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有两件大事广受关注,一件是国内红黄蓝幼儿园小朋友“被打针”事件,事件刚爆出时群情激昂,公众号上多方声讨,但遗憾的是,其结果仅仅是涉事的上市公司在股价上短期下跌,在官方发文辟谣很多细节并未得到清楚解释后事件就烟消云散了。第二件是韦恩斯坦丑闻,性侵主角是享有“现代电影的挽救者”美誉,在电影届极有影响力的显赫人物,其麾下的米拉麦克斯公司制作和发行了大量普通民众都耳熟能详的经典电影,首个站出来揭露他性侵的的也极有身份的著名影星,经其近20年的不屈不挠,带动了近70名女性勇敢站出来,终于将性骚扰者拉下神坛。
今年年初,半个月都没有过完,又有两个大事件爆出,一件是华裔女学者罗倩倩实名举报其北航的博士生导师,现任长江学者陈小武,其勇气带来一众被侮辱与损害已久师妹的鼎力支持,近日北航结果出来,坐实性侵,遭开除公职处理,后续是否有连带民事和刑事责任暂未可知。一件是流传已久的蓝洁瑛事件性侵蓝洁瑛的两个大佬被爆出系已故影星邓光荣和仍活跃在当今娱乐圈的大腕曾志伟。
性侵是个世界性的问题。
在一些习俗比较特殊的第三世界国家,性骚扰似乎是一种文化,也成为当地女性永难逃脱之梦魇。据印度国家犯罪统计局数据显示,从1971年到2011年四十年间印度的强奸案增加了近9倍,每3分钟就有一起针对女性的暴力犯罪,每22分钟就发生一宗强奸案,而在新德里,平均每18小时发生一起强奸案,以至于被称为 “强奸之都”。考虑到很多受害者不会报案,实际数字可能要比官方数字高很多,以至于印度曾被旅行指南书列入“最不适宜女性居住地区”。在百度上,可以搜寻到很多关于印度强奸的问答。知乎上,一则题为“印度的强奸犯罪率为何如此高?”的帖子,浏览人数超过200万,跟帖达数百个,话题关注人数达数千。从国内去印度旅游的女士,通常会而得到亲友或戏谑或严肃之警示。
即便是女性地位普遍较高,女权意识觉醒程度较深的欧美国家性侵事件也是层出不穷,令人深恶痛绝却屡禁难止。
韦恩斯坦丑闻爆出不久,好莱坞女演员阿莉萨·米拉诺在10月15下午4时21分,发送了一条“如果你曾经遭遇性骚扰或者性侵,回复这条推特,请写:‘我也是(#Me Too#)’。”的推特,24小时内,“我也是”这个话题标签被推送将近50万次。在不到24小时获得逾1200万个帖子和回应。而随后的两周内,从北美到欧陆,从南非到伊朗,在全球至少85个国家和地区,“我也是”话题标签在推特上的推送量超过170万次。不少国家网民还创建了自己的版本。在意大利,话题标签变成“在那个时候”;在法国,“揭发那头猪”。参与者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性侵之所以被普遍关注却难以解决,主观上,人们可以认为是思想观念的落后,因为很多被判刑的强奸犯并无悔改之意,“将性视为一种财富和精子的容器”,在纪录片《印度的女儿》中,涉案的黑车司机,贫民窟出身的穆肯什·辛格(Mukesh Singh)在狱中接受了30个小时的采访,“在全程对谈中,他没有丝毫的悔意,一丝也没有!。
但,实际在客观上,却与事件高度的隐蔽性以及社会近乎寻常的冷漠和麻木有极大联系。相对于命案或其余的重大刑事案件,司法人员并不认为强奸是非常严重的罪行,警察经常将前来报案的强奸受害者晾一边,有些案卷甚至只是记录后被收起来了,就算是坐实其犯罪者,其仍旧可能逍遥法外,就如本剧中,诺艾尔和黛西(凯斯)所说的,“他(强奸者)伤害了你,然后他(强奸者)回到学校,回到毕业典礼,就好像没有发生过一样,知道他们(警察)做了什么吗,他们把你关在一个该死的房间后面,束之高阁,就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
![]()
印度女孩举起标语:社会和政府对强奸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而受害者,却多年依旧静静的沉浸于悲伤或抑郁中。黛西在遭受性侵后,为了开始一段新的生活,改名为凯斯。但是,沉默是有代价的,从心理学上讲,不能诚实地说出过往经历,伤痛就难以愈合,当事人也难以真正“活在当下”,黛西(凯斯)之所以会自杀,其实就源于她被迫又回忆起那原本禁锢在心底的往事,尚未愈合的伤口再次被血淋淋的撕开。诺艾尔在被强奸之初,说“不行,我得告诉别人,至少是学校”的时候,黛西(凯斯)以朋友的案例劝她不要介怀,说“他们让她感觉像屎一样,他们把她当成一个荡妇,说她疯了”,“别让它毁了你的余生”,其实就是基于自身痛彻骨髓遭遇的感悟。这种种,社会群体的不在乎,不作为,甚至于对受害者的反向歧视,充当着施害者帮凶的行为持续摧残着受害者的内心。
台湾天才美女作家林奕含,在少女时代被补习老师诱奸,以亲身经历而成《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其中详尽的描述了社会对于受害女性的歧视与冷漠,而其自己也最终因无法摆脱性侵阴影,在引发抑郁症病情反复发作折磨下,自缢身亡,但是,给她带来伤害的她补习老师现在依旧没有受到应有惩罚。
前两年,北影毕业生阿廖沙实名微博发表长文,记述自己遭到班主任父亲的性侵,在向周边师生诉说后却遭到恶意嘲讽和集体孤立,而在微博发文两日后,北影官微竟声明称此女生是精神病,有自杀倾向,与学校声明同时发出的居然还有一封号称北影摄影系132人的联名信,截至当前,此事件的结果似乎依旧是没结果。
德国著名法学家鲁道夫·冯·耶林在其经典之作《为权利而斗争》中说:“当单个的个人没有实现其权利之时,当他们没有勇气去实现它之时,那么,抽象的法是一张仅存在于纸上的钞票,没有兑现。不管是国民的权利,还是个人的权利,但凡一切权利的前提就在于时刻准备着去主张权利。而在全世界都瞎了的时候,能做的也似乎只能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了。
值得庆幸的是,勇敢的女神诺艾尔,在自杀未遂后终究涅盘重生,成为复仇天使。但是复仇并不是最终目的,正如其后来在毕业典礼发言中所说,“艺术的目的不是为了保持美,而是为了揭露真理,敢于让这个世界对你的诚实感到不安。不管结果如何,这个世界会变得更美好,你也会更好。也许,就在其决定复仇的那一刻,其已做好打算,用生命来点燃火把,让这耀眼的光,来驱散世界的黑暗。
ps:实在不明白该剧豆瓣为何评分5.7,就我这么挑剔的人来看,此剧8分以上绝不为过。
最后一段女主的演讲,可以说是这部电影的点睛之处。艺术,是为了保存美,还是揭示真相?
剧情是女主在一次约会强暴之后,发现诉说无门,意外杀死了渣男,却在寻找心灵支持的过程中,发现了更多渣男,进而变成主动出击,试图用自己的力量找回公道。剧中一段女主和姐妹会的人的谈话也反映了我们在生活中常会见到的面对强暴的态度,很多人总是要受害者提前想办法去保护自己,可是万一你没有做到那么万全的保护呢?万一一时疏漏呢?被强暴的女人反而会在维护自己的过程中受到更多伤害。剧中受到伤害的女人几乎都不愿再提起那段经历,即使施加暴力的人并没有受到任何惩罚,为了保护自己也只能默默忍受。
电影里虽然女主突然强大有点不合实际,但作为电影表达剧情还是有意思的。女主虽然是星二代(老爸是很有才有魅力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但演技不错。这部电影也是基本都围绕女主。
其实整个电影是以复仇为主题,可是复仇后面特别加天使两个字,因为她是正义真相的化身 ,使恶有恶报,使那么多女孩免受伤害,恰恰是人们都赞同希望的,恰恰是符合真善美价值观的。拯救了人性的弱点,校园暴力。同时女主的形象也反而反衬出社会黑暗面,总有阳光照不到的地方,而女主就是那阴暗中的一缕阳光……很好的电影,大赞👍
以眼还眼是世界盲目 除非世界已经瞎了
直面心里最黑暗的地带,才能更敏锐的感受光明
唯一让我遗憾的是女主失去了真正爱的权利,失去了最爱的人
面对暴力,到底是该沉默还是发声,是改变社会还是改变自己,不同的人真的会有不同的选择
敢于让世界因为你的正直而不快 不管结果是什么 世界会因此变得更好 你也会变的更好 这对于一个已经畸形发展的社会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近期关于性侵的事件层出不穷,从幼稚园性侵到明星性侵事件无一不捶击着每个人的内心,但似乎最终结果性侵者并没有受到严重的惩罚,而受害者却遭受着无法弥补的伤害。这仅仅只是被爆出来的事件,有很多类似事件却因受害者的唯诺隐忍而让事件石沉大海,这无疑更助长了犯罪者的势气!一部美国电影《复仇天使》通过校园性侵事件告诉我们,如果受到伤害,除了学会如何自保外,也要敢于揭露真相捍卫自己的主权,这样世界才会更美好!
影片里的女主诺艾尔是一绘画专业艺术系的女大学生,内向社交少,绘画出的作品也很平淡无奇不带任何感情没有价值可言,同班的一在绘画方面非常优秀的男生卢克对诺艾尔产生了好感并邀请她参加他们室友组织的派对,诺艾尔欣然答应并盛装出席了派对,但事情并没有诺艾尔想的那么小美好,她被卢克约到只有两个人的房间并粗暴的强奸了她!
更令人痛心的是事后诺艾尔决定去学校告发卢克,但学校拒绝了她的请求,同时她的室友斯凯也劝她要隐忍,诺艾尔不想就此罢休,找卢克来理论要求他对她的行为进行道歉,万没想到卢克一副嘲笑她的样子还要求她滚出去,二人在争执过程中,卢克意外坠楼身亡,随之而来的警察因未查到任何证据判定卢克是自杀身亡。
随着诺艾尔德调查发现,校园性侵事件并非个例,她找到性侵相关人并同时参加了校园关于如何防性侵的会议,但她们给出的答案都是如何做到自保不再受侵害,却对如何惩治性侵者只字不提,诺艾尔为此非常失望,并同时决定用一己之力惩治性侵者,于是诺艾尔化身“复仇天使”开始实施复仇计划。
诺艾尔装扮成摩登女郎把校园性侵者一一杀害。与此同时,她的绘画创作也得到了质的飞跃,分分钟震撼着老师和同学。但好景不长,在一次失误中警察根据线索查到了诺艾尔……
在最后的毕业典礼上诺艾尔受邀演讲,她说世界不是为了保持美,而是要敢于揭露真相,世界才会变得更美好。演讲结束诺艾尔也被随之赶来的警察逮捕。
整个影片叙事平实似乎也不暴力,甚至有很多bug,但我觉得影片却牢牢抓住了观众的内心,不禁为女主捍卫自己的主权拍手叫好!虽然女主稍微偏激的做法不是我们所提倡的,但我们仍要呼吁大家受到侵害不要一味隐忍要勇敢站出来捍卫自己的主权!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流量君],ID:dotammm
这两天君君无意间翻到了一条新闻:
看得君君心痛到无法呼吸啊~
被凌辱的妻子,因为丈夫的一时气不过,以后只能孤身一人面对接下来,长久的上诉,一身债务,独立抚养孩子。
(来自中国小康网)
这么撕心裂肺的哭泣,让君君瞬间想到了,一部性侵引发的复仇电影。
(心痛到无法呼吸)
《复仇天使F.M.A》I 2017
豆瓣:5.8
君君鉴片
《复仇天使》
适用人群:重口味爱好者、复仇片爱好者
推荐理由:是谁造就了“复仇天使”?
推荐指数:★★★
片 长:95分钟
女主诺艾尔是一名美术研究生生,被一个笑容灿烂的男童鞋主动搭讪,并邀请去参加聚会。
就是这次聚会上,男童鞋带诺艾尔到聚会厅楼上的房间里,门一关就露出真面目,分分钟强奸了她。
噩梦还没有结束,诺艾尔向学校投诉,得到的反馈却是,质问诺艾尔是被强奸还是自愿,有什么证据?!
我擦嘞,还能有这种操作?被强奸还要拿出现场证据?
更让她抓狂的是,曾经和她受过同样伤害的女孩都在劝她:
“除了隐忍,并且庆幸没人把你当成‘荡妇’,你无能为力。”
最后,她独自一人鼓起勇气,再次找到强奸她的男童鞋要求道歉。
对方竟然一脸无辜地表示,纯属自愿,享受过了来搞事情是吧?
这还有天理吗?诺艾尔不服气,两人争执之中,诺艾尔失手将男同学推下楼,对,没错,男同学当场挂了!
惊慌离开之后,诺艾尔发现,跟她一样被诱奸的事件,多得数不胜数,而结果都不了了之。
于是乎,诺埃尔决定“以牙还牙”,把这些曾经性侵女孩的“恶魔”们,通通诱杀在自己的石榴裙下。
“复仇天使”再次走进一个同学聚会中,用催情药在聚会二楼的房间里,完成首杀!
警察很快发现多起连环杀人案。
直到被好姐妹发现诺艾尔衣服上的血迹,警察也追上门······
这简直就是校园版的“我唾弃你的坟墓”嘛!
影片把强奸者施虐时的刺激快感、被性侵女童鞋的痛苦、挣扎、绝望,直接暴露在镜头前。
并且,用周围人对诺艾尔被诱奸这件事的冷漠反映,揭露一个现实中也大量存在的问题:
被强奸者毫无防备,事后因为没有证据,有苦难言。
就像诺艾尔去学校投诉时,能有什么证据证明自己不是自愿?凶手会自己承认?当然不会。
但我们可以尽可能防止悲剧发生。
要有防范意识,就像电影里的诺艾尔,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进入私密空间,保护好自己,尤其是女孩子随时都要有安全意识。
但万一没及时逃开,我们也要第一时间报警,并且注意保留房间和自己身上的所有关于强奸的证据,并找医生保持身心健康。
本文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今日话题:
#你如何看待诱奸这种犯罪行为?#
女主控制的不错,但故事一般,漏洞也很多
想当然的以为是那种特别high的复仇电影,然而它却出奇的冷静,故事太平淡无奇,不够震撼,但很多地方很值得人去深思,这也是现实中最矛盾的地方,虽然结局否定了女主角所做一切,可法律也没为其他女性提供一个安全的保障。女主角竟然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女儿,但在电影里各种和艾玛·斯通挂相。
剧情一般,如同嚼蜡
校园性侵的题材不错,可惜呈现力度不够,狠劲又不足,口味其实一般,女主眼神比较犀利。
觉得故事有点崩了,没有狠毒到底,女主行动力很不错,但本身心理就比较弱~,被强暴后变身连环杀手,这种故事要写很毒才好看。中间对比了一下未受过害的女性的女权观大概这样,对于现在的中国城市新生代来说它的观念更新得有点慢。结局居然正能量了……
真无聊啊,要不是前一阵性侵的话题火,估计也没什么人看这电影。
1.5 一潭死水,波澜不惊。
这种没有导演才华又满脑子女权意识的女性导演最可怕了。
画出的作品不错
两星半。几个男生也杀得太不费吹灰之力了,最后一个人其实不用等到苏醒,校园应该是有监控的,如此以来就是为了托出毕业那番说辞,由此也见得,在这个创作里,复仇甚至是杀人的过程是没那么重要的,重要的是它要阐述女主角或者导演抛出来的观点,行为不真切,就很难打动要接受的人。
7分,既不是血浆片,也不是复仇片,所以不存在杀得是不是华丽,更不是什么狗屁校园版唾弃你的坟墓。伊斯特伍德小妹选片的口味很重啊。
现代版唾弃你的坟墓啊
故事太平,可以说是对现实的某种平实的还原。我喜欢女人的毒,有时却又心疼起那种毒来,在一个男权至上的社会,在被凌辱被恐吓中,她们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像黄蜂的刺在刺伤了对手之同时也毁掉了自己所有的生活。
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我觉得女主应该一路杀下去,比如等到她室友责备她时,她应该顺带杀了她室友,然后警察逮捕她时,她应该反抗到底或者说去医院杀人灭口。一直暗黑下去多好!女导演和女编剧还是有缺陷。
两星半。展现校园里的性犯罪,不是被路人强奸,而是被有好感的男生rape,以为女生的拒绝都是欲拒还迎,根本是你暴力强上。前半部分还有讨论受害者即使曝光也只会受二次伤害的社会现状(看来美帝也是),后半部女主变身复仇超人?!躲避监控,指纹,杀了5人依然没半点嫌疑,还代表毕业生发言。歪了
花式杀男
女主长这么丑,你们几个渣男是怎么下得了手的?
3.5 小东木人美演技好
女主不戴bra胸越来越大…强暴戏和复仇还是不错的,只是剧情实在是没有任何亮点,与《伊甸湖》和《我唾弃你的坟墓》这两部鼻祖差距蛮大的
感觉女主的转变有点生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