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集 悬疑风开端 诡异的台词在耳边轰炸 尤其开头看的我一头雾水 女主和AI很可爱 经典的BGM出现了 第二集 起飞了 居然还有《原子怪兽》的海报致敬 ED里有不少怪兽啊 第三集 类似第一集开头的台词轰炸再次来袭(听上去像是佩罗那几个人工智能说的) 但是配上战斗机起飞拉顿大军压境的氛围直接爽爆 第14分钟居然还出现了王大伯之歌 老爹开的车很像科特队的但是又不太像 射箭引开拉顿很硬核又相当有趣 ///最后那潜艇碰上的感觉像曼达 所以海底军舰轰天号安排一波?(看到现在第三集有个猜想:会不会现在的拉顿跟第三集结尾出现的类似曼达的怪兽都不是完全体,而且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飞行或游的时候身后都拖着红烟,看身体外观和配色都不像ED中本尊应该有的模样)(完全说错)/// 4月14日更改 尴尬了,最后水里那个好像是本剧的哥斯拉,这样配合第一集和第三集结尾的哥斯拉进行曲就说通了 再见曼达,再见括号里的猜想。。。
第四集 悬念继续展开 各种神奇的科幻概念 女主和AI的互动很有趣 怪兽拖着的红色粉尘有所提及,看来后续会有点作用 这集结尾出来的四肢行走的类似恐龙的怪兽应该是是安吉拉斯吧,作为在东宝怪兽系列中资历仅次于哥斯拉的怪兽这不得支愣起来,所以你大哥哥斯拉啥时候登陆啊
///四集看下来感觉这部现代感挺强的
第五集 曼达终于登场了 从红尘开采处爬上来的怪兽没看出来是啥,从两个大耳朵和头顶的一根长角来看,应该是巴拉刚?可能是巴拉刚? 这版安吉拉斯展现出的能力和我之前看过的初代安吉拉斯的设定好像 反弹子弹很酷炫 能判断弹道反弹会不会就是因为以前的设定中安吉拉斯身上的刺里都有脑髓的缘故 下一集和喷射杰格会是一场恶战吗
第六集 算是一个剧情高潮回了 安吉拉斯和喷射杰格的大战,海军和曼达的作战(虽然最后哥斯拉抢戏了)女主认真研究科学理论真的很讨喜啊,不愧是宝多六花 这集哥总终于出现在了人类面前,期待后续进化完全登陆
第七集 剧情继续升温 哥斯拉登陆 喷射杰格终于有了大长腿站起来了 看微博才知道原来从上集开始佩罗2号(流 星 臭 狗)呆的小箱车造型上致敬了流星人间zone 我就知道那个头顶是在致敬什么东西,看上集本来我以为是轰天号不过并没有觉得很像,这个如果不熟悉流星人间的造型是看不出来的 这集打巴拉刚被BB踹下去的毒素炸弹造型上致敬的氧气破坏者,这个从打开箱子那一瞬间一眼就能看出来,而且红尘炸裂超意外超帅啊
第八集 一上来哥斯拉碳化,那感觉就跟真酱最后一样只不过是自己搞的 现在佩罗2号跟喷射杰格这两个超级AI已经非常强了,快跟怪兽一样了 最后几只不知道是不是本剧的蜘蛛怪兽古莫加砍成两半身上一摊的蓝色液体动起来怎么看着那么像黑多拉
第九集 太像真酱了,哥斯拉快点再进化的帅点,或者会不会像奈克瑟斯剧场版里THE ONE吸收乌鸦一样把其它怪兽全吸收了 离开伦敦时佩罗臭狗叨念的“不快点的话,不快点的话…”听上去就跟OP里两句歌词一样 马上就要完结了不知道接下来这些伪科学天坑会怎么收场
第十集 这集二人组去解谜发现聊天记录就是穿越时间的预言这个脑洞真大,男女主和哥斯拉的命运交织在一起 这集哥斯拉进行曲一响可太帅了哥总牛批 佩罗臭狗还欧拉欧拉了一下
第十一集 快结局了没有太多感想 哥总太帅了 氛围太好了 人工智能属实厉害 应该还有两集,这种神秘风格的结局会是怎样真想不到
第十二集 没有什么感想 主要就是看解谜了 虽然这部动漫看了这么久,但是还是不知道奇点和破局还有什么对角化到底是啥 想想最开始就想是好好看怪兽,结果每集都在努力理解这些概念😂 不知道这集里的黄蝴蝶(老头说是天蚕,飞蛾)群飞舞是不是代表的是魔斯拉
第十三集 最后一集节奏挺快的,戴上机翼的喷射杰格还挺帅,佩罗2号和喷射杰格两个人工智能真是全场最佳了 原来喷射杰格PP是他俩未来的孩子,不知道这算穿越回来吗还是直接进化,和哥斯拉打了场巨大战就世界痊愈万事大吉了,哥斯拉身上好多细节不错 最后男主在楼顶背景音响起第一集开头的说话声,女主和男主他们见面穿的那个蛇咬自己尾巴组成无穷标志的T恤应该是对这些事情最好的总结了,这个故事的结构差不多就是女主T恤上的标志那样 这集结尾有彩蛋,拿走的头骨做了机龙,剧里长的像坏人的那俩黄头发男的在下边看着,阴影中坏笑着走出一个老人家———失踪多年的苇原?!
【想看怪兽打架特效爽片的请左转《哥斯拉大战金刚》,别给《奇点》刷低分哦】
【《哥斯拉:奇点》的主题是奇点,所以本质是一部人类探索未知的科幻剧,设定十分有趣,剧情非常精彩,逻辑特别自洽。在美版《哥斯拉大战金刚》刷新哥斯拉系列特效和打斗上限的同时,《奇点》也刷新了哥斯拉系列的剧情上限,可以说今年是日美两开花】
我这几年看过的能称为科幻神剧的,有且仅有《太空无垠》,如果算上电影,可以加上《星际穿越》《地心引力》。
《哥斯拉:奇点》到第四集为止,颇有我当时看《太空无垠第一季》和《星际穿越》前四十分钟的感觉。
说说《奇点》前四集和另两部神作的相似之处吧。
1.慢热(劝退)的开头,通过小角色的视角,用大量的铺垫和对白来构架宏大的世界观。奇点的男女主是普通但又天才的研究生和IT男,太空无垠的男女主是太空货船的船员,星际穿越的男女主是飞行员退役的务农父亲和女儿。普普通通但又暗藏绝技的平民人设,通过有限的视角使观众沉浸式代入这个虚构世界。
2.贯穿始终的线索,通过一个个悬疑来推动剧情。奇点的哥斯拉(以及原型),太空无垠的原分子,星际穿越的时间和引力,这些线索出色地发挥了它们的作用,让前期平淡的剧情充满了悬念和紧张感。
3.严谨到像强迫症一般的科学细节。这三部影视剧对科学细节的把握极其考究,几乎没有出现重大的漏洞。
4.科学而简单的解决办法。比起其他空想科幻的男女主那样遇到敌人一顿狂轰乱扫,这三部的男女主都非常机智,奇点男主用风洞模拟拉顿叫声,太空无垠男女主通过反作用力自救、星际穿越男主巧用黑洞引力,非常惊艳。
5.角色更多为剧情服务,不媚宅,不卖色。
6.几条线同时进行,交汇时即为高潮。太空无垠第一季几乎全在铺垫,三条剧情线几乎没什么交集,直到第一季结尾才交汇,第二季开幕后全程高能。每条剧情线的铺垫虽然看上去比较冗长,但细节无敌,后面所有线索汇集到一起的时候,那种瞬间迸发的冲击力非常巨大。
《太空无垠》和《星际穿越》的走向大概可以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世界观的铺垫(劝退阶段),第二阶段为剧情的爆炸式展开,第三阶段为故事线收束和高潮阶段。根据第四集的情况来看,《奇点》很快会进入第二阶段。
另外,科幻TOP1的《2001太空漫游》除了单线推进外,也大致如此。
————更新线————
看完第六集生肉,果不其然,剧情正式开始展开了。拉顿登陆曼哈顿,第一场大规模海战,哥斯拉水中形态正式登场,安吉拉斯VS喷射杰格。打斗作画非常厉害,骨头社的2D和橘子社的3D结合得很棒。这一集四场怪兽戏,三场打斗,再加上发挥依然稳定的文戏,可以说是全集高能。
————5.19更新————
第八集。整体来说真的太像《太空无垠》第一季了。男主负责冒险和打戏,女主负责解谜+找人,《太空无垠》也是男一负责冒险和打戏,男二负责解谜+找人。哥斯拉准备迎来第二次进化,破坏场景十分不错。《奇点》目前的剧情进度大概类似于《太空无垠》第一季的结尾(太空无垠第一部分是第一季的1-10集到第二季的第1-5集,共15集,算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即将揭开谜底并进入高潮阶段。
有趣的是,《太空无垠》第一季的评分是8.6,第二季开始立刻升到9.2。
————5.29更新————
第十集。男女主的两条线开始汇集,谜底开始揭开,前两集出现的胖馆长回归,之前花大量笔墨的MD5函数、男女主的聊天记录都派上了用场,这是一个好兆头,说明编剧没有忘记填坑。也再次说明本剧里没有一句废话。对于我来说,这集能够封神。
对于无法欣赏这种科幻剧情的观众,我深感遗憾。
————6.10更新————
第十二集。又是没有出现哥斯拉的一集,不过没关系,本集围绕“奇异点”这个标题,揭秘了奇异点计算机,展示了未来的分歧、冲突以及破局的到来,臭狗(佩罗2)分裂成好多个(对应第一集开头),十分科幻。堪称完美的配乐很好地将末日的氛围推到了极点,有了一股最终战前的悲怆感。不过剧情上还是有一些疑点没能解开,希望最后一集能够来个神笔。
目前为止我最喜欢的集数是:12>6=10>9>4>其他。
————6.17更新————
第十三集。看完后久久不能平静。第十二集的时候我其实是有点担心来不及完结,或者为了强行完结要么烂尾要么搞个无限循环BE。
但它突然告诉我要有第二季?
好吧,作为第一季,整体收尾得还不错,让人有点意外,但确实符合故事前后的逻辑思路,也让“答案一开始就知道了”这个核心思想贯通这部剧。可以说是和第一集开头连起来了。
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向过去传答案,其实有点像《星际穿越》,不过比《星际穿越》复杂一些。结局和我预想不太一样,脑洞并不算太大(但也符合情理),因为我并不知道有第二季,所以预想的时候是想把所有迷题一股脑揭开。
本季还有不少铺垫没有填,看样子剧组一开始就打算做成类似于指环王那样的三部曲。
值得一提的是,本作对两个AI角色的刻画非常好。从旁白可以看出来本作真正的主角是AI,包括佩罗2,钉宫杰格,杰格PP。两个男女主角更多的是代入视角,但也有几个配角塑造得很好,比如苇原和BB。
第一季基本达到了太空无垠第一部分(第一季+第二季1-5集)的水平,因为铺垫比较多,故事应该还未完全展开。就看第二季能不能再接再厉,像太空无垠第二季那样跨进神作门槛了。
哥斯拉奇异点是一部原圆城塔个人特色极为强烈的片子,如果你看过圆城塔的小说的话,会很容易感觉到本片几乎是以圆城塔写小说的思路在展开,只不过加入了针对动画表现形式的改良罢了。 也因此,评价哥斯拉奇异点的时候,就绕不开圆城塔。虽然针对作者展开对作品的评价是一种非常卑劣的技法,但很不幸,我和大家一样,没怎么看懂这部片子,所以只能通过对作者本人的分析来旁敲侧击。 圆城塔是日本985的物理系本科和研究生、东大综合文化研究科的博士,当时好像研究题目是科学哲学相关。博士毕业后他去日本985继续当科研民工,后来又当了阵子程序员,最后终于成为职业作家。漫长的科研经历下,圆城塔对物理学的认识远比很多同行深刻。这种物理思维也深深刻进了他的作品里,使其作品往往具有这样的共同特征:贯穿整部作品,似乎最终什么也没有发生,读者只不过是跟随着角色的视点,经历了一场时空坐标系或者观察者视角的转换。比如从正向演进的时间到反向演进的时间,从欧几里德时空到螺旋状时空的转换。 虽然圆城塔的作品中也有大量的信息学、编程和数学要素,但至少在我所涉及的作品中,这些要素很少上升到物理要素一般,直接决定整篇作品结构与发展的地位。 而哥斯拉特异点也不例外,本作品中主角团队虽然付诸大量努力试图解决预言中的末日,但直到参透过去之人从未来发送而来的答案的真正含义为止,似乎绝大多数努力都成了试错和无用功。危机的最终解决虽然离不开主角团队的奋力挣扎,但却是建立在那个宿命论一般的答案的基础之上的。整部作品,我们只是跟随着主角团队的视点,完成了对高次元空间结构和时空构造的认知,并在这种认知的基础之上猜出了最终的答案。 圆城塔这种创作风格有很大的风险,因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教科书并不有趣。如果读者试图理解圆城塔布下的复杂构造,绝大多数人收获的只能是挫败和放弃。也因此,圆城塔非常激进地,从一开始就拒绝绝大多数读者能够(全面地)理解自己的作品,只留下微量的线索给少数走火入魔的读者参考。所以,在面对哥斯拉奇异点等圆城塔的作品的时候,没有必要苛求自己全面理解,不理解基础之上的阅读本就是圆城塔的目的。 然而在拒绝的同时,圆城塔又具有极为扎实的数理基础,所以在他的作品中不会出现类似遇事不决量子力学这种蹩脚把戏。看似纷繁复杂的名词与操作其实内部自洽,基于逻辑和作品中的信息层层推演,没有破绽。这也是圆城塔作品不明觉厉的来源,也正是这种不明觉厉,使得读者能在不理解作品细节的情况下无意识中理解到作品的构造和全局。 当然如果只是停留在这种思维游戏的层面上,圆城塔也不会突破科幻小圈子的鉴赏。经历过日本90/00年代失业地狱的圆城塔其实也是极具人文关怀的,只不过这种人文关怀的表露极为克制,比较零散,埋藏在重重装饰之下。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圆城塔的故事里主角往往只是观测者,故事的起点和终点通常不以主角的行为和主观意志为转移。也因此,主角们的努力往往是徒劳的。但恰恰是在圆城塔所独有的巨大时空尺度上的结构变幻之下,这种徒劳的努力带上了一种西西弗斯或者是普罗米修斯一般的悲剧色彩,给读者一种难以名状的感动。 同时,作为观察者的主角在故事行进之中所观察到的事物,也是圆城塔式人文关怀的一环。本作中全球被红尘袭击后,两只支主角团队的接力式长跑及其中的牺牲就是一个典型。我个人对于圆城塔故事中的这种支线反而更加喜欢。 圆城塔以及哥斯拉特异点这种奇异的表现方式可能并不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习惯,但在今日的日本科幻/二次元圈子却日正中天。我个人把这类作品总结为“废土公路片”。其特征是主角团队在末日后或者末日即将到来的废土上旅行,旅行的起点和终点都不在主角的决定范围之内,主角也基本什么都改变不了,只是拖带着读者在废土上审美。典型的作品除了哥斯拉特异点,还有少女终末旅行和还没有被翻译到国内的异世界野餐等。 这类作品虽然自00年代便已经诞生,但质量和数量大幅上升是3.11大地震之后数年才开始的。3.11大地震在中文互联网已被遗忘,在日语互联网也已经只会在有政治需要的时候和纪念日前后被提及,但其实对日本文艺界和日本民众的心理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这种烙印并不是简单的大灾难后的PTSD,而是集体性地陷入了一种抽离自身的他者视角和超然心态。这种心态也并不完全等同于后现代新自由主义社会下流行的个人责任论的冷漠态度,或者是日本要完的普遍认知。这两种态度下,民众依然会认为自己是社会的主观能动的参与者,并含有悲喜嗔笑等情感表露,但后3.11时代的日本民众心态却要更加抽离,更加麻木地多,从主观上就不再认为自己是社会构成的有机一员。不过作为年龄相对较大的创作者,圆城塔和创作新哥斯拉的庵野秀明受这种心态的影响相对较小,还尚会在作品中流露出多少的主观能动性和人文关怀。 最后,哥斯拉特异点作为一部由动画圈外人主导的作品,展现出了难得的进步性。片中的中国人角色李博士除了视觉要素上多少还留有些刻板印象,其他表现都令我极为满意。中国人终于可以在拳王以外的职业上做个正常人了。李博士和女主两个主要角色以一种主动而自主的态度参与到故事之中,并且到最后一刻也没有和男主毫无道理地搞浪漫,总算是突破了日本动画的厌女式套路情节,令我极度舒适。虽然圆城塔的这种进步只能算是些小动作,还是希望他能再接再厉,继续狂暴轰入日本动画圈子,让小圈子里的风气一新。
RT
作为紧接着华纳哥斯拉大战金刚而推出的季番动画,我本以为会成为一部以致敬为主,讲一个不过不失的怪兽大战简单故事,但没想到本作却一反前几作哥斯拉的风格,而在某种程度较为贴合庵野秀明风格的独特的哥斯拉。
正如副标题“奇点”,这部动画对哥斯拉等怪兽的来龙去脉与目的都没有直接且明显的揭露,而通过男女主双线叙事,着眼于人类对于未知的探索,其中更是涉及到了像是“未来决定现在”这样比较大胆的想法。而这个想法也成为贯穿了全剧的主基调之一。
我只是名区区高中生,对于科幻的部分并不是十分了解,所以仅仅简单谈论下我对于这部动画本身的看法。
本作全片都是用一种电影级的节奏来走剧情,对于几大主角的个人私生活几乎完全没有描写,人物间的互动也大多局限在推动剧情的目的下进行,与常见的日本动画以妹子作为吸睛的做法大相径庭。这样的描做法在科幻片里并不少见,但对于一部日本动画来说确实不多见。
本片的叙事非常直白地通过大量台词进行推动。这也使得这十三集中每一集的信息量都非常之大。如此大的信息密度使得本片的节奏相当快,从而让你就算不太明白这番在说什么却也有动力追的下去,但同时也相对看的比较累。日本动画中通过大量台词来讲述剧情的番并不多,本作算是其中之一,没有用或激情昂扬或温柔和缓的音乐来调动情绪,只是简单的通过人物的表现和台词来串联剧情,这是制作组的一个大胆尝试;同时也是对于看惯了情感宣泄简单粗暴的观众的一次挑战。
节奏快,其中剧情的转折点却多少有些生硬。不少处就我个人看来基本就是男主女主灵光乍现,当前的问题就解决了。
这几乎注定不会成为一款大众爆火的番。不管是它大量且显得臃肿的台词,还是并不能引起大部分人共情的剧本,都使得它几乎只能在小众的圈子里爆火。但就算如此,这部哥斯拉还是会有很多人难以喜欢。说实在的,我就是那种不是非常喜欢这部番的人。我本人并不是特别喜欢科幻片,而这部哥斯拉虽然不是很纯粹的科幻片,但对于我这种路人观众来说也并不友好。以至于我在看完结局后忍不住的想如果多出12集成为半年番,本片的娱乐性想必会提高不少。
动画的制作和音乐没的说,水平是真的高。OP和ED两首曲子各有特色,都很好听,其中两度出现王大伯之歌更是一个惊喜彩蛋。
画面制作方面橘子社+霸权社的3D+2D组合搭配效果极佳,几乎无槽点。硬要说就是哥斯拉的设计和美式或日式的版本都不大一样,头部有些像鳄鱼。初看不太可以招人喜欢。
正如我的题目所说,这是一部优点和缺点都非常明显的动画,如果你喜欢特摄,你可能会被本片并不纯粹的特摄设计劝退,因为就故事本身而言,你把哥斯拉换成别的什么怪兽都不会对剧情造成多大影响。如果你喜欢看番,那么本剧的文本量又可能让你望而却步。但如果这些问题对你来说都不是问题,那么本片绝对适合你看,它有着优秀的画面,逻辑缜密前后自洽的剧情,颇具冲击力的画面战斗,远强于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科幻动画的科幻性以及恰到好处的音乐。
只能说这是部非常对口味的动画,如果喜欢那是真的喜欢,如果不喜欢就会觉得缺点一堆,只能说见仁见智,不管怎样,从我的角度来说,它都是部值得一试的优秀原创番,也是一个值得向别人推荐的好故事。
看看蛮多人吹它科幻,其实作为个老科幻迷来说,这部作品科幻角度不算出彩,不过感觉还是到位的,至少吊打99%”科幻“皮动画 我觉得主要问题,这部作品做得太收着了。。。 论人设制作演出脚本,都是ok的,至少是我今年看到里面仅次于奇蛋的(ssss之类几部画面更精细,但论演出之类差距明显)。故事设定的底子也很好,是可以深挖的,而且差不多就是适合一个季度+一部电影这个篇幅。 但是,作品完全没有深挖。按理说这部作品在第四集左右就可以开始飞翔了,设定里的很多细节都可以一边抛一边接,再藏一半,配合更奔放一点的演出完全可以一层层堆上天的,到最后来个逻辑闭环,爽爆。但是,制作组最后的选择是仅仅把这些设定通过密集的短信与交谈平铺出来,去佐证每个情节的合理性和单纯的推动。 固然通过优秀的演出和脚本,节奏控制得很好,可以保证大部分观众都能看得下去,作品整体也不会嗨了收不了场,但是太可惜了。它本来是可能成为魔圆那样,十年二十年后还被人津津乐道的作品,而不是现在这样,多半只能在十年后的某个杂谈某个回忆里被草草带过
本剧涉及到的主要科幻元素有:时间、人工智能、怪兽。
但是看完第一季下来,其实怪兽,或者说哥斯拉并不是必须的,如果不是哥斯拉的ip,那这里面的怪兽完全可以换成其他的。
整部剧的叙事都是围绕着剧情推进,观众基本上是从一个第三人称视角去观看这段过程,除了少数的地方会有说明的旁白之外,对于角色的观感完全是从角色的行动和对话形成的。
剧中,男主女主的设定都是智商型人才。
剧情里拯救世界的主核心,其实应该是男主角,作为“高手在民间”的杰出代表,男主研发的AI十分强大,这些AI就是避免世界(人类)毁灭的实操者或者转折点,这一点跟星际穿越有点类似。
女主作为研究生,却有着研究空想生物的兴趣,这一点还是蛮矛盾的,不过从剧里已经出现怪兽来看,其实也可以看作女主研究空想怪物是有一定的源头,剧里的空想怪兽并不是空想,只是失传或者就是真实存在的传说。(话说从ed里女主的造型,让我想起了阿拉蕾)
由于人物都是以行动和对话来表现,没有人物的心理描写,除了一些角色会引经据典来表达心情外,整部剧看上去就像是个“纪录故事”记录了人类如何避免破局导致毁灭。因此看上去就有种角色都是剧情推动工具人的感觉。
剧里的信息量似乎很大,只是涉及到主线剧情的信息元素,最后还是会通过角色的口中的台词进行直白的见解,当然有些名词实际上还是得自己去百度一下说的啥,这里感谢字幕组做的注解。
本剧的三个AI,本体荣格,狗子,喷射杰格。荣格是个白板,但是有着优秀的学习能力,在整合女主电脑的资料和女主的设定之后诞生的狗子,有着开朗而逗比的性格。而装载到机器人身体上的喷射杰格则有着稳重的性格,喷射杰格和狗子分别获得身体后的反应都是不同的,感觉两者的性格其实有点反映男主和女主的性格,女主实际上应该是一个比较天马行空的人,而男主则是话不多,稳重行动者,但是他能理解女主的想法。(嗯,我觉得他两个铁定结婚.jpg)
男主开发的AI都遵循着机器人三理论,而且是铁打的正方角色,在最后一话,未来的喷射杰格pp对男主说出了感谢的话语,也就是说它知道自己的造物主,并且对造物主是怀有感激的情感,为了拯救造物主,在所不惜。这一点,跟星际穿越也是类似的。
整部剧的剧情可以总结为:石头门之AI救主。
未来是整定的,这个是全篇的一个固定设定,因为我知道如果未来的我还活着,那么未来的我绝对会帮过去的我.jpg
总的来说,作为科幻片来看,还是不错的,作为怪兽片来看,则是不太行。
最后吐槽一下,哥斯拉的造型,整个鳄鱼嘴,也太难看了喂。
画风喜欢,第一集搞笑加悬疑慢慢推进,到片尾字幕前随着拉顿的出现,地底怪兽也随之出现。目前来看,男主设计的AI跟老头子的机器人应该在后续剧集会有表现。还有无线电监测站的种种,让人有接着追的欲望。等巨人再有个几集结束了又有可以追的番了。
事实证明大型IP也是能把故事讲好的,可惜这么硬核的科幻作品可能只有在几年后才能被人们发现和赞叹吧,四月番依旧是异世界和泡面番的天下唉
这妥妥的四月霸权,无论制作内容剧情设置,找不出毛病来。两集了哥斯拉还没出现,但不断的悬疑设置真的把人整个勾了进去。网飞这次的日漫有一股爱死机的味了,希望这也是一部神作吧
正向上的特摄要素和迷友彩蛋自不必多说,这得益于高桥敦史等主创作为东宝特摄死忠同本作受众间的惺惺相惜,但更大的价值在于从未见得的以如此解构又原创的“研究论文”式文本反向锻造了怪兽冒险电影的新面貌,能够这样独辟蹊径的仅此圆城塔一位,他从内部以反流行高傲而孤勇的凭借科学与神学多重严肃化了流行,达成动画演绎下的高级幻想“文学”。诺兰该感到庆幸,圆城塔暂未有更多的机遇进驻电影圈,实在之前的《自指引擎》等小说,早已构成对诺兰的究极威胁和降维打击。
啃了第三话生肉,我才明白自己为什么觉得庵野秀明的新哥斯拉会更好看,原因很简单,观众已经不买账单纯的大怪兽干架了,我们需要有人的故事,光是拆大楼,拆坦克没有任何意义,人类作为主角才能让我们有代入感,用三话的长度来烘托拉顿的出场恰到好处而又让人期待,作为哥斯拉的全新系列,起码这刚刚开始的第一步已经让人非常满意了!
男女主终于在完结前见上了一面,感天动地……叙事和展开都是电影的手法,观感很像好莱坞电影,非常不日漫风,最后的收尾中规中矩,但好在没垮得太严重,即便看不懂也能吊着你追下去,所以这个故事还是好看的……橘子社的部分依旧很稳,CG3渲2真心业界顶尖……
剧情bug太多,有几个地方强行推进,比如安吉拉斯反弹一颗子弹,男主竟然就直接知道它是主动反弹的,更离谱的是直接知道它会预知未来。而且强行插入一些理论,一些术语胡乱堆砌,并且明明很常见的一些理论非要弄得很高端难懂的样子,再加上高智商之类的人设,就非常违和感。另外卖了这么多集的关子,哥斯拉的出场竟然这么随随便便,甚至没人说都不知道哥斯拉已经出场了
看第一集就决定给满分
关于在近未来的世界如何唤醒来自远古的神秘,如何在充满信息的现代社会回归怀旧的神秘之中。那么问题是,纵观近年来日本的“哥斯拉”系列,哥斯拉再也不是中心位置也是事实,这样的仪式需要哥斯拉吗?我认为是需要的。正如哥斯拉曾经一度被打入落后时代的产物一样,现代社会中“巨大”无处不在,《奇点》追求的神秘实际上是对“故事”这种形态进行复魅,以解谜的方式去与哥斯拉相遇,最后和以前的系列作一样、注定去打倒它,便已经完成了对世界、对故事的敬畏的重建任务了。
【A-】难得的,以全精英视角来引导故事的哥斯拉作品。民众的逃亡与避难已经无关紧要,他们只是各种新闻画面的信息浓缩。于是借由各行各业的精英人士,通过处变不惊的对谈来摆出设定推动剧情。当然不止于此,大段大段的聊天记录更是文字信息的泛滥(也是我最无法忍受的部分),反复的不明觉厉中构建起解谜的形式感。或许是“哥斯拉”这个IP最恰当的动画化改编,让「设定」凌驾于「场面」之上,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核恐惧的框架,而是利用本格SF的高概念来重构民俗神话。大结局里「过去」与「未来」成功形成了双向回溯,又是另一种语境下的《信条》,还告诉了观众究竟如何设计“AI唱歌拯救世界”的桥段。
完美还原了1954版的悬念营造,整体设定新颖,哥斯拉的崭SHIN起点!
为什么会接近9分?不懂,这是我看过的最扯最无聊的一部哥斯拉了。成天念着一堆装逼扯淡的理论,面对怪兽都好像玩似的,半点紧张感没有的。而且都2030年了,这武器装备没有半点进步的?
兄弟们,不装了,女主是我喜欢的类型。哥斯拉什么的,随他去吧。
搅屎棍netflix这次投资的品味似乎难得不错,圆城塔在尸者帝国里的华丽炫技表演虽然和伊藤计划不搭,但是类似的手法却和哥斯拉的神秘感起了美妙的反应。本作流畅度直逼电影,圆城塔完全放飞自我的疯狂假想实验,在13话篇幅内用紧凑的无可挑剔的剧情重启了一次哥斯拉的剧情,不看炫学表演也是极其优秀的悬疑作品。而炫学的部分抛开对ai的妄想等不需计较的毛刺,本身又是一次对时间的正攻,拟似科学体系也托圆城塔的风格做得极其像样,至于里面有没有理反正我还没想清楚,这文本量想要推敲还是颇费功夫的。果然哥斯拉还是要让庵野和圆城塔这些日本人来做,非常能满足已经脱离了怪兽杀戮或者怪兽英雄的直白粗暴血腥审美阶段的观众。美国人懂个屁的哥斯拉
嘛,至少比老虚和静野孔文那部哥斯拉强。用近未来科技来对抗怪兽这个想法很有魅力,以数学为载体所以搞得氛围比较“硬”,这两点比较加分。但圆城塔还是和《尸者帝国》时一样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漫不经心的态度,眼睛看起来没什么精神,而且好像还喜欢吃甜点,你难道不是坂田银时吗?
有些差评完全不讲道理啊,从来没说过这片子主要情节是怪兽大战,合着名叫“哥斯拉”就只能拍成奥特曼模式?前几年的哥斯拉电影就不玩这套了,自己先入为主、还要骂货不对板?另外哥斯拉第3集就出现了,第7集上岸,某评论直到第10集原子吐息才知道那是哥斯拉,这智商也告别奥特曼以外的剧集了。前面这么多集都是正经情节,你不能因为你只看得下去怪兽毁天灭地就把编剧用心最多的部分叫做“走过场”……
怎么办,坂田银时太让我出戏了…
这种推进故事的风格真的有点像浦泽直树啊。
学术狗在动漫里看到论文了,好难得的严谨,男主开发的软件似乎有点超时代,是从Vivy穿越过来的AI吗?