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导演》之不疯狂
烂片,这是无疑的,但是烂得这么让人觉得心情舒畅呢?
本片集中的著名演员有:徐帆、刘桦、王宝强、焦恩俊、金铭......等等、等等!能拉来这些人凑合一个本子,不容易啊,不容易啊!
描述了一个98级电影学院导演系不开面新生代导演兼洗浴中心经理,逐渐开面,圆滑世故,拿影片为赚钱工具的成熟导演之路!
讽刺了XXXXXXXX、抨击了XXXXXXXXXXX、教育了XXXXXXXX!
打住,好像最后那副沙画玩了一出精神病院的戏,一心成为著名导演的高天在喝药以前一定要护士叫他大导演啊!
让人联想起著名的冯氏《大腕》片尾
http://you.video.sina.com.cn/api/sinawebApi/outplayrefer.php/vid=5710074_1226034372/s.swf电影说到这,回想片中高天之导!
年轻的时候,没有全心全意,死心塌地,一心为成,去做那么件事情,还真不算年轻过!
至少不算蹦跶过,至于后来的结局,不用说,100%都是黄了、吹了、风了!这还用说嘛!
要是都成了,那拿破仑还值钱嘛!
自己也是,年轻的时候总是蹦跶,想成事,最后万事不成,落得小保安一个,倒是安稳,好好值更,还可以古今中外,什么电影都下载看看!
唉,这就是人----生!
电影到底是艺术还是商品,这几乎是伴随电影诞生就开始形成的问题。而随着电影市场的不断拓展,于是就有所谓文艺片与商业片的区分,前者偏重于艺术价值,后者则诉诸娱乐要求。当然,二者也不全是界垒分明的,优秀的影片总是在二者之间寻求平衡,从而使自己既保持一定的艺术性,同时又具有某种商业价值。
然而,时至今日电影创作氛围却远没有想像的那样和谐,对于大多数青年导演来说,由于缺乏足够的知名度,只能背负着电影梦想挣扎在艺术理念与现实生活之间,并不完善的融资渠道决定了电影制作受制于资金的困扰。
《疯狂的导演》将电影制作人的生存囧境搬上银幕,让我们看到光辉背后的辛酸与无奈。权利资本是无孔不入的,在社会的任何领域都可以看到它们的影子。相对而言,电影作为现代工业的结晶,本身就与资本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无须对之进入回避。在某种程度上,资本对于电影具有某种催化作用,毕竟任何电影都离不开资本的扶持。
但是,资本从来不是慈善家,对于电影来说资本并不是无偿的援助,它需要投资收益。正常情况下,在成熟的电影市场里资本与电影的关系是明确的,它只追求最大利润率,因而它需要电影能给自己带来收益。市场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资本的走向,因而对于资本持有者来说,可能有自己的特殊电影嗜好,但这种嗜好以不损害自己的利益收入为前提。
在时下国内的电影界却远没有成熟影视产业的理性,资本更多的情况下以一种肆无忌惮的大鳄面目出现,既没有成就投资者的理性,也没有对电影产业本身的理解。《疯狂的导演》就真实地展现了目前电影界内投资方的这一面,作为青年导演(高天)与制片人(张殿伦)不得不为了筹集资金而到处作揖打躬,而各路资方则趾高气扬,颐指气使。在这种极度扭曲的社会现实面前,高天不得不一步步放弃自己的艺术追求,顺从各种投资方的意志,将自己的剧本改的面目全非。
极力资本对电影创作的这种随意挤压即不是理性的投资者的态度,也不是电影创作者所需要的资本融入方式。事实上,这种挤压恰恰显示电影商业化的不成熟与不专业,在投资方看来,电影既不是获取利润的手段,也不是追求艺术价值的对象,而是自己手中的玩具,或者心血来潮时的消遣。
由此,在当前的电影市场,权力资本更像是一种怪胎,既不追求利润空间,也不关注电影的艺术性,全凭投资者好恶进行运作。而对于基层导演特别是青年导演来说,由于缺乏足够的知名度来融资,只能接受这种畸形资本的挤压。这就造成电影制作的双重困境,一方面缺乏对市场的敏感度,无法创作成熟的商业片,另一方面也没有艺术自主性,无法拍摄体现导演创作理念的文艺片。而整个创作节奏都跟着资方走,电影最终体现的是投资者的个人趣味。《疯狂的导演》就是在夸张的外表下真实地反应了当前电影创作的现实状态,也表达了电影人对电影前途的某种担忧与焦虑。
这个圈子的疯狂程度,绝对超乎你的想象。那些名利之争的攻讦与谗枉,那些规则之下的荒谬与残酷,逼的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但影片更多时候不是疯狂似的揭秘,而是……一本正经又歇斯底里的记录。
这种感觉是怪异的,就像影片本身,野心勃勃却在关键时刻草草了事,各种大咖入戏却又走过场糙不可言,取材质朴真实但又想玩出点花样,故事荒诞不经的不够极致缺乏想象,总之,圈子里的这点事儿,得变着法儿的讲出来,但这方法从一开始就遇到了瓶颈,和影片中的导演一样,最终是以补救的方式去完成创作,这就让很多情节失去了力量,也让原本该有的深刻浮于表面。
但努力的痕迹也随处可见,这种努力不光在于解决剧组的日常事务,还有与经纪人的较量,与投资人的角力,与高利贷公司的对峙,甚至道具和演员也需要兼顾到,最终,以“戏中戏”的手法让影片得以完成的同时,也因为这眼花缭乱的各种参与,让影片多少增加了观看过程中的一些乐趣。
如果只是这些,或许还不能体现出导演的“疯狂”,他首先做的就是对导演生活的经历进行“拆解”,以一种“放弃治疗”后的状态把这些属于影片的元素组织起来,让一部分人跟着导演四处筹措资金修改剧本应付四面八方涌来的阻力,同时也让另一部分人:王宝强、徐帆、刘桦、焦恩俊和金铭在深山雪林,在东北农村里四处狂奔,或飞天大盗,或流氓无赖,或神经夫妻,让影片内外混合出入。然而,导演想给予电影的,电影想给予观众的,最终却乱成了粥。
导演也没想解开这个乱局,反而连自己也深陷其中,以致连莫名其妙的鸵鸟和女秘书的大胸也来给故事添乱,到后来干脆就放弃了挣扎,或者说,一开始就是奔着“疯狂”去的,但把持不住的疯狂乱了阵脚也乱了套路,不就是记录吗?故事里的人物,遇到的事儿确实是圈子里的糟烂事儿,说来至少一半的人都听说过另一半的人甚至都见过,但怎么看怎么不艺术气息,不娱乐精神,不……够充满想象力——这是“记录”的缺陷显露,虽真实,但缺少张力。
好在还有歇斯底里,这是影片除了一本正经之外另一种气质存在,这种气质使得导演对投资或者说商业上的需求更加投入——来自现实题材的再加工;对故事的发展却不管不顾放任自流——戏中戏的展现,即使一本正经的还不够严肃,歇斯底里的还不够彻底,但两种气场混合,还是让人看到了导演的良苦用心。
最终,以一个不切实际的空想收尾的影片,字幕——“若干年后,高天成为世界著名导演”安慰了导演的失落,也成全了无数导演奢望却始终无法圆满的幻想。这才是这个圈子里,最一本正经的歇斯底里。
昨天去万达影城 看了#疯狂的导演#,这部电影立意是想以喜剧的方式表达电影创作面对资金,商业化运作而屡屡违背创作宗旨的辛酸与无奈。但导演编剧对故事的拿捏能力相当差。全片情节碎片化,无戏剧冲突高潮。影片号称爆笑喜剧,但全场无笑点,也无人发笑。(有的估计是选错电影的苦笑)。你见过让人笑不出的喜剧吗?这次真见识了。当年周星驰用喜剧电影《喜剧之王》来表达"其实我是演员"的无奈,笑中有泪。如今疯狂的导演把好创意硬生生做成痴呆导演,唉。
什么鸟蛋?导演是怎么搞到投资的?还他妈喜剧?草
有点看不下去了,渣就一个字
没有最烂,只有更烂。
这海报让我以为导演是草泥马。。。
导演拍个片子这得多难啊,就搞吧
这是TM什么破电影??广告真的是!!乱推广,王宝强拿了多少钱才进来演 啊?!!差评!
这导演是什么人,弄这么一帮明星来给他跑龙套。
感谢万达电影城免费赠票。
烂片一日游
蓝天有了浮云而深深 浪潮由于微风而轻哼远方的你让我成了最幸福的人原谅我用镜头来借位再远的距离都能亲吻我的快门里 你是永恒胶卷里沉睡的画幸福静止不说话快门却停格不了对你的牵挂无法愈合的底片满满的占据爱情的期限紧紧的抱着永远就是永远雨淋湿了场景晕开爱情夜色晕开爱情镜头把最后的吻拉近蓝天有了浮云而深深浪潮由于微风而轻哼远方的你让我成了最幸福的人原谅我用镜头来借位再远的距离都能亲吻我的快门里 你是永恒
不能直视
中国的好导演总是那么少 真不明白有这么多导演是不是钱多的蛋疼啊 烂片拍的功夫、、、、、够烂
真尼玛垃圾 没负五分吗
I love it!!
年度耐着性子看完之一!
真无聊!
烂片中的战斗机,给主演那一栏骗了
一星给恩俊和宝辕,哦对了,还有草泥马~
结合最近看的编剧与演员之争,其实就是个烂摊子
剪辑凑合给一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