重看后一个弱智啊、剧本拖沓是最主要的问题、主要讲若干个坏人都对银行的某笔存款起了歹念、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其中陈道明最牛逼、虽然表面上唯唯诺诺、其实属他贼胆最大、里面几个坏人都各自很傻很天真的以为自己做的坏事都可以算在其他人头上、到后来连隔壁邻居都偷听到这件事情、开始动脑筋分一杯羹了、反正里面傻逼的剧情暴多、什么坏人甲绝食、警察一脸愁容塞饼干求坏人吃一口、什么坏人乙喝毒药生命垂危抢救到最后关头、警察对医生说让一让我还要问几句口供……什么坏人丙的小情人爱上了警察小哥哥、半夜告发上门抓人、然后看着情人被抓弱弱依偎在警察小哥哥怀里、什么坏人丁带着自己儿子潜逃海外、警察最后一刻居然佛系说孩子是无辜的、让他走吧、WTF ?唉、这是自作自受啊、没事干嘛去遭这种罪啊、居然豆瓣评分高达8.3分、如果陈道明也像我一样吃饱饭没事干回看的话、估计他肯定破口大骂、编剧傻逼、导演傻逼、一群傻逼!、粗略数了下整部剧里一共死了9个(行长、主任出纳、柜员蔡、邻居、光头恶人、帮凶跟班、富婆、男主妻、警察)被捕4个、疯掉一个、看这架势剧情一定是轰轰烈烈跌宕起伏吧、却被导演拍的阴阳怪气、神神叨叨、毫无逻辑、导演还在戏里强行灌水几段爱情故事、简直不知所云、戏里莫名其妙的安插了几个看似对剧情推动的配角、什么神秘租客有意无意偷窥、什么阴暗恶心邻居偷偷摸摸偷听后骚扰电话、什么络腮男暗恋男主妻、结果都是然并卵、还有那个警察死的也是出乎意料的牛逼、估计是导演觉得这么天马行空的剧情、坏人死了这么多、好人不死一个显不出剧情紧张感、警察好端端拿着手枪不用非要逞强和坏人PK 斧头功、以为是西部牛仔了、结果坏人耍赖皮一枪把好人毙了、搞笑哇、当然这些傻逼角色和刘敏涛饰演的那个什么青青一比较都弱暴了、简直在平行时空里、完全不了解这个角色是在干什么?看着故作淡定、貌似一切计划行动都在她掌控之中、没事就哈哈哈傻笑几声、就一个装逼被雷劈的大傻逼!整部戏评语就二个字“太烂”.
其一、陈小平晚上偷入银行,进去后必须呆到天亮其他人来上班,第二次去之前还因此在和妻子的对话中说到过,好像说是因为那锁只能从里面锁。意思应该是连夜离开,锁不了门,会被一早上班的人发现,可进去时是怎么从外面打开的,能从外面打开却不能从外面锁上,想来想去没明白,这是个什么机关或逻辑。
其二、陈小平第一次偷入银行试转了好像是2万元钱吧,然后在证券公司同学那拿到几百元的提成,剧情说的不是很清楚,就该是挪用公款拆借给他人所得的回扣之类的。可第二次转了多少啊,然后转完白天去银行存了20万,这是直接把钱转给自己,还是挪用划出了几千万吗,然后得了20万的回扣,这些关键剧情怎么就没交待明白呢,是这不重要呢,还是我这个观众太笨没看懂,还是因为没看完,以后的情节还解释,影响观看
陈瑾演的真好 以至于多年以后《唐山大地震》里她和陈道明再演夫妻 我都提着心 生怕她下一秒大叫“陈一平你拿着个破号干什么”
内地就数陈道明演技最高
一个人做一件坏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做坏事,不做好事…
我觉得什么人民的名义在这个片子面前弱爆了好吗。
被旁白叨逼叨烦死了
至今犹记一个情节,就是道明叔的角色在发现有摄像头之后,脱下自己的外套尽可能的掩盖头脸身形,简直演技。再就是剧中大量的通过肢体所表现的心理活动的演绎,真真的给主演演技点赞。剧本剧情都不错,还有导演。
可以精简到25集
大陆能出这样的电视剧很希奇
其实没什么印象了。记得当时还听广播剧来着,有几集挺恐怖的
编剧太差了
实在都忍不住可怜陈一平,都盼着他把钱转出去移民到国外去,这点钱没享受到反而弄个家破人亡。蒋寒以为他是谁呢?唧唧歪歪。
谁没有一点点理想?谁不希望过上好日子?可是,平庸的生活和体制的不公,一点点的磨灭了我们的理想,好日子也似乎总盼不到头。这不单是一个小镇中年男人为了追求美好生活而走上犯罪之路的故事,而是大多数中国普通家庭的缩影,所以,有时,我觉得自己有着和陈一平同样的困境。
在最受折磨的时候看这个。让这担惊受怕掩盖现实的压迫。
现在像陈道明老师这样的真的很难得的。
故事挺深,旁白过于絮叨
刘敏涛以前演技咋这样
非常好看。一、结构是先扔一把珠子在地上,捡起来穿成项链,叙事难度大但讲得有条不紊;二、城市故事,就像波莱罗舞曲,一点卑微的、自尊的欲望,一步步膨胀成疯狂,不仅陈一平夫妇,包括邻居银行职员乃至警察最后全疯了;三、管虎惯用现实主义的标签来讲述表现主义的故事,这是艺术片而非写实推理剧。
自认不会犯罪的人肯定是没遇上合适的条件,陈一平心理转变那些段刻画让我莫名地共鸣得很害怕,这剧把小知识分子为何会走上犯罪道路拍得很不错,说是中国版绝命毒师过誉了。如果去掉警察的强插式世界观旁白,会好很多。
臭长又装逼 就一简简单单被欲望吞噬的剧为了装逼编的不着四六乱七八糟的 三星顶多了。。。。
有这样的老婆与小舅子,何愁不进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